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日記」拍攝者蜘蛛猴麵包:用鏡頭記錄疫情中「不服周」的武漢人

2020-12-06 上觀

在武漢因疫封城的第一天,出於「記錄時光」的習慣,林文華(新浪微博@蜘蛛猴麵包)開始用視頻「寫」武漢日記。他將自己拍攝製作的武漢日記系列視頻發到微博上,引來幾千萬人觀看


在他的視頻日記中,有在超市買菜、在公園遛狗的武漢市民,有困在城中無家可歸的打工者,有背著設備給老舊小區消毒、日搬千箱礦泉水給醫護人員的志願者,有將自家餐館、酒店無償用作醫護人員「食堂」「宿舍」的老闆……

林文華是個武漢伢,畢業於中南財大廣告學專業。他做過網站,開過咖啡館,幹過新媒體公司,職業軌跡划來划去,「拍攝生涯」卻一以貫之。「我算是愛一行幹一行。」他說。


林文華(新浪微博@蜘蛛猴麵包)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轉行做起影視拍攝製作的林文華,在武漢因疫封城的第一天,出於「記錄時光」的習慣,開始用視頻「寫」武漢日記。



在他的視頻日記中,有在超市買菜、在公園遛狗的武漢市民,有困在城中無家可歸的打工者,有背著設備給老舊小區消毒、日搬千箱礦泉水給醫護人員的志願者,有將自家餐館、酒店無償用作醫護人員「食堂」「宿舍」的老闆……


他將自己拍攝製作的武漢日記系列視頻發到微博上,引來幾千萬人觀看。


「真實可信,激發共情,看得眼淚唰唰流」「這是2020年我看過最好的vlog」「感謝你的記錄與分享!你的視頻給了我勇氣和溫暖」「哥們兒,你替大家逛武漢,給我個帳號,我給你轉汽油錢」

……

成千上萬的網友轉發、評論他的視頻版「武漢日記」。他的微博粉絲,從3000增長到500多萬。

他的微博名比真名(林文華)更知名了,就是網友們熟知的微博紅人「蜘蛛猴麵包」。

「我的拍攝主要是圍繞著『人』,不同的人,形形色色的人。」蜘蛛猴麵包說。

城市被按下暫停鍵,但生活還在繼續

如何繼續?

草地:您是怎麼想到要以視頻的形式來「寫」武漢日記的?開始拍攝時給自己定計劃了嗎?

蜘蛛猴麵包:最開始我並沒有什麼「雄心」,要去做一個系列。武漢宣布封城那天,我剛好要出門採購生活物資。在那之前,我已經好幾天沒出過門了,但網上關於疫情的信息越來越多,看得讓人恐慌,我就想出門看看外面到底什麼情況。

加上平時就有記錄生活、記錄畫面的習慣,我就把所見所聞拍了下來,簡單剪輯了一下,然後習慣性地放到了微博上。第一集的「誕生」,說來就是這麼簡單。


第一集也沒有引起很多關注。但從第二集開始就不一樣了。


1月24日,武漢封城第二天,我一早醒來,看到一位醫生朋友留言,說一些武漢人組建了志願者群,義務接送受公共運輸停運影響的醫護人員上下班。我心想,我有車,家人又不在身邊,我適合做志願者啊!還可以借這個機會出門,去拍攝記錄封城中的武漢。

《2020武漢日記》第2集


那天是大年三十,晚上我去朋友家吃年飯。於是網友們通過我的鏡頭,看到了疫情期間武漢人特別的年飯。進門就用消毒液洗手,戴著口罩聊天,因為封城沒能回到家人身邊,自己下廚,沒有大魚大肉。大家都知道「正常」的年飯什麼樣,看到武漢人眼下的年飯,應該觸動了很多人。我的「武漢日記」也就是從這一集開始火的。

頭三集「武漢日記」,就是我封城頭三天的生活。我今天要做什麼,我會去哪裡,會見到什麼人,那麼我的鏡頭就跟著我自己,去記錄我的所見所聞。後來,開始有網友或志願者朋友給我介紹一些拍攝對象,我的拍攝也逐漸有了一些主題。


「武漢日記」從開始到現在,拍攝、剪輯、文案、配音配樂,都是我一肩挑,沒有助手。我的裝備包括一個GoPro、一臺攝影機,還有一個無人機,用來航拍武漢的城市面貌。

草地:您在封城首日的視頻裡說,這座城市的秩序會一如往常。當時武漢醫療資源、食品供應等還處於緊缺狀態,還有很多病人入不了院,您這麼說是表達一種願望,還是基於什麼原因的判斷?

