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爆太湖汙染無水用 無錫稱考慮炸壩引長江水

2021-01-17 搜狐網

  網友爆太湖重汙染無水可用 無錫稱考慮炸壩引長江水

  作者:陳佳宜 黃杏瑩

  【新民網•獨家報導】今日,有網友向新民網爆料稱「從5月29日開始,家裡的自來水就開始發臭,不是單純的漂白粉味道,而是類似於陰井蓋下淤泥的臭味,5月30日,臭味更甚!洗手完手上一股臭味。沒法漱口,煮出來的飯更是沒法入口!超市的純淨水價格猛漲,甚至已經脫銷!」據網友反應,目前無錫已陷入自來水危機,至今無錫政府部門尚未對水汙染事件發布官方聲明。

  隨後新民網連線無錫市居民調查情況,家住錫山區查橋鎮的錢小姐告訴新民網,大概一個星期之前,家裡的自來水變得非常腥臭,無法使用,只能買純淨水。情況持續了大概2、3天,後來經過治理,水質開始好轉。

  5月30日下午13點,新民網連線無錫市自來水公司,就當地網友所指水汙染事件進行核實,該公司負責人向新民網表示,網友所述水汙染情況屬實,有市民家裡自來水發臭也是事實,水質變差的主要原因是從昨天開始無錫市的水源水受到汙染。

  無錫市自來水公司稱受到汙染的原因是因為連日乾旱導致太湖的水位下降了1米多,而太湖水位本來就很低,所以很快就引起泛浮現象,導致太湖底下的髒東西全都浮了上來,另一個原因是太湖藍藻爆發,而且情況比較嚴重。

  無錫市自來水公司向新民網表示,本次水源汙染是個突發事件,之前就已經預計到了,因為太湖的水受汙染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只是今年藻類爆發的非常厲害,導致現有普通的淨水工藝很難達到淨化標準,因為情況實在是太過嚴重,指標現在是幾十倍的往上走。

  「(汙染)這個問題是早晚要爆發的,現在的水質,只要是太湖的水,水質都有問題,這次汙染是加淨水器、活性碳、強氧化劑都沒有效果,因為汙染太嚴重。」無錫市自來水公司告訴新民網,本次汙染,來勢兇猛,他們已經束手無策,他們建議無錫市民先暫時使用純淨水。至於此次汙染事件何時能夠解決,無錫市自來水公司坦言,暫時還無法預計。

  此外,據無錫市自來水公司透露,無錫市政府昨天都在通宵開會考慮解決措施,可能會考慮將無錫外圍的大壩炸掉,引入長江水,稀釋汙染水源。另外,無錫市自來水公司還表示,引入長江水稀釋汙染水源,不會對上海市民飲水安全造成影響。(新民晚報·新民網 陳佳宜 黃杏瑩)

(責任編輯:王偉)

