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展|病毒DNA在受限空間中的多區域有序性
病毒,有著各種各樣的形狀和大小,既有極其微小的二十面體鼻病毒(如普通流感病毒),也有較大尺寸的磚型正痘病毒(如天花)。然而,DNA是以怎樣的形態和方式堆積在病毒內部的,仍舊是一個具有爭議的問題。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通過理論分析和數值模擬,解答了這一病毒DNA的堆積問題。文章的作者把DNA在病毒內的堆積問題簡化為一根被限制在球殼內的彈性細絲。
-
非洲豬瘟病毒結構研究獲進展
非洲豬瘟病毒結構研究獲進展 2019-11-29 微生物研究所 【字體:大另外一個位於衣殼外層的蛋白是五鄰體蛋白,位於5次軸的頂點,通過分子量估算和二級結構預測,研究人員推測五鄰體蛋白很有可能對應於非洲豬瘟病毒中的H240R蛋白。
-
B肝病毒dna對照表 B肝病毒傳播途徑有哪些
很多人都接種過B肝疫苗,這樣可以預防B肝病毒。大家都很關心自己的身體,有時也會做檢查。那麼,B肝病毒dna對照表是怎樣的?B肝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B肝病毒dna對照表現在,有很多醫院都在進行B肝病毒dna的檢測,但由於檢測的方法和試劑都不一樣,有些醫院HBVDNA檢測正常值為小於103拷貝/毫升,而有的醫院正常值是小於102拷貝/毫升,這給醫生和患者都帶來很多麻煩。
-
二維無序顆粒體系中玻色峰本質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通大學
-
什麼是B肝病毒dna 它是怎麼檢查的
B肝這種疾病大家都很熟悉,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聽說這種疾病。但是B肝病毒dna大家都不怎麼了解。那麼,什麼是B肝病毒dna呢?B肝病毒dna檢查是怎樣的呢?檢查需要空腹嗎?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B肝病毒dnaB肝病毒dna是判斷B肝病毒有沒有複製的指標,主要是來判斷人的身體內B肝病毒的多少和傳染的程度。
-
我國科學家非洲豬瘟病毒結構研究獲進展
據中科院網站11月29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團隊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仇華吉團隊、南方科技大學王培毅團隊、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章新政團隊以及微生物所施一團隊,在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結構領域取得新進展
-
南開團隊在細胞中間纖維骨架超分辨成像研究中獲重要進展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潘雷霆)細胞骨架主要包括微管、微絲及中間纖維,與細胞內的遺傳系統、生物膜系統並稱「細胞內的三大系統」,共同維持和保證細胞內部結構和功能有序性。近日,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潘雷霆副教授、許京軍教授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Ke Xu教授團隊基於超分辨光學成像技術在細胞中間纖維骨架動力學變化特性方面研究獲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封底(Back Cover)論文形式發表在國際知名綜合類學術期刊《Advanced Science》(IF:15.804),題為「Hypotonic stress induces fast, reversible degradation
-
禽流感病毒進化變異與公共衛生風險預警研究獲進展---中國科學院
禽流感病毒進化變異與公共衛生風險預警研究獲進展 2020-12-02 微生物研究所 【字體:監測數據表明,我國針對禽流感病毒的綜合防控措施(如活禽交易市場「1110」政策和家禽免疫等)對禽流感的防控發揮了作用。當前我國禽流感病毒流行形式為:H9N2亞型已取代H5N6和H7N9成為雞和鴨群中的優勢病毒亞型。
-
我國在伊波拉病毒糖蛋白致病效應的研究中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武漢10月14日電(記者李偉)伊波拉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對人類最為致命的病毒之一,其致病機理尚不清楚。
-
B肝在研新藥多疫苗進展,表面抗原下降受限,簡介藥物化學學科