蜘蛛猴麵包:其實我拍攝的絕大部分對象,是和我一樣沒有感染,生活在被封閉、隔離起來的城市裡的人們,這個群體也很龐大。

但生活還在繼續。如何繼續?這是我的鏡頭對準的地方。

草地:都說武漢是一座生活非常火熱的城市,但當您做志願者,驅車行駛在空蕩蕩的武漢街頭時,內心有什麼感覺?

蜘蛛猴麵包:最開始的時候,是一種新鮮感。誰也沒有這種經歷,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卻不見人也不見車。

封城開始那段時間,武漢天氣特別不好,一直是陰雨天,在路上走著走著,就會有種悽涼感。

一直到2月份,你上街看到的還是這樣一個景象,那時就產生了一個新的感覺:這一切很不真實,就像在做一場夢,但這個夢太長太長了。很傷感。

「武漢日記」第16集裡,我去了一趟武漢站。我站在接站層,還能聽到頭頂出發層傳來的列車軌道那些機械的轟隆聲,而我放眼看偌大的火車站,四處都空空蕩蕩,進出閘口全部關閉,一個人也看不到。當時有一種很強烈的世界末日感。


這兩天,武漢各處火車站、地鐵站、公交車都在消殺,我又有一種強烈的感覺:一切都在準備中了,這座城市準備好了!

最近天氣也特別好,也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好消息。春天真的來了,冬天真的過去了,這場噩夢快要醒了。

讓大家看到真實的武漢

而不是靠想像或由各種各樣新聞拼湊成的武漢

草地:疫情期間,您有沒有感到害怕、無力,甚至痛苦、絕望的時刻?

蜘蛛猴麵包:有。「武漢日記」第10集裡,那個我跟拍過的女孩,她父親因新冠肺炎去世,我在醫院門口看到她痛哭。後來她往殯儀館去了,我和一位住在附近的朋友見了一面,我們就站在大街上,保持著一段距離,互相說保持聯繫,然後說保重。其實我們心裡都很悲痛。回家路上,我的情緒跌到低谷。


《2020武漢日記》第10集

我手足無措,你知道嗎?產生了自我懷疑,我覺得這麼多天,拍了這麼多視頻,但這些東西能起得了什麼作用呢?

那段時間,也有一些網友在微博上給我發私信,向我求助。還有少數網友把我當「樹洞」,向我傾訴自己的痛苦。

還有網友給我寄來防護物品,有口罩和酒精。

草地:就您得到的反饋來看,「武漢日記」當中哪些故事是引起最廣泛關注的?為什麼是它們?

蜘蛛猴麵包:有一對70多歲的老夫妻,因為私家車限行兒女不能來接,老爺爺便用輪椅推著剛出院的老奶奶,計劃用三個小時步行幾十公裡回家。老爺爺頭髮花白,但推著老伴和綁在輪椅上的大包小包,健步如飛地走在空蕩蕩的馬路上,實踐走路回家的「宏願」。


還有那位志願者媽媽,疫情暴發後就開始做義務司機,為醫院運送各種捐贈物資。她家裡有三個孩子,出門前她把菜洗好,晚飯時間回不去,就用手機遠程指揮13歲的大女兒煮麵條給弟弟妹妹吃。

受關注的不只這兩個故事。這些故事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我覺得是因為它們打動人心,能觸到故事以外的人心裡的同一個位置。

草地:您拍攝的哪個人物是讓您自己最感慨、最難忘的?

蜘蛛猴麵包:應該說是周媛子醫生。她已經退休了,還保有一種源於善良本性的少女感。


周媛子醫生

她三次請命返回工作崗位,因為本身在做志願工作,也通過一己之力為醫院籌集到各種緊缺的醫療物資。我們通過一位志願者介紹而認識,她當時給我發來一段醫學生誓詞,開頭兩句是「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然後她說,「我始終記得當初的誓言,此生無悔做醫生」。這句話她說得非常誠懇。

周醫生身上特別強烈地體現著醫生的職業精神:疫情就是命令,我一定要回到崗位上去。周醫生真的很了不起。

草地:您怎麼看待自己拍攝的「武漢日記」?