相關焦點

  • 藍藻圍困無錫 守著太湖沒水吃
    5月30日對梅梁湖和貢湖布設24個監測點,開展湖體主要飲用水源地周邊水源每天一次的加密監測,同時對沙渚和錫東水廠進行109項全分析;「引江濟太」調水工程、自來水公司不計成本的技術措施強化處理、加大對藍藻的打撈力度、實施人工增雨等措施全力應對此次水危機事件。面對這場生態災難,無錫人同舟共濟、克服困難,共度難關,終於在6月2日實現正常供水。
  • 無錫水汙染事件背後:治理太湖非一日之功
    下午的一場大雨讓太湖有了些許生氣,除去不久前的人工降雨,這或許是無錫入梅以來第一場歡暢淋漓的雨。     「下雨能緩解太湖中藍藻的聚集。」太湖北岸的南泉村一位李姓村民說。之前,他和眾多無錫人一起,經歷了藍藻爆發而導致的水危機。     「那是一個月以前的事了。」李輕描淡寫地說。但一個月前的事實並不像他現在說話的語氣那樣輕鬆。
  • 藍藻給太湖亮紅燈 專家建議:跳出怪圈共同治理
    「你們燒菜做飯用的什麼水?」一位客人看著飯菜有些遲疑。「當然是純淨水啦!」服務員回答。「我們洗澡怎麼辦?」「這個……沒辦法。」服務員面露難色。    「洗澡怎麼辦?」記者問一位當地的朋友。「先用自來水衝,然後用桶裝水從頭頂上往下澆,衝掉臭味。」「那一天需要多少桶裝水啊?」「我們一家三口,三四桶肯定是要的。」
  • 夏季無錫太湖淡黃色藍藻泛濫 與水中環境汙染有關嗎?
    日前,有媒體在網上報導,隨著夏季高溫來臨,無錫太湖出現大量淡黃色藍藻泛濫現象,遍布湖面十幾公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工作人員在打撈藍藻 受訪者供圖淡黃色藍藻是怎麼形成的?除了與高溫有關,與水中環境汙染有關係嗎?
  • 太湖藍藻局部發生,該如何確保「安全度夏」?
    那麼,歷經12年治理,太湖藍藻為何仍會年年局部發生?目前,在太湖藍藻防控防治上, 用上了哪些治水新方法新技術?下一步,該從哪些方面發力科學系統推進太湖治理,確保沿湖城市飲用水安全?今年太湖氣象、水文條件都利於藍藻生長太湖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大型淺水湖泊。
  • 太湖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聚集 水利部啟動引江濟太調水保障太湖安全度夏
    為保障太湖安全度夏和流域水源地供水安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以下簡稱「太湖局」)應地方請求,於5月21日及時啟動引江濟太水資源調度。據太湖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5月11日衛星遙感解譯太湖藍藻水華面積822.6平方公裡,為今年截至當前的最大水華面積。
  • 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較大面積聚集,如何確保太湖「安全度夏」?
    那麼,歷經12年治理,太湖藍藻為何仍會年年局部發生?目前,在太湖藍藻防控防治上, 用上了哪些治水新方法新技術?下一步,該從哪些方面發力科學系統推進太湖治理,確保沿湖城市飲用水安全?今年太湖氣象、水文條件都利於藍藻生長太湖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大型淺水湖泊。
  • [視頻]今年太湖藍藻水華出現時間推遲
    現在,又值藍藻暴發的敏感期,由於這兩年無錫市加大對太湖治理和汙染減排工作的力度,今年太湖藍藻積聚程度有所改善。    在太湖岸邊記者看到,幾艘藍藻打撈船正在待命,準備隨時打撈零星出現的藍藻。    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管委會 副主任 華雨辰:(往年)一般三月底4月藍藻就起來了去年到這個時候 我們這用船打撈藍藻已經很多了,今年到現在為止,還只有零星藍藻。
  • 優化配置科學調度水資源讓太湖河清湖秀水長流
    上海市黃浦江水源地經常受到支流和下遊汙水迴蕩的影響,取水口向上遊一遷再遷;浙江嘉興地處江南水鄉,由於無合格水源地,計劃捨近求遠引水;由於地表水汙染嚴重,流域內超採地下水現象嚴重,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地面沉降;發生在江浙邊界由於排汙引發的水事糾紛,更是水汙染嚴重的重要信號。如何保護水資源,改善流域水質、水環境,已經成為太湖流域管理局的重要工作和主要任務。
  • 江蘇:爭取10年根治太湖水汙染
    「去年5月下旬,太湖藍藻提前暴發,使無錫水源地一度受到汙染。」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省長羅志軍說,江蘇將更加積極實施環保優先方針,加大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爭取用10年左右的時間從根本上解決太湖水汙染問題。
  • 藍藻局部發生 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考驗
