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我的駐村工作從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寨蒿鎮高赧村調整到八開鎮分懂村。八開鎮是榕江縣貧困發生程度深的鄉鎮,我對這個鄉鎮是非常陌生的,但憑著多年的駐村工作經驗,我一點都不畏懼。
記得第一天去村裡報到時,由於不熟悉,還走了一段不少的回頭路。到村後,儘快熟悉村組幹、村民和村情,這是駐村工作開展必不可少的環節。分懂村是生態移民村,以苗族、侗族和水族居多。
入戶走訪群眾
作為分懂村第一書記,需要儘快讓村民和我相互熟悉,同時自己也才能夠了解民情,了解自己的幫扶戶情況,針對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幫扶措施。 我的一個幫扶戶,原戶主是潘勝發,妻子李先妹,家中6口人。我剛到村時,他還是一個很能幹的人,建有一棟3層磚混房屋,在農村來說生活還算較好。但短短幾個月時間,潘勝發突然出現病情加重而去世,留下4個未成年的孩子,一家人生活一下子變得困難。 針對該戶情況,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馬上會議研究,根據相應脫貧攻堅政策,採取低保、公益性崗位和產業幫扶等措施,保證該戶不出現返貧。 潘勝發的女兒參加高考,由於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在錄取通知書還沒確定前,高中已開學,是否再補習也拿不定主意,較為著急。我了解情況後,根據現在教育政策,建議她還是等大中專錄取通知書下來後先讀中專,再讀專科升本科。最終她考取了貴陽商學院並就讀。 去年9月正是稻穀收割的季節,持續的下雨,讓稻穀難以收割。三組貧困戶王正權的大部分水稻還沒有收割。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得知情況後,我立即組織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6人去跟他家搶收稻穀,他們一家人都非常高興,說有了我們幫忙,稻穀很快就可以收割完了。
幫助群眾搶收水稻
扶貧工作,村寨建設及整治也是重要部分。分懂村是生態移民村,有些村民到移民區居住後,原村的一些廢棄的穀倉、豬牛圈等,給村裡人居環境造成較大影響。 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通過會議決定,在幫扶單位協助下,通過幾次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活動,把村裡的全部廢舊棚全部撤除,並對撤除後的空地進行處理,使村寨面貌煥然一新,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提升。
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活動
現在,分懂村在國家各項優惠政策中,通過分懂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近幾年的工作努力,村民的經濟收入、村寨人居環境、水電路及其他公共服務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村民生活越來越好。平時村民把自家的醃魚、醃肉和小菜送到村委會,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對他們對我們駐村工作的肯定。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郭芳霞 整理
編輯李貝多
編審王璐瑤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