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經理知道PDCA循環、SDCA循環嗎?10分鐘告訴你!

2020-12-04 懂點項目管理

SDCA、PDCA被管理界並稱為兩個經典的循環管理法。S D C A是表示「維持」,其目的就是標準化和穩定現有的流程;而P D C A就表示「改進」,其目的則是在提高流程的水準。此為管理階層的兩項主要職責,而管理者掌握這兩個循環管理法及其思維模式,並將其充分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將會逐漸變得卓越。

PDCA與SDCA是企業提升管理水平的兩大輪子。

PDCA是使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的驅動力,而SDCA則是防止企業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動力。沒有標準化,企業不可能維持在較高的管理水平。PDCA和SDCA是改進工作中最基本的方法。其適用範圍非常廣,而且簡單易用。

SDCA和PDCA聯用

SDCA一旦和PDCA聯用則會威力無窮。首先採用PDCA循環對問題進行改進,然後採用SDCA方法將改進的成果予以標準化,使問題不會反彈。當穩定在一個水平上一段時間之後,再次採用PDCA循環進行改進,然後繼續採用SDCA來固化。如此循環往復,企業的績效水平就會穩步提高。這就像柳傳志經常說的:「撒一把土,夯實,然後再撒一把土,再夯實。」對照著來看,撒一把土就是「PDCA」的過程,而夯實就是「SDCA」的過程。

什麼 PDCA循環

PDCA:是最早由美國質量統計控制之父Shewhat(休哈特)提出的PDS(Plan Do See)演化而來,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改進成為PDCA模式,所以又稱為「戴明環」;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

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處理)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並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

Plan: 制定目標與計劃;

Do: 任務展開,組織實施;

Check: 對過程中的關鍵點和最終結果進行檢查;

Action:糾正偏差,對成果進行標準化,並確定新的目標,制定下一輪計劃;

PDCA循環的適應範圍

PDCA循環工作方法無論是在解決生產質量問題上還是在解決企業管理問題以及完善人生目標方面,都不愧為一個好的、有益的工作方法。  

該方法幾乎適用於所有的工作。做任何一項工作都需要有計劃,然後按照計劃來推進實施,實施完成後需要檢查和驗證實施的效果,最後根據檢查的結果來行動。PDCA的最後一個步驟「行動」的內涵很廣,如果通過檢查發現實施的效果不佳,則採取的行動應是重新制定計劃然後重複PDCA的全過程,如果發現效果尚可但有一些遺留問題,那麼後續的行動就應該是針對遺留問題啟動另一個PDCA循環,如果發現效果很好,那麼下一步的行動就應該是通過一些標準化的手段( SDCA )將成果固化並在適當的範圍內進行推廣。

PDCA的活動步驟

第一個階段是計劃(Plan),就是制定管理或質量目標、活動計劃、管理項目和措施方案。

計劃階段又包括下列工作內容:  

(1)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管理或質量問題;  

(2)分析產生管理或質量問題的各種原因和影響因素;  

(3)從各種原因中找出影響管理或質量的主要原因;  

(4)針對影響管理或質量的主要原因,制定措施方案,提出措施執行計劃和預計效果,並具體落實到執行者、時間進度、地點、部門和完成方法等等方面。

第二階段是實施(Do),就是將制定的計劃和措施,具體組織實施和執行。

第三階段是檢查(Check),就是把執行的結果與預定的目標對比,檢查計劃執行的情況,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哪些作對了,那些做錯了,成功的經驗是什麼,失敗的教訓是什麼,原因在哪裡?

第四階段是總結(Action),它包括兩個內容:

(1)總結經驗教訓,鞏固成績,處理差錯。把成功的經驗肯定下來,定成標準,以便再幹時有所遵循,失敗的教訓也要加以總結整理,記錄在案,作為借鑑,防止以後再度發生;

(2)把沒有解決的遺留問題,轉入下一個管理循環,作為下一階段的計劃目標。   

「PDCA」循環及推進循環模型

什麼 SDCA循環

SDCA循環就是標準化維持,即「標準化、執行、檢查、總結(調整)」模式,包括所有和改進過程相關的流程的更新(標準化),並使其平衡運行,然後檢查過程,以確保其精確性,最後作出合理分析和調整使得過程能夠滿足願望和要求!SDCA循環—標準化維持的目的,就是標準化和穩定現有的流程。

S是標準(Standard),即企業為提高產品質量編制出的各種質量體系文件;

D是執行(Do),即執行質量體系文件;

C是檢查(Check),即質量體系的內容審核和各種檢查;

A是總結(Action),即通過對質量體系的評審,做出相應處置.

