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頂級工匠,突破航天技術難關,一天工資就能買一輛車

2020-08-14 環球三韓看點

之前很多人都抱怨國內的科學家待遇還不如流量明星來的多,但其實國家也看到了人才發展的重要性,所以近些年也一直在努力培養人才,同時為高端人才領域投入巨大的資金和技術培養,為的就是讓我能有更多的人才資源,這樣才能推動我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而其中在這些高端人才中,有這麼一位39歲的高級工匠叫做洪家光

洪家光作為技術實幹型人才,也是我國科技領域的中流砥柱之一。但人才的發展也少不了自身的努力,因為當初洪家光只是出生於一個農村家庭,因為家裡貧困最終只是上了一個技校,然而,他並沒有停止對於知識的探索。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了中航工業第58車間,但當時充斥著轟鳴聲的車間,讓洪家光並不滿足,他想要接到的是高階任務。所以他讓自己很快的適應了環境的同時,也拿出一份謙遜好學的態度。

在車間裡學習其他老師傅的技術,別人有什麼困難,他也會主動幫助,漸漸的他對車間裡的各種機器了如指掌,也深得他身邊人的敬佩。最後洪家光便遇到了改變自己命運的一次機會,上級派他來改良航天發動機葉片中的一個小零件,這個小零件就是金剛石滾輪,雖然看起來體積很小的一個部件,但在當時也難倒了許多技術人員,成為難以突破的技術之一。經過多次的研究改造,洪家光終於研製出了非常精良的金剛石滾輪。

經過他的技術研究,技術誤差甚至比要求的還要少了0.001毫米,如此精準無誤的成績,奠定了後來洪家光在航天工業技術領域的地位。國家更是對這樣的技術性人才愛護有加,現在洪家光一天的工資都夠買一輛車,我們應該欣喜國家對於人才的待遇,因為他們值得。

