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蘭亭序》逐字解讀,深入揭示每個字的奧秘,字字珠璣

2021-01-07 騰訊網

今天起嘉強以自己的觀點逐字解讀王羲之的《蘭亭序》,因為這裡是圖文,所以沒有視頻,這裡主要以單字的意義及結體解釋,包括一些重點和難點的提醒,假如仔細看,對寫好這個字應該是有幫助的,以後開通專欄時再在專欄裡進行視頻解讀和示範。今天先解讀前面八個字,後續估計每天更新十字個左右,直至講完。請持續關注。

蘭亭序的第一個字是「永」字。關於練永字,還有個傳說,有一天王羲之做了個夢,有位仙人在夢裡告訴他,想要學好書法的話得先練好永字,隨後王羲之苦練了三年的「永」字。終於成為一位大書法家。蘭亭的這個「永」字寫得不急不躁,不偏不倚,上緊下松,如一位美女,穿著得體,看著讓人直想詠詩一首讚美之。

蘭亭序的第二個字是「和」字。這是大家都喜歡的一個字了,和氣生財,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所以是值得收藏下來或列印出來貼在家裡經常欣賞的一個字。和字在練習中很難寫好,要注意第一筆是平撇,收筆要與下一筆空中有連帶關係,豎筆一定要寫得很靠右,注意口字與左邊有間距和高低關係,把握好這些,基本能寫對。

蘭亭序的第三個字是「九」字。九鼎至尊、一言九鼎、九九歸一,還有易經中的上九,都代表著九字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字。要寫好九字,最重要的是要記住撇與橫折彎鉤的間距一定要窄,一寫寬了這就不好看了,撇的起筆要靠右。另外非常重要的是這個九字是要先寫撇畫的,這樣寫起來才順手,字也容易寫得協調,當然速度也會更快,記住別反過來寫。

蘭亭序的第4個字是「年」字。每每欣賞蘭亭序的字,就像小孩過年一樣,心裡美美的。年年月月花相似,月月年年人不同。賞字是一種美的享受。年字要寫好,形體是關鍵,整個字形要寫對了,筆畫上短下長,豎用懸針豎且出尖處要飽滿。

蘭亭序的第5個字是「歲」字。「歲」的本義是割,最早的大篆字形像一把斧頭,農民每年用斧頭收割一次莊稼,因此「歲」就是年歲的意思。「歲」字有兩個誇張的筆畫,一是上部的豎,二是下部的戈鉤,這兩筆要寫出精神來,整體上上小下大,內緊外松。

蘭亭序的第6個字是「在」字。「在」左邊把撇和豎拉長就可以看到是一個才字,右邊是土,本義是小草剛從土裡長出來。王羲之寫這個「在」把橫寫得很短,撇寫得很長且不出尖而是以圓收筆,這個字 要注意左邊的橫與右邊的位置關係,豎與下面的橫是連寫。

蘭亭序的第7個字是「癸」字。「癸」是十大天幹的第十位,還代表北方、代表冬天、五行上代表水,其實古人叫桂林的灕江就是叫「癸水」的,癸在人體代表腎精,在女子專指月經,《黃帝內經》裡說:「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時下,故有子」。王羲之寫這個癸字時或許有漏字現象,因為這個癸字寫得很寬扁,有可能是後補上去的,我們學習時可以按其字形來學,寫在上大下小,呈天覆狀。

蘭亭序的第8個字是「醜」字。「醜」的繁體是由「酉」和「鬼」組成,表示「揪扭」,現借指十二地支的第二位,在農曆上代表十二月。現代的意思就是很難看,很可惡。這個字寫得也很扁,第一筆快速切入進行輕重輕的力度變化然後提筆轉折下來,重點注意三橫的不同,包括粗細、長短和方向。

分享,讓生活更美好!感恩有你!