蜘蛛猴麵包:大家通過「武漢日記」認識了我,很多人會說我是一個視頻博主,實際上我認為我沒有「博主屬性」,我算是一個做影像的人。這場巨大的疫情發生在我的城市,我用視頻的形式,真實記錄了這座城市裡的人,記錄他們怎樣面對疫情,如何度過這段時期。這就是我的出發點。

視頻發布之後,有幾千萬人看。網友說,通過這些視頻,他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武漢場景,不是他們靠想像,或是由各種各樣新聞拼湊成的武漢。大家看到真實的武漢並不是特別混亂無序的樣子。

另外,這些視頻還讓很多人接收到溫暖的力量,比如防護物資短缺時,一位醫生一開家門看到不知哪位鄰居掛了副泳鏡給她。這種普通人、陌生人之間的友愛、互助一直在這座城市裡傳遞。這樣溫暖人心的人和事越來越多地湧現出來,讓人看到還有那麼多人在努力地保衛這座城市。這種溫暖的力量就是黑暗中的希望,讓我們堅信一定能戰勝疫情。

這是千千萬萬人匯聚起的力量。我並沒覺得自己拍「武漢日記」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我就是作為一個影像創作者,做了我能夠做的事。

拍攝「武漢日記」,我也沒有特別關注畫面構圖,沒有用三腳架,沒有炫什麼技法,我只是把鏡頭對準人,盡力捕捉他們的表情,很正常地跟他們聊天。我寧願畫面不「美」,但我要原汁原味,要他們真實的反應。真實的信息才是有效的。

重生,武漢會重生

草地:您怎麼描述「武漢性格」?

蜘蛛猴麵包:大部分老武漢人給人的印象,可能是說話挺大嗓門,脾氣挺火爆,甚至讓人覺得有點沒禮貌。

但這場疫情讓我們看到武漢人的另一面。我覺得就是不屈服。看不慣的就要說出來,很真誠,很直接,情緒宣洩出來後還能回歸平和。


而且這場疫情中,武漢人很團結。鄰裡間,社區內,還有陌生人之間,無私的互幫互助太多了,我覺得這座城市的人真棒。

草地:您覺得疫情過後,武漢人需要邁過什麼坎或需要什麼幫助,才能重拾幸福生活?

蜘蛛猴麵包:首先,很多人面臨經濟壓力。公司倒閉或者其他原因導致失業。

其次,武漢人能否被其他地方的人接納,這個是我關心也擔心的。

還有,那些真正在這場疫情中經歷了生離死別的苦難、家庭破碎的人,他們可能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心理建設。尤其是疫情結束後,他們還要為逝去的親人料理後事,這對生者是一道坎。

草地:您覺得這場疫情對武漢會有什麼改變?

蜘蛛猴麵包:重生,武漢會重生。這座城市的一切都會慢慢恢復起來。

經歷了這麼大一場戰「疫」,我覺得武漢所有人應該都會成長,包括公共衛生意識、社區共同體意識。雖然接下來武漢還會面臨很多新的、更大的問題,但這座城市的人民經受住了考驗,疫情映照出他們的堅強。


我覺得武漢人現在的狀態,是鼓足了勁兒去重建、去重生,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武漢的發展進步一定會更快。


2019年,蜘蛛猴麵包獨自在馬達加斯加摩託騎行,身後是猴麵包樹大道。

草地:您在「武漢日記」中問過大家——「疫情結束後的第一件事,你想好了嗎?」您的答案是?

蜘蛛猴麵包:我當時最想做的事是剪頭髮。周媛子醫生得知後,帶我去了她社區裡一個很「古老」的小理髮店,師傅給我剪了發。

現在我的答案是,等疫情結束要去和家人團聚,好好聊聊天。也不說什麼特別的話,只是聊家常,但一定要和家人團聚。


2019年,蜘蛛猴麵包在海南三亞後海村。

草地:就像媒體年末會評選「年度詞彙」,您認為疫情期間的「武漢詞彙」是什麼?

蜘蛛猴麵包:我覺得應該就是不屈服,武漢話叫「不服周」,不信那個邪!