B肝在研新藥多疫苗進展DNA疫苗INO-1800和INO-9112(編碼人白細胞介素12的DNA質粒)劑量組合的安全性和免疫源性;然而,目前這項研究實際進展,仍有待在全球頂級醫藥學期刊上發表(臨床試驗編號:NCT02431312)。
-
小三陽病毒攜帶者,病毒量比去年高,或是正常現象,並非B肝發病
還記得B肝檢驗初期,僅僅有簡單的兩對半定性檢查,用來確定是否感染B肝病毒。隨著B肝檢驗醫學的發展,目前已經可以準確的得知體內B肝病毒的含量。hbv-dna定量檢查目前被廣泛運用,用來了解體內B肝病毒的複製情況。不過,如果用此來評判病情,或會存在誤區。
-
中國科學家研究自由空間遠距離量子通信獲重要進展
我國科學家研究自由空間遠距離量子通信獲重要進展新華社合肥12月27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潘建偉、彭承志、張強等人與清華大學王向斌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尤立星研究員等人合作,近日實現了基於遠距離自由空間信道的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實驗,開啟了在自由空間實現遠距離複雜量子信息處理任務的可能。
-
高福團隊等在γ皰疹病毒侵入機制研究中獲進展
研究進一步分別解析KSHV及EBV gHgL與EphA2 LBD的複合物晶體結構,發現KSHV和EBV gHgL均是形成長棒狀的異源二聚體,gL位於棒狀結構末端與gH形成緊密結合;KSHV和EBV gHgL結合LBD的模式也非常相似,主要通過末端的gL與LBD結合。一方面gL的N端loop插入到LBD的疏水通道裡,另一方面gL的Lloop2和β2摺疊結合LBD的外周區域,形成較為穩定的相互作用。
-
新發布尼亞病毒與宿主幹擾素系統互作研究獲系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王華林學科組在新發布尼亞病毒與宿主幹擾素系統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兩項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前期研究中,王華林學科組發現SFTSV可利用其非結構蛋白NSs與病毒包涵體「監獄」阻斷宿主固有免疫響應(Ning et al., 2014, JMCB; Ning et al., 2015, JVI),而HRTV儘管不能誘導包涵體形成,但可以通過其非結構蛋白NSs介導激酶與轉錄因子的分子空間位阻抑制I型幹擾素等抗病毒蛋白表達(Ning et al., 2017, JBC)。
-
微生物所等在γ皰疹病毒侵入機制研究中獲進展
11月2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高福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Molecular basis of EphA2 recognition by gHgL from gammaherpesviruses的研究論文,分別解析了KSHV以及EBV糖蛋白gHgL與其共同受體EphA2的複合物晶體結構,揭示了這兩種感染人γ皰疹病毒利用gHgL結合受體EphA2
-
編寫Python代碼解析病毒基因組
此時病毒被呼吸細胞所分泌的粘液所包繞,並且周圍還有分泌的抗體、小免疫系統的多種蛋白質。病毒由包膜包裝,包膜上含有S蛋白、M蛋白、E蛋白。病毒內部為病毒RNA。, coronavirusdna = loadCoronaVirusDNA('MN908947.fa')其次,我們要病毒的部分蛋白質的序列。
-
科學家在極細多晶體銅中發現一種新型亞穩固態-受限晶體結構
金屬通常以多晶體形式存在,即許多金屬原子按一定規則整齊排列在一起,形成一個有序區域,稱為晶粒,晶粒與晶粒之間由幾個原子層厚的界面相連接,在三維空間中構成宏觀金屬固體。由於晶粒之間存在晶體學取向差,晶界中原子的排列往往雜亂無序,這種無序晶界的存在使多晶體的穩定性遠低於完整晶體(單晶體)。例如,當把多晶體金屬加熱到不足熔點一半時,晶界便開始失穩遷移導致晶粒長大,材料性能變化(如軟化)。
-
關於B肝病毒dna定量結果的查看,不說你還不一定知道
在生活中,人們對B肝這種疾病並不陌生,平時也會了解B肝的預防以及檢查。其實,B肝病毒離我們很接近,在檢查身體的時候,會接觸到B肝病毒DNA定量這一項檢查。但是,很多人因為不了解,因此看不懂檢查的數據。那麼,B肝病毒dna定量結果要如何看呢?B肝病毒會傳染嗎?
-
中科院在虎皮楠生物鹼全合成中獲進展,具抗腫瘤、抗病毒活性
中科院在虎皮楠生物鹼全合成中獲進展,具抗腫瘤、抗病毒活性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017-10-20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