走進巍巍秦嶺 感受中華祖脈

2021-01-09 騰訊網

歷久彌新釣魚臺

7月29日,寶雞日報「走進巍巍秦嶺,感受中華祖脈」採訪團來到位於秦嶺北麓、伐魚河谷的釣魚颱風景名勝區。

景區管委會主任張軍岐說,近年來,景區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做到了開發與保護並重,先後捧回「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水利風景區」三塊金燦燦的牌子。

▲釣魚臺景區的「丟石」上書「孕璜遺璞」四個大字 田藝 攝

秦嶺溪谷景怡人

釣魚臺因姜子牙曾在此隱居垂釣,遇文王拜太師而聞名於世,《呂氏春秋》《史記》《水經注》等史料典籍對此均有記載。李白、杜甫、蘇軾等文人騷客也都藉此賦詩抒懷。

一走進釣魚臺景區,就被潺潺的流水聲所吸引,尋聲望去,伐魚河水沿著河谷歡快流淌,濺起的水花仿佛跳動的音符,在秦嶺腳下奏出和諧的樂章。景區開發建設科科長曹永紅介紹說:「景區面積12.8平方公裡,森林、水源佔總面積的95%以上。在景區建設中,我們採取保護為主、開發為輔的原則,不損壞一草一木,不汙染一溪一池,讓每位遊客都能感受到秦嶺的生態之美。」

採訪中,記者遇到來自甘肅天水的遊客趙女士一家。她說,早就聽說釣魚台歷史悠久、文化深厚,來了之後才發現,釣魚臺不僅是一處人文勝地,這裡的自然風光也讓人流連忘返。記者看到,不少遊客都以青山綠水為背景拍照留念,而景區也在醒目位置設置了愛護環境、保護生態的標誌標語。

伐魚河畔柏森森

柏樹是釣魚臺景區最豐富、最珍貴的森林資源。據景區講解員趙娜介紹,伐魚河兩岸生長著蒼翠茂密的柏樹,甚至連石頭縫裡都長有柏樹,因而有「石上生柏」之說。其中,有四棵植於唐代貞觀初年的柏樹,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最高的一棵高約20米,直徑約1米,三人才可以合抱。

趙娜說:「景區裡的柏樹長得這麼好,是長期『喝』菜籽油的結果。」記者看到,每棵柏樹樹根處都有三個小孔,深約1米,工作人員就是從這些孔中,將菜籽油灌輸給柏樹的。

不只是柏樹,景區內還有國槐、雪松、皂角等多種古樹名木,在日常管理中,工作人員對所有樹木進行病蟲害監測和防治,同時堅持對非法砍伐和火險隱患進行巡查,以確保每一棵樹的安全。近年來,景區還不斷進行法規政策宣傳,提高附近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讓大家懂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

文物古蹟韻猶存

在青山綠水的環抱中,釣魚臺的文物古蹟雖歷經千年,如今愈發耀眼奪目。

景區文物科科長年豔宏說,他們會定期清理景區古建築上生長的雜草,修葺加固破損部位,近年來,還修刻了太公釣魚、文王訪賢、武吉拜師等漢白玉雕像。

景區內,最著名、最傳奇的當數矗立於伐魚河河床的「丟石」了。丟石是一塊巨大而完整的石英花崗巖體,高6.6米,上大下小,上部直徑11.2米,下部直徑僅4米,大有一觸即倒之勢,然而,千百年來,任憑河水衝刷,它始終穩如泰山。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寶雞知縣徐文博在丟石上題寫四個大字「孕璜遺璞」,寓意這塊巨石中蘊藏美玉,也表達了對這塊不明來歷的巨石的美好遐想。此後,「孕璜遺璞」便成為寶雞外八景之一。如今,在景區工作人員的精心保護下,「孕璜遺璞」古韻猶存,如同一顆鑲嵌在青山綠水間的珍珠,吸引著天南海北的遊客前來參觀。

