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知道的最小的粒子是什麼——原子?電子?還是夸克?

2020-11-26 騰訊網

物理學家首次將電子與質子碰撞時,他們觀察到電子從質子內部的三個小硬核上反彈。這些小硬核被稱為夸克,人們發現,它是組成質子的比質子更小的粒子。夸克是我們在科學研究中遇到的最小粒子,它的發現意味著質子和中子不再是組成物質的基礎。

為了更深入的了解,讓我們來分析一種物體,並逐層地來發掘它的組成部分。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物質看起來是不會變化的,其性質很容易測量。即使是一個6歲的孩子也能推斷出,支撐著他精心設計的沙堡的柱子是數十億個微小沙粒的總和。下一個問題是……沙粒是什麼組成的?

沙堡

(圖片來源:搜狐網)

原子

再繼續分析,你就會發現原子的整齊組織。原子的概念最初是由希臘人提出的,他們認為物體可以無限地分成兩半,直到剩下一個不可分割的單一物質「斑點」為止。這個難以想像的小單位無法進一步細分,因此被稱為「原子」,源自希臘語A-tomos。A表示「否」,而tomos表示「可切割」或「可拆分」

令人驚訝的是,這一理論並不成功。幾個世紀後,大多數關於基本成分的文獻都丟失或被駁回了。等到原子真正被認為是一個基本物理物質,已經過了將近兩千年的時間。

19世紀化學家約翰道爾頓(John Dalton)對氣體進行了一系列巧妙的實驗,最終證實了這一猜測。一個原子的平均直徑約為50納米,相當於一粒沙子的百萬分之一。原子是當時人類所知的最小的東西。

亞原子粒子

直到1897年,J.J.湯姆森(Thomson)對物質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探索,發現了更根本的東西——電子!這確實是一項革命性的發現,電子技術的先驅者對此深表感謝。一個電子的「平均」直徑竟然是0.0000000000001釐米,或者說比一粒沙子小2000億倍。

物理學家 J.J.湯姆森(Thomson)

(圖片來源:百度)

由於物體是電中性的,湯姆森提出電子的負電荷必須被一小塊正電荷抵消,並且正電荷中嵌入了電子。這就是著名的「葡萄乾布丁」模型。

葡萄乾布丁模型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然而這個想法卻被否定了。1911年,盧瑟福用α射線擊中一薄條金箔並發現原子大部分是空的,但它卻包含一個集中的正中心電荷。他稱該中心為原子核,並將帶正電的粒子稱為質子。經測量,質子的「平均」直徑比電子小三倍,但就質量而言,它是電子的1837倍!

他還假設電子圍繞著原子核旋轉,類似於太陽系行星模型。然而,在這兩個模型中,中心實體和依附於它的實體之間的距離尺度卻顯示出了天文差異。

但慶祝活動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化學家們發現了同位素——化學上無法區分但原子質量不同的元素。一對同位素似乎含有相同數量的質子,但它們的總質量仍然存在差異。

盧瑟福通過提出一種新的基本粒子來解釋這一點,該粒子比質子重一些,但在電學上是中性的。1932年,詹姆斯·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發現了這種中子粒子——中子,他的猜測變成了現實。結果證明中子和質子具有相同的大小和質量,大約是電子質量的2000倍。

我們可以進一步剝析物質嗎?我的意思是0.00000000000001釐米不夠小嗎?好吧……它確實不夠小。

夸克

尋找比電子、質子和中子更基本的粒子的探索促使我們建造了精妙的粒子加速器。

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內的粒子碰撞

(圖片來源:Seeker/Youtube)

加速器以巨大的速度粉碎原子顆粒,導致它們粉碎成更小的部分。這類似於為了研究電視的內部組成,把它從20層樓的樓頂上扔下來,仔細檢查它破碎的部件。

但我們能再深入一點嗎?

不,我們不能。夸克是我們在科學研究中遇到的最小實體。實際上,夸克和電子,但是等等,為什麼是電子?

