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哥包地種菜50畝,全部種植同一類蔬菜:銷售不用過稱

2021-01-15 草根生活

3月5日,「草根生活」老家所在的皖北地區疫情逐步趨於穩定,當地已經連續多日沒有出現新增的確診病例,而已經確診的病人也紛紛痊癒出院。隨著更多城市的復產復工,村民們也紛紛走出家門,為小麥噴灑農藥,給各種經濟作物施肥,農村的田野裡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當地有一個非常特殊的自然村,儘管當前正值春耕季節,但是農村的田野裡一個人影也看不到。原來這個叫做楊莊的自然村是當地聞名的蔬菜種植村,村民一年四季以種菜為生,現在正是種植反季節蔬菜的時候,白天時村民一般呆在蔬菜大棚內管理蔬菜,所以田野內反倒一個人也難以見到。

許大哥是村裡有名的蔬菜種植能手,種植的蔬菜質量高、收益好,而且種植面積也是最廣的。圖為許大哥正在採收湯白菜,他每採摘一棵就將外面質量不好的葉子去掉,讓人看著不免覺得可惜。然而正是這種不惜貨的心理給他帶來了穩定的客戶,每天都有外地客商前來採購蔬菜。

前來採購的大客戶基本上都是方圓300公裡之內的,他們每天早上打電話預約今天要什麼菜,要多少斤,具體什麼價格都會一一告知。許老闆上午一般在大棚內種植和管理蔬菜,下午再按照客戶的要求到蔬菜大棚採摘蔬菜。正在採摘的這種菜叫香菜,價格僅為1元錢1市斤,沒想到地頭價這麼便宜。

一般客戶在採購蔬菜的時候都是每樣要個幾十斤,然後搭配著銷售,所以許老闆在摘菜的時候也是這個大棚採摘幾十斤,那個大棚採摘幾十斤,不停地在大棚中間穿梭。這種正在採摘的蔬菜叫做菜心,顏色蔥翠欲滴,很受外地客戶的歡迎。

這個棚內種植的蔬菜是茼蒿和菠菜,熟悉蔬菜種植業的網友可能一看就明白,這些蔬菜都屬於同一類型的菜:葉子菜,而且都可以用來下火鍋食用,在市場上的銷量也比較大。這種菜的生長周期較短,從種植到收穫最快一個月就能完成,但是勞動強度也比較大,基本上每天都要在地裡勞作。

在家鄉,許老闆共計流轉了50畝土地種植大棚蔬菜,平時主要靠夫妻兩人來管理,另外還聘請了2個相對固定的管理人員,這有點類似於以前的長工。這種大規模種菜的模式儘管能夠取得一定的收益,但勞累程度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所以在農村,有很多人寧願放棄土地到外打工,也不願意從事蔬菜種植業了。

到傍晚時分,許老闆已經按客戶的要求完成了所要菜品的採摘任務,而這時客戶的電話也打了過來,原來客商等著裝車之後拉到河南省周口市的批發市場呢。有的時候,許老闆還會將菜拉到本地的批發市場,但這種銷售方式更加辛苦,有時夜裡出去賣菜,直到凌晨才能回家。他坦心有時累得真不想再堅持下去了:「但如果都出去打工的話,城裡的市民吃什麼呀?」

蔬菜都是裝在方便袋之內的,每袋標準不低於20斤,在裝車的時候根本無需再過稱,所以速度很快地就裝到了廂式貨車上。令人意外的是,裝好菜之後許大哥沒等給現金或者轉帳就直接駕著三輪車離開了,他笑著說這些都是老客戶了,完全不用擔心資金問題。你認為在農村種菜辛苦嗎?歡迎關注交流,更多草根生活故事分享。

