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體積增大100倍的吸水膨脹袋,大大提高了防汛搶險效率的高科技...

2020-11-23 紡織導報

3分鐘體積增大100倍的吸水膨脹袋,大大提高了防汛搶險效率的高科技材料!

發表時間:2016/7/26

2016年入汛以來,全國各地頻現強降雨天氣,多地遭受洪澇災害。7月18日開始,新一輪暴雨侵襲北方多地,北京、河北、山西等地爆發城市內澇,部分道路交通中斷。防汛沙袋成為低洼地區 、地下室入口、車庫等的必備防汛物品。

科技的進步已經滲透到了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小小的防汛袋也不例外,利用高科技的防汛袋如何製成?有何特點?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運用高吸水材料(吸水橡膠)製成的吸水膨脹袋及其在防汛工事中的應用。

吸水膨脹袋的神奇功效

吸水膨脹袋是一種運用高吸水材料(吸水橡膠)作為填充物而製成的高科技產品,它克服了沙土袋使用前需大量準備沙石土塊、使用中需花費時間裝填以及需要大量人力進行運輸、使用後需要進行清理等缺點,具有操作簡單、攜帶方便、膨脹迅速、重量增加快、不需要依賴沙土、勞動強度輕等優點。


吸水膨脹袋最顯著特點是「以洪澇克制洪澇」、提高防汛物資科技含量和抗災搶險效率。在發生水患險情時,420g的吸水膨脹袋浸水3~5分鐘立即成為20kg的應急膨脹袋,且吸比沙土包堵截速度快9倍,可以進行有效的防洪堵漏。同時,吸水膨脹袋向一般的布袋一樣輕巧,可以摺疊儲存,又可堆砌。可廣泛應用於防洪搶險、堤壩漏洞、淹水浸水、工程截流、暗溝和暗洞的堵塞、消浪防衝、防洪堤壩的臨時性加高、防水圍牆等防汛工事臨時構築等。


「膨脹能量」來自高吸水樹脂

吸水膨脹袋中的膨脹劑是由「高吸水樹脂」(SAP)人工合成的無毒無味、不融水、難燃燒的高分子聚合物。SAP是具有良好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的總稱。這類材料含有羧基、羥基等強親水性基團,並構成具有一定交聯度的三維網絡結構,能夠迅速吸收並保持自重十幾倍乃至上千倍的水,是一類集吸水、保水、緩釋於一體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膨脹劑裝在具有透水性能好的無紡布製作而成的外層袋內。當與水接觸時,短時間內樹脂溶脹且凝膠化,體積快速膨脹,重量快速增加。膨脹袋膨脹速度2~3 分鐘達到最大膨脹體積,可達原體積的80~100 倍。


SAP的吸水機理

SAP是由三維空間網絡構成的高聚物,它的吸水既包含物理吸附,又包含化學吸附。高吸水樹脂吸水後與水分子間存在3 種作用:水分子與高分子電負性強的氧原子形成氫鍵結合;水分子與疏水基團的相互作用;水分子與親水基團的相互作用。水分子在吸水樹脂內以3種形式存在:結合水、束縛水、自由水。結合水通過溶劑化、配位鍵或氫鍵在凝膠的內外表面結合;束縛水通過氫鍵或取向力與結合水連接;自由水是靠高聚物的三維空間網絡作用,儲存在吸水樹脂的網絡內。


SAP的應用領域

醫藥衛生——衛生巾、嬰兒尿布等衛生用品,成隱形眼鏡、抗血栓材料、醫用繃帶、棉球和紗布等產品。


農林園藝——可以實現改良土壤的團粒結構,增加透水性、透氣性,為節約灌溉用水,降低灌溉次數提供了新的途徑,對改善土地沙漠化,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十分重要。


建築領域——與建築材料混合,遇水後能膨脹、堵漏,防止建築物的損壞,並且還能反覆的吸水-放水;填充在建築物的內部,起到調節建築溼度的作用;還可用於水庫、水壩的堵漏材料及人工雪場的建造,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重要的意義。


工業領域——利用其高溫下吸收水分,低溫下釋放水分的特點,製成工業用防潮劑;油田上,可以用作驅油劑、堵水劑等;還可以用作脫水劑、增稠劑、水溶液塗料等。




其他方面——SAP在日常用品、電子工業、化妝品行業、電纜行業等方面也有很重要的應用。如日常用品方面,可以製成食品的保鮮劑;電子行業上,可以用其製作溼度傳感器、溼度測量器等;化妝品行業上,可以用作化妝品的保溼劑、添加劑、香水的緩釋劑等;電纜行業上,可以作為添加劑添加在電纜芯之間,一旦電纜破損能迅速吸水膨脹,防止進一步損壞。