好吧,和它的同齡人不同,電子仍然堅定地成為一個真正的基本粒子。它拒絕被進一步分解成更基本的部分。然而,如果電子和夸克是基本的,夸克存在於質子中,那麼它的半徑是質子半徑的三倍?!

我們認為亞原子粒子的半徑來自某些假設。例如,假設一個電子的質量能勢是完全包含的,它的半徑就會比一個質子的半徑大。計算電子半徑的更好方法是利用質子/電子質量比。利用這些比值,我們發現一個電子的半徑比我們之前想像的要小10倍左右,是一釐米的十億分之一或0.00000000000000001釐米。

這就是為什麼我用「平均」這個詞來描述這些粒子的物理性質。半徑是一個維度結構,與實際半徑無關。同樣,我們也沒有像夸克這樣的運氣。他們拒絕被孤立,即使被孤立,也不會持續太久。有些夸克的壽命只有十億分之一秒!分離一對夸克需要大量的能量,以至於它最終被用來形成兩個與原來的兩個夸克結合的夸克!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不要為這裡所需要的能量而震驚。這樣思考吧……你實際上是在撕裂組成現實的結構。

為什麼我們對「尺寸」的概念是錯誤的?

當我們問這些問題時,我們想像的亞原子粒子的圖像是完全錯誤的!「粒子」這個詞經常讓我們想起一個微小的鋼鐵或撞球的圖像,這在物理教科書中無處不在。然而,它們在如此微小的維度上的結構和行為與我們的日常經驗完全不相似。在量子力學領域,形狀的定義並不簡單。它們的物理性質無法精確測量,它們在特定範圍的存在只能由概率來定義。

儘管如此,科學家還是設法進行了一些精妙的研究,以最大程度地接近夸克的大小。我能找到的最新數字近似為十億分之一釐米的十億分之一,與電子處於同一個等級。

在這一點上,有必要認識到標準模型,即粒子物理學的最高明珠,並沒有以其大小或質量來描述亞原子粒子,而是以其能量來描述。質子或中子並不具有固定的形狀或體積——它的體積是由其限制地組成部分而被推測出來的。

夸克、電子或任何其他亞原子粒子只是集中的能量,它們沒有特定的順序,而基本粒子如夸克和電子,則被認為是點狀的。它們沒有維度,被認為是空間中的一個無量綱點。其實,把它們看作點只是一個有用的簡化,因為沒有證據證明這是錯誤的。

把這些考慮在內的模型(直到現在)已經成功地以驚人的準確性捕獲了所有已知的信息。眾所周知,它在是任何領域中最精確的理論。當然,這一假設,就像任何科學領域的假設一樣,在新的假設出現時,都不怕被推翻。如果有證據的話,科學家們不會擔心再次回到繪圖板上。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們可能會在其內部發現一個新粒子。