寶雞日報全媒體記者 符雅琦

編輯:楊青

審核:海欣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12集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中華秦嶺》創作研討會召開
    新天水訊【記者 洪波】2020年12月29日,12集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中華秦嶺》創作研討會在西安召開,該片主創人員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紀錄片導演夏蒙、撰稿團隊和製片方參加會議,就該紀錄片文本大綱及創作思路進行了研討。
  • 「天下山川,以此為最」:秦嶺對中華文明意味著什麼?
    曲終禮畢,後人們紛紛祈願神靈賜人間以宏福無量,佑秦嶺子孫享福萬壽無疆。毫無疑問,《信南山》是中華民族的先輩對龍脈秦嶺最原初的記憶與崇拜。細細品味,不禁讓人感嘆秦嶺之於中國文明的形成與中華民族的凝聚何其關鍵也!秦嶺巍巍,參透不盡;秦嶺莽莽,探尋不完;秦嶺漫漫,追溯不窮;秦嶺深深,綿延不息。
  • 秦嶺是一座動植物基因庫
    巍巍秦嶺,橫亙於中國中部,既是中國的南北分界線、文化祖脈和中央水塔,也是一座「中央國家公園」和「自然基因庫」,是我國乃至世界都極為罕見的生物資源寶庫,蘊藏著大量珍貴野生動植物資源。10月5日,「丈量大秦嶺·人文與自然的體驗對話」在陝西省寶雞市秦嶺主峰太白山下舉行,有將近四十年工作經驗的秦嶺動植物專家黨高弟向大家進行了一次關於秦嶺動植物知識的科普,受到熱烈歡迎。
  • 為什麼說秦嶺是我國的中央水塔?
    東西綿延400公裡一500 公裡,南北寬達100公裡一150公裡,是陝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分界嶺,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之所以說秦嶺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因為以秦嶺為界 ,形成了黃河、長江兩大水系,秦嶺以北為黃河流域,以南為
  • 中央水塔:水儲量佔黃河水量的三分之一,滋養無數中華兒女
    」團隊走進大秦嶺,秦嶺的媃美、秦嶺的挺拔、秦嶺的涓涓細流、秦嶺的澎拜激流、秦嶺的雄偉和秦嶺的斑斕都讓人如痴如醉,流連忘返。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認知和保護「中央水塔」是秦嶺區人民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秦嶺位於北緯32°—34°之間,橫亙中國中部,是中央造山帶產物。
  • 秦嶺生態保護的歷史意義與責任擔當
    秦嶺生態保護的歷史意義與責任擔當  【熱點關注】  編者按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強調,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
  • 中國那麼多巨型山脈,為什麼只有秦嶺被稱為「中華龍脈」?
    氣勢恢宏的崑崙山脈 說到中華龍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崑崙山脈,因為崑崙山脈在中華5000靠的就是它絕佳的位置,秦嶺西起嘉陵江,橫穿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到灞河與丹江河谷,如果從地圖上來看,秦嶺就像位於中國的心臟部位,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位於心臟部分的秦嶺也成為中國境內最重要的山脈。
  • 蛙聲十裡出秦嶺 帶你走進秦嶺23種蛙類的奇妙之旅
    秦嶺有23種蛙類通常人們將兩棲類動物中無尾目統稱為青蛙。無尾目大體可分為蛙和蟾蜍。蛙的皮膚光滑,善於跳躍;後腳有蹼;卵成團狀;它們大多生活於距水不遠的地方。而蟾蜍皮膚都粗糙而且上面長著疣狀突起的毒腺,身體臃腫,四肢短粗,不善於跳躍;生活在比較乾燥的環境裡。卵成條狀。
  • 鄠邑區舉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頒布一周年暨「清潔秦嶺...
    巍巍秦嶺,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凝結了綠和美的所有特性。保護秦嶺生態環境,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展現了大秦嶺的風採和秦嶺人的心聲。只要我們繼續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共同肩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責任,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全面貫徹落實《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一幅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得益彰的美麗中國畫卷,必將在神州大地更加壯闊地鋪展開。