標準化的概念

SDCA的第一個步驟是標準化。我們日常所用到的規章制度、流程、操作規範等都可以稱為標準,這裡的標準化主要指制定這些標準並通過訓練、指導等手段讓標準的使用人掌握標準的過程。在形成標準之後,就是去執行這些標準,然後檢查執行的效果,最後根據檢查的結果採取一些行動。行動主要包括:當發現標準不合理時重新修訂標準,當發現標準的執行不到位時則對執行人採取處罰、教育、培訓等手段使其能夠按照標準來執行。

所謂標準化,就是將企業裡有各種各樣的規範,如:規程、規定、規則、標準、要領等等,這些規範形成文字化的東西統稱為標準(或稱標準書)。制定標準,而後依標準付諸行動並不斷完善的過程則稱之為標準化。 那些認為編制或改定了標準即認為已完成標準化的觀點是錯誤的,只有經過指導、訓練、實施、改善才能算是實施了標準化。

(一)、標準化的四大目的

1、技術儲備——保存技巧和專業技術的最好方法,否則,企業或組織就沒有技術、技巧和經驗的積累,技術、技巧和經驗隨人轉移。

2、提高效率——便利性和兼容性,減少變化,降低成本。

3、防止再發——防止問題發生及變異最小化的方法。不以人的變化而變化。

4、教育訓練——是企業培訓的基礎和根本

(二)、良好標準的6個制定要求

1、目標指向——標準必須是面對目標的:即遵循標準總是能保持生產出相同品質的產品。

2、顯示原因和結果——比如「安全地上緊螺絲」。這是一個結果,應該描述如何上緊螺絲。

3、準確——要避免抽象:「上緊螺絲時要小心」。什麼是要小心?這樣模糊的詞語是不宜出現的。

4、數量化-具體——每個讀標準的人必須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釋標準。為了達到這一點,標準中應該多使用圖和數字。

5、現實——標準必須是現實的,即可操作的。

6、修訂——標準在需要時必須修訂。在優秀的企業,工作是按標準進行的,因此標準必須是最新的,是當時正確的操作情況的反映。

三、標準化的步驟與SDCA的「標準化、執行、檢查、總結(調整)」模式

(一)、制定標準

選定了要標準化的任務,下一步就是制定標準;標準的構成包括時間、目的、範圍、內容、附表、附圖,為了更規範的執行任務。即SDCA「標準化、執行、檢查、總結(調整)」模式中的「標準化」的基礎環節。

(二)、標準執行

標準的執行,也就是SDCA「標準化、執行、檢查、總結(調整)」模式中的「執行」、「檢查」環節。

1、正確的執行 「員工自己操作的最高指示(高於任何人的口頭指示)是現場有效受控的作業指導書」,而不是管理者特別是高管隨意性的口頭指示,這就需要管理者特別是高管做出「正確執行」的表率作用。

2、抱著發現問題的態度執行 標準是根據實際的作業條件、當時的技術水平制定的,代表了當時最好、最容易、最安全的作業方法。一定要求作業者「抱著發現問題的態度執行」,在永不間斷的發現問題、修訂標準的環中去完善標準——創新、改善。

3、發現標準有問題後的正確做法 組織中的任何人發現標準存在問題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匯報、修訂、改變(培訓)、調整。即立即匯報、確認,繼而對問題部分進行修訂,然後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接受新標準,最後執行調整。

(三)、標準完善

永遠不會有十全十美的標準,在以下的情況下修訂完善標準:內容難,或難以執行定義的任務;當產品的質量水平已經改變;當發現問題及改變步驟時;當部件或材料已經改變時;當設備或儀器已經改變時;當工作程序已經改變時;當方法、工具或機器已經改變時;當要適應外部因素改變;當法律和規章已經改變時;標準已經改變…… 標準的完善,也就是SDCA「標準化、執行、檢查、總結(調整)」模式中的「總結或調整」環節,保證標準持續有效的手段。  

四、標準化與改善

改善是標準化的基礎,標準化是改善的鞏固。沒有改善,就沒有更新的標準化;沒有標準化,所有的改善只是周而復始的重複,不會積累成先進技術,形成突破。有些類似於黑瞎子掰玉米。

改善分為兩種:

