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的保潔管理模式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遵循為實現不同的目標,我們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整理同樣的信息,將對PDCA循環管理模式進行簡單介紹,PDCA循環是施工企業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一項重大變革,把PDCA循環運用到現代保潔管理中,針對施工企業安全、質量、進度、成本管理中可以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其在保潔工程項目管理中各個階段的應用情況進行系統分析,深化PDCA循環在動態管理工程項目過程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有效性,使企業的工程管理水平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提高工程項目管理水平。
【關鍵詞】PDCA循環;全面質量管理;工程項目管理;進度控制,成本控制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質量管理工作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在如今物業清潔管理中,無論是自管還是外包清潔,其競爭程度是激烈的,特別是在一線城市的中大型保潔公司,其管理模式再從經驗主義到現代化管理轉移過程,也清醒地認識到了高質量、低成本的產品和服務是市場競爭的有效手段,是爭取市場和發展企業的根本保證。
一、「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及模式
「PDCA」循環又叫戴明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在20世紀50年代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處理)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並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是進行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並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循環過程。
PDCA模式簡述如下:策劃P(Plan),根據業主的要求和組織的方針,為提供結果建立必要的目標和過程;實施D(Do),實施過程;檢查C(Check),根據方針、目標和服務要求,對過程和工程進行監視測量,並報告結果;處置A(Action),採取措施以持續改進過程業績,通過以上數據和現場反映,各項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達到預定目標。
PDCA循環在運用過程中具有三個特徵:
(1)環環相扣,不同層次的PDCA循環,相互銜接,相互聯繫。決策階段的質量管理和施工前的質量管理相當於PDCA循環中的第一環,目的都是收集材料,制定標準和計劃,論證可行性,做準備工作;
(2)螺旋式上升,PDCA是周而復始的循環,每循環一次就上升一個臺階。每次循環都有新的內容和目標,都解決了一定的質量問題,使質量水平不斷提高。除了進行施工外,還要進行現場的控制檢查,如果發生質量方面的事故,則要進行突發事件現場處理。
(3)推動PDCA循環,關鍵在於A(改進)階段,通過總結經驗教訓,形成一定的標準、制度或規定,改進工作,才能促進質量水平的提高。在這個環節中,工程質量管理的各方對工程質量進行驗收和總結,提出問題,通過協商進行解決。豐富企業的清潔知識管理檔案,出現的問題可以作為以後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在工程質量管理內容上實現PDCA循環,可以更好地促進工程質量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PDCA」循環管理在保潔管理中應用
1、策劃階段(plan)
(1)收集信息,制訂計劃首先按照招標方規範的要求,結合項目現場工作實際情況及需要,圍繞質量目標及調研結果編寫保潔現場工作總體管理制度。其次,通過對管理小組定期或不定期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客戶的滿意度調查的反饋或調研結果建立各部門持續改進位度。再次,針對根據保潔現場開展的新技術、新項目的需求,建立現場工作匯報統計制度結合質量檢查標準制訂各級人員崗位職責,工作中對照制定的質量標準進行核查,使完成任務的時間和標準有章可循。比如保潔開荒工程施工管理是在接到工程任務後,針對工程的施工特點和要求進行人、財、物的組織和協調最終完成工程施工任務,同時也是系統化的有組織有目的地管理過程。認真閱讀圖紙掌握圖紙中原則性、重點性問題,如果是以前曾經接觸過類似工程,那麼要找出與以前類似工程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如果是以前也沒有接觸過新的類型工程,那要多用時間分析圖紙初步劃分工程項目的分部,安排先後順序為施工前的進度計劃、以後實際施工時的人員機械安排做好充分準備。
(2)勘察施工現場與市場調查根據「PDCA」的不斷循環上升理論,可以知道你即使對某項任務執行前做了再詳細的準備工作,把可以預見的問題儘量做到完美也難說,在執行過程中也和有可能會出現未預見到的問題使你陷入困境,所以要在保潔管理過程中不斷的進行監控、檢查,時時掌控工程進展動向與外界潛在問題控制在將要發生之前。施工用水、電、飲用水是用地方的,還是自己現場解決,施工現場的布置等這些都對後期的施工管理與維護以及施工成本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勘察現場對工程能否順利開工起到了制關重要的作用。