作者: sciabc

FY: 柯崽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我們所知道的最小的粒子是什麼——原子?電子?還是夸克?
    物理學家首次將電子與質子碰撞時,他們觀察到電子從質子內部的三個小硬核上反彈。這些小硬核被稱為夸克,人們發現,它是組成質子的比質子更小的粒子。夸克是我們在科學研究中遇到的最小粒子,它的發現意味著質子和中子不再是組成物質的基礎。
  • 我們所知的最小的粒子是什麼?
    物理學家第一次使用質子撞擊電子時,觀察到電子被質子內部的三個小硬核反彈回的現象。這些核後來被稱為夸克,是組成質子的更小的粒子。夸克是我們在科學研究中遇到的最小粒子。夸克的發現意味著質子和中子不再是最基本的組成粒子。為了更深入地理解,我們來剖析物質,逐層探究其組成。
  • 我們所知的最小的粒子是什麼?物理學家的回答讓人意外
    當物理學家第一次使電子與質子碰撞時,他們觀察到電子被質子內部的三個小硬核反彈。這些核後被稱為為夸克,人們發現它是組成質子的更小的粒子。夸克是我們在科學研究中遇到的最小的粒子。夸克的發現意味著質子和中子不再是最基礎的粒子。
  • 量子、原子、玻色子、費米子、夸克等各種「粒子」到底有啥區別?
    #了不起的基礎科學#前幾天,後臺有個小哥問我:粒子,分子,原子,量子,玻色子,費米子,質子、中子、電子簡單解釋一下。所以,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各種「xx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就拿自由落體來說,從5米掉下去一個物體,一般我們認為,整個過程是連續的,但是普朗克就提出,這種變化不是連續的,而是變化本身也有最小的變化單位。比如:最小單位是0.5米,那物體下落過程中,就應該是從5米到4.5米,然後4米……這裡為了方便做了粗暴的處理,實際上這個最小的變化單位是極其小的。
  • 夸克到底什麼?微觀世界的粒子又是咋回事?
    如果說玻色子是物質的粘合劑,那費米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我們還來看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費米子中又分為輕子和夸克,其中輕子有電子,μ子,τ子及其他們的中微子,夸克有六種:上、下、頂、底、奇、粲。發現夸克目前來看,它們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你可能要問為什麼了?說白了,就是我們用加速器根本撞不開。
  • 科普: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指的是什麼?量子比電子、夸克還要小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90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量子力學中提到的「量子」究竟是什麼物質?量子是比中子、電子、夸克還要小的微觀粒子嗎?喜歡科學領域的讀者一定對量子力學這門物理學科並不陌生,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量子領域的學科,更準確的說量子力學是:描述描寫原子和亞原子尺度的物理學理論,亞原子指的是比原子更小的微觀粒子,例如原子核、電子、中子、質子,甚至是夸克,可能說到這裡,大家會很奇怪:量子力學,顧名思義,應該是研究量子的學科啊,但是量子力學定義之中提到的原子及亞原子之中並沒有
  • 目前已知的最小粒子:7個關於「夸克」的奇怪事實
    目前已知的最小粒子:7個關於「夸克」的奇怪事實  Connor Feng • 2019-04-04 18:22:58
  • 宇宙中最危險的粒子!比原子還要小,卻有著黑洞一樣的力量
    在我們的宇宙中,中子星是除了黑洞以外最緻密的物體,而在中子星的核心內部,有一種最危險的物質的存在,那就是「奇異物質」。如果一個物體具有傳染性,能將接觸到的任何東西都轉化為自己的同類,那它將是可怕且無敵的。要想知道奇異物質是什麼,那就要從最基礎的開始說起,什麼是中子星?一顆巨大質量的恆星,通過超新星爆炸後會形成一顆中子星。
  • 原子、質子、中子、電子等微觀粒子有壽命嗎?答案顛覆三觀
    「原子、質子、中子、電子等粒子」是不是存在著壽命,其實也是遵循著這條規律。我們都知道,原子是由電子和原子核構成的,其中電子已經不可再分了,而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和中子並非是不可再分的,而是可以繼續往下分,還能再分為夸克。
  • 什麼是粒子,組成萬物的基本粒子又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原子,那麼原子又是怎麼來的,原子是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的。那麼質子、中子和電子又是怎麼來的?它們是不是由更小的粒子組成?組成萬物的最基本的粒子是什麼呢?有沒有最小的粒子?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什麼是粒子,粒子的定義是什麼。