事前改善,即問題發生前就進行了改善,避免了損失或把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事後改善,即不良品或顧客投訴發生後,再去做改進工作。

實際上,組織或企業的日常管理就是遵守標準,就是SDCA,而改善就是尋找更好的方法,並做成能夠保證預期效果的標準來實施。

所以,標準化是SDCA循環-標準化維持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標準化,SDCA循環就不會構建為符合閉環法則的管理方法。筆者認為標準化的能力代表著組織或企業及其人員的能力,可以這樣說,沒有標準化,就沒有人員及組織的能力積累和提升,有的人做了一輩子技術或管理工作,到頭來還是基層員工一個,而有的人五年、十年就幹成了大事,並且桃李芬芳,這就是標準化能力的魅力;沒有SDCA循環管理法的有效應用,企業不可能維持在較高的管理水平。

SDCA的活動步驟

標準化(Standardization)

第一步:尋找與標準有差距的問題

召集有關員工把要改善的問題找出來。

第二步:研究現時方法

收集現時方法的數據,並做整理。

第三步:找出各種原因

找出每一個可能發生問題的原因。

第四步:標準化及制定解決方法

依據問題, 找出解決方法,安排流程後,立即實行。

第五步:檢查效果

收集、分析、檢查其解決方法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第六步:把有效方法制度化

當方法證明有效後,標準化為工作守則,各員工必須遵守。

第七步:檢討成效並發展新目標。

當以上問題解決後,總結其成效,並制定解決其它問題方案。

歡迎關注:「懂點項目管理」或「IPDcloud」,轉載請說明來源。

相關焦點

  • 今天的你,PDCA循環了嗎
    工作中常用的PDCA循環法則,看似高大,實則是我們每個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直在踐行卻並未重視的套路,很簡單地來說就是將質量管理分為四個階段,即:計劃(PlanDo)、檢查(Check)、處理(Act)1、計劃(Plan):提出你的方案
  • PDCA循環法讓你告別拖延症
    如果要擺脫掉懶惰和拖延的病症,保證自己的工作高質高效地完成,保證自己的工作得到預期的結果,我們有必要在工作中利用PDCA循環。PDCA循環又叫戴明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PDCA中的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修正再執行(Action)。
  • 【精益英文】是PDCA循環,還是PDSA循環?
    PDCA管理循環,或者PDSA管理循環,屬於產品開發的一系列步驟,直到很久之後,PDCA管理循環才成為一個流程改善的工具。那麼,讓我們來回顧下它的歷史吧。1.The Shewhart Cycle 休哈特循環Dr.
  • 為什麼PDCA循環的根本是培養人才?
    作者|周學彪 原標題:PDCA循環之我見 全文總計1281字,需閱讀3分鐘,以下為今天的益者原創: 01
  • 現代保潔管理中的PDCA循環應用
    【摘要】有效的保潔管理模式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遵循為實現不同的目標,我們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整理同樣的信息,將對PDCA循環管理模式進行簡單介紹,PDCA循環是施工企業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一項重大變革,把PDCA循環運用到現代保潔管理中,針對施工企業安全、質量、進度、成本管理中可以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其在保潔工程項目管理中各個階段的應用情況進行系統分析
  • PDCA循環|避免越忙越亂,簡單4個步驟教你高效復盤
    你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不夠聰明嗎?不!這不是你不夠努力,也不是你不夠聰明,而是你沒有用對方法。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我們都要做到有計劃,有目的,跟著我們再依據自己制定的計劃去執行,當你執行完後,要學會去檢查和總結執行中出現的錯誤和經驗。
  • 學習中的PDCA循環
    今天給同學們推薦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戴明的PDCA循環,同學們可以把它用在自己的學習中,今後也可以用在生活中。一、概念小咖老師每次講解之前都會讓同學們了解下概念,或許這就是職業習慣吧,先弄懂這是什麼,再來談談如何運用。接下來我們來認識下PDCA循環。
  • 管理模式落地的重要思維-PDCA循環思維
    01 大環套小環,小環保大環,推動大循環 PDCA循環作為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不僅適用於整個工程項目,也適應於整個企業和企業內的科室、工段、班組以至個人。
  • PDCA循環的內涵特點與運用
    PDCA循環又叫「戴明循環」,簡稱「戴明環」。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PDCA循環方法,對於提高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效果和效率十分重要。  一、PDCA循環的內涵  IS09001:2000標準0.2條款的「注」指出, PDCA方法可適用於所有過程。
  • 甘河:在「循環」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但鮮有人知道,在全省工業經濟總量中,甘河工業園區佔比超過10%。隨著一大批循環經濟項目的進駐,甘河工業園企業內部循環、園區企業與企業間循環、園區企業與省內企業間循環等循環經濟體系正加速成型。截至2013年12月10日,餘熱回收發電量達6100萬度。在去年7月國家出臺新的行業標準後,黃河鑫業成為首批符合國家鋁行業規範條件的原鋁生產企業之一。  對此,黃河鑫業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薛文朋說,公司投資5億元,用於餘熱回收發電、脫硫機組、煙氣淨化和粉塵回收等。
