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啦,什麼是雜交水稻?

2021-01-12 中國農林科技網

雜交水稻是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於生產,這就是雜交水稻。雜種優勢是生物界普遍現象,利用雜種優勢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是現代農業科學的主要成就之一。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雜交是由美國人 Henry Beachell 在1963年於印度尼西亞完成的,後被授予1996年的世界糧食獎。袁隆平1971年2月調到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專門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工作。為加強和協調雜交水稻的科學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國性的雜交水稻專門研究機構--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後又成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1995年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水稻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現象,主要表現在生長旺盛,根系發達,穗大粒多,抗逆性強等方面,因此,利用水稻的雜種優勢以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一直是育種家夢寐以求的願望。

雜交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區別

1、性質不同:雜交水稻是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於生產,這就是雜交水稻。常規水稻是可以留種且後代不分離的水稻品種。

2、特點不同:常規稻不像雜交稻通過雜交或變異而來,而是通過選育、提純、保持本品種的特徵特性不變。

3、優勢不同:雜種優勢利用雜種優勢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是現代農業科學的主要成就之一。常規稻是通過若干代自交達到基因純合的品種,個體遺傳型相同,從外觀上看,群體整齊一致,上下代的長相也一樣,在保證品種純度情況下產量也不會下降。

怎麼辨別雜交水稻與常規稻種子

(一)看飽滿度。所有雜交稻種子都是由生活力較弱的不育系(母本)和恢復系(父本)雜交而成加之多種因素的影響,種子的飽滿度不如常規稻種子。

(二)著谷尖顏色。雜交稻種子的谷尖多程紫色,而常規稻種子谷尖無色。

(三)看柱頭痕跡。一般雜交稻種子柱頭外露,而常規稻種子不外露。

(四)看外稃痕跡。雜交稻種子的外稃和內稃交界處有一個小黑圓點而常規稻種子則無黑點。

(五)看稻種顏色。雜交稻種子稃殼略帶黃褐不均勻的生物性雜色,而常規稻種子較為單一

(六)看種子形狀。一般雜交種子細長,粳稻種子較圓。雜交稻種子的腹部呈凹形,而常規稻種子腹部呈直線。

(七)看種子內外稃吻合度。一般雜交稻種子的內外稃吻合度差,還有部分種尖開裂,而常規稻種子內外稃吻合度好,種尖無開裂現象。

(八)看穀殼厚度。剝開穀殼觀察,一般雜交稻種子的穀殼輕薄,常規稻種子殼較厚。

(九)看稃內顏色。將稻種剝開外稃,稻殼內有1-4枚瘦小幹秕的黃色花葯殘跡的是雜交稻種子。沒有的則是常規稻的種子。

相關焦點

  • 漲知識|我們吃的居然不是袁老的雜交水稻!
    袁老的雜交水稻是什麼味道?其實,這個問題來源於知乎為什麼突然要寫雜交水稻呢?袁隆平於1971年2月調到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專門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工作。1973年,以他為首的科技攻關組完成了三系配套並成功培育雜交水稻,實現了雜交水稻的歷史性突破。看到了嗎?我們平時吃的跟袁隆平院士實驗畝產千斤雜交稻根本不是一個品種,人家屬於戰略糧食。袁老研究出來的是秈型雜交水稻。
  • 袁隆平開通短視頻帳號,7小時漲粉300萬,不愧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本次分享的主題是袁隆平開通短視頻帳號,7小時吸粉300萬,不愧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在我們國內,幾乎沒有幾個人不知道袁隆平的名字,他很久以前就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被時代所銘記!最近,90多歲的袁隆平爺爺開通了一個短視頻帳號,短短7個小時就已經吸粉300萬,可想而知人們對他的喜愛程度!
