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電動汽車磁場不會威脅人體健康

2020-11-23 EV視界

一項針對電動汽車電磁安全的迄今最全面的研究顯示,電動車的電磁場強度遠遠低於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規定的安全暴露水平。

挪威特隆赫姆市的電動汽車

那些擔憂電動汽車會產生危險磁場的人可以放心了。據報導,一項針對電動汽車電磁安全的迄今最全面的研究顯示,電動車的電磁場強度遠遠低於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規定的安全暴露水平。

這個由歐盟資助、7國科學家參與的電磁安全研究項目認為,電動汽車中的司機和乘客與駕駛或乘坐氫、汽油或柴油動力汽車的人一樣安全。沒有一輛電動汽車會將乘員暴露在高於國際安全標準的電磁場中。研究人員說,事實上,這些磁場強度遠遠低於推薦值。

斯堪地那維亞最大的獨立研究機構挪威科技工業研究院主導和參與了這項研究。研究院的物理學家卡裡·斯科約爾伯格-亨裡克森(Kari Schj?lberg-Henriksen)說:「關於磁場暴露的影響備受公眾關注。這個話題會經常出現在媒體上。隨著電動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這個項目的意義非常重大。」

該研究項目的目標是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方法,用以測量電動汽車的電磁場,並提高公眾對電動汽車磁場安全性的信心。

暴露在不同頻率磁場中的可接受的安全限值是由國際非電離輻射保護委員會制定的。研究人員此次利用了8種不同的電動車輛,包括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以及兩輛傳統的汽油車和1輛柴油車,來研究這些車內的磁場水平,以確定其強度是否接近推薦的人體暴露極限值;並用一個頭部、胸部和腳上裝有傳感器的人體模特,來獲取標準的、可比較的測量結果。

他們用真車在實驗室裡和道路測試中都進行了測量。結果發現,電動汽車的磁場最高值出現在地板附近、電池自身周圍和車輛啟動時。無論哪種情況,暴露於電動汽車內磁場的強度都不到國際非電離輻射保護委員會推薦安全限值的20%。在頭部獲得的測量值則均低於限制值的2%。

汽油車和柴油車中測得的磁場強度約為限制值的10%左右。這表明,電動車和汽油以及柴油車之間的差別不大。

科學家們認為,電動汽車的磁場遠低於限制值,處於足夠安全的範圍內。

「完全不必擔心。」斯科約爾伯格-亨裡克森說,「這項研究與此前類似研究之間的區別是,我們已經將導致磁場的因素也納入了考慮範圍。不論哪種車型,即使是車輪自身的旋轉都會產生相當大的磁場。」