  • PDCA循環——戴明環:質量優化經典模型,精益求精的必備工具
    掌握PDCA循環法,幫助企業效益逐漸增高在職場中,不管你是底層的執行人員、中層的管理人員、還是高層的決策人,在我們接到任務或安排任務的時候,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按標準完成任務「。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很好用的工具:PDCA循環法。01什麼是PDCA循環法?PDCA循環法是管理學中用來提升質量的一個通用模型。在工作中按照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四個步驟不斷的循環進行,使其不斷完善,得到解決。
  • 施工管理模擬題: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的PDCA循環工作原理中
    施工管理模擬題: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的PDCA循環工作原理中 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的PDCA循環工作原理中,「C」是指()。
  • 內外循環的正確使用,你真的知道嗎?
    很多人開了好幾年車,卻不知道如何使用內循環和外循環。第一:夏天開冷風時,記得打開內循環,車內冷氣出不去車外熱氣進不了,製冷效果大大提升,並且減少空調的負載。第二跑高速的時候可以打開外循環,保障車內新鮮空氣的流通,防止車內氧氣不足,駕駛員犯困第三: 霧霾天或者堵車的時候千萬不要開外循環,會將車外汙濁的空氣,帶入車內。第四:車內有人吸菸時可以打開外循環,可以將煙霧快速排出車內外。
  • 無限循環懸疑燒腦電影你看過幾部?
    在眾多電影類別中,小編獨愛懸疑燒腦片,而在這一類別下,無限循環電影堪稱最愛。那什麼是無限循環電影呢?這些電影又有什麼過人之處呢?且聽小編一一解說。第二部:《蝴蝶效應》相信大家看名字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就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男主伊萬小時候經歷了一些糟糕的事,損壞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
  • 10部關於「無限循環」的燒腦片,總有一部你沒看過
    無限循環的人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安利以下10部關於「無限循環」的影片,非常適合假期宅在家裡的時候看。曼尼弄丟了老大的10萬馬克,如果20分鐘內交不出,曼尼就會被殺死。走投無路的曼尼向羅拉求救,如果羅拉20分鐘之內不能趕到,他只能鋌而走險搶劫超市。電影是3段循環,從羅拉快跑,拯救愛人的起點開始。那麼,最後她成功了嗎?
  • 在PDCA循環中,計劃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
    在PDCA循環中,計劃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 2014-08-29 14:39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原  題: 在PDCA循環中,計劃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 選  項: A.明確工作目標並按WBS原理進行分解
  • 【科普文章】奧託循環、米勒循環、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你還傻傻分不清嗎?
    最近幾年我們在市面上聽過很多米勒循環發動機、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這些東西都是什麼?那我們普通用的發動機又叫什麼呢?這篇文章就為你來解答這些疑惑。這些疑惑解答清楚以後,我們在來看看各個品牌近年來採用的是哪種發動機,它們都用在哪些車型上面等問題。
  • 你知道嗎?碳反應和卡爾文循環一樣嗎?
    1.C3途徑是碳同化的基本途徑,也稱為卡爾文循環或光合碳循環,可合成糖類、澱粉等多種有機物。整個循環有RuBP與CO2的羧化開始到RuBP再生結束,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全過程分為羧化、還原、再生3個階段。
  • 人力資源管理問題解決工具設計:PDCA循環法
    PDCA循環也稱戴明環,是一個持續改進模型。PDCA的四個英文字母分別表示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行動和改進),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並且不停地反覆循環。
  • 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2019年會
    國家能源局於1月份同意將陝西彬長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燃用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列為國家電力示範項目,標誌著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該項目將建成世界首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超低排放、超低能耗「三超」燃用低熱值煤的循環流化床發電示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