  • 「秦嶺憑一己之力抗下南下冷空氣」中有哪些地理知識點?
    最近有網友曬出航拍秦嶺山脈圖,圖中清晰可見秦嶺幾乎以「一己之力」阻擋了南下的冷空氣,於是形成了一幅「涇渭分明」的神奇景觀。地理課本裡熟悉的「秦嶺—淮河」再次走進大家視野。今天螺螄君通過組圖為大家呈現秦嶺—淮河是如何作為南北分界線的。
  • 秦嶺珍稀的馬蹄香
    馬蹄香是一種珍稀蝴蝶在自然狀態下唯一的寄主植物,這種蝴蝶就是以秦嶺主峰太白山命名的太白虎鳳蝶(Luehdorfia taibai)。虎鳳蝶隸屬於鱗翅目鳳蝶科,因其成蟲翅膀上有黑色和黃色交替的條帶猶如虎皮而得名,該屬全球共有4種,分別為太白虎鳳蝶、中華虎鳳蝶(L. chinensis)、日本虎鳳蝶(L. japonica)和烏蘇里虎鳳蝶(L. puziloi),其中秦嶺地區分布著太白虎鳳蝶和中華虎鳳蝶兩種。太白虎鳳蝶也叫長尾虎鳳蝶,和中華虎鳳蝶相比,它的成蟲黑色條帶更寬、尾突更長。
  • 帶你走進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
    秦嶺,別稱南山,終南。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 為什麼秦嶺是中國龍脈
    當年,秦始皇認為秦嶺是他發起的地方,認為高大的秦嶺給他以統一天下的力量。他說道:「秦為天下之脊,南山為秦之脊背。」自此,秦嶺一名便延續至今。古代最早記述秦嶺的文字是《山海經》和《禹貢》。《禹貢》的成書時間大致為戰國時期,在它的文字記述中,中國山脈的布局是一個「三條四列」的系統,其中秦嶺被列為中條。
  • 2020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雲慶生」活動陝西啟動
    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已由上世紀80年代的109隻增加到345隻,增幅和密度居全國之首,棲息地面積由1000多平方公裡擴大到3600平方公裡。2020年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克服重重困難,成功繁育出4隻大熊貓寶寶。啟動儀式上,陝西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出生以及生長情況,4隻熊貓寶寶的出生讓秦嶺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群實現了「四世同堂」,也讓大家對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有了更多期待。
  • 徒步大秦嶺 穿越野性天堂 領略中國史詩
    秦嶺之水,有黃河水、長江水,也有淮河水。黃河、長江是中華民族的兩大母親河,秦嶺是兩大母親河之間的一座山,也是中華民族的父親山。秦嶺與黃河、長江,構建出「一山兩河」地帶。這裡是中華文明原生地,是中華民族的本部所在。秦嶺孕育了黃河支流渭河、洛河、洮河、大夏河,長江支流漢江、嘉陵江、岷江。漢江、嘉陵江是最靠近黃河流域的長江水,渭河、洮河是最靠近長江流域的黃河水。
  • 秦嶺是一座怎樣的山?
    廣義上的秦嶺是指西起崑崙東至大別山那一塊狹長的山脈,在地理上有重要的意義,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是一座怎樣的山?它不是一座山,而是眾多的山脈連成的狹長一片。秦嶺被尊為華夏的龍脈,在秦朝之前也被稱為崑崙,有萬山之祖的美譽。
  • 守護秦嶺毫釐不差的美|大秦嶺|陝西測繪局|權勝傑|網格員|北鬥基準...
    秦嶺,「國家中央公園 」,綿延1600多公裡,劃南北、造江河,哺育萬千生靈,傳承華夏文明,是橫亙在中華大地上的生態安全屏障。陝西省境內,秦嶺面積達5.82萬平方公裡,涉及6個市、39個縣(市、區)。面對如此之廣的範圍以及複雜多樣的自然地理環境,生態保護工作該怎樣開展?
  • 「解碼中華地標·走進四川」活動在成都啟動
    5月29日,由四川省智慧財產權服務促進中心、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北京電視臺共同舉辦的「解碼中華地標·走進四川」活動在成都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上,四川省智慧財產權服務促進中心主任謝商華表示,四川擁有國家地理標誌471個,其中,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95個,居全國第一;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176個,居全國第二,22個地理標誌被列入中歐互認目錄。
  • 生珠瀑布翻坳響 走進秦嶺太平峪
    孟德龍 攝7月15日,為期三天的「西安·秦嶺2019無人機鳥瞰秦嶺美景拍攝活動」在太平國家森林公園落下帷幕。作為壓軸的最後一站,太平森林公園中豐富的地質奇觀讓眾多攝影選手眼前一亮。陝西太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太平峪內,總面積6085公頃。是秦嶺北麓著名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地質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