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細胞侵襲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

2021-01-08 騰訊網

一、原理

Matrigel是從小鼠EHS肉瘤中提取的基質成分,含有LN、IV型膠原、接觸蛋白和肝素硫酸多糖,鋪在無聚乙烯吡硌烷酮的聚碳酸酯濾膜上,能在DMEM培養基中重建形成膜結構,這種膜結構與天然基質膜結構極為相似。濾膜孔徑一般為8um,而且膜孔都被Matrigel覆蓋,細胞不能自由穿過,必須分泌水解酶,並通過變形運動才能穿過這種鋪有Martrigel 的濾膜,這與體內情況較為相似。鋪有Martrigel的濾膜放在以Blind Well腔或MICS腔上下室之間,鋪有Martrigel面朝向上室,在下室中加有趨化劑,如一定濃度的LN、FN或小鼠3T3條件培養液或人睪丸上皮成纖維細胞培養液,上室加入重懸的瘤細胞,具有侵襲能力的細胞在趨化劑誘導下開始穿膜運動。細胞穿膜所用的時間與Martrigel的用量有關,選擇25ugMartrigell鋪膜,16小時後觀察結果較為合適。穿過濾膜的細胞多數粘附在濾膜下表面,可用棉籤將上表面的細胞拭去,然後用乙醇固定濾膜,PE染色,在光鏡下觀察統計穿過Martrigel的細胞數。另外用Transwell小室也可進行重建基質膜侵襲分析,這一方法是在Transwell小室吊籃式上腔的濾膜上鋪上30ugMartrigel,加入細胞72h後觀察結果。值得注意的是,細胞在TransWll腔中培養72小時後,有相當數量穿過濾膜的細胞不再粘附在濾膜下表面,而是脫落進人下腔溶液中.因此統計穿過基質膜的細胞數目時應把這部分細胞考慮在內。腫瘤細胞穿過重建基質膜的能力與它的體內侵襲轉移能力表現出較好的相關性,可以用重建基質膜模型初篩抗侵襲藥物。在上述分析中,如果不在膜上鋪Martrigel而直接將8um孔徑濾膜安放在侵襲腔室上下腔室之間,細胞通過變形運動穿過濾膜,用這種模型對分析細胞運動能力和藥物對細胞運動能力的影響。另外,在下室中加有LN或FN或在濾膜下表面鋪上LN或FN,可分析藥物對腫瘤細胞的趨化性或趨固性的影響。

二、材料

1、Matrigel 基質膠(威格拉斯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10mg/ml,5ml,分裝成0.5ml/只10個EP管中;用時加入0.5ml的DMEM; Matrivgel在冰上維持液態,室溫時可迅速凝結成膠。使用前應從-20℃轉移至4℃待其自然溶化(如過夜放置),避免反覆凍融。使用時需接觸 Matrivgel的試管、移液吸頭等均應預冷於4℃;注意無菌操作;

2、24-transwell (Coster);

3、結晶紫染料溶液:結晶紫用甲醇配成0.5%的母液,使用濃度為0.1%,用PBS按1:4稀釋後即為染色液;

4、33%醋酸;

三、實驗步驟

1、溶液配製:

(1)溶DMEM 500ml; NE---A液(1μg/μl,1mg/ml) 母液0.1ml(5mg)+ ddH2O up to 5 ml ;過濾消毒,-20℃保存。 NE-DMEM(-6M) NE---A液(1μg/μl,1mg/ml) 20.5μl有不舒服記得找醫生,千萬不要小不舒服釀成大問題 DMEM UP TO 100 ml 過濾消毒,4℃保存

(2)NE+CGRP-DMEM(-6M,100ng) NE---A液(1μg/μl,1mg/ml)