相關焦點

  • 農村一種蔬菜,採用大棚種植收益高,2畝淨賺20000元
    我們在農村有各種各樣的作物,這些作物有的是傳統的蔬菜,而有的是新型的蔬菜。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種蔬菜,名字叫筍瓜,徐大哥就是種植筍瓜的高手,他說這種筍瓜種植的收益比糧食高多了,去掉種子、化肥等成本,2畝筍瓜能夠淨賺20000元。
  • 四川蓬安:萬畝蔬菜基地「卡尺種菜」產品走俏海外
    11月30日,四川南充市蓬安縣錦屏鎮中壩村冬春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冬春介紹說:「只有按照標準化種菜,才具有核心競爭力,才能贏得國際市場。」黃冬春所說的「標準化」是指四川省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進行的一場徹底革命。改革開放後,隨著市場需求,一些農民為了提高蔬菜產量,不科學使用化肥和農藥,引發食品安全和土壤惡化。
  • 這三種常見蔬菜,被村民稱為「懶人菜」,種植一次能收穫十餘年
    導讀:這三種常見蔬菜,被村民稱為「懶人菜」,種植一次收穫十餘年在農村生活,任何一塊地方也是決計不能浪費的,像庭院之中,大門兩側,房前屋後那些犄角旮旯之地。村民也會將其利用起來,或者是種植上樹木。也有的會種植上一些蔬菜,尤其是對於種菜,更是情有獨鍾。對於種菜來說,國人如果稱作第二,估計沒有誰敢當第一的。種植各種各樣的蔬菜,就連城市陽臺之上,也是一道風景線。所以說對於種菜可謂是全民喜愛。
  • 80後農民農村種菜1年賺100萬 他公布3個絕招 想種植致富自己收藏
    80後農民文兵成為當地的農村致富楷模已經幾年了,如今他已經從10畝地的種植規模發展到到80畝,擁有60個標準化蔬菜種植大棚,年純收入1百多萬元,成為了同行業中的佼佼者。面對我們的採訪,他說自己的成功其實要感謝創業初期的失敗,正是這段經歷讓他總結教訓,發現市場奧秘,終於發明創造了3個種植絕招,成功發財致富。為了讓更多的人受益,他大方的公布了他的方法,歡迎想搞農業種植致富的人自己收藏他的方法作為借鑑!文兵在江湖闖蕩江湖幾年一事無成,痛極思定,他決定利用農村的土地搞農業種植創業致富。
  • 為了吃上放心蔬菜在頂樓種菜?空中菜園值不值得?
    害怕蔬菜農藥殘留,為了孩子能吃上放心安全的蔬菜費盡心思花大價錢在陽臺樓頂種菜到底值不值得?你會在陽臺樓頂種菜嗎?近段時間,一直忙著在家裡樓頂上搞個小菜園,所以說是一點空餘時間都沒有,好友知道了,特地過來看看進度怎樣了。
  • 攀枝花大棚批發鋼管大棚骨架、一畝蔬菜大棚多少錢
    但久陰暴晴,草苫不可全揭,而應隔苫揭蓋,以避免光照太強,蔬菜中的水分蒸發過大而萎蔫、枯死。要求設計風、雪荷載用25年一遇大荷載;竹木結構簡易溫室使用壽命5~10年,設計風、雪荷載用15年一遇大荷載。專業的設計,生產,機器衝孔切斷一次成型!.雙層骨架。
  • 聚焦「菜經濟」 江蘇打造千億級綠色蔬菜產業
    「西蘭豹」第四代培育人幹方義介紹說,今年春季,他們在農場試種了400多畝,平均畝產達到1500公斤以上,相比常規種植品種增產了30%以上,深受廣大農戶喜愛。今年秋季,「西蘭豹」品種在全鎮種植面積擴大至2000多畝,明年計劃將推廣20000畝次。走特色發展之路,作為全國「大蒜之鄉」的邳州也有著成功的經驗。
  • 農村一種種菜方式,管理得當年入20萬元,29歲小夥教你賺大錢
    小張是一個29歲的大學生,在大學畢業後他沒有留在城市,而是去了一個優質的蔬菜種植基地學習如何種植蔬菜和如何利用大棚種植蔬菜。現在他擁有30畝的溫室大棚,經過3年的創業,這個29歲的小夥年收入達到來了20萬元。
  • 陽臺種菜:自從有了小孩,懶蟲變「菜農」,20多種常見蔬菜都能種
    陽臺種菜,現在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自從人們上了樓,有了陽臺沒了菜園子以後,很多喜愛種菜的朋友就開始考慮如何利用陽臺狹小的空間,力所能及種一些時令蔬菜,供自己和家人食用。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陽臺種菜是愛好,而對我來說,陽臺種菜更像是一種自我改造。我從小生活在農村,自然經歷過父母在菜園子裡辛苦忙碌的歲月,對種菜是不陌生的。
  • 冬季蔬菜有哪些?冬季種菜注意做好這五個細節,蔬菜長得比別人好
    儘管冬季因為氣候原因,可以露天種植的蔬菜相對其他季節的少點,但還是有些蔬菜適合在冬季種植不怕沒有蔬菜吃,這些蔬菜中有些是其他季節也能種植、吃到的,鄉居小菜自己也種菜吃,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在農村所見到的來說說:一、冬季蔬菜有哪些?冬季溫度低、冷,在冬季可以種植、吃到的蔬菜可以分為四季菜類跟非四季菜類。
  • 這些蔬菜市場緊缺,抓住機遇種植一定發家致富