相關焦點

  • 蜘蛛猴麵包:用影像記錄武漢人的力量 | 2020青年力量
    透過網友蜘蛛猴麵包的鏡頭蜘蛛猴麵包一邊在武漢做志願司機,一邊用影像記錄這座城市:他想讓大家看到這座城市的力量,消除恐懼,共同度過2020年的春天如果累計全網播放量,林文華的Vlog《武漢日記2020》有幾千萬次的播放,無論是抖音還是人民日報,都曾多次轉發。他的網名更為人所熟知:蜘蛛猴麵包。
  • 刷屏全網的「封城日記」拍攝者口述:我記錄了疫情中真實的武漢
    @蜘蛛猴麵包拍攝的「封城日記」vlog火到了國外。1月23日「封城」當天,他作為親歷者和拍攝者,用鏡頭忠實地記錄了這座城市的點點滴滴。上下班的護士、忙碌的志願者群體、等待藥品的患者家屬、穿越街道的外賣小哥……大疫之下,鏡頭下這座城市的普通人溫暖堅強。「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在武漢的作家方方看過視頻感慨,「以後有機會見到這小夥子,一定送他幾本我的書,以表達我的敬意。
  • 專訪方方:我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繼續寫武漢日記
    身處武漢現場的方方,用帶著個人體溫的筆觸,記錄下時代洪流中的一個個小人物,描述那些生與死、哀與樂。 以往熱鬧的江城,封城後也冷清下來。/ @蜘蛛猴麵包 至3月2日,「武漢日記」已經寫到了第35篇,武漢仍未解封。
  • 新視界|武漢故事!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拍攝紀實
    6月26日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上線,在國內上線首日即為微博全站日榜第一名;在國外登上日本雅虎國際新聞第一名。數天之內,全網播放量逾3000萬人次。紀錄片講述了疫情風暴平靜之後,10個普通武漢市民重啟的生活,片中有笑有淚,既展現了武漢人性格中豁達、樂觀、不服輸的一面,也披露了武漢經歷疫情之後一時難以癒合的創傷。
  • 方方武漢日記 新「傷痕文學」記錄疫情下的「傷痕」
    最近十分流行的《方方日記》的作者——方方同樣位列其中。而且這次「冷飯」不「冷」,方方還因此成為了紅人。在疫情進行的過程中,方方積極記錄著武漢人民的傷痕,在疫情還沒有結束的情況下,方方又積極號召大家記錄人們所經歷的「傷痕」。在3月10日的日記中,方方建議「民間寫手,組成團隊,尋找到那些喪親者們,幫助他們撰寫出自己親人尋醫以及死亡的過程。
  • 武漢夫妻抖音記錄封城日記:收到了山東白菜、東北土豆和河南燴麵
    2020年的春節可以說是人們過的最特別的春節,突然而至的疫情讓團圓顯得更為珍貴,也讓原本平凡的日常變得特別起來。最近,抖音上就走紅了這樣一對夫妻,通過鏡頭記錄武漢最近真實的「疫區日記」,收穫了百萬網友的點讚。朱朱和老林是一對居住在武漢的夫妻,他們的抖音帳號則是兩人名字的結合——「朱林之好」。
  • 武漢女孩的方艙日記
    那麼,日記是什麼呢?家住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的阿布不幸成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之一,隨後她被送往武漢方艙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在長達20天的治療中,阿布每天用視頻記錄生活,視頻的主角有時是人,有時是畫,有時是一封信,而無一例外,視頻傳達的都是人於逆境中直抵肺腑的溫暖。
  • 為疫情,人人都可以做點什麼,藝術刺破病毒
    原創 go妹Effie artgogo一不小心進了藝術圈兒THANKS FOR ARTING CHINA2020年的元宵節,無數城市為武漢點燈、為在疫情中受難的人們點燈、為奮鬥在一線的醫者點燈,高聳入雲霄的中國紅是這至暗時刻裡的一股暖流
  • 疫情之後,鏡頭記錄,已經過了三個月的真實武漢的城市面貌
    一縷陽光,從天邊的雲層中斜射過來,照亮了武漢,這個九省通衢、位於中國中心的城市。一場疫情的爆發,使武漢一夜之間的名聲,傳遍了世界各地。我是健康項目的執行人,雖然並不是武漢人,卻在武漢工作。晨曦中的武漢在甦醒一晃三個月,疫情過後的一個真實的武漢,即將展現在您的面前。
  • 一個日本人鏡頭下的武漢,真實到令人感動
    疫情所造成的巨大衝擊雖然已經褪去,但前段時間北京新發地疫情又帶來了一些惶恐。曾經交出過近乎滿分答卷的我們已經能夠遊刃有餘的處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似乎已經淡忘了那個我們曾經最關注地方,現在究竟怎麼樣了?好久不見,武漢Long Time No See, Wuhan5月15日,日本導演竹內亮開始募集「住在武漢的人」拍攝對象。
  • 方方《武漢日記》英文版「正式出道」,她把人生的這九件事攬上了