相關焦點

  • 腫瘤細胞侵襲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
    一、原理Matrigel是從小鼠EHS肉瘤中提取的基質成分,含有LN、IV型膠原、接觸蛋白和肝素硫酸多糖,鋪在無聚乙烯吡硌烷穿過濾膜的細胞多數粘附在濾膜下表面,可用棉籤將上表面的細胞拭去,然後用乙醇固定濾膜,PE染色,在光鏡下觀察統計穿過Martrigel的細胞數。另外用Transwell小室也可進行重建基質膜侵襲分析,這一方法是在Transwell小室吊籃式上腔的濾膜上鋪上30ugMartrigel,加入細胞72h後觀察結果。
  • CCK-8實驗原理及步驟簡析
    CCK8全稱Cell Counting Kit-8試劑,可用於簡便而準確的細胞增殖和毒性分析。其基本原理為:該試劑中含有WST-8[化學名:2-(2-甲氧基-4-硝基苯基)-3-(4-硝基苯基)-5-(2,4-二磺酸苯)-2H-四唑單鈉鹽],它在電子載體1-甲氧基-5-甲基吩嗪鎓硫酸二甲酯(1-Methoxy PMS)的作用下被細胞中的脫氫酶還原為具有高度水溶性的黃色甲瓚產物(Formazan dye)。生成的甲瓚物的數量與活細胞的數量成正比。因此可利用這一特性直接進行細胞增殖和毒性分析。
  • PCR技術原理、實驗步驟和應用
    二、實驗原理PCR技術,即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在試管中進行的DNA複製反應,基本原理與細胞內DNA複製相似,但反應體系相對較簡單。10 ×buffer、15mmol/L Mg2+、ddH2OPCR儀、移液槍、PCR板四、實驗步驟
  • 細胞凋亡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一、實驗目的   1、掌握凋亡細胞的形態特徵   2、學會用螢光探針對細胞進行雙標記來檢測正常活細胞、凋亡細胞和壞死細胞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   細胞死亡根據其性質、起源及生物學意義區分為凋亡和壞死兩種不同類型。
  • Nature Commu:靶向細胞骨架抑制腫瘤轉移新發現
    2015年6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的華人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利用高通量篩選的方法發現了一些小分子能夠特異性靶向參與肌動蛋白組裝的關鍵蛋白--Fascin,同時證明抑制Fascin的活性能夠阻斷絲狀偽足形成,抑制腫瘤的遷移和侵襲
  • 教授SCI經驗傳授:打死也要掌握的6種細胞實驗與方法描述
    6種常見細胞實驗原理一、細胞增殖 1.細胞遷移和侵襲的定義①侵襲:腫瘤細胞向器官表面靠攏→腫瘤細胞用偽足貼在表面與內皮細胞粘連→腫瘤細胞用偽足從細胞的天然間隙 到達基底層→腫瘤細胞深入器官深部→形成癌巢搜索②轉移:腫瘤細胞離開原發瘤,侵入淋巴管(或血管)→腫瘤細胞在淋巴管(或血管)內運行→腫瘤細胞從管中出 來,再轉移到其他淋巴結(或毛細血管)中→到達其他組織或器官
  • 我國科學家揭示m6A調控腫瘤細胞上皮間質化新機制
    (EMT)過程中mRNA的m6A顯著上調,其可通過促進EMT關鍵轉錄因子Snail的翻譯從而促進腫瘤EMT及侵襲轉移。   EMT是上皮細胞獲得間充質細胞特質的一種重要現象,即細胞獲得具有纖維母細胞樣的形態,增強的運動性,通過丟失黏附性和緊密連接,跨越基膜與鄰近細胞進行交流。EMT的概念最初由胚胎學領域的發育生物學家提出,近年來已擴展到腫瘤的進展、侵襲和轉移,被認為是腫瘤轉移起始和關鍵步驟。
  • 想發SCI,這些常規細胞實驗一定要知道
    但作為一個科研小白,在面對細胞實驗時總是束手無策,所以我整理了常規細胞實驗技術,以供大家參考。  1. MTT法:是一種檢測細胞存活和生長的方法。該方法已廣泛用於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檢測、抗腫瘤藥物篩選、細胞毒性試驗以及腫瘤放射敏感性測定等。它的特點是靈敏度高、經濟、快捷。
  • 缺氧外泌體對肝癌Huh7細胞增殖、遷移及侵襲的影響
    原發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一種常見的高度惡性腫瘤,其全球發病率逐年增長,在腫瘤相關死亡原因中位居第2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鄒敏等通過差速超速離心提取缺氧條件下Huh7細胞分泌的缺氧外泌體,利用透射電鏡、納米顆粒跟蹤分析以及Western blot實驗來鑑定缺氧外泌體。將缺氧外泌體與Huh7細胞在常氧下共培養後,分別採用CCK8、細胞劃痕、Transwell小室實驗檢測細胞增殖、遷移及侵襲能力的變化。採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 MTT原理、步驟、結果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項
    首頁 » MTT原理、步驟、結果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項 MTT原理、步驟、結果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項 來源:小木蟲論壇 2006-12-06 21:19