勘察施工現場的主要目的:規劃施工現場內部布置,調查施工用水、電路情況,針對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對人員、機械、設備、物料做相應的安排,PDCA應用於保潔項目中,特別針對中大型開荒保潔工程,石材前期無縫處理工程質量管理控制及現場安全風險控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在日常項目管理中需要不斷循環班組現場管理、班組長的角色與素質、人員管理、設備管理、質量管理、班組建設與管理、成本管理、現場安全管理。
(3)施工前準備工作市場調查是對工程所在地的材料供應情況、市場價格、人工費價格、機械設備佔時費等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為下一步的管理決策工作提供準確的信息依據。
信息整合分析,制定實施計劃是對施工圖紙、設計工期、氣候條件、原料供應情況、經濟實力、技術力量等各方面因素進行科學的配置,也就是適時、適量,比例適當、位置適宜地配備投入生產的必須要素,這一過程就是編制施工組織方案以及成本控制目標的形成階段即:制訂實施計劃。
施工組織設計是對擬建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實行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從「PDCA」管理模式講就是對工作任務的計劃。通過這種「計劃」可以全面考慮擬建工程的各種條件,揚長避短,合理統籌安排施工進度、施工要素(勞動力、原材料、機械設備、施工技術、資金投入量),預先針對工程的特點設置項目部的建置,使其機構、部門間更加精練、協調,提高作戰能力,取得多、快、好、省和安全的原則,為了達到控制施工成本保證工程質量創造良好的條件。
2、組織實施階段(do)
有了前期的充分準備工作,接下來就是工程施工。在組織施工中除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與施工成本控制目標進行外,還要密切關注在實施過程中實際情況與設計方案間的差距,以防其它因素的發生,如發現制訂的計劃與事實差距有增加的趨式要及時找出原因,調整計劃目標。
按照以下的步驟開展工作:
(1)分析現狀,發現問題。
(2)分析質量、管理問題中各種影響因素。
(3)分析影響質量、管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4)針對主要原因,採取解決的措施——為什麼要制定這個措施?——達到什麼目標?——在何處執行?——由誰負責?——什麼時間完成?——怎樣執行?
(5)執行,按措施計劃的要求去做。
例如在某大型購物廣場保潔開荒中實施PDCA要點:客戶溝通(高、中、基)、開啟動大會、實施調研、處理客戶需求、編制實施計劃、流程模擬、基礎資料編碼、用戶培訓、項目驗收。
通過不斷吸取行業新思想,顛覆傳統模式,建立科學化、規範化清潔管理,需要組織單位根據現有管理制度進行有效改進,把握好以下要素:健全制度約束、規範化操作程序、工藝流程標準、PDCA內環管理、獎懲激勵機制、員工行為規範。
3、檢查、處理階段(Check、Action)
檢查是對計劃執行過程的監督,是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必要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可專門由一個人管理(品質部門/督導),這個人必須是非常熟悉制訂的計劃並對該計劃有深刻的理解,發現問題後能夠及時反饋到項目負責人並提出相應的處理意見。
項目負責人要第一時間召開相關人員會議,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各方提出的意見中提煉精髓,全盤考慮根據成本控制目標和質量目標做出正確的決策。
(1)檢查,把執行的結果與要求達到的目標進行對比;並建立資料庫可調出作培訓講義。
(2)標準化,把成功的經驗總結出來,制定相應的標準;需要對標準進行編輯、整理檔案。
(3)把沒有解決或新出現的問題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
(4)掌握工程物資需求情況,編制年、月、旬等計劃,運用計劃管理手段來確保各種主要物資的供應。
(5)掌握工程現場動態,定期調整編制的進度計劃,以便對工程總體進展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適用於市場部開拓同類保潔項目工作。
品質管理控制的基礎,在於其基礎管理的持續運行。結合ISO14001環境管理要求逐步提升,PDCA中的A不是一次就改正了,需要制定改正措施,每次循序漸進。正如《清潔技術函授培訓教程》中管理篇中提到的涉及指令如安排、要求、計劃、落實、檢查、總結循環。統計方案例:排列圖、因果分析法、對策表方法、分層法、相關圖法、統計分析表方法、直方圖方法。服務品質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地改進,持續的努力,不斷將服務品質提升到一個新平臺,堅持「持續改進」的工作作風也就成為必然。更重要的是每過一段時間要對工作整理調整,更新循序漸進達到提升品質文化的目的。
4、結語
保潔管理中全面管理活動的運轉,離不開管理循環的轉動,改進與解決管理問題,整改和提高各項管理工作,都應運用「PDCA」循環的科學程序。通過爬樓梯那樣螺旋式上升,每一循環都有新的目標和內容,經過一次一次的循環,解決了一批又一批的問題,從而達到預先制訂的施工成本控制目標和質量目標。同時還能夠總結經驗和教訓制訂成標準、形成制度,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動項目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從而達到節約成本、提高生產率、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的目的。
責任編輯:王麗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