    想靠種菜賺錢,我們要知道選擇市場比較緊缺的,而且又特種的蔬菜。物以稀為貴嘛,比如以下這4種蔬菜,這些蔬菜的食用價值和營養價值都比較高,又加上它們比較獨特的外形和特性,而且市場價格又高,很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現在還沒開始大面積種植,如果搶先種植。那麼,下一個賺錢的就是你。
  • 日銷蔬菜上千噸!夾江蔬菜成為農民的「錢袋子」
    四川新聞網消息(劉佳)菜是夾江縣打造現代農業重點縣建設的特色優勢產業,是夾江縣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多年來,夾江縣委、縣政府在高度重視抓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和發揮當地的自然、地理優勢,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因勢利導部署蔬菜生產,使夾江縣蔬菜逐步發展成為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標準化的生產銷售基地。
  • 瓜類蔬菜種植步驟,收穫時你會很有成就感的
    瓜類蔬菜也需要先進行育苗,然後再定植。它們多半是爬藤型品種,現在也有一些短蔓或不爬藤的新品種。瓜類喜陽光、溫暖和溼潤,對養分的需求也比較大。我們根據瓜類喜愛攀爬的特點,般將其種植在菜園外沿的欄杆、圍牆、柵欄邊。這不但節省了搭架子的工夫,還能成為小菜園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2020年阿克蘇扶貧蔬菜生產工作情況匯報
    一、基本情況2020年地區下達貧困戶種植蔬菜指導計劃12000畝(春秋兩季),實際完成生產面積20466.6畝(春菜9588.60畝,秋菜10878畝),較去年增加了54%。參與貧困戶12179戶,較去年增加1583戶。貧困戶蔬菜種植生產點287個,較去年增加163個。
  • 有人種100畝地一年盈利10萬,但有一個前提
    老張是江蘇和山東交界處的農民,今年50多歲,因為年輕人外出村裡的農田也出現了荒廢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當地鼓勵農民土地流轉,就在這個時候老張承包了100畝地。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種100畝地是一件很累的事,但是老張卻說自己和老婆還能忙的過來,因為他們只種兩季,一季小麥和一季玉米,100畝地一年可以盈利10多萬元,老張樂呵地說一點不比打工差。
  • 種植蔬菜病蟲害多,這兩個技巧可以解決,可以不噴農藥
    在種植戶種菜的時候對於病蟲害的防治一定要分為三個方面,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物理防治,也可以自己配製殺蟲劑,效果也有所不同,很多種植戶不用農藥,主要是因為擔心打完農藥菜上邊會有藥物殘留,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採用生物防治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有些種植戶自己配置殺蟲劑,噴完之後有效果,但是再用第2遍就會出現抗性。
  • 海口蒼東村有家蔬菜「經適房」 簡易大棚+物理餓蟲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這樣種菜成本更低更環保  物理防蟲技術瞄準海南夏季種菜難題  據省農業農村廳調研報告顯示,我省海口、文昌、瓊海、澄邁等瓊島東北部市縣適合種植常年蔬菜,但由於夏秋季高溫和暴雨天較多,很難露天種植。
  • 有機蔬菜價格為何高寧波七禾有機告訴你
    他同時也表示,種植有機蔬菜水果,僅這幾道工序,每畝地的成本就增加了5萬元左右。    純粹物理除蟲手工除草  在農場裡,記者看到不少農民都蹲在地裡埋頭苦幹,一位姓陳的大伯告訴記者,他們正在手工除草殺蟲,已經忙乎半天了。一般農場裡用除草劑和化學殺蟲劑,很快就能完工,但在這裡,公司絕對不允許使用,有的時候整個一天時間卻連一塊地的活也幹不完。
  • 蔬菜田裡養蚯蚓,農村大叔的「不靠譜」種植方式,在村裡引熱議
    無論是農民還是工人,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是可以有點愛好的,我的夢想就是勤學苦練,哪天能走上星光大道的舞臺,這輩子也就值了,不過眼下,最要緊的依然是把蔬菜給種植好了。」王廷啟大叔停下手中的二胡,熱情地和筆者聊天。最讓人意料不到的是,他家的蔬菜大棚裡面,除了長有各式蔬菜外,還另有玄機呢!
  • 領銜成立蔬菜技能大師工作室——「菜王」的現代化路線圖
    作為目前杭州市最大的蔬菜基地之一,麟海蔬菜種植面積近1400畝,何林海本人也被業內稱為杭州「菜王」。今年春節以來,受疫情影響,何林海和他的合作社剛經歷了穩市場保民生的一場「大戰」。現在又一頭扎進城市復甦保障「菜籃子」供應的工作。近日,記者來到麟海探訪。恢復了往日節奏我們直奔辦公室找何林海,沒想到撲了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