    英文版標題則用了「來自(疫情)震中的源頭」。從「滿地無主的死者手機」開始,一篇篇約稿背後的動機和目的,逐漸浮出了水面。一邊寫日記,一邊翻譯,一邊出版,一邊上架,這速度也真是槓槓的,若說沒有內外勾結,小編是不信的。
  • 他們眼中的武漢,美麗而堅韌!五位外國人向世界講述2020年武漢戰疫...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他沒有選擇「撤回」,而是一直堅守武漢,並在個人臉書帳號上撰文、回帖。他甚至走上街頭,用阿拉伯語在個人臉書帳號上直播武漢實況。武漢暫時關閉離漢通道後,楊航曾在臉書上發布一帖子,引發近3000網友互動。他這樣寫道:「我打開陽臺的門,冷空氣迎面而來……毗鄰的綜合大樓和高層建築裡傳出了巨大的喊叫聲。有人在喊『武漢加油!』數百甚至數千人回應『武漢加油!』」
  • 《武漢戰疫紀》-真實記錄了苦難武漢的經歷及全民抗疫的英難故事
    隔離病房嚴格的物品管控制度限制了攝像機進入拍攝,但一個經過嚴格防疫的運動相機還是記錄下醫護人員的艱辛,在每個人6個小時的值班時間裡,不能喝水不能進入衛生間,穿上紙尿褲等等措施,直到出了病房,滿是勒痕和水泡的臉,滿身的麻疹和有些不得不吸氧等防護服不透氣的不良反應,就是為了珍惜使用300多元一套的防護服,唐欣醫生就是其中一位代表。
  • 央視9.9高分紀錄片:在武漢,那些彼此守望的普通人
    很多老人都怕拖累子女 圖/紀錄片《武漢:我的戰「疫」日記》除了生病需要救治的患者,還有許多人,在這場疫情中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天貓店壹點靈是一家為顧客提供付費心理諮詢的小店,除夕那天,壹點靈開通了免費的心理援助,並分三批招募了500名心理諮詢師志願者。
  • 「專欄」葉青武漢日記:6日武漢新增死亡數字是0
    希望我的武漢日記對大家研究此問題有所裨益。——葉青「非常時期,武漢成了全國人民掛念、祈福的城市。封城後,武漢人民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 武漢在發生哪些變化?葉青是一位定居武漢40年的市民,也是一名學者和官員。在過往多期的專欄文章裡,葉青實時記錄了很多觀察和親歷的事件,並提了很多建設性的建議,深受讀者好評。這將是一份寶貴的史料。
  • 寫給媽媽的日記 從您支援武漢那天起
    Ps:你多久沒有寫日記了? 日記對於80、90後可能是一篇博客、一篇QQ日誌或是一份每天的家庭作業。記錄的可能是當天遇到的新鮮事、一段時間的感受、一篇帶有天氣和心情符號的當天記錄。
  • 武漢日記:一位普通市民的生活點滴
    編者按:  1月23日以來,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武漢採取封城措施。胡泊用日記記錄下自己作為武漢一個普通市民,在這期間的生活點滴及個人感受。  日記本應該記的是平常生活,碰到武漢這次封城,那就把這段時間的生活、感悟記錄下來,作為一種紀念嗎?但我想,更應該積極的是,做好自我及家人的防護,這樣既是對自己家人的負責,也是對武漢我們熱愛的故鄉之城負責。  這就是封城第一天,一個武漢市民--我的日記!
  • 新聞日記《瞬間的永恆》在武漢出版發行
    新華網武漢1月3日電 (汪智勇 陳棟)《瞬間的永恆--新華社高級記者方政軍新聞日記五十年》新書發布會日前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中國新聞教育界泰鬥方漢奇先生等業內專家學者紛紛為之點評。《瞬間的永恆--方政軍新聞日記五十年》整理了方政軍50多年來所寫的日記選編及發表的部分重要新聞,講述了新聞背後的故事,記錄了作者半個多世紀不忘初心的新聞歷程和社會不平凡的變遷,小到對百姓生活的細微觀察,大到對社會與歷史發展的思考。多位新聞界專家對《瞬間的永恆——方政軍新聞日記五十年》給予高度評價。
  • 一個日本人這樣拍疫情後的武漢,2500萬人圍觀!
    《好久不見,武漢》宣傳海報片子的拍攝者、一位42歲的日本紀錄片導演和他的團隊忐忑等待著結果:在這個短視頻稱霸的時代,這部時長達1小時、把鏡頭對準普通人的紀錄片,是否會有人看?很快,他們的這個擔心就被打破了。
  • 疫情下,武漢建設者在海外進擊
    中鐵大橋局四公司橋梁工程師丁海東用Vlog記錄疫情下他工作的一天。孟加拉帕德瑪大橋是「一帶一路」上最大橋梁工程,大橋全長4.16公裡,為公鐵兩用大橋,上層是雙向四車道公路,下層為單線鐵路。工程師丁海東在工作之餘,用手機鏡頭記錄下工作日常,「我想把疫情下武漢建設者的風採,用這種方式記錄下來。」透過他的鏡頭記者看到,中孟兩國工人在工地上全部佩戴口罩。Vlog拍攝當日,監理在檢查承臺中層鋼筋、冷卻水管、接地鋼筋並對模板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