  • 細胞傳代培養的原理及實驗步驟
    對單層培養而言,80%匯合或剛匯合的細胞是較理想的傳代階段。   傳代培養中的細胞傳代培養(subculture),當原代培養成功以後,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和細胞不斷分裂,一則細胞之間相互接觸而發生接觸性抑制,生長速度減慢甚至停止;另一方面也會因營養物不足和代謝物積累而不利於生長或發生中毒。
  • 免疫螢光(Immunofluorescence, IF)實驗方法、原理、具體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免疫螢光技術是在免疫學、生物化學和顯微鏡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項技術。它是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先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標記上螢光基團,再用這種螢光抗體(或抗原)作為探針檢查細胞或組織內的相應抗原(或抗體)。利用螢光顯微鏡可以看見螢光所在的細胞或組織,從而確定抗原或抗體的性質和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術(比如流式細胞儀)測定含量。
  • MTT原理和注意事項
    在一定細胞數範圍內,MTT結晶形成的量與細胞數成正比。該方法已廣泛用於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檢測、大規模的抗腫瘤藥物篩選、細胞毒性試驗以及腫瘤放射敏感性測定等。它的特點是靈敏度高、經濟。  缺點:由於MTT經還原所產生的甲瓚產物不溶於水,需被溶解後才能檢測。這不僅使工作量增加,也會對實驗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影響,而且溶解甲的有機溶劑對實驗者也有損害。
  • 異質性腫瘤細胞分析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國際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在線發表西南大學藥學院宋爾群教授課題組在基於磁性梯度分離策略進行異質性腫瘤細胞分析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Isolation and
  • 實驗專欄丨檢測細胞毒性實驗對比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CCK8與MTT的實驗原理。CCK-8實驗:實驗原理:全稱為Cell Counting Kit-8,在電子載體1-Methoxy PMS存在的情況下能夠被細胞內脫氫酶還原成水溶性的甲臢染料,生成的(橙黃色)甲臢量與活細胞數量成正比,即顏色的深淺與細胞的增值成正比。
  • 細胞實驗步驟分享
    最近一直在做細胞實驗,逛論壇發現很多人在細胞實驗中常遇到:細胞凍存後很難復甦,或者復甦後出現大量死亡細胞。細胞的狀態直接影響後續的實驗,以下從細胞復甦、細胞凍存和細胞超低溫冰箱存儲,三個方面分享我們實驗室的方法,不敢說權威,但真的總結了自己多年來的一些經驗教訓,供大家參考:細胞復甦1)75%酒精擦拭超淨工作檯,放置已消毒的培養瓶、吸管等,紫外線照射20min;
  • Cell stem cell:sox9調節皮膚癌細胞自我更新促進腫瘤轉移和侵襲
    2015年6月25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 sox9通過wnt/b-catenin依賴性方式在基底細胞癌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 chip-seq和基因晶片揭示了sox9調控的癌症特異性基因網絡 sox9能夠促進基底細胞癌的乾性以及自我更新同時抑制分化過程
  • 孫承操/李得加/譚功軍合作發表細胞外囊泡和腫瘤免疫綜述論文
    近日,國際著名腫瘤學期刊Molecular Cancer(《分子腫瘤》IF=15.302)發表了武漢大學健康學院孫承操副教授、李得加教授和暨南大學譚功軍副教授課題組,在細胞外囊泡和腫瘤免疫方面的綜述論文。
  • 新視角綜述: 從物理學角度解構腫瘤和炎症的發展過程
    2.1 實體瘤源腫瘤細胞的物理學侵襲策略 腫瘤細胞的侵襲性與細胞的分子、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特性密切相關,它們賦予腫瘤細胞穿越緻密細胞外基質網絡的能力。腫瘤細胞侵襲的先決條件似乎取決於侵襲轉移實驗的維度(2D二維或3D三維)。
  • 科學家解析肝癌細胞侵襲機制
    人類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肝臟腫瘤,在世界範圍內腫瘤相關性死亡因素中排名第三,全球每年有超過50萬新患者,中國新病例佔了全球所有肝癌病例的一半以上(55%)。目前臨床上最主要治療肝癌的方法是手術切除和肝臟移植,經肝動脈栓塞的化療法則作為第二線治療。但是由於肝癌復發率高、且抗化療藥性強,整體治療效果並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