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環也稱戴明環,是一個持續改進模型。PDCA的四個英文字母分別表示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行動和改進),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並且不停地反覆循環。
1.PDCA循環的基本原理
PDCA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施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按照PDCA循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
(1)P(Plan)計劃——確定方針和目標,確定活動計劃。
(2)D(Do)執行——實現計劃中的內容。
(3)C(Check)檢查——總結執行的效果,找出存在的問題。
(4)A(Action)行動和改進——對檢查取得的結果進行處理。
①對於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和適當推廣。
②對於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以免重蹈覆轍。
③將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
戴明循環的優點
適用於日常管理,且同時適用於個體管理與團隊管理;
戴明循環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適用於項目管理;
有助於持續改進提高;
有助於供應商管理;
有助於人力資源管理;
有助於新產品開發管理;
有助於流程測試管理。
2.PDCA循環圖例及特點
(1)四個階段缺一不可,先後次序不可顛倒、並緊密銜接、連為一體.
(2)大環帶小環,環環相扣。
(3)PDCA循環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環,而是階梯式上升,每循環一次,就解決一部分問題,使質量得以改進和提升。
3.PDCA循環執行程序
(1)分析現狀,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和有關的影響因素。
(2)針對主要原因制訂改進計劃,該計劃應能夠回答「5W1H」的問題.
5W1H問題
1.為什麼制定(Why)
2.達到哪些目標(What)
3.在哪些方面執行(Where)
4.由誰負責完成(Who)
5.什麼時間完成(When)
6.如何完成(How)
(3)執行、實施計劃。
(4)檢查計劃的執行效果。
(5)總結成功經驗,制定相應標準,修改工作規程及其他有關規章制度。
(6)在下一個PDCA循環中解決未解決的問題或新出現的問題。
P(Plan)--計劃,通過集體討論或個人思考確定某一行動或某一系列行動的方案,包括5W1H;
D(Do)--執行人執行,按照計劃去做,落實計劃;
C/S(Check/Study)--檢查或研究執行人的執行情況,比如到計劃執行過程中的「控制點」「管理點」去收集信息,「計劃執行的怎麼樣?有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或要求?」,找出問題;
A(Action)--效果,對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認可或否定。成功的經驗要加以肯定,或者模式化或者標準化以適當推廣;失敗的教訓要加以總結,以免重現;這一輪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