  • 雜交水稻是不是轉基因水稻?兩者有什麼區別?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轉基因技術突飛猛進,已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近有網友提問轉雜交水稻屬不屬於轉基因雜交水稻與轉基因水稻有什麼區別?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我們需要弄明白什麼是雜交水稻。雜交水稻是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於種植,雜交水稻不能自己留種再次種植。其次,什麼是轉基因水稻呢?
  • 雜交水稻原理
    原標題:雜交水稻原理   袁隆平先生發明的雜交水稻,被譽為東方魔稻。雜交水稻的發明,一下子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產量,為解決我國溫飽問題作出了重大貢獻。也為世界上很多產稻國家作出了貢獻。   那麼雜交水稻為什麼能這麼增產。因為雜交是兩個個體的基因交流合作,可以發生雜種優勢,雜種一代就表現生命力強,生長旺盛。是我們生產上想要的。
  • 雜交水稻拯救了地球,豬猴雜交的結果是什麼?研究員為此親自實驗
    作為雜交水稻的發明者,袁隆平爺爺可以說是地球的救星。於是,不僅僅是在植物方面,許多動物學家也想通過雜交得出新的物種。前段時間,世界第一次豬猴雜交公布了。在植物學領域,雜交是一項很常用的技術。因為在植物進化的過程中,會存在許多的性狀。就拿水稻為例子,如果我們前往一片野生的稻田進行觀察的話,我們會發現那裡的水稻並不像我們在電視裡看到普通農名伯伯種植的水稻一樣,整整齊齊的。
  • 世界雜交水稻研究者:袁隆平
    ​2018年,袁隆平獲得改革開放傑出貢獻表彰,公示中對他是這樣評價的: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1971年調入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專門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其中有一個鏡頭,窗子外邊就是水果什麼的,伸手摘來就吃;要喝牛奶,奶牛走過來,接一杯就喝,十分美好。兩者的印象疊加起來,心中就特別嚮往那種田園之美、農藝之樂。從那時起,我就想長大以後一定要學農。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舉動轟動全網!抖音號一晚漲粉900萬
    而談到溫飽,自然就會聯想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他的努力讓糧食的產量大幅度提升,為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昨日,ID名為「袁隆平中華拓荒人」的帳號在抖音悄然開通,被某自媒體發現後,當晚漲粉900萬,「袁隆平入駐抖音」一度成為抖音熱榜第一。雖然袁隆平老先生尚未發布任何的作品,但是依然抵擋不住其受歡迎的程度。
  • 雜交水稻研發歷程揭秘
    圖/圖蟲創意 一眼望去,顏龍安的試驗田裡滿眼碧綠,看不出莊稼之間有什麼差別。一位領導勸他:「今天晚上,國際廣播電臺就要向全世界播出『袁隆平等人獲雜交水稻特等發明獎』這條消息了,明天所有的報紙也都會刊載這則新聞,這麼大的事情,關乎到國家威望,不好再有什麼更改。」 如今,如果找到這個獎的文獻記錄,就會發現,主要獲獎人已明確列出,前4位的排名是:袁隆平、顏龍安、張先程、李必湖。
  • 雜交水稻的「送子觀音」
    綽號的背後,是困擾水稻研究多年的雜交水稻不育難題。科學界普遍認為,利用水稻秈粳交的雜交優勢可以至少提高15%—30%的單產,但是同時會出現花粉不育、小穗結實率低、子粒不飽滿等雜交不育現象。也就是說,秈粳雜交水稻看起來莖稈粗壯、枝葉繁茂,稻穗上粒子也很多,但大部分卻是空殼子,沒有產量。
  • 袁隆平:期盼雜交水稻種到全世界
    &nbsp&nbsp&nbsp&nbsp面對面丨袁隆平:期盼雜交水稻種到全世界 &nbsp&nbsp&nbsp&nbsp他把雜交水稻種到沙漠,種到鹽鹼地;他把雜交水稻種到非洲,種到全世界。
  • 袁隆平|我還有兩個夢,要讓雜交水稻走向世界——魅力人物誌
    袁老,1930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西九江,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1974年的春天,他親自培育的中國第一個強優勢雜交稻「南優2號」,在安江農校試種時,667平方米(即一畝地)產量628公斤水稻。一石激起千層浪。此事引起湖南省委、國務院的高度重視。 1975年冬,國務院決定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1976年定點示範208畝獲得大豐收。
