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大進展!揭示基因沉默跨代傳遞機制

2020-11-27 生物谷

2020年6月2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威斯康星大學和中國南京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線蟲體內的蛋白RDE-3將pUG尾巴添加到RNA幹擾(RNAi)和轉座子RNA的靶標上。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oly(UG)-tailed RNAs in genome protection and epigenetic inheritance」。在這篇論文中,他們描述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以及他們的研究工作可能影響人們研究基因沉默的方式。

圖片來自Nature, 2020, doi:10.1038/d41586-020-01417-2。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Kailee Reed和Taiowa Montgomery針對這項研究在同期Nature期刊上撰寫了一篇標題為「Genes silenced down the generations, thanks to tails on messenger RNA」的新聞與觀點(News and Views)類型文章,提出這些發現可能為研究攜帶pUG尾巴的RNA是否在其他物種中發揮同樣的作用鋪平道路。

正如Reed和Montgomery所指出的那樣,小RNA是近30年前在線蟲中發現的。從那時起,人們發現它們參與了許多生物過程。人們還發現,小RNA可以從一代傳到下一代,這揭示了一種非基於DNA的可

遺傳

基因沉默形式。但是在此之前,這種機制如何實現還不為人所知。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它是通過一種稱為pUG化(pUGylation,添加pUG尾巴)的過程實現的。

之前的研究工作已表明,小RNA通過附著在Argonaute/Piwi蛋白上,然後控制mRNA切割,從而啟動mRNA沉默。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受到切割的mRNA被RDE-3酶結合。他們還發現,RDE-3酶在mRNA上添加了一個尾巴,這個尾巴是由尿苷(U)和鳥嘌呤(G)核苷酸組成的。這樣的pUG尾巴作為RNA聚合酶的模板發揮作用,因而它接著合成了次級小RNA。他們認為這些次級小RNA發揮著與起始小RNA相同的作用,維持mRNA沉默。他們進一步提出,切割和合成的循環是跨代基因沉默的驅動因素。從實際意義上說,他們認為這種循環是線蟲讓後代免受寄生蟲感染的一種方式。(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Aditi Shukla et al. poly(UG)-tailed RNAs in genome protection and epigenetic inheritance, Nature (2020). DOI: 10.1038/s41586-020-2323-8.

2.Kailee J. Reed et al. Genes silenced down the generations, thanks to tails on messenger RNA, Nature (2020). DOI: 10.1038/d41586-020-01417-2.

3.RDE-3 found to add pUG tails to targets of RNA interference and to transposon RNAs
https://phys.org/news/2020-05-rde-pug-tails-rna-transposon.html