  • 一種狂野的六夸克粒子,是暗物質嗎?還是粒子物理學家的新玩具
    我們被時空限制在宇宙的一個小角落,即便我們能放眼看遍整個宇宙,看見的一切也不過只佔宇宙的5%。宇宙中大部分物質,我們除了能感知它們所施加的引力,幾乎無法探測。這就是我們對暗物質最基本的認知。有人認為這些神秘的暗物質必定由未知的粒子組成,而另一些人則認為熟悉的粒子可能才是關鍵。
  • 是否存在最小的基本粒子?
    基本粒子就是最小的意思,也是不可切分的意思。這個問題換個問法就是物質能否無限分割,這個與科學水平有關,基本粒子的層次大小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後來隨著盧瑟福轟擊實驗證實了原子核的存在,證實了原子是可分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而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組成,這樣原子不能再當基本粒子,於是人們又認為質子、中子和電子等亞原子粒子是基本粒子……
  • 粒子物理學大突破,LHC發現第三種「五夸克粒子」
    繼2015 年科學家宣布發現了理論中的「五夸克粒子」後,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實驗現在再度發現全新的五夸克粒子!隨著我們發現越多新粒子,將越能揭開宇宙物質基本結構的奧秘。基礎物理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物質都由原子構成,過去科學家將原子當作宇宙中最小的基本粒子,然而隨著物理學不斷發展,我們知道原子並非不可分割,而是由更小的次原子粒子:質子、中子、電子構成;你以為到這裡就是極限了嗎?不,繼續看下去,質子、中子、電子內部還由更微小的次原子粒子夸克組成。
  • 構成我們宇宙的基本粒子是什麼?看完你肯定會明白
    基本粒子是什麼基本粒子是指人們認知的構成物質的最小或/及最基本的單位,是組成各種各樣物體的基礎。也就是說在不改變物質屬性的前提下的最小體積物質。它是組成各種各樣物體的基礎,且並不會因為小而斷定它不是某種物質。
  • ​現代科學十大未解之謎 TOP10:存在「最小粒子」嗎?
    萬物有生有滅,但組成它們的原子卻不會跟著毀滅,只會從死亡的物體轉移到新生的物體身上。後來科學家們的確發現了原子的存在,但它卻不是最小的粒子,它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質子和中子又由被膠子束縛著的夸克組成。 從目前的情況看,電子和夸克似乎都是最小的「基本粒子」。
  • 中國古代「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能分到原子還是夸克
    一、物質的最小單位是什麼?原子是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單位,後來我們知道了原子的標準模型後,才知道化學變化改變的是核外電子中最外層電子的分布方式,而對於內部的原子核並不能觸及!當然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這是夸克緊閉的現象, 夸克不能被直接觀測,或是被分離出來,只能通過對強子的觀測間接來觀測內部的結構(質子和中子是最穩定的強子)!
  • 科學分析,我們身邊的所有物體都是由電子夸克光子和膠子組成的?
    物體都是由原子組成的而原子是由一個原子核和圍繞它的電子組成,和原子有緊密聚集在一起,質子和中子由更小的粒子構成,美國物理學家默裡蓋爾曼為他們取名夸克他的靈感,來自詹姆斯喬伊斯的小說芬尼根守靈夜中一句沒有意義的話,一個沒有意義的詞給我們帶來夸克,我們觸不到的每樣東西都是由電子和這些夸克組成的,夸克之所以能夠在質子和中子裡粘在一起是因為一種被物理學家們稱作交子的粒子。
  • 領略微觀粒子世界的奧妙,明了原子結構的基本組成
    但是它們有其共同特性,就是由保持該物質物理化學特性的最小單元即分子所組成。分子又可以再細分,系由原子構成。原子通過一定的作用力,以一定的次序和排列方式結合,形成具有相應物理化學特性的分子。在一段較長的歷史時期裡,曾經認為原子是不可再細分的基本單元。我們現在知道,原子還可以再細分。一個原子由處於核心的原子核以及圍繞其旋轉的一個或多個的電子所組成。
  • 原子的組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以及什麼是同位素?
    原子是物質的基本單位。這個術語來自古希臘,「不可分割的」,這是因為人們曾經認為,原子是宇宙中最小的粒子、不能被分離。但是,現在我們知道,原子是由三個粒子組成的--質子、中子和電子,甚至還可以將它們分為更小的粒子,如夸克。
  • 是否有比夸克更小的粒子?科學家:目前還不清楚
    但科學家表示,這些亞原子粒子其實是由更小的粒子組成,他們將這些粒子稱為夸克。「我認為最簡單的說法是,夸克是物質的基本組成部分,構成了我們周圍的一切,」理論物理學家傑弗裡·韋斯特解釋道。韋斯特在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建立了高能物理研究小組,現在是聖塔菲研究所的傑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