相關焦點

  • 產業用紡織品顯神威 吸水3分鐘膨脹40倍
    產業用紡織品顯神威 吸水3分鐘膨脹40倍 2013-06-26 17:16:01 來源:網上輕紡城 大麻袋裡有個「袋中袋」,遇到積水後,「袋中袋」會主動吸入積水
  • 高科技重新定義新時代搶險抗洪
    原標題:高科技重新定義新時代搶險抗洪 北鬥高精度地災監測預警、雷達流速儀、大數據研判、AI預測城市內澇、紅外無人機搜救……面對兇猛的洪水,越來越多高科技含量的抗洪「神器」正廣泛運用到防汛搶險一線,改變了以往依靠人力肩挑背扛的「肉搏式」抗洪,高科技正在重新定義新時代抗洪搶險。
  • 鎮江江心洲:搶險不再「摸黑」,應急照明燈點亮防汛江堤|防汛抗災第...
    7月18日17時10分,在鎮江江心洲堤圩上,亮起了一排應急照明燈,江心洲巡堤和搶險,將不再「摸黑」。   7月18日,鎮江丹徒江心洲水位超過警戒線1.17米,防汛抗洪的任務更為艱巨。臨近堤岸的外壩路段,是江心洲抗洪搶險的第一線,地方政府和部隊防汛抗洪的工作人員均在此處值守,隨時監測雨情、汛情,這裡也是預報水位和堤壩紅線變化情況的第一站。   由於該臨時工作點地處偏僻,臨近區域沒有覆蓋低壓電力線路,無法得到可靠的電力供應。尤其是部隊戰士在夜間巡視時只能依靠手電筒進行照明,巡查效率低、消耗體力大,也存在一定安全風險。
  • 「龍吸水」排水車排澇顯神威
    ▲大功率「龍吸水」排水車在積水最深處展開作業。降雨明顯偏多,江河湖庫多個站點超警戒、超汛限水位,部分堤防、水庫發生重大險情……4月29日上午,南昌市2020年防汛應急演練在新建區幸福水庫舉行,近百名搶險隊員演練了抗洪搶險中易發多發的管湧、漫溢、水上搜救、淹沒區排澇等險情處置。演練模擬南昌新建區幸福水庫集雨範圍內4月27、28兩日遭遇特大暴雨,水庫水位上漲迅速。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防汛應急預案等3部應急...
    當江河發生洪水時,水文部門應加密監測頻次,雨情、水情信息應在2小時內報到當地防辦,重要站點的水情信息應在30分鐘內報到省防辦,為各級防指決策提供依據。當預測即將發生嚴重洪水災害時,當地防指應及早通知有關區域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屬一般性汛情、工情、險情、災情及搶險救援等信息,按照分管權限,報送本級防指負責處理。
  • 海澱首次用上「水務大腦」,防汛調度僅需8分鐘
    一旦出現道路積水等防汛事件,「水務大腦」可迅速報警,協助指揮調度人員科學決策。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獲悉,「水務大腦」啟用後,海澱區防汛調度指揮時間縮短至8分鐘。今天下午14點01分,海澱區下起了大雨,田村北路鐵路橋下出現積水,瞬時達到10公分。十分鐘後,積水深度增至30公分,交通出現堵塞。與此同時,海澱區水務局接到預警,迅速通知水務搶險一隊。
  • 防汛基礎知識
    流量:指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水體某斷面的水體積,以m3/s計,它是水體水資源的重要指標。汛限水位:為發揮水庫的防洪效益,汛期內預留一定的防洪庫容,以在發生預計防禦的最大洪水時,使水庫水位的上漲不超過允許最高洪水位。這個汛期控制的最高蓄水位稱汛期限制水位。
  • 無人船、無人機、大數據……2020年我們用高科技抗洪
    入汛以來,為做好防汛預警和監測工作,許多城市都使用了水文在線監測、無人船、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成果,不僅提高了防汛工作效率,也為抗災搶險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遙感觀測探水勢 智慧水利開「處方」 江西省水文局計劃財務處處長陳祥19日表示,在今年抗洪搶險中,江西省水利系統充分運用水文在線監測、無人船、無人機區域組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一系列智慧水利的成果,提前預測、查險會診、為防汛搶險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 長江流域暴雨地質災害,重慶上演高科技搶險演習
    這次演習中,多種高科技設備、救援手段也大展身手。應急救援演練現場。三維測量5G連線 順利爆破堰塞湖「嘭嘭嘭」隨著三聲發令槍槍響,演練正式開始。「由於持續暴雨和上遊來水導致萬州區磨刀溪流域出現明顯漲水過程,使多個水庫壩前水位接近汛限水位。經調控演算,本次洪水洪峰值將達3600m/s,超五十年一遇。」
  • 人民為中心 專業做支撐——長沙市2020年防汛工作側記
