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不能僅僅用震撼表述的感動

2020-11-22 耿嘉影評

火星救援屬於太空科幻片。講述了一個太空人,在火星上由於突然爆發的沙塵暴,與隊友失散後自己一個人在火星上,最終被獲救的故事。這種題材的科幻電影一般都非常注重特效和畫面效果。當然,這部電影也不例外,但是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感到的更多的是感動。整部電影都沒有進行特別的煽情,但是小編看完以後受到的感動,卻不能僅僅用震撼來形容。

男主人公在與外界取得聯繫之後,第一句話問的是:我的隊友,知道我還活著後說了什麼。這個時候,我們完全能夠理解男主角的心情,在這個陌生的地界,孤立無援。他多想聽一聽來自隊友的一聲問候,多麼期盼著隊友能夠迫不及待的趕來救自己。然而,在經過焦急的等待和期盼之後,得到的回答竟然是:我們並沒有讓他們知道你還活著,不想讓他們分心。或許作為一個國家機構和部門,這種決策非常英明,但是單就男主角來說,我想他的內心肯定是崩潰的。他知道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已經被大家拋棄在這個甚至沒有生命的地方。這得需要多大的心理素質,才能支撐著自己繼續生存下去。

在電影中有一個事件對男主角的打擊特別大,這就是他好不容易種了一些土豆,但是卻因為意外,突然被凍死了。從這個地方我們能看出他內心的無助和對現實的無能為力。沒有一個人可以交流,沒有一個人可以幫助他,甚至自己苦苦種下的食物也在一瞬間灰飛煙滅。我不知道如果換作是我,處在這種境地會怎麼辦?或許信念崩塌,心態崩潰,直接結束,但是令人佩服的是男主角並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他的生活不斷的出現各種各樣挑戰聲明底線的新問題,但是每次他都非常堅定,他堅定自己可以活著回到地球,這是他的信念和生命中的支撐點。

在男主角終於得到了一個機會,能夠離開火星的時候,他多次寫下:再見,火星。甚至在一個廢棄的火星車上留言說:請善待他,他曾救過我的性命。說實話,小編看到這個地方有點淚目。男主角非常長情,我看到男主角對火星車的愛撫,內心觸動非常大。被困在這個了無人煙的地方這麼久。如果換作常人肯定會非常急迫的想快點趕回地球,而不是在這個荒涼的地方留下自己可笑的溫柔,但是恰恰是這種可笑的留戀表達出了男主人公淡定博大的情懷。

他對火星上每件事物都充滿了感激與熱愛。這是一種非常難得的心態。現在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忙於追逐自己喜愛的東西,對自己沒有幫助的東西或者事情,往往採取冷漠和用過就廢棄的態度。這個地方電影並沒有進行過多的煽情,但是小編卻充滿深思。

在電影的最後,全世界都在關注著對男主角的救援。甚至到最後多個國家都參與進來,在這個時候,我們看到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國界,對於生命的認可與尊重。在這個時候,所有的人來都有一個名字叫做「地球人」。救援的過程非常驚險,不可思議。中國在這次救援行動中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這個時候我們也能看出,這幾年中國電影在國際好萊塢生的作用越來越大。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最終在大家等共同努力之下,男主角順利的回到了地球。

在這裡,小編覺得一部電影如果想打動觀眾,並不一定非得靠眼淚和煽情。在火星救援這部電影中,我們看不到任何特意的煽情,但是這種團結一致和在夾縫中尋找生存機會的頑強,卻深深的打動了每一個觀眾。這幾年電影越來越注重情懷的表述。韌性頑強,不屈的信念,都是這幾年電影著重表現的地方。希望每個看過這個電影的人都能堅韌樂觀的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困難。