相關焦點

  • 技校出來的中國小夥,成功破解西方絕密技術,日薪能買一輛車
    獲獎時他只有39歲,是年紀最小的一位,而他的經歷也非常的傳奇。他出生農村,是一個技校出來的中國小夥,但是他卻憑藉自己不斷鑽研的精神,成功破解西方絕密技術,為我國航空工業做出了很大貢獻。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努力也為自己換來了更好的生活,現在的他日薪能買一輛車,而且作為頂尖技術人員,他還享受著國務院特殊津貼。
  • 沒背景沒名校光環,中國小夥破解西方絕密技術,創造了上億價值
    他又攻克了什麼絕密技術?遼寧有一位小夥最擅長的就是打磨發動機,年僅39歲就成為國家工匠,他一天的工資可以購買一輛汽車。進入該公司後,洪家光每天都在車間鑽研,沒過幾年就技術成熟,擁有了自己獨特的技術操作和理論。
  • 0-2歲玩具車清單|車車千千萬,好玩的總是待買的那一輛
    澳樂慣性車一歲之前買的澳樂慣性車,當時買的原因是老母親覺得可愛,萌萌的表情讓人看著心情就好。瞅瞅,當媽的給娃買車主要考慮顏值;當爹的給娃買車更多考慮的是好玩實用,果然男女有別啊!小翻鬥車行駛的過程中,車鬥會一晃一晃的,可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 航天英雄,加加林喜歡什麼車?據說是一輛法國跑車
    蘇聯航天英雄加加林,也不例外。在世的時候,他也會開著愛車兜風享受速度的樂趣。仔細一看你會發現,這輛車有些不一般,明顯的跑車造型。歷史上,這是一輛法國生產製造的跑車,按照現在的眼光來看,造型設計相當時尚,比起中規中矩不以外觀見長的蘇聯汽車來,高大上了很多。加加林怎麼會擁有這樣一輛豪華跑車呢?說起來,主要是名氣使然。當年,蘇聯太空探索,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
  • 大國工匠丨火箭「心臟」焊接人——高鳳林
    高鳳林是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一名特種熔融焊接工。從事焊接工作三十餘年來,他不僅用精湛的技藝和對極致的完美追求展現了「工匠」的含義,更用自己的堅持詮釋了一個航天人的責任和使命。焊接這個手藝看似簡單,但在航天領域,每一個焊接點的位置、角度、輕重,都需要經過大腦縝密的思考。每一次焊接,一個焊接工作者的眼力、腦力、體力和意志力都在經受全面的考驗。在中國航天,53 歲的高鳳林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
  • 突破西方重重封鎖,從技校走出來的「發動機專家」,日薪就能買車
    為了突破外國的封鎖,我國的科研人員一直在努力著,為了這個目標奮鬥在第一線,從未言棄。歲,是我國最年輕的一位發動機專家,是名副其實的「國家工匠」。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中,他一次又一次地在實踐中專心地摸索,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去改善,終於在十幾天後,成功把這一個難題給突破了。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可以說,許多高學歷工程師都沒辦法對這一技術難題進行突破。
  • 39歲的大國工匠洪家光,獲國家科技二等獎,擅長打磨航空發動機
    打破國外壟斷局面,39歲獲國家科技獎年輕的洪家光不滿足於此,把目光對準了曾經加工過的金剛石滾輪,在此之前,我國還沒有自主生產滾輪的能力,都是先進口再加工打磨使用。隨著我國航空航天業的發展,純粹依靠進口的情況已經成為了瓶頸,隨著來的便是國外公司的"卡脖子"。
  • 「深海工匠」周皓:從沒有「差不多」
    工作20多年來,他從一名普通技校生,成長為為中國深海科考創造多項紀錄、國產深海設備突破萬米挑戰保駕護航的「深海工匠」,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等多項榮譽,還是黨的十九大代表。日前,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發布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他名列其中。
  • 三年賠一輛飛度!二手電動車能買嗎?
    也就是說從他買這輛車開始,這輛車每年掉價二萬六左右,三年賠一輛飛度!更何況現在的新能源在技術方面更新較快,對於車主來說,自己花高價買的新能源開一年就打六折,擱誰誰都憋屈,與其這樣還不如不賣。但是新能源汽車則是品牌溢價和技術實力決定保值率。
  • 「高富帥」才會買的手機,沒車的都不好意思買,售價萬元!
    不過小編和絕大多數的網友一樣,辛辛苦苦只為生活,是一個普通人,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去分析,哪些手機是「高富帥」的人才會買的手機呢?下面三款,每一款都是各自廠家的壓箱底寶貝,都是頂級,說實話,沒有一輛車真的不好意思買,價格都是破萬,高富帥才買得起啊,沒有輛車都不好意思買,因為價格都是過萬,太貴了。
  • 攻克難關!我國研發國產發動機,擺脫技術限制
    其實很多人都明白的一個道理,就是只有變得更加強大,才不會受制於人,而對於我們國家的發展也是可以用這個淺顯的道理就能總結出來。而回看我們中國的艱辛發展歷程,經歷了別國的欺凌和技術封鎖,那個時刻的艱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更加懂得。不過幸運的是,我們中國終究是在驚濤駭浪中堅韌的站起來了。
  • 中國突破航天推進關鍵技術,彎道超車歐美,獨家享有該技術
    最近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中國航天科技801所在航天推進技術中的霍爾推力器上有了新突破,而且在關鍵技術上彎道超車歐美,只有中國獨享該技術,那到底我們突破了什麼關鍵技術呢?下面和大家聊一聊。實際上研究霍爾推力器十分艱難,第一道難關就要面對美國的技術封鎖,我們國家從零到壹全部自主研發,靠的是前赴後繼的偉大科學家,如果沒有他們,很難有今天霍爾推力器的成功。得益於我們突破的新技術,我國的霍爾推力器與其他國家高出20%的比衝。
  • 勞斯萊斯曜影 雙門頂級尊貴轎跑 特殊定製雙拼外漆
    我的價格不一定是天津港最低,但我可以保證的是在我這裡買的車,絕對沒有後顧之憂,也沒有額外收的費用,我不會用低價來吸引你然後套路你,畢竟買車是個開心的事,沒必要弄的最後紅臉,沒意義!
  • 先不考慮錢,今年新發布的頂級輕量爬坡公路車,你最想買哪一臺?
    如果你喜歡爬坡或者爬坡線路佔據更多的騎行裡程,車輕能幫你省心很多,所以你可能需要一輛輕便的爬坡型公路車。它們一般具有超薄管和超輕組件,以及更強的五通和剛性,有效減少踩踏輸出的損失。 而如今,氣動性也成為爬坡公路車關注的焦點之一,氣動管形取代圓管形,全隱藏走線取代外露走線。
  • 39歲大國工匠:打磨零件誤差僅0.002毫米,被世界名企爭搶
    有大國工匠之稱的洪家光就是這麼一個能吃苦中苦的人。在2018年1月份,39歲的洪家光帶著自己的團隊出席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並且憑藉著「航空發動機葉片磨削精密技術」斬獲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二等獎。這個獎,是洪家光用無數的汗水換來的。
  • 中國化學「傑出勘察設計師」「工匠」風採錄
    中國化學「傑出勘察設計師」「工匠」風採錄 2020-07-28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頂級輕量爬坡公路車,你最喜歡哪一款?
    如果你喜歡爬坡或者爬坡線路佔據更多的騎行裡程,車輕能幫你省心很多,所以你可能需要一輛輕便的爬坡型公路車。它們一般具有超薄管和超輕組件,以及更強的五通和剛性,有效減少踩踏輸出的損失。 而如今,氣動性也成為爬坡公路車關注的焦點之一,氣動管形取代圓管形,全隱藏走線取代外露走線。
  • 月薪稅後1萬,買一輛奧迪A4L或者寶馬320壓力大嗎?給你算筆帳
    有車一族的數量也逐漸增加,這其中年輕人的數量也佔了很大的比重,看到這你可能會有疑問,年輕人工資普遍不高,他們如何買的起車呢?這就要從汽車購買方式的變化說起了,很久之前人們買車都習慣直接付清全款,這點很容易理解,畢竟無債一身輕嘛,但是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購車時逐漸多了一種按揭付款的方式,先支付一部分首付費用,就可以把車開走,剩下的費用每月由銀行在固定日期通過銀行卡扣除。
  • 中國突破航天推進關鍵技術,霍爾推力器取得傲人成績
    中國的科技發展雖然在近幾年十分迅速,但是整體技術還是落後於歐美。在航天領域也一直都是美國和俄羅斯稱霸,直到中國2000年之後,中國加入了太空鬥爭之中,這個局勢有所改變。而如今中國完全有後來居上的架勢,航空領域的科技發展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績。
  • 看看技術工人的工資就知道了!
    這就要求工人們技術上也要跟上,學習也要跟上,還要求工人有工匠精神。大家知道企業想要培養出一個有著工匠精神的工人,需要多少年麼?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大家都知道,技術工人的工作非常辛苦,他們工作往往是又髒又累得,這使得不少年輕人對技工望而卻步。實際上,還有許多人不願從事技工的工作,是因為技工的工資普遍較低。中國有不少技術員工紛紛轉行,許多工廠陷入「用工荒」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