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愉快!是這樣的,有不少鹿友都問過關於realflow的問題:
說實話,我C4D會的插件很少,用過的都寫過了,不過既然這麼多鹿友在問,那麼我也得去學學。
乘著上周換顯卡的時間,我就開始學習realflow了,磕磕絆絆學了一周的樣子,在B站上看過郭術生的realflow10獨立版軟體的基礎內容(推薦觀看,對新手很友好),然後又看了一些其他的案例的內容。
對於插件的工作流程大致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情了,但是實際自己動手操作的時候,發現對於參數的理解更多還是要看官網的用戶手冊才會更好一些:
所以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學習插件的感受:
我們在學習XP粒子插件,TFD火焰煙霧流體插件,KK渲染器以及RF液態流體插件甚至是OC渲染器等插件的時候。
除了可以在網上找尋相關的教程以外,通過官方的用戶手冊來學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有些是英語,但是我們也可以用過網上翻譯來解決百分之80的問題。
今天分享的案例是群裡小馬之前在抖音上看到的一個效果:
我壓縮成了動圖大家看看吧:
我試過用XP2.1的skinner來做,但是不知道是否是自己沒弄好,效果很不理想,XP老版本的感覺模擬這種液體的效果很粘稠。
所以最後我是用的RF的C4D插件版來製作的,來吧,今天我們就用RF插件來製作一個液體跳舞小人吧。
首先我們這裡有一個跳舞小人的骨骼動畫,先把幀速率改為25吧:
插件裡面運行SteadyBAKE,把骨骼動畫烘焙為點級別動畫。
這個插件之前有分享給大家過,如果沒有的話文末我也會分享給大家:
運行插件以後直接點擊確定,它會生成一個烘焙為點級別動畫的新對象,並且將原對象自動隱藏:
添加一個RF的對象發射器:
把烘焙為點級別動畫的對象拖進去,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點擊播放鍵以後並沒有任何反應:
這是由於我們的模型太小了導致的,由於模型是已經被烘焙為點級別動畫了。
所以直接用縮放工具是無法將對象進行放大的,需要手動的在縮放的參數上進行設置。
放大以後點擊播放鍵,就可以看到粒子發射出來了:
可以切換到面級別,按照自己的想法選擇出一些面:
不用創建選集,直接點擊播放鍵,粒子就只會從我們選擇的面進行發射,很方便吧: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粒子會處於一個失重的狀態一直往上飄,所以我們需要新建一個重力,讓粒子落下來:
新建一個立方體作為平面吧,和獨立版的RF不一樣,插件版的RF默認是不會與對象產生碰撞的:
所以需要滑鼠右鍵手動的給立方體增加一個碰撞標籤:
這個時候粒子和地面就會發生碰撞了,但是你會發現有些粒子還是會掉下去:
這是由於當場景中有碰撞對象的時候,默認的模擬設置通常是無法滿足我們要求的。
所以我們需要取消掉自動參數的勾選,略微提高一點最小步數就會好了,同時可以勾選一下使用幾何體速率吧。
別問我原因和原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官方的用戶手冊是這麼寫的,下圖是我看了用戶手冊以後的備註加上一些自己的理解:
下面是發射器的參數,同樣加上了我自己的一些理解:
再下面是流體的參數:
因為RF流體插件其實原理上和XP粒子一樣,都是粒子,只是在模擬液態方面更加強大。
參數之間都是相輔相成的,建議大家多動手嘗試,我調的也不一定好,就簡單說一下我的參數設置吧。
發射器裡我讓粒子有一定的隨機,抖動也給一點數值,然後基於發射對象有一定的速率,同時勾選了平滑法線:
以牛奶為例,流體裡面模式默認選擇的是PBD模式,內外壓強都是默認值。表面張力、抗拉強度都給了一點,然後渦度升壓給到了3,阻力1就好。
如果是水的話我可能會考慮把阻力降低,渦度升壓也降低,當然也不一定正確,大家看著感覺來就好:
可以在增加一個噪波場,讓粒子更隨機一點:
需要注意的是,RF它不能直接設置粒子的生命值,換一句話說,發射出來的粒子會一直存在於場景之中,這樣無疑到後面會給計算機模擬帶來壓力。
所以可以給場景添加一個年齡的殺死場,根據實際情況搞掉粒子:
可以再添加一個隔離場,把孤立的粒子給殺掉,時間設置為0.01,這樣孤立的粒子會立刻被搞掉:
當粒子的形態設置的差不多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在Scene裡將粒子進行緩存,緩存完畢以後記得勾選使用緩存,這樣粒子就可以進行拖動播放了:
緩存完畢以後,我們就需要添加一個Mesher網格,它的作用和XP粒子的shinner很類似,可以讓粒子的周圍形成幾何體包裹:
至於網格的各個參數大致含義如下吧:
網格設置好以後,可以再單獨回到Scene裡進行緩存,注意一定要選一個空間大一點的硬碟:
形態都做好以後就可以進行上材質渲染了,先再弄一個立方體充當背景吧:
打開OC,暫時新建環境光,用攝像機固定視角,這一步不用說吧:
地面和背景我給的就是一個普通的黑色反射材質球:
給環境光一個HDR貼圖吧,可能是燈光的問題,講道理牛奶應該是sss材質的。
不過我嘗試以後反而覺得就一個簡單的白色反射材質也還行,而且渲染速度會更快:
感覺就這個形態上玻璃材質弄成水的樣子也還勉強,不過渲染的時間會長很多,當然還可以進一步修改粒子和網格的狀態,我這裡就不重新模擬啦:
最後配上BGM看看效果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由於也是首次嘗試用RF,對於粒子的數量以及平滑細分等把握不好,所以過程中一直磕磕絆絆,還熬了通宵,不少鹿友也看到我之前發的朋友圈了:
寫這篇文章基本就3天3夜沒關過電腦了,因為之前渲染出來效果不理想,反覆渲染了好幾次。
並且OC渲染透明材質其實也是很慢的,為了能趕上本周以內發文,水的那個版本我還是丟給農場雲渲染的,因此總的來說,這是一篇費時費力又費錢的文章啊:
參數備註方面我覺得還是蠻詳細的了,所以雖然成品效果一般,但如果你覺得有幫助的話,就請動用你發財的小手點讚轉發分享吧!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 ,想要插件、源文件以及原視頻的童鞋後臺撩我獲取吧!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
本文由「野鹿志」發布
轉載前請聯繫馬鹿野郎
私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