    「沒有建立這個站之前,每年的汛期,為了保證早上8點向有關部門提供流量數據,我們3個人早上6點就要攜帶設備從市區出發到這裡測量、收集水文信息,前後差不多折騰2個多小時,司機師傅嘮叨聲、埋怨聲不絕於耳。」長沙市水文局職工胡潤冬回憶起過往唏噓不已,「撈刀河畔經常出現嘮叨聲,也難怪師傅嘮叨,路況不好,車況不好,加上測量的難度比較高,工作的確不好做。」
  • 山竹肆虐時大顯神威,龍巖人發明的「龍吸水」太牛了
    03技術先進 填補國內市場空白2018年8月支援山東壽光救災現場「我們的『龍吸水』是國內目前最先進的大流量排水搶險車,有80多項國家專利。」僑龍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志國自豪地介紹,享譽全國的「龍吸水」是僑龍獨創,其核心專利獲得第十七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僑龍「移動式應急搶險泵站技術」連續8年列入水利部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垂直供排水搶險車、履帶式移動泵站、大流量排水搶險車、遠程控制分離式應急排水搶險車等四個新產品的總體技術指標及性能全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外市場空白。
  • 昴宿星團望遠鏡觀測效率又提高約7倍
    新設備使該望遠鏡觀測天空中一個區域所需時間縮短了大約7倍,大大提高了觀測效率。「昴宿星團望遠鏡」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該望遠鏡的直徑為8.2米。從1999年開始科學監測以來,它在最遠星系的發現方面已創造了諸多新紀錄,為空間觀測工作做出了貢獻。此次安裝的新一代超廣角主焦點照相機是由佳能公司參與研發並生產的。
  • 研究人員製造糾纏光子的效率比以前提高100倍
    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製造出了一種基於晶片的光子源,其效率是之前的100倍,使大規模的量子設備集成觸手可及。研究論文12月17日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為了創造光子對,研究人員將光困在精心雕琢的納米級微腔中;當光在腔中循環時,其光子會發生共振並分裂成糾纏對。
  • 齊魯早報|防汛關鍵期來臨,山東下達防汛「戰備令」
    一天之計在於晨早起的你快跟隨齊魯壹點來速讀昨夜今晨的新聞吧防汛關鍵期來臨,山東下達防汛「戰備令」當前,山東省正值主汛期,防汛工作已經到了最緊要關頭。山東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各應急救援力量全面進入戰備狀態,隨時準備投入搶險救援。
  • 體積是地球的1.3億億倍,是太陽的100億倍
    相信大家也都清楚,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其體積遠遠大於地球,據科學家推測太陽可以裝下130萬個地球。由此可見,太陽是非常大的,大得超乎想像。雖然說太陽在我們眼裡是一個"巨無霸",但如果放眼宇宙,那太陽的大小便算不得什麼了。
  • 湘陰縣2020年度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1.4、編制原則(1)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立科學的發展觀,防汛抗旱並舉,努力實現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由單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轉變,不斷提高防汛抗旱的現代化水平;(2)堅持「以防為主、防抗結合」的原則;(3)堅持「因地制宜,城鄉統籌,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
  • 電子水尺、翻鬥式雨量計助力智慧防汛 科學減災
    在物聯網技術未普及前,國內城市水情的監控和管理方式相對簡單、粗放,基本是以人工讀取數據為主,在強降雨期間,難以獲得實時最新水位信息,給後續響應搶險救災工作帶來困難。如今,集傳感器、物聯網、GIS、移動互聯、流媒體等技術的智慧防汛已經運用在日常的防汛救災中,極大的提升了汛情防禦和處理的及時性與精準性。其中,被稱為智慧防汛「先鋒」的電子水尺和翻鬥式雨量計發揮著重要作用。
  • 防汛工作有了「大腦」:大數據讓應急管理更智慧
    而如何用高科技武裝防汛工作,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成為了當前各地政府最為迫切的研究課題。運籌帷幄的「防汛大腦」2020年7月初的一天,因為連續不斷的降雨天氣和持續升高的水位,浙江省金華市正式發布了暴雨橙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