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攝像系統將塑料垃圾按類型分開

2020-10-08 產業前沿

奧爾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領導的一個項目正在開發一種新的人工智慧攝像頭控制系統,該系統可以根據塑料垃圾的類型精確地分類。

這個項目叫做Re-Plast,其目標是回收塑料廢料,塑料純度至少為96%的聚合物類型,並根據不需要的顏色和填充材料進行分類。

新的照相系統一旦在塑料回收商實施,就可使製造業大大增加回收塑料的使用。

這項技術由奧赫斯大學與丹麥廢物管理和回收公司Vestforbr intnding、Dansk Affaldsminimering和PLASTIX A/S合作開發。

與人們普遍認為的相反,塑料不僅僅是一種材料,而是一種過多的化合物和填充材料——這取決於它的用途。

因此,大規模回收是相當困難的,因為這些材料不能簡單地「煮」成一個大的、統一的、可重複使用的材料。

考慮到這些原因,aarhuss領導的團隊現在正在開發一種設備,通過使用三種不同類型的攝像機,可以根據不同的塑料特性來分離不同的塑料。

該項目負責人、副教授莫根斯·莫根斯指出,這將使根據塑料垃圾的確切性質對其進行分類成為可能,然後將其劃分為實際可用的部分。

分離將由AI控制,它將包含三種不同類型的相機:

1)類似於智慧型手機的CMOS攝像頭。

2)高光譜相機,讀取不同塑料類型的獨特光譜特徵。

3)記錄材料折射率的太赫茲相機。

這三臺相機可以直接在傳送帶系統上拍攝塑料材料的特性,有助於使回收過程可追蹤、透明和經濟。

Image and content: Lars Kruse-AU Foto/Eurekalert

相關焦點

  • 革命性海洋垃圾清理系統亮相舊金山 處理1.8萬億件塑料垃圾碎片
    聯合國環境署地球冠軍獎獲得者博揚·斯拉特(Boyan Slat)和他的海洋清理團隊今天推出了革命性的海洋垃圾清理系統。這一系統今天將從舊金山金門大橋出發,前往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處理1.8萬億件塑料垃圾碎片。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一個由17名全球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從現在至2040年期間,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該團隊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跟蹤世界各地的塑料庫存和流動。模型表明,即使全球立即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仍將有7.1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到環境中——4.6億噸在陸地上,2.5億噸在水道中。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北極星固廢網訊:一個由17名全球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從現在至2040年期間,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該團隊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跟蹤世界各地的塑料庫存和流動。模型表明,即使全球立即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仍將有7.1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到環境中——4.6億噸在陸地上,2.5億噸在水道中。
  • 微塑料和海洋塑料垃圾排放如此嚴重!該如何解決?
    初生微塑料廣泛作為去角質類化妝品添加劑、工業磨料和噴砂介質等,這類微塑料通常經生活汙水收集系統進入汙水處理廠,因其體積小、難以沉降或去除,使汙水處理廠成為陸源微塑料的重要聚集區,隨著處理後汙水的排放最終會有部分微塑料進入海洋系統。
  • 中國海洋漁業塑料垃圾排放現狀及防控淺析
    中國海洋漁業塑料垃圾排放現狀及防控淺析2021-01-14 10: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        瀏覽量: 438 次 我要評論 引言本文介紹了海洋漁業垃圾的類型,海洋漁業塑料垃圾排放現狀,分析了汙染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在完善監管機制、完善漁港建設、提高公民環保意識及監管廢棄物回收企業等方面提出建議。
  • 中國發布丨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
    對渤海、東海15個點開展的監測結果表明,表層水體微塑料的平均密度為0.82個/立方米和0.25個/立方米,與近年來國際同類調查結果相比,我國近海表層水體微塑料含量處於中低水平。霍傳林表示,這也印證了中國雖然是塑料生產大國,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汙染大國。「海洋廢棄物和海洋垃圾是不一樣的。
  • 垃圾分選回收的工藝流程是怎樣
    垃圾分選是將不同性質的物質按類別分離的過程,目的是為了將可回收利用的部分與不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分開,便於後續的處理處置工藝。分選的原理:主要通過根據垃圾固體廢棄物的物理性質(比重、磁性、粒度、電性,光電性,摩擦性,彈跳性及表面性質)的不同,採用不同的物理方法進行分離。
  • 海洋微塑料現狀沒那麼可怕 減少塑料垃圾是關鍵
    本報記者就微塑料問題採訪了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概念:微塑料有種類、大小和形狀、顏色之分國際上對微塑料的關注較早,而我國是於2007年正式啟動海洋垃圾監測工作,2016年將海洋微塑料納入監測範圍的。「微塑料最先發現於海洋中。」
  • 外媒:每年大量塑料垃圾流入海洋 影響生態系統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外媒稱,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組在13日發行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統計結果顯示,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達480萬至1270萬噸。其中垃圾流出量最多的國家為中國。據日本共同社2月13日報導,分析指出,塑料垃圾被波浪等分解為小碎片,通過海洋生物吞食塑料碎片等食物鏈對人類和生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據分析,塑料垃圾大量流出的原因為處理不當,該研究組提議「應擴大生產者的責任」。研究組以192個沿海國家和地區為對象進行了分析。
  • 簡單的氣泡「屏障」如何幫助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
    據外媒報導,當人們在阿姆斯特Westerdok區的運河邊漫步時,可能會看到在運河邊堆積著大量的塑料垃圾。而現在荷蘭初創公司The Great Bubble Barrier正在與該市的水務局和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合作進行為期三年的Westerdok試點計劃,推出一個新的氣泡「屏障」,目的是阻止塑料垃圾流向大海。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圖 | 網絡  在《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估計2016年美國共向環境中無序排放了224萬噸塑料垃圾,多達145萬噸的美國塑料垃圾最終流入了距離海岸線50公裡內的地方,這意味著美國也是造成世界沿海塑料汙染的主要國家之一。
  • 30年南極洲塑料垃圾研究報告公布 已確認塑料主要來源
    近日英國南極調查局(BAS)公布的兩項最新研究結果,揭示了南極地區塑料垃圾的最新情況。基於30年來對海鳥攝入的海洋廢棄物,以及南極洲南喬治亞島中鳥島(Bird Island)和南奧克尼群島中西格尼島(Signy Island)的廣泛調查,研究人員已經能夠確定該地區塑料的來源,以及緩解措施的有效性。很多時候南極洲被認為是一片原始的大陸,但它的海岸仍然像其他地方一樣暴露在洋流中,最後往往成為海浪帶來的塑料垃圾的存放地,然後進入海鳥的胃裡。
  • 全球每年800萬噸的海洋垃圾,都是塑料惹的禍?
    如今的海洋垃圾,已經成為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之一,前段日子,大型海洋塑料垃圾清理系統,海洋進化,用一條船拖著,從美國舊金山啟程。目的地,是440多公裡以外的海域,這一系統將在那裡,試運行兩周。之後,它將被拖到大太平洋垃圾帶,清理那裡的,塑料垃圾。
  • 塑料廢物的管理和回收:這不僅僅是塑料包裝的問題
    這項新的研究還包括來自建築和拆遷廢物以及汽車粉碎機殘渣中的塑料。當加入這些來源後,2017年美國塑料的回收率甚至低於環保局估計的8.4%。兩項研究都發現,2017年達到報廢期的塑料中,約有76%被埋入垃圾填埋場。
  • 研究人員稱大太平洋垃圾帶正變成「塑料怪物」
    我們已經知道世界面臨著一個由塑料垃圾引起的海洋汙染問題。而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和夏威夷之間的大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是一個典型的「垃圾島」。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大太平洋垃圾帶面積比此前認為的更大,並且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 我國將持續加大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的防治力度
    中國高度重視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治理,已積極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推動無害化處理。相關部門積極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推動環境無害化處置,努力從源頭減少塑料垃圾進入海洋。二是加強專項治理。將海洋垃圾汙染防治納入「灣長制」試點工作,禁止生產生活垃圾傾倒入海。加大海洋垃圾清理力度,開展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汙染綜合防控示範。
  • 塑料河:10 條河流將 95% 的塑料帶到了海洋
    如何清理已經在海洋飄蕩的海洋垃圾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問題。但至少有一個組織—海洋垃圾清理項目 (Ocean Cleanup) 正從實際的角度處理這個問題,他們估計,通過運用被動垃圾收集系統,短短五年內就可以清除大太平洋垃圾帶(覆蓋太平洋表面 160 萬平方公裡(近 61.8 萬平方英裡))的一半塑料垃圾。
  • 塑料降解新成果,解決白色垃圾,再也不用等200年了
    2016年,科學家在日本的一處垃圾堆裡發現了能降解塑料的兩種酶——PETase和MHETase。它們分別能夠將分解塑料表面和「切碎」塑料。2018年多家研究機構宣布將對PETase進行改造,時期具備高速降解白色垃圾的能力,讓塑料的降解再也不用等200年甚至更長時間。
  • 新低溫催化法將塑料垃圾「變廢為寶」
    來源:科技日報新低溫催化法將塑料垃圾「變廢為寶」科技日報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指出,他們採用一種簡單的低溫催化方法,將很多塑料內包含的聚乙烯聚合物轉化成了高價值的烷基芳族分子,後者是很多工業化學品和消費品的基本原料
  • 猖獗的塑料垃圾 |「白色汙染」進攻海洋,塑料微粒進入食物鏈
    無所不在的塑料製品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由此產生的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少汙染。以塑膠袋為首的塑料製品造成的白色汙染正在一步步危害自然環境和人們的正常生活。散落在街頭的塑料垃圾會堵塞下水道,汙染水體和土壤,甚至被動物吃掉,進入人們的食物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