相關焦點

  • 《火星救援》觀後感:論美國電影發展史的成與敗
    宇宙是如此高級的存在,它給予你的毀滅完全沒有惡意,它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規律運轉……而這也正是這類電影的普世價值所在——這類「困境就像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困局,浩瀚而險惡的宇宙就像我們多變浮沉的人生,很多時候我們不能依靠物質,只能依靠精神上的自我救贖,放下過去的傷痛,重拾自信,面對明天。。。」
  • "火星救援"太空求生情節逼真 "火星上的魯賓遜"逗樂觀眾
    幾乎每年11月都有一部好萊塢科幻片登陸內地,前年是《地心引力》,去年是《星際穿越》,今年則是《火星救援》。該片昨天以3D、IMAX3D版本上映,雖然片名給人感覺頗有驚險大片的意味,但它竟是一部笑點頻出的硬科幻片。
  • 《火星救援》:致敬生命,生死救援!
    電影《火星救援》是2015年推出的一部極具科幻冒險故事的電影,該片將故事背景設計在遙遠的火星,確實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看點。其根據著名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一經上映就獲得了不錯的高口碑回饋。這部作品講述了由於遭遇意外,植物學家馬克不幸與宇航團隊失聯,隻身一人迷失在火星上,面臨著飛船的損毀和面對生命能源的耗損,其憑藉著勇敢與樂觀引起了地球上航天局的注意,於是一場關於火星的生命救援行動緩緩展開。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典型的科幻與冒險系列的二合一,其不僅是當時很出色的商業片代表,也格外的貼合人們的生活,拉近了人們與科幻之間的距離。
  • 《火星救援》:懸念感很強,技術美感到達登峰造極地步,過癮吶!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火星救援》。故事講述的是載人航天宇宙飛船阿瑞斯3號成功抵達火星,誰知一場破壞力極其巨大的風暴向太空人們襲來,阿瑞斯3號被迫中斷任務,緊急返航。他躲進駐火星的航天基地療傷。下一次火星任務要等到四年後,而基地內的補給僅夠他維持31天。短暫的絕望後,馬克決定利用有限的食物,在這顆空無一人的星球上種植作物,尋找一線生機。與此同時,地球方面也很快發現馬克生還的事實,他們想盡辦法部署營救計劃。孤軍奮戰的馬克,能否等到救援隊伍的到來?《火星救援》最最出色的地方在於:質感!質感!質感!
  • 《火星救援》這是一篇偽影評
    於是今日怒刷兩場完全不同風格的又都風評不錯的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火星救援》。那些以為我要在此時喧鬧的寢室環境中大寫特寫少女時代回憶青春擠點眼淚熬點雞湯的,可以洗洗睡了別看了。老實說《少女時代》是一部,僅僅是一部正常水平的青春系列電影。論創意,無非女版的《那些年》,論細節,又沒有超越《初戀那件小事》。
  • 《火星救援》求生的欲望
    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說的《火星救援》,其題材就令人相當著迷:透過受困在火星上的地球人,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求生,宛如《浩劫重生》的劇情,融合《馬蓋先》的機智,加上《2009月球漫遊》的孤獨感,《火星任務》的太空探險場面,讓《火星救援》整體呈現相當多元豐富。
  • 《火星救援》在火星上種土豆:這科學嗎?
    今天,年度太空大片《火星救援》將全國上映,相信很多太空迷已準備去圍觀,揚子觀影圈10名圈友昨天也提前看過IMAX 3D版,大家紛紛表示,在IMAX 3D大屏上火星呈現令人震撼的絢麗景象,最令人稱奇的是,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剛好也是植物學家,被獨自遺留火星後,能靠種土豆吃土豆生存500天。
  • 火星救援:我在火星種土豆的那兩年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近幾年來最知名的一部關於火星的電影——《火星救援》。《火星救援》是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險片,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裡斯汀·韋格、傑夫·丹尼爾斯、凱特·瑪拉、塞巴斯蒂安·斯坦、切瓦特·埃加福特聯袂主演。該片於2015年10月2日在美國上映。
  • 電影推薦:《火星救援》
    最近幾年太空題材的商業大製作屢見不鮮,前有《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再到這部《火星救援》,好萊塢的名導演們似乎越來越願意衝出地球,走向太空去思考問題了。毫不誇張地說,除了《地心引力》這部畫面勝過劇情的太空美景宣傳片,其餘兩部我都不止一次的走進了電影院,《火星救援》我甚至看了三遍,在臺灣的時候就忍不住看了兩遍,等到回到大陸剛剛上映又和同伴去回味了一遍。其實這兩部的劇情也不是多麼曲折離奇引人入勝,僅僅屬於把一個好故事用及其壯麗的畫面表現出來而已。當然對於多數國產電影來說要是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能夠讓人拍手叫好了。
  • 其實《火星救援》是一部青春片
