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封城日記一樣,方方的「命運三部曲」也描寫了時代下的武漢人

2021-01-09 網易新聞

時代中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那裡,

可能就是一座山。

而我們偏偏處在一個塵土飛揚的時代之中。

——方方

-方方-

方方,本名汪芳。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1982年畢業分配至湖北電視臺當編輯。1989年調入湖北省作家協會。中篇小說《風景》《琴斷口》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2012年獲南方傳媒年度傑出作家大獎。其它作品亦多次獲《小說月報》百花獎、中國女性文學獎等國內重要獎項。

2020年正月初一,在武漢已經生活了六十多年的作家方方開始寫「武漢日記」。

她用帶著個人體溫的筆觸,記錄下時代洪流中的一個個小人物,描述那些生與死、哀與樂。

方方說:「對於因疫情隔離在家裡的人,文學在此時顯得很無力。但記錄下真實的場景和自己的想法,卻是很重要的。

如果沒有「封城日記」,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方方。

1987年,時年32歲的方方以中篇小說《風景》一鳴驚人,不但獲得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還被評論界譽為拉開了「新寫實主義」的序幕。

《風景》的結尾寫到:而我和七哥不一樣。我什麼都不是。我只是冷靜而恆久地去看山下那變幻無窮的最美麗的風景

方方的作品冷峻但不失人情味,敘事行雲流水,觀察客觀冷靜。她看到的「風景」,是人間冷暖。

無論是最底層的坎坷市民,還是恃才傲物的高級知識分子,方方都能刻畫得入木三分。對人的關懷,對人性的反思,乃是方方文學作品的一貫體現。

她在《武昌城》中打撈過這座城市的苦難歷史,在《萬箭穿心》中刻畫一個普通的武漢女人形象。

她在「命運三部曲」《奔跑的火光》、《閉上眼睛就是天黑》、《落日》中分別寫女人、男人、老人。這三本「新寫實主義」小說乃是方方中篇小說的代表作。

書寫悲歡離合,關注存在之難。

在命運的漩渦中,小人物何去何從?

作者:方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內容簡介 』

《落日》

物質性匱乏和精神貧乏導致人性衰落的表現,讓人不禁反觀生命本身,生活本身。

老祖母丁太把兩個兒子拉扯大,自己反而成為全家人的累贅。她喝「敵敵畏」自殺,沒想到原本乾淨利落的她這個時候卻需要家人的照顧,被伺候慣的家人反而要伺候她,顯然不習慣,更重要的是巨額醫療費和以後的贍養問題,丁家兄弟越想越多......

《奔跑的火光》

深度表現女性意識的作品

這是一篇充滿了強烈女性自省意味的小說。書中女主人公英芝,一個美麗的鄉村婦女,為了這一生過得幸福、富足,她忍辱負重地操持著家業,並不惜去出賣色相、肉體。但她卻被一味吃喝嫖賭的丈夫虐待著,讓公公婆婆刁難著,威逼著。最後終於在走投無路的絕境中點燃了那把復仇的火焰,這火焰在燃燒著、在奔跑著……

《閉上眼睛就是天黑》

依賴性人格的代表

武勝松,一個有些偏弱沒有主見的小男人,需要一個強勢的女人來照顧他,給他安定的生活,於是他選擇了馮玉敏這樣一個強勢的女人。他沒有主見,他事事聽馮玉敏的,但他血液裡卻好像有那麼一股衝勁兒和潛意識妄圖變為強勢一方的希冀,百合青春活力光芒四射的出現了......