內容及圖片如沒註明出處則來自網絡,無從考證來源,

僅用於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量子文物鑑定儀的檢測「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被發現
    近日,經過量子文物鑑定儀的檢測,傳說1000多年前被唐太宗殉葬的「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被發現了!這個鑑定是在一場「古書畫量子檢測研討會」上進行的,一幅來自珠三角的藏家「祖傳書法」《蘭亭序》通過了量子科技的年代檢測。
  • 長知識丨《蘭亭序》到底是什麼序
    雅集當日,不僅有王羲之所作序,存世的還有與會諸人所作「蘭亭詩」41首及孫綽序1篇。仔細研讀、梳理這些詩文,會發現他們同王羲之《蘭亭序》在思想和內容方面存在高度一致性,可從另一角度證明《蘭亭序》確真無疑。
  • 《蘭亭序》集字對聯:還有書法的美感嗎
    《蘭亭序》集字對聯:還有書法的美感嗎?蘭亭序可謂千古書法傑作,喜歡蘭亭序的人無以計數。人們喜歡《蘭亭序》書法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收藏拓本,有的一遍一遍地賞閱,有的不斷臨寫。也有的書法愛好者會從《蘭亭序》裡間隔取字,集字成對聯。
  • 《蘭亭集序》和《滕王閣序》:同為千古名篇,誰的功力更勝一籌?
    而「蘭亭雅集」上的人,基本上就是這一群人。 王勃生在初唐,他想要出頭,通過滕王閣盛宴出名,還是大有機會當官的。因此王勃在創作《滕王閣序》時,遠比王羲之寫《蘭亭集序》來得「認真」。 王勃的目的,就是通過展現自己的創作「功力」,而得到名流們的認可。
  • 《蘭亭集序》和《滕王閣序》:同是千古名篇,誰的功力更勝一籌?
    《蘭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就出生在這樣的「大家族」。他的伯父王導是東晉元勳,官居丞相一職,是魏晉名門「琅琊王氏」之後,父親也是官居淮南太守,可以說,王羲之的家族是名副其實的「門閥世家」。這樣的名門世家對王羲之的影響自然很大,父輩除開教他書法之外,還給他引薦了許多名士,優越的家庭背景給王羲之提供了很好的成長環境。
  • 1個「三點水」好寫,3個字都是「三點水」,咋辦?讓王羲之來教你
    在我們的書法創作中,最討厭的就是接連碰到幾個偏旁部首一樣的字,處理起來非常的麻煩。比如說如果碰到連續3個字都是「三點水」,我們應該怎麼辦?其實王羲之的《蘭亭序》裡早就給出了答案,只不過我們沒注意罷了。上圖是王羲之《蘭亭序》局部一首先我們來說說處理難度在哪。一般來說,一幅書法作品中為了整體的藝術效果,應該儘量避免相同筆法的筆畫連續出現,而怎麼才能有效的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相信大多數人處理起來都有一定的難度。
  • 王羲之《聖教序》中的「無」字怎樣寫?
    《聖教序》是用王羲之的字組成的,但是這並不是王羲之本人所書寫的作品,而是懷仁集王羲之的字所成的。當年大唐三藏聖僧玄奘法師從印度歷盡千辛萬苦取經回來,舉國為之震動,唐太宗為其翻譯的《瑜伽師地論》賜予序文。
  • 《書法問集》159、初學楷書一定要打格子嗎,字寫多大比較合適?
    如果每個初學者能夠思考這些問題,字會進步快一些。題目是兩個問題,回答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說,順序是這樣的。1、先考慮練習楷書的字是多大。2、再考慮是不是要打格練字。練字先要考慮的問題,字寫多大合適。一定要先考慮字寫多大,這個點比打與否格子更重要的。書法不應該理解成,「寫大字」。
  • 王羲之珍貴摹本《大報帖》展出 秘藏於日本民間(圖)
    因該帖前幾字有「大報」二字,故將其命名為《大報帖》,該摹本長25.7釐米、寬10釐米,共計3行24字,一直留存於民間,保存狀態良好。該摹本為縱簾紙(紙上存在豎的條紋),帖前附有幕府末至明治時期日本書法鑑定家古筆了仲鑑定的「小野道風朝臣」的紙條。因此,一直以來,日本收藏家都將該作視為日本書法家小野道風的作品。
  • 書法小故事——王羲之與「入木三分」
    王羲之是我國古代一位傑出的書法家,在歷史上享有很高的評價,被後人稱為「書聖」。他寫的字既秀麗,又很蒼勁,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想想看,一般秀麗的字會顯得柔軟,而蒼勁的字則顯得粗硬,但是他竟能脫塵出俗,二者兼善,可見得他書法的功力之深,這恐怕不是天生具備,而是靠後天勤學苦練而得來的。
  • 真假藝術沉浸式戲劇/王羲之摹本/海洋插畫/維也納行動派?由你決定