  • 中國雜交水稻紮根馬達加斯加
    胡月舫說:「要想讓農民認可雜交水稻好,向他們證明雜交水稻優勢,就要種給農民看。農民能夠看到雜交水稻產量高、抗性強,包括抗病、抗蟲、抗寒等,他們就會接受,就會買雜交水稻的種子。」2008年9月14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帶領馬達加斯加學員參觀湖南長沙的雜交水稻田。
  • 中國雜交水稻造福全世界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湖南省長沙市城東馬坡嶺的一條小路旁,有一個不尋常的院子——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院子不大,從辦公樓走到實驗室、再走到展覽館,也就幾分鐘路程。30多年來,這個院子一直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聖地」。1984年成立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是國內外第一家雜交水稻的專業科研機構。
  • 高產之後,讓雜交水稻更優質
    雜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和推廣,對解決我國的溫飽問題貢獻很大。但由於雜交水稻的遺傳特點,一度品質不是很好。怎麼才能讓雜交水稻高產又優質,成了我們的攻關目標。十幾年前的一個春節,一位好友送給我一袋別國產的香米,吃起來柔軟無渣,清香微甜,非常可口。一碗飯下肚,我愛人忍不住說:「你育了一輩子種,什麼時候能培育出這麼好吃的大米,讓我們天天吃得到。」雖然是一句調侃的話,卻深深觸動了我。
  • 袁隆平為雜交水稻算三筆帳 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
    「日本農業很先進,水稻每公頃產量在6.8噸,而我們的超級雜交稻每公頃產量達到10噸以上,比他們增產30%以上。」在9月7日開幕的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上,作為主旨演講嘉賓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以「海洋科技與糧食安全」為題,現場算了三筆帳,為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現身說法。
  • 中國雜交水稻的成功經驗
    近期,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刊發《雜交水稻》,系統全面地回顧並解讀了雜交水稻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可作為一部雜交水稻發展簡史呈現給讀者。文章指出,雜交水稻分為三系法、兩系法和一系法三個戰略發展階段,朝著應用方法由繁到簡、效率越來越高、優勢水平由品種間到亞種間,甚至遠緣雜種優勢越來越強的方向發展。
  • 雜交水稻,雜交水稻在糧食安全中的地位和貢獻,以及它的發展戰略
    推動作用.據不完全統計,雜交水稻已經在我國累計推廣80多,我國水稻平均水平還只有450kg左右,而湖北的雜交中稻平均畝產在600kg以上,而雜交稻高產潛力達到畝產1000kg以上,說明我國雜交水稻高產改良還有巨大的空間,同時,也暴露了具有高產潛力的品種穩產性和適應性較差的弱點.因此,培育具有高產潛力、適應廣的高產穩產品種有利於提高我國雜交水稻的平均單產.因此,在注重高產潛力的同時,加強廣適性的穩產品種的培育
  • 雜交水稻畝產1200kg,但我們多數吃粳米,那麼雜交水稻幹啥了?
    惠農圈來專門分析分析:雜交水稻從70年代就已經推廣,1976年時種植面積為206萬畝,但僅僅六年後就已增加到了8425萬畝,如今雜交稻更是佔比50%左右,相比常規稻1000斤每畝而言,雜交稻的畝產更高一些,通常可達到1500斤左右。正是雜交水稻的出現,讓14億人的吃飯問題得以解決,中國人也不需要擔心吃不飽飯。
  • 雜交水稻哪個品種好?
    雜交水稻品種多數還是不錯,主要看你的用途,優質食用品種、優質加工品種等一定要用對方向,特殊區域需要特殊品種。一、雜交水稻的分類。雜交水稻可以從選育方法、使用用途來進行分類。1、按照選育方法分類。目前主流推廣雜交水稻有兩種選育方式,兩系雜交稻、三系雜交稻。
  • 袁隆平雜交水稻咋養活一個中國的?
    袁隆平雜交水稻咋養活一個中國的?那~什麼是雜交水稻呢?這還咋雜交呢?全世界才首次育成了具有根系發達、穗大粒多等優點的強優勢雜交水稻實現了雜交水稻的歷史性突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應用水稻雜種優勢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