特殊時期,造就了「網紅」方方。但正如方方所說,「疫情過後,武漢人便會回到以前的生活軌跡。生活就是這個樣子,像長江,永遠奔騰,不會停歇。」

熱度漸漸冷卻,作為一個作家,她的優秀作品會讓人們認識一個更加豐富立體的方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專訪方方:我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繼續寫武漢日記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1月25日,困在湖北省作協和文聯大院的方方開始寫「武漢日記」。 凌晨等著看方方的「武漢日記」,已經成了許多人入睡前的一種默契。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 方方口稱與國家沒有張力,卻被自己的封城日記英文版推介給出賣了
    最近幾天,方方對國外出版她的武漢封城日記一事做出了回應。如果僅僅看她的表白,方方說的似乎頗有道理,而且顯得有點受到曲解和冤屈。但如果看看國外出版商為她的日記英文版預售發布的推介,事情就完全不是方方所表白的那樣了,尤其是當她強調她與國家沒有張力時,這個推介卻把她的說辭完全給顛覆了,把她給徹底出賣了。那麼,下面就來看看方方的《方方日記——封城?
  • 方方武漢日記 新「傷痕文學」記錄疫情下的「傷痕」
    最近十分流行的《方方日記》的作者——方方同樣位列其中。而且這次「冷飯」不「冷」,方方還因此成為了紅人。在疫情進行的過程中,方方積極記錄著武漢人民的傷痕,在疫情還沒有結束的情況下,方方又積極號召大家記錄人們所經歷的「傷痕」。在3月10日的日記中,方方建議「民間寫手,組成團隊,尋找到那些喪親者們,幫助他們撰寫出自己親人尋醫以及死亡的過程。
  • 刷屏全網的「封城日記」拍攝者口述:我記錄了疫情中真實的武漢
    @蜘蛛猴麵包拍攝的「封城日記」vlog火到了國外。1月23日「封城」當天,他作為親歷者和拍攝者,用鏡頭忠實地記錄了這座城市的點點滴滴。上下班的護士、忙碌的志願者群體、等待藥品的患者家屬、穿越街道的外賣小哥……大疫之下,鏡頭下這座城市的普通人溫暖堅強。「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在武漢的作家方方看過視頻感慨,「以後有機會見到這小夥子,一定送他幾本我的書,以表達我的敬意。
  • 作家方方「武漢日記」走紅,震撼多少人心!
    讓人淚目。 之後,她還順帶說明了一個情況,意思是之前有一條微博被屏蔽了,其實她不想批判誰,自己100%和政府、和武漢人民站在一起。 最後調侃道:「只是當時寫到那裡,覺得反思也很必要。由此,就反了一下思。」
  • 胡錫進遭方方女士怒懟:「你以為你是誰」,我聽我一個朋友說的!
    估計老胡也沒想到他眼裡的這位「文人」居然會對他客觀中立角度的評判,做出這樣的定性,主要還是老胡天真的以為方方是個善茬,可以理解,不先入為主,不過小編相信方方後面會有更多的狗血操作,會讓老胡重新認識這位「作家」。方方是個作家,寫過啥,自己看得不多,唯一看了她寫的一篇日記,裡邊說豬肉的事,讓小編這個和養豬相關的人事,覺得她在瞎說豬肉,是武漢封城引起的。
  • 方方《武漢日記》英文版「正式出道」,她把人生的這九件事攬上了
    導語:作家方方的《武漢日記》英文版已在亞馬遜網站預售。一篇方方日記「正式出道」,看看這個人的所作所為,如下:德文版的方方日記,紅底黃字黑口罩隱喻,方方日記德語版介紹大概意思是這樣的:「《武漢日記:被封禁的日記,來自冠狀病毒危機初始的地方》,這是一個獨特的證據,見證了這場在短時間內蔓延到世界的災難的起源,一個毫無信義去恐嚇和掩蓋真相的體制,以及普通人對一個看似無所不能的政黨的堅決抵制
  • 方方《武漢日記》英文譯者回應網絡攻擊:讓書本說話
    負責翻譯作家方方《武漢日記》英文版的白睿文(Michael Berry)日前在推特轉發網友支持博文,表示自己的微博帳號遭到了許多攻擊,其中不乏激烈言辭。不過支持和鼓勵的聲音也不算少,白睿文發文感謝維護者,但對翻譯工作不多做解釋,希望讓書本自己「說話」。據公開資料顯示,白睿文是哥倫比亞大學現代中國文學與電影博士,現職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東亞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華語文學、電影、流行文化和翻譯學。
  • 作家方方「日記」的英文版,封面已經改了,但是……
    方方作家的日記,英文版和德文版的封面和簡介出現後,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4月11號,方方作家通過「學人」的採訪,也給出了相應的回應。對於封面上「敏感的小字」,方方作家給出了解釋。方方作家封面用「DISPATCHES」這個詞,那就說明,該書中所有的文字都具有「事實性」和「權威性」。但是方方作家的日記,具有這樣的性質麼?這書一出版,國外讀者並不是將它們當作消遣的,而是當作「權威」的解讀。
  • 「黑色眼睛」視野下的抗疫中國——方方們的公知話語邏輯