    (嗚嗚嗚我幾時先可以翻屋企摸我親愛的大肶) 開始前附贈專業同學們可能聽過的案例,來自阿瑟·丹託《尋常物的嬗變》(引自江蘇人民出版社版譯者序)。 王羲之摹本 王羲之《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是晉代書法成就的代表。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王羲之與「少長群賢」共41人在會稽山陰集會,為蘭亭集會,是時有二十六人得詩三十七首,後輯為《蘭亭詩》。《蘭亭集序》為王羲之為《蘭亭詩》寫的序言。
  • 王羲之在下雪後做出這幅作品,足以驚豔眾人
    相信很多人都聽聞過王羲之,他的作品備受人們追捧,不過他的作品都是在一些場景下迸發出來靈感而寫的,表達出王羲之當時的心境。他的一個作品《快雪時晴帖》就是如此,裡面表達的大概內容是在大雪初晴的時候的愉悅心情,以及抒發對親朋好友的問候。
  • 秘藏日本1300多年 王羲之《喪亂帖》將回國
    中國書法中的瑰寶——王羲之的《喪亂帖》在海外漂泊了1300多年後,將從日本啟程,首度回國「省親」。同時上路的還有王羲之的《孔伺中帖》和《妹至帖》。這些珍寶將作為上海博物館和東京國立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書法至寶——日本與中國」大展上最耀眼的「明星」,另有100多件書法名品也將在上海與觀眾見面。
  • 王羲之寫字的歇後語是什麼 入木三分的故事你知道嗎
    不少網友會問王羲之寫字的歇後語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關於王羲之的歇後語大全供大家參考學習。>   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   王羲之的書法,可以稱得上冠絕古今,他的字秀麗中透著蒼勁,柔和中帶著剛強,後代的許多書法家,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學習書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範本。現今在他留下來的書帖中最著名的有《蘭亭集序》、《黃庭經》等。   王羲之的字寫得這樣好,固然與他的天資有關係,但最重要的還是由於他的刻苦練習。
  • 書法「用筆」的訣竅,王羲之等人這麼總結,一共11句,最好背下來
    筆管在我們手中,字寫的好不好,主要考驗的是我們控制筆管的能力,也就是控制筆毫的能力。2包世臣《藝舟雙輯》:「作書需筆筆斷而後起。」很多人寫字,匆匆忙忙,真不知道那麼著急去幹什麼。殊不知,要想寫好書法,每個筆畫都要認真對待,快了難,慢了更難,楷書如此,草書也是同樣。3孫過庭《書譜》:「一點之內,殊衄搓於毫芒。」
  • 1666年前他和朋友郊遊,別人賦詩他作序,詩未出名,序卻成為經典
    這裡就是有名的「蘭亭」,因為一位書法家,而馳名中外。東晉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4月22日,農曆三月初三,當時的書法家王羲之,會同謝安等四十餘人,在這裡舉行修禊集會。所謂「修禊」,其實是古代一個傳統的習俗,每年的農曆三月三,不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頭百姓,都會聚集到水邊。這時候正是春江水暖,百花盛開的時候。人們在這裡舉行除垢消災的儀式,在當時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節日。
  • 秘藏日本皇宮千年 王羲之《喪亂帖》將回國亮相
    中新網上海三月七日電 中國書法中的瑰寶——王羲之的同時上路的還有王羲之的《孔伺中帖》和《妹至帖》。  王羲之的《喪亂帖》堪稱本次展覽最大亮點。《喪亂帖》是王羲之寫給友人的一封書信。因作者無意於書,故書法越見自然。用筆結構與王羲之名作《蘭亭序》相比,略帶古意。有專家推斷此種體式的字應更近王羲之書法的本來面貌,《喪亂帖》成為研究王羲之書風的重要材料。
  • 《蘭亭序》歌詞完整版
    《蘭亭序》歌詞完整版 周杰倫 作詞:方文山 作曲:周杰倫 演唱:蘭亭序
  • 王羲之銅像在書聖祖籍即墨皋虞落成
    11月14日上午,王羲之銅像落成典禮暨青島皋虞羲之祖居文化研究會揭牌儀式在青島市即墨區溫泉街道東皋虞羲之文化廣場舉行,即墨區政協副主席遲建珉出席活動,並為青島皋虞羲之祖居文化研究會揭牌。現場還舉行了青島皋虞羲之祖居文化研究會首屆書畫作品展。據了解,王羲之,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