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德新型衣殼功能抑制劑lenacapavir 2/3期臨床達主要終點

2020-11-19 瀟湘名醫

編譯丨柯柯

11月18日,吉利德公布了2/3期臨床CAPELLA試驗的頂線結果,該試驗評估了研究性、長效HIV-1衣殼抑制劑lenacavivir,用於經歷過多次治療的愛滋病病毒1型(HIV-1)多重耐藥感染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研究發現,88%接受lenacapavir(n=21/24)治療受試者在14天的功能性單藥治療結束時HIV-1病毒載量至少減少了0.5 log10,而安慰劑組的這一比例為17%(n=2/12)。吉利德預計明年分享CAPELLA研究參與者的長期跟蹤數據,並計劃基於這些數據向監管部門提交新藥批准。作為一種長效治療方案的組成部分,lenacapavir與其他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聯合用於治療HIV-1感染。如果獲得批准,該藥物將成為第一個可用於治療HIV-1感染的HIV衣殼抑制劑。

在CAPELLA研究中,36名愛滋病病毒多類耐藥以及在治療方案失敗後檢測到病毒載量的成年患者按照2:1比例隨機分配,除了繼續接受此前失敗的治療方案(功能性單藥療法)之外,還接受口服lenacapavir或安慰劑14天。在隨機分配到lenacapavir組的24人中,基線病毒載量的中位數為4.2 log10拷貝/mL,67%的受試者CD4計數低於200個/uL。在14天的治療結束時,與安慰劑加入功能性單藥治療相比,接受lenacapavir的受試者達到病毒載量減少至少0.5 log10 拷貝/mL(主要終點)的比例具有統計學意義(88%對比17%,p

此外,lenacapavir總體上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在14天期間沒有觀察到與研究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也沒有研究藥物因任何原因停藥,包括沒有因不良事件而停藥。在這部分研究中觀察到的最常見的不良事件包括注射部位腫脹(21%)和注射部位結節(17%),其中大多數嚴重程度為1級或2級。

在為期14天的功能性單藥治療期後,所有受試者均接受Lenacavavir加入優化治療方案的開放標籤研究。CAPELLA研究的持續維持期是每六個月評估一次Lenacavavir皮下給藥,以及Lenacavavi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在第26周和第52周優化的背景方案。

CAPELLA試驗最初的結果表明,lenacapavir導致了嚴重多次治療的HIV多重耐藥患者的病毒載量迅速下降。這種臨床反應可能對患者個人和公眾健康產生重要影響。

在AIDS 2020大會上發布的1期臨床研究數據支持每六個月皮下注射一次lenacapavir用於愛滋病毒治療和預防。此外,在IDWeek 2020上,吉利德宣布增加一個新的研究分支,評估每六個月使用一次lenacapavir在女性愛滋病預防中的效果。另外,還計劃對與男性發生性關係的男性和有跨文化經歷的人進行一項研究,預計試驗2021年中後期啟動。2019年5月,美國FDA曾批准lenacapavir並與其他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聯合使用治療HIV-1感染後經歷多次治療的多藥耐藥患者的突破性療法稱號。

參考來源:Gilead’s Lenacapavir Shows Promise for Multidrug-Resistant HIV in Phase II/III Trial

原標題:長效治療HIV感染,吉利德新型衣殼功能抑制劑lenacapavir 2/3期臨床達主要終點!