    特別是受高溫少雨等因素影響,藍藻集中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今年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較為嚴峻的考驗。   歷經多年治理,為何太湖藍藻仍會年年局部發生?目前,在太湖藍藻防控防治上,用上了哪些治水新方法新技術?下一步該從哪些方面發力,以科學系統地推進太湖治理,確保沿湖城市飲用水安全?6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走訪了國內相關專家。
  • 江南最大山水園林,獨佔太湖風景最美一角,堪稱「無錫第一勝景」
    有一個冬,伴著風的午後,無錫太湖邊,這是我愛的江南。一直喜歡山清水秀的地方,喜歡原生態的風景,去就近的太湖當是最佳的選擇了。儘管已經去了好幾次,總覺得百看不厭,每次都如初見,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穫,每次都有流連忘返的感覺。這個冬的午後,漫步於無錫黿頭渚景區,這一片世界是我的,都是我的。生於江南,枕著太湖水,哼著太湖的歌謠長大。
  • 助力「放食藻魚,淨太湖水」榮登蘇州慈善熱榜
    掃描二維碼,進入慈善蘇州專題頁面,弘化社「放食藻魚淨太湖水」項目就列「特別推薦」項目。這對於太湖乃至整個生態,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太湖傷痕,亟待修復  環境汙染問題早應引起我們每一個人的重視,我們不能再對千瘡百孔的地球熟視無睹了!環境汙染刻不容緩!
  • 中國的水困境:水汙染加劇水緊缺 | NSR專欄
    這個地區受影響最典型的是太湖和巢湖,2007年,無錫因太湖富營養化而出現嚴重的水危機。第四湖區位於中國東北部。它們很淺,面臨著嚴重的汙染,尤其是工業重金屬以及農業化肥和農藥。最後,雲南和貴州省的湖泊受到人類影響的程度不同,這裡的低海拔湖泊,如滇池和洱海,也有富營養化現象;而高海拔湖泊,如瀘沽湖和天才湖,基本保持原始狀況。
  • 記中科院太湖湖泊生態系統研究站—新聞—科學網
    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京地湖所)的太湖站1987年建立。創建時,太湖站一無土地,二無資金;此外太湖已經有了一個位於蘇州東山鎮的東太湖水體農業試驗站。時任南京地湖所所長屠清瑛執意堅持籌建太湖站新站址。
  • 太湖為什麼要退捕 我們還能吃上太湖魚嗎
    太湖「禁漁」,似乎勢在必行。近期,為確保10月15日前保護區全面退捕,江蘇省推進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3個工作組,分赴太湖、洪澤湖等水域駐點督導。這也意味著,太湖沿岸蘇州、無錫、常州、湖州4市15區(縣、市)的49個專業漁村(社區)裡,5370條漁船上的1萬多名漁民都將告別幾十年來的傳統捕撈工作。根據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太湖漁管辦」)主任王小林解釋,未來除40萬畝太湖保護區外,將由第三方機構對太湖漁業資源評估,再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捕撈政策。
  • 2008年中國水質量資源年報
    2、提前實施引江濟太,保障供水安全2008年太湖流域管理局提前實施引江濟太,確保太湖未發生大面積水質黑臭現象,保障了流域供水安全。1月10日啟用常熟水利樞紐泵站實施引江濟太,較常年提早4個月,至6月8日停止流域性調水,期間常熟水利樞紐共調引長江水22.0億m3;望亭水利樞紐入太湖8.9億m3。
  • 「太湖水危機事件」,為我國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留下哪些深刻鏡鑑?
    制定並嚴格落實《太湖流域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和《太湖流域水綜合整治總體方案》,從入湖河流到湖濱帶再到太湖水域,逐個明確目標和安排重點治汙工程項目。兩省一市分解編制小流域整治、近岸汙染治理、畜禽養殖汙染治理等多個專項規劃,保證了太湖治理全面、系統、科學、有序展開。二是突出重點、標本兼治。
  • 太湖為什麼要退捕 我們還能吃上太湖魚嗎?
    太湖「禁漁」,似乎勢在必行。近期,為確保10月15日前保護區全面退捕,江蘇省推進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3個工作組,分赴太湖、洪澤湖等水域駐點督導。這也意味著,太湖沿岸蘇州、無錫、常州、湖州4市15區(縣、市)的49個專業漁村(社區)裡,5370條漁船上的1萬多名漁民都將告別幾十年來的傳統捕撈工作。根據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太湖漁管辦」)主任王小林解釋,未來除40萬畝太湖保護區外,將由第三方機構對太湖漁業資源評估,再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捕撈政策。
  • 我被太湖明珠的夜晚刷屏,可以很中國,也能很魔幻
    ,千年來是燈火輝煌的茶坊酒肆,水籠雲罩的太湖月色,融融暖意撫心頭。 01 一顆「太湖明珠」的盛世夜景 無錫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從上海出發,驅車兩個多小時就能到,乘高鐵不過半小時。 作為山明水秀之鄉,很多人感嘆太湖美,卻不知道無錫的夜景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