相關焦點

  • 揭示表觀遺傳記憶跨代傳遞新機制
    但是我們證實存在一種主動過程調節著表觀遺傳反應的跨代遺傳。」應激代際傳遞研究人員一直著重關注應激、創傷和其他環境暴露的影響如何在幾年內傳遞給下一代。小RNA分子---調節基因表達的短RNA序列---是參與調控這種遺傳的關鍵因子之一。
  • Nature:重磅!揭示出一種新的沉默印記基因機制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哈佛醫學院和哈佛幹細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細胞讓這些印記基因沉默的一種新方法:通過化學手段標記組蛋白。組蛋白有助讓DNA在細胞核中緊密纏繞著。在生殖期間,每個人遺傳大多數基因的兩個工作拷貝(working copy),一個拷貝(或者說等位基因)來自父親,另一個拷貝來自母親。然而,對極其少數基因而言,每個人僅遺傳一個工作拷貝,另一個拷貝被關閉和永久沉默。Zhang說,這種沉默或印記機制長期以來就是基因調節研究的關注重點。
  • 朱健康組在DNA甲基化跨代遺傳研究中取得進展
    該研究首次發現DNA從頭甲基化的改變也能穩定遺傳的現象,並闡明了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等多種表觀遺傳修飾機制共同決定了從頭甲基化通路—RdDM依賴的表觀等位基因的形成分子機制。DNA甲基化作為真核生物中最常見的表觀遺傳修飾之一,其信息能否跨代傳遞對維持表觀基因組穩定性和表觀等位基因的形成及傳代都是至關重要的。
  • Sci Adv|周慶華團隊揭示表觀遺傳修飾調控熱應激跨代遺傳
    而高溫記憶又可通過跨代表觀遺傳傳遞給後代。那麼,熱應激引起的生存優勢是否也有跨代遺傳(TEI)現象呢?如果有,其機制是什麼呢?。並揭示了這種跨代遺傳效應被組蛋白H3K9me3和DNA的N6-mA(DNA上的N6-甲基腺嘌呤)的修飾所介導。
  • Cell:新基因沉默機制
    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細胞生物學系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不依賴於RNAi(RNA幹擾)的基因沉默機制,這為進一步揭示生物體中基因沉默的多樣化,以及功能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的Cell雜誌上。
  • 表觀遺傳修飾可跨代傳遞
    2017年7月16日/生物谷BIOON/---我們並不是我們的基因的總和。飲食、疾病或生活方式等環境線索調節的表觀遺傳機制通過開啟和關閉基因在調節DNA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人們都在爭論在整個一生當中聚集的表觀遺傳修飾是否能夠跨代遺傳。
  • 朱健康組發現DNA從頭甲基化的改變也能穩定跨代遺傳
    DNA甲基化作為真核生物中最常見的表觀遺傳修飾之一,其信息能否跨代傳遞對維持表觀基因組穩定性和表觀等位基因的形成及傳代都是至關重要的。然而現在仍然不清楚親代的DNA從頭甲基化的改變是否能穩定遺傳到子代。
  • 植保所科學家揭示病毒抑制RNA沉默新機制
    近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獲悉,周雪平研究團隊與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李正和研究團隊在雙生病毒與植物互作方面取得新的研究進展。他們利用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手段,以系統翔實的實驗證據揭示了雙生病毒編碼的一個致病因子通過調控植物內源基因沉默抑制子抵禦寄主防衛反應的新機制。基因沉默(RNA沉默)是植物抵禦病毒侵染的重要防衛機制。目前已知植物病毒均編碼一個或多個RNA沉默抑制子,以抵抗寄主植物RNA沉默介導的防衛反應,但國際科學界對這些抑制子的作用機制了解甚少。
  • 同濟高紹榮教授實驗室《Nature》發文揭示表觀遺傳學研究重大突破
    同濟高紹榮教授實驗室《Nature》發文揭示表觀遺傳學研究重大突破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16-09-14  瀏覽:
  • 植物內源基因RNA沉默機制研究獲進展
    在真核生物中,RNA沉默是一個具有核苷酸序列特異性的,能夠導致RNA降解、DNA甲基化、異染色質形成,以及蛋白翻譯抑制的調控機制。
  • Cell | 定量檢測基因表達跨代遺傳性
    相反,僅僅依據巧妙的統計規律,對具有共同起始狀態的多個細胞集群在一定時間內動態演化後的終末狀態的分布特徵進行描繪,就能夠很好地推知基因表達遵循的變化邏輯。在這一點上,對基因表達的跨代(細胞分裂)遺傳穩定性的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不依賴於RNAi的基因沉默機制被發現
    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細胞生物學系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不依賴於RNAi(RNA幹擾)的基因沉默機制,這為進一步揭示生物體中基因沉默的多樣化,以及功能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1月16日的《細胞》(Cell)雜誌上。
  • 細胞說:我有特別的基因沉默技巧丨Nature揭示印記基因新機制
    然而,有極少數基因,我們只繼承了父方或母方中的一個拷貝,另一個拷貝被關閉並永遠沉默,這類基因被稱為印記基因(imprinted genes)。許多印記基因對胚胎和胎兒出生後的生長發育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對行為和大腦的功能也有很大的影響,印記基因的異常同樣可誘發癌症。可想而知,如果印記基因中本該失活的拷貝沒有被關閉,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後果。
  • Cell|跨代傳遞的組蛋白H4K16乙醯化決定未來基因激活
    撰文 | 胖胖企鵝在合子基因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之前,靜態基因組經過重編程過渡到轉錄活性狀態。為了進一步研究早期胚胎發育中H4K16ac的詳細作用及機制,2020年6月4日,德國馬普研究所Asifa Akhtar團隊在2020年6月4日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Intergenerationally Maintained Histone H4 Lysine
  • 講解擬南芥中表觀遺傳沉默與反沉默機制
    朱健康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講解擬南芥中表觀遺傳沉默與反沉默機制   清華新聞網3月27日電 3月19日,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普渡大學生物化學系和園藝及園林系傑出教授朱健康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講壇,為廣大師生做了一場名為「
  • 新基因沉默機制有助開發出體外受精新方法
    它是一種伴有基因組改變的非孟德爾遺傳形式,可遺傳給子代細胞,但並不包括DNA序列的改變。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基因沉默機制,將有助於開發出更安全的體外受精甚至動物克隆方法。  我們每個人都從父母那裡繼承了兩組基因,一組來母親,一組來自父親。但是對於一小部分等位基因而言,僅有一個拷貝的基因可以發揮功能,而另一個拷貝的基因則會終生沉默,這種機制叫做印記。
  • 科學家證實表觀遺傳修飾可以跨代遺傳
    我們並不是我們的基因的總和。飲食、疾病或生活方式等環境線索調節的表觀遺傳機制通過開啟和關閉基因在調節DNA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人們都在爭論在整個一生當中聚集的表觀遺傳修飾是否能夠跨代遺傳。圖片來自 MPI of Immunobiology a. Epigenetics/ F. Zenk。
  • Nature:顛覆常規!揭示細胞產生piRNA新機制
    它們分散在植物、真菌和動物的基因組中,能夠從一個基因組位點跳躍到另一個基因組位點。儘管它們在產生基因組多樣性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們也能夠導致致命性突變或不孕不育。正如細菌利用CRISPR/Cas9系統識別和切割入侵它們的DNA的病毒,真核生物已進化出多種策略來保護它們的基因組和沉默這些自私基因。小調節RNA調控著很多這樣的基因組防禦機制,而且也已產生重大的生物技術創新。
  • 上海科學家在冬季低溫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中取得...
    上海科學家在冬季低溫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2017-10-26 15:39:00來源:央廣網
  • Nature:HIV研究重大進展!揭示烏白眉猴遭受SIV感染卻不產生AIDS之謎
    Silvestri說,這是首次用於鑑定和驗證可能調節著一種重要的疾病過程的基因的物種間基因組分析。Silvestri說,「我們利用了數千年來發生的進化過程,揭示了感染上SIV但不產生AIDS是有可能發生的。」論文第一作者是耶基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David Palesch博士和Steve Bosinger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