    用這些青春片該有的元素,換個姿勢再看看《火星救援》,你會覺得這部科幻大片真的挺非典型的:比起《星際穿越》裡的蟲洞、平行宇宙和光線彎曲等對普通人頗燒腦的科學命題,《火星救援》裡展現的科技就沒那麼燒腦:用氫和氧造水,用可循環的水、糞便、地球與火星的混合土壤在太空艙裡種植土豆,用被遺棄的火星車天線發射信號重新與NASA取得聯繫,用中國航天總局提供的「太陽神」超級宇宙引擎實現太空艙在星際間的驚險對接
  • 原著譯者聊《火星救援》:刪掉了人吃人的後招?
    電影網訊 電影《火星救援》改變自安迪·威爾的同名處女作,小說一度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榜首位置,其本人也是這部電影的編劇。    陳灼:百分之九十。除了結尾稍有不同,電影裡幾乎所有情節都是照搬原著的。     問:與原著最大的不同的是?    陳灼:結尾,原著到了馬克·沃特尼被救上赫耳墨斯號就結束了,電影結尾則敘述了他回到地球後的一段生活,等於是斷了大家看續集的念頭。
  • 《火星救援》被遺忘在火星上的太空人,一個人如何生存561天
    大家好,歡迎觀看老酒影視文章解說,本篇文章影視上映於2015年的科幻片《火星救援》,一起來看一名太空人被遺忘在火星上,他要如何生存和自救?,航天局告訴馬黨,他們從第54個太陽日開始就關注到他,他們正在研究救援計劃,與此同時,他們也在準備物資補給,讓馬克能堅持到戰神四號的到來,馬克表示很高興,終於不用等死了,馬克問其他隊員怎麼樣,知道他還活著,航天局說,隊員們還不知道馬克活著,因為他們還有其他任務不能分心,隨後,航天局將所有實情告訴了返航途中的其他隊員,隊員們都很驚喜,但也很沮喪,隊長劉易斯更是眼含淚花,深情地說"是我拋棄了他,
  • 《火星救援》太空人在火星上種土豆:這科學嗎?
    今天,年度太空大片《火星救援》將全國上映,相信很多太空迷已準備去圍觀,揚子觀影圈10名圈友昨天也提前看過IMAX 3D版,大家紛紛表示,在IMAX 3D大屏上火星呈現令人震撼的絢麗景象,最令人稱奇的是,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剛好也是植物學家,被獨自遺留火星後,能靠種土豆吃土豆生存500天。
  • 差評太多急降價: 《火星救援VR》登陸Oculus
    《火星救援》息息相關。 在當時官方表示這款遊戲僅僅支持索尼PSVR以及HTC Vive,而是否能夠對Oculus Touch控制器進行適配暫時尚無定論。不過隨著又一輪漫長等待的結束,《火星救援VR》終於登陸Oculus Rift,並且將完美支持Touch控制器。
  • 11月24日24時《火星救援》IMAX首映開售,震撼視聽!
    獨自被困在火星,大概是馬克·沃特尼這輩子最倒黴又最能炫耀的事情了。只能支持一年的食物,4年後才能到來的援救,還有隨時可能失靈的供氧及供水系統,沃特尼的內心的吐槽寫下來應該能繞火星300圈。而此時的NASA卻還在討論要不要救他!救他很可能是五命換一命,不救他,那就是用一命保五命!真是太難抉擇了!
  • 【安利予你】《火星救援》—孤獨的火星日記
    近日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引爆螢屏《火星救援》想告訴我們如何應對孤獨如果中午沒人陪你吃飯你會一個人去食堂吃飯嗎還是自己簡單打包帶回寢室?你會一個人去看電影嗎還是必須有人陪著才去看?
  • 《火星救援》裡的物理學
    [摘要]《火星救援》打著科幻電影的名義,寫的是科學和勵志故事。萬一有一天我被拉在火星,我會怎麼辦?我也會說出瓦特尼說的話,讓科學幫我活命,讓科學徵服火星。他的研究成果之一是火星表面顏色和季節變化,指出火星上存在沙塵暴,這些都在《火星救援》裡被大篇幅應用。
  • 創業者看《火星救援》的理由
    在感恩節之際,在北美曾經票房奪冠、口碑也爆棚的科幻片《火星救援》終於在國內上映。而IDG君在看完了這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 主演的太空科幻史詩《火星救援》(The Martian),除了發現馬特·達蒙真的是世界上最需要被拯救的男人——從《拯救大兵瑞恩》到《星際穿越》再到《火星救援》,為什麼你總是那個倒黴蛋——IDG君還意外地發現,與其說這部片子是科幻片,其實這部片子的故事更是我們身邊的創業者們每天生活的縮影嘛。
  • 《火星救援》發主創特輯 IMAX3D版獲一致好評
    《火星救援》IMAX版海報  搜狐娛樂訊 儘管已上映兩周,好萊塢太空題材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依然熱度不減在全國影院中持續熱映。繼主演馬特-達蒙、被中國影迷暱稱為384的演員塞巴斯蒂安-斯坦在華宣傳時推薦IMAX 3D版視效後,IMAX今日發布又一隻《火星救援》特輯,記錄了大師級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和影片製片人對這部影片觀影效果的評價,其中製片人更是特別提到IMAX 3D版會讓觀眾感覺漫遊天際。
  • 《火星救援》:馬特·達蒙在火星上種土豆的日子
    《火星救援》:馬特·達蒙在火星上種土豆的日子,馬克等六人人去火星執行任務,但是遇上巨大的沙塵暴。他把登陸艙的火箭燃料(聯氨)弄出來,先用鉑分解出氫氣,再混上氧氣燃燒,這樣就產生大量的水,足夠澆灌了。雖然中間也出現差錯,弄得十分狼狽,不過總算成功了。幾天後,土壤裡長出一摸綠色,這意味著馬克不用為食物發愁了。宇航局一直用衛星尋找馬克的屍體,當然找不到,因為人家早就進行基地內了,不過發現一些人為活動的跡象,確定他還活著,這就很尷尬了,全世界都知道他已經死了,而且大家剛剛為他舉辦了一場風光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