    談方方《日記》,不由想起多年前的一句經典話語——「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無論從社會影響和歷史地位言,它並不比《軟mai》和《日記》遜色。「黑色眼睛」應運而生,上世紀70年代末,正是「歷史終結」的鼎盛年代,自然而然地成為時代強音,在「重寫」的文學史上,作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依然與作者的巍巍高冠一樣未曾動搖。
  • 有感於方方武漢日記:培養孩子的宇宙視角,從現在做起
    知名作家方方,因備受爭議的《武漢日記》,成為熱搜的焦點之一。個人認為,創作源於生活。作家該寫什麼,有其個人的自由思考。社會需要不同類型的作家存在,公眾應該予以寬容。但方方日記也顯露了一些令人發省的問題:個人日記能否代表一個城市特殊時期的生態?
  • 時代的塵埃:一位武漢基層官員眼中的封城前8小時
    而封城前後流出的數百萬人,事後也可以換個人道主義的角度來看,如果不是那樣,整個武漢被感染和死亡的人數會比現在多很多。」作為一位當事人,他試圖勾勒出武漢在封城之際的驚心動魄。梁鑫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這是悲壯的時刻,而且還是在春節就要到的那一刻,人類史上史無前例,一座千萬人的城就這樣被封了!一群人想方設法地奪路狂奔,而留下的人,將與這座城市共生死。
  • 毒牙方方,又一個火線投敵的汪主席​
    首先,部分政府高官跟隨他投敵,這其中包括時任中l宣l部部長的周佛海、實業部長陳公博、外交l部亞洲司司l長高宗武等人。 在他影響下,先後超過150萬中國軍隊向日軍投降,當了偽軍二鬼子。據統計,投敵的國軍中,少將以上軍官有幾十人之多。
  • 方方寫日記有什麼錯?《萬箭穿心》是部好電影!
    當然,演員顏丙燕對李寶莉的這些性格特點把握得非常好,似乎顏丙燕就是李寶莉,可她不是武漢女人。方方能夠寫出這種現實題材的作品,必定是基於她對武漢人事有深刻認識,這也讓我想起同樣以武漢底層人物為創作背景的《生活秀》,它是湖北人池莉寫的一部小說,也被改編成電影。
  • 方方日記,可以當「心理諮詢師」用!
    文 | 八段錦,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01 用日記替代「心理諮詢師」?自從日記被傳播,罵方方的人就各顯神通,不過罪名統一的:「負能量」,喜歡曝光陰暗面。他們可能打破頭也想不明白,如此「負能量」,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追捧」?
  • 「武漢日記」拍攝者蜘蛛猴麵包:用鏡頭記錄疫情中「不服周」的武漢人
    武漢宣布封城那天,我剛好要出門採購生活物資。在那之前,我已經好幾天沒出過門了,但網上關於疫情的信息越來越多,看得讓人恐慌,我就想出門看看外面到底什麼情況。加上平時就有記錄生活、記錄畫面的習慣,我就把所見所聞拍了下來,簡單剪輯了一下,然後習慣性地放到了微博上。第一集的「誕生」,說來就是這麼簡單。
  • 武漢封城,需要被記住的不僅是李蘭娟
    孫勇武漢封城,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抗疫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以此為標誌,中國進入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緊急狀態。歷史會銘記武漢封城的那一天:2020年1月23日。10個多月後的今天,中國已經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在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走出疫情的濃重陰霾,百業穩步復產復工,民眾的生活也慢慢走向正常化。
  • 災難和恐懼、愛和責任——韓國電影《流感》
    故事從一群東南亞偷渡客被裝進貨櫃後開始,當他們到達韓國後,整個貨櫃的人,除了一名叫孟瑟的倖存者之外,全部都已經死亡。這位倖存者身上攜帶了致命的豬流感病毒,在擺脫蛇頭和他弟弟的控制下跑進鬧市之中。只能說阻礙人類進步的不是弱小和無知,傲慢才是。在突如其來的未知病毒面前,管理者也同樣表現出了傲慢和輕視,對專家提出的立即封城建議不予採納。後來疫情大爆發,所有醫院都擠滿了相同症狀的患者,整個城市陷入一片混亂,政府才不得不採取緊急封城措施。
  • 時代的一粒灰終究會落在自己頭上
    爭議日記方方日記在美國出版在國內引起了巨大爭議,其實我並沒太在意這個事,我在意的是方方本人真實動機,但動機是最難考證的,如果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認識方方,還可以從她平時言行中得出一個更靠譜的結論,可惜我們並不認識。
  • 武漢殯儀館手機扔滿地,主人已化為灰燼?真相令人氣憤
    最近,作家方方的《武漢日記》系列文字記錄,受到大家關注。但2月14日,微信公眾號「半城鄭州」在節選方方日記中部分文字時,配上了一張堆滿手機的網圖,還稱「這是殯葬館扔得滿地的無主手機,而他們的主人全已化為灰燼。」見到武漢殯儀館如此不尊重死者遺物,網絡上隨即聲討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