*聲明:本文由入駐新浪醫藥新聞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醫藥新聞立場。

【來源:新浪醫藥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吉利德新型衣殼功能抑制劑lenacapavir(GS-6207)2/3期臨床獲得...
    2020年11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 --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近日公布了2/3期CAPELLA試驗的頂線結果。該試驗評估了lenacapavir(GS-6207)治療既往已接受過多種療法的耐多藥HIV-1感染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 C3補體抑制劑pegcetacoplan達3期主要終點 表現優於獲批療法
    (APL-2),在治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NH)成人患者的3期研究PEGASUS中,表現優於獲批療法,顯著改善患者的平均血紅蛋白水平,達到試驗的主要研究終點。PNH是一種獲得性、威脅生命的血液罕見病,其特點是破壞紅細胞(溶血性貧血)、血凝塊(血栓形成)、受損的骨髓功能,以及罹患白血病的風險。這種疾病是由於基因突變導致原本正常存在於紅細胞(RBCs)表面,與補體級聯反應的替代通路(AP)相互作用的關鍵CD55和CD59受體缺失,導致替代通路激發的補體反應通過血管內溶血作用將紅細胞摧毀。
  • B肝在研新藥GS-9688和吉利德啟動聯合Vir-2218的2期臨床合作
    B肝在研新藥GS-9688,聯Vir-2218,啟動2期合作根據公告,兩家藥企已達成一項臨床合作,以評估新組合療法,作為未來開發出一種針對慢性B肝病毒(HBV)實現功能性治癒方案。兩家公司計劃啟動一項2期臨床試驗,對已接受治療和未接受治療的HBV感染者,進行聯合治療評估。
  • 摯盟醫藥在研HBV衣殼形成抑制劑ZM-H1505R美國臨床I期...
    ZM-H1505R是一種新型的在研B型肝炎病毒(HBV)衣殼形成抑制劑,由摯盟醫藥開發用於治療慢性HBV感染。目前在美國開展的代號為ZM-H1505R-101(Clinicaltrials.gov,臨床試驗編號為NCT04220801)的I期臨床試驗是一項在健康受試者中進行隨機、雙盲、含安慰劑對照的口服單次和多次遞增劑量給藥(SAD / MAD)研究,目的是評估ZM-H1505R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藥代動力學
  • 大冢特應性皮炎新藥difamilast兩項III期臨床均達主要終點
    在成人研究中,使用1% difamilast軟膏或賦形劑,每日2次,連續用藥4周。在兒童研究中,使用0.3%或1% difamilast軟膏或賦形劑,每日2次,連續用藥4周。兩項研究均採用研究者整體評估(IGA)來評估治療效果,主要終點定義為:IGA評分為0(皮損完全清除)或1(幾乎完全清除)、且相對基線水平至少改善2分的患者比例。
  • 新型氘化JAK1/2抑制劑CTP-543進入3期臨床開發,治療中...
    近日,該公司宣布啟動首個3期臨床試驗THRIVE-AA1,評估口服JAK抑制劑CTP-543治療中度至重度斑禿成人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該公司預計,將在2022年報告THRIVE-AA1試驗的結果。第2項3期試驗THRIVE-AA2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啟動。
  • 艾伯維IL-23抑制劑3期臨床試驗結果積極
    艾伯維(AbbVie)公司今天宣布,其白細胞介素-23(IL-23)抑制劑risankizumab在治療活動性銀屑病關節炎成人患者的兩項3期臨床試驗中獲得積極頂線結果。在兩項3期臨床試驗中,接受risankizumab治療的患者在第24周分別有57%和51%獲得ACR20應答,而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這一數值分別為34%和27%(p<0.001)。
  • EGFR抑制劑獲突破療法認定;FDA批准帕金森新藥Ongentys上市
    Ongentys的批准是基於38項臨床研究數據的支持,其中包括2項3期臨床研究(BIPARK-1和BIPARK-2),有超過1000名帕金森病患者接受Ongentys的治療。兩項研究均包括1年開放標籤擴展期。試驗數據顯示,與安慰劑相比,50mg Ongentys顯著縮短了較基線時的「關閉」期時間,且患者運動能力正常的「開啟」期時間也顯著增長。
  • 速讀社丨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ADC療法達到臨床主要終點
    該公司IPO的定價為每股10.2港元,計劃發行1.794億股股份,預計募集資金18.637億港元。(醫藥地理) 這種減肥新型療法已獲得近1億美元支持 日前,位於美國波士頓的Gelesis公司獲得8460萬美元融資,推進其新型水凝膠減肥藥物Plenity上市。
  • 諾華(NVS.US)變構抑制劑達到3期臨床終點 解決耐藥性問題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日前,諾華(NVS.US)宣布,該公司開發的ABL1變構抑制劑asciminib(ABL001),在治療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ASCEMBL的初步分析中達到主要終點。
  • 百時美施貴寶Opdivo膠質母細胞瘤3期臨床錯過主要終點
    編譯丨範東東日前,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 Myers Squibb)報告表示,獨立數據監控委員會(DMC)已經審查了Opdivo(nivolumab)的CheckMate-548三期臨床試驗的數據結果。不幸的是,委員會經過評估後認為,該試驗無法達到總體生存(OS)的主要終點。
  • 速讀社丨諾華fevipiprant兩項III期臨床研究失敗
    鹽酸安羅替尼是正大天晴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是一種新型小分子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能有效抑制VEGFR、PDGFR、FGFR、c-Kit等激酶,具有抗腫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公告透露,信立泰已完成S086片Ⅰ期臨床相關研究,原發性高血壓適應症準備進入Ⅱ期臨床階段。
  • 針對HRAS突變 新藥2期臨床提前達到終點
    Kura Oncology今天公開了其主要候選藥物tipifarnib的2期臨床試驗結果,治療有HRAS突變的復發性或難治性頭部和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值得一提的是,這項2期臨床試驗在患者募集完成之前,就已經達到了它的主要終點。
  • 因新冠病毒而名聲大噪的吉利德,是一家什麼公司?
    2019年2月吉利德遺憾的宣布Selonsertib在Ⅲ期臨床試驗STELLAR-4中沒能達到臨床終點。隨後在2019年4月,Selonsertib的另一項Ⅲ期臨床試驗STELLAR-3也宣告失敗。吉利德隨即放棄了這款藥物,著力推動其他兩款產品管線的研發進展。然而吉利德的壞消息並未到此為止。
  • 禮來阿爾茨海默病抗體療法達到2期臨床主要終點
    今日,禮來(Eli Lilly and Company)公司宣布,該公司靶向β澱粉樣蛋白(β-amyloid)的單克隆抗體donanemab,在一項2期臨床試驗中達到主要臨床終點,將評估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能力和日常功能的綜合指標的下降速度延緩了32%。這一新聞一出,隨即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 新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登場 免疫治療迎來新進展
    在CITYSCAPE這項II期隨機雙盲研究中,納入了135例一線EGFR/ALK陰性、PDL1陽性(TPS≥1%)、未經化療治療的晚期NSCLC患者,1:1隨機分配到TA組與PA組,其中TA組是Tiragolumab 600mg聯合T藥1200mg,PA組是安慰劑聯合T藥。主要終點是PFS和ORR。
  • 對標西達本胺!徐諾藥業HDAC抑制劑艾貝司他進入Ⅱ、Ⅲ期臨床
    (資料來源: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資料來源: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該藥是徐諾藥業的首款候選藥物,也是一款極具前景的新型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抑制劑,具有"Best-in-class"潛力,對標微芯生物的西達本胺。
  • 盤點處於中期臨床開發的B肝功能性治癒療法
    事實上,Arrowhead公司的RNAi候選藥物ARO-HBV在臨床推進方面更快一些,該公司在上周已公布了非常有希望的I/II期臨床數據。不過,Arrowhead也並非唯一一個擁有B肝中期項目的公司,包括葛蘭素史克(GSK)、強生(JNJ)、吉利德在內的大型製藥公司在B肝新藥研發方面均已手握中期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