相關焦點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電磁安全性的最新研究進展
    電動汽車(EV)以其清潔節能、低噪聲、起步平穩等特點受到了廣泛關注,而無線充電技術具有安全、便捷等優點,是電動汽車供電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但是,隨著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推廣,其安全問題也勢必會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之一,在安全性問題中,電磁洩漏是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電磁洩漏與能量的有效利用、人體健康等都直接相關。
  • 電動汽車輻射危害人體健康?- 不可能的事
    電動汽車有哪些輻射源介紹完輻射,我們再來看看電動汽車上有哪些是潛在的輻射源。首先,先用電動汽車和傳統的燃油車做個差別對比,我們列出電動汽車和燃油車的主要區別:電動車有三電系統(動力電池、電驅系統、電控系統)。既然電磁輻射危害是針對於電動汽車而言的,那我們可以認為與傳統燃油車相似的部分可以不用考慮,即只考慮上面提到的的三電系統。
  • 高鐵輻射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
    相應地,高鐵的高壓電力設備就會輻射出這個頻率段的電場和磁場。1,頻率為50Hz的電磁場輻射限值根據ICNIRP的安全標準 (ICNIRP是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這是一個非政府的獨立組織,由多個領域的專家組成。這個組織根據最新科研進展,評估各種非電離輻射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ICNIRP提出的輻射安全標準已經被幾十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採納。
  • 研究發現電動汽車產生的電磁輻射不會對心臟起搏器構成威脅
    不過,對接受者來說幸運的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電動汽車產生的電磁輻射不會帶來這樣的危險。這項由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科學家跟德國心血管研究中心及紐西蘭惠靈頓醫院的研究人員共同進行的研究招募了108名志願者。測試過程中,每個人同時為兩款不同的商用電動汽車(日產Leaf、特斯拉Model S P85、寶馬i3、大眾eUp)充電、駕駛。據悉,這些車在電機功率、扭矩、電池容量和充電系統方面各不相同。駕駛發生在一個固定的滾輪工作檯平臺上,在這個平臺上,阻力被加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車輛的發動機輸出。這樣做則是為了確保這些電機產生的電磁輻射至少跟現實駕駛條件下產生的電磁輻射一樣強。
  • 專家解答:電動汽車輻射對人體有害?
    OFweek鋰電玩訊 電動汽車電池包會有輻射嗎,對人體有害嗎?更有甚者道聽途說小孩和孕婦不合適坐電動車?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動車進入尋常百姓家,怎樣才能知道自己買的電動車搭載的電池是否有輻射呢?輻射的標準值是多少,日常使用電動汽車需要做防輻射處理嗎?
  • 無線充電技術在電動汽車和醫療設備領域的電磁輻射問題
    隨著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研究的不斷加深和推廣,無線充電產品將成為未來最有潛力的市場之一。由於無線電能傳輸系統在傳播過程中需要藉助磁耦合機構將發射側的電能轉化成高頻磁場,電磁場是WPT系統傳輸電能的介質,其帶來的電磁輻射問題將給公眾的人身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因此,要實現WPT技術的更好發展,尤其在熱門應用領域,如電動汽車和植入式醫療設備,就必須解決好電磁輻射安全問題。
  • 電動汽車電池輻射是否對人體有危害
    電動汽車電池輻射是否對人體有危害 發布時間:2020-09-16 10:57:50 原創 來源:中華網 閱讀:63
  • 電動汽車產生的電磁輻射不會對心臟起搏器構成威脅
    不過,對接受者來說幸運的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電動汽車產生的電磁輻射不會帶來這樣的危險。 這項由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科學家跟德國心血管研究中心及紐西蘭惠靈頓醫院的研究人員共同進行的研究招募了108名志願者。
  • 電動汽車有沒有輻射,長期駕駛純電動汽車對人體有傷害嗎?
    電動汽車由動力電池組給電機來進行供電,從而驅動車輛進行運轉,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作為新生事物的電動汽車,對於電動汽車也並不是很了解,加上又是電能進行驅動,會使得很多人產生對於駕駛純電動汽車的擔憂?
  • 純電動汽車對人體會有輻射或者其他類型的傷害嗎?
    純電動汽車對人體會有輻射或者其他類型的傷害嗎?如果純電動汽車輻射大,那麼電動公交車的駕駛員是不是在慢性自殺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以動力電池組巨大的電動大巴作為參考。純電動汽車採用的是直流電,那麼頻率就是0,低頻率會產生輻射嗎?如果會那輻射值是多少?首先看國家標準規定,低頻率1~8赫茲之間允許公開曝露的值分別為:電場強度為8000V/m、磁場強度為500A/m,那麼也就是說低於這個強度就是合格的。
  • 科研報告表明 全球變暖對人體健康有相當的傷害
    中國網9月26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9月24日報導,最新發布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科研報告表明,全球變暖對人體有相當的傷害。近二十年。有56篇文章研究分析了人體健康與氣候變化的關係,幾乎所有的相關研究都支持這一結論。呼吸系統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方,這其中影響最明顯的就是哮喘,過敏性疾病,傳染病。
  • 電動汽車的輻射概念解析: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
    在分析電動汽車是否存在危害健康的輻射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兩類輻射的概念。電離輻射電磁輻射電離輻射概念:攜帶足以促使物質中原子與分子中的電子成為自由態,是原子分子發生電力現象的輻射。標準為表廠小於100nm的電磁輻射,這種複合式必然會造成對生物體健康狀態額定影響。
  • 地球磁場與人體免疫力
    鍾南山院士呼籲:由於疫情的發生,讓更多人開始注重自身的免疫力的提高和健康。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人體中細胞的活力均受到磁的影響。新生的細胞含磁量多,呈圓形,細胞若含磁量不足則衰亡。大量的血液因缺磁而活性減少。
  • 電動汽車「輻射」掉頭髮?專業設備實測看到底強不強
    開電動汽車還能危害健康?!其實「輻射」本身是中性詞。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以上,都會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能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就是我們聞之色變的「輻射」。生活中,光是電磁波,手機信號是電磁波,對講機信號,無線電波也是電磁波。
  • 電動汽車壽命與健康的用車習慣
    什麼是電動汽車續航衰減?電動汽車續航衰減分為寒冷冬季續航衰減和長期使用續航衰減兩種情況。寒冷冬季續航衰減:由於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低溫特性,在寒冷冬季充不滿電(充電容量降低)且放電速度變快(放電容量和放電電壓下降較快),加上寒冷冬季空調製熱需求(空調製熱電量損耗較大),電動車主們很容易產生續航衰減焦慮。
  • 汽車電磁輻射輕則脫髮重則猝死?權威機構出來闢謠了!
    當如今汽車科技愈發先進,車內的實體按鍵都開始由一塊塊大屏取締,是否有人會擔心,這些科技產品的誕生,會不會對車內人員的健康安全造成一定威脅呢?新能源車市場的火熱,純電動車是否又真的像網上流言所述,會有強烈的電磁輻射呢?
  • 電動汽車輻射揭秘 比亞迪e6電磁輻射測試
    繼上期我們測試了雷克薩斯的混動車型CT200h後,編輯部又迎來了一輛純電動汽車————比亞迪e6。 相信大家已經看過了之前的評測文章,對這輛車有了初步的了解。作為全新汽車時代的開創者,純電力驅動的汽車已經成為了現實,並且來到了我們身邊。
  • 頻率跟蹤式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的研究
    摘要: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的不斷推廣和發展,方便、實用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需求更加迫切。本文基於諧振耦合無線傳輸機理,實現無線傳輸電能的設計。通過對LC諧振電路傳輸過程中出現諧振失諧導致傳輸效率下降現象的分析,提出一種頻率跟蹤式諧振無線傳輸電能模型,實現高效充電的目的。
  • 研究:地球磁場近期不會反轉 但強度或持續減弱
    【財新網】(實習記者 史聖園)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稱,地球磁場近期不會反轉,暫時不會對地球生態、人類生存構成威脅。但在未來幾個世紀內,地球磁場強度或將持續減弱。  地球磁場的南北方向和地理上的南北方向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地理歷史時期,地球磁場的強度和結構在不斷變化。
  •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利用這些線圈產生磁場,為電動汽車進行無線充電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利用這些線圈產生磁場,為電動汽車進行無線充電 李倩 發表於 2018-11-10 11:17:21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利用這些線圈產生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