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位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科學家中,有19人是他的學生,有2人是他的學生的學生,還有2人的事業也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個人就是葉企孫,中國科學界的元老之一,清華大學物理系和理學院的創始人。
葉企孫先生一生的遭遇是令人嘆息不已的。
物理大師葉企孫
1931年秋,華羅庚因為一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論文在《科學》雜誌發表,被時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的熊慶來教授發現,直接將他聘請到清華大學數學系當助理,而時為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的正是葉企孫。1933年葉企孫在教授會上力排眾議,破格提升華羅庚為教員,講授大學微積分。1936年,葉企孫又派他到英國劍橋大學深造。最後,華羅庚成為蜚聲國內外的數學大師。
葉企孫1898年7月16日出生於上海一個書香門第,父親葉景沄是位前清舉人,國學造詣很深,對西洋現代科技和應用也多有涉獵。1911年葉企孫入清華學堂,1913年再次入清華學校,1918年畢業於清華學堂高等科,同年8月赴美留學,進入芝加哥大學,同年獲理學學士學位,進入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23年6月完成博士論文《流體靜壓力對鐵、鈷、鎳磁導率的影響》,獲哲學博士學位。
1924年從歐洲回國,受聘任南京東南大學物理學副教授,次年,北京清華學校創立大學部,他又受聘赴北京任清華大學物理學副教授。1925年升任物理學教授,並擔任物理系主任。1928年清華學校改建為清華大學,並於次年設立理學院,葉企孫任院長。1930年清華學生驅逐羅家倫後,5月至8月,葉企孫以校務委員會委員名義主持校務,和學生一道成功抵制閻錫山幕僚喬萬選任清華校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9月,葉企孫繼續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兼物理系主任,並接替翁文灝任代校長,主持清華校務。1932年梅貽琦任清華校長,葉企孫任清華大學研究所主席,並當選為中國物理學會副會長。1934年辭去物理系主任,推薦吳有訓擔任。
1935年清華大學為應對日寇入侵華北,組成長沙分校籌建委員會,由葉企孫主持。在此期間,葉企孫曾起草電文,與梅貽琦、陶孟和、胡適、張奚若等聯名,通電全國痛斥日寇策動漢奸搞「華北五省自治」,12月,他與清華大學進步教授一起公開支持「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並南下請願,保護進步學生免遭被捕迫害。這一年,他當選為中國物理學會會長。
1937年1月,他辭去清華理學院院長之職,推薦吳有訓接任。
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清華大學南遷長沙,8月,葉企孫抵天津,因病滯留天津,主持清華大學同學會天津臨時辦事處事務,負責清華同學南下和保管清華校產事務。
1938年10月,葉企孫先生從天津乘船經上海、香港至昆明,赴西南聯大任教。1939年1月,以「唐士」筆名在《今日評論》雜誌上發表《河北省內的抗戰概況》一文,動員科技人員赴冀中支持抗日一線。同時,他還擔任了清華特種研究會主席。
1941年9月,葉企孫赴重慶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1943年8月,他堅決辭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職務,返西南聯大任教。1945年出任西南聯大理學院院長,8月,抗戰勝利,西南聯大常委梅貽琦、傅斯年離校,葉企孫暫時代理常委,主持西南聯大校務。
12月,昆明發生「一二·一」慘案,葉企孫立即組織法律委員會,處理與慘案有關控訴事件,要求嚴懲兇手,允許學生抬棺遊行,出席四烈士入殮儀式,並任主祭。
1946年,西南聯大解散,葉企孫負責清華大學儀器圖書遷運,11月抵北平,繼續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當選為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長。
1948年3月,葉企孫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12月,拒絕南京政權要他南下的邀請,留在北平迎接解放。
總共一百多人,搞成了一起轟動天下的大特務漢奸案。張珍是「引狼入室」的罪魁,當然也在劫難逃,受審次數最多的還是熊大縝。
1939年夏秋之交,日軍對冀中根據地發起了更為瘋狂的大掃蕩。7月下旬的一天,在轉移的途中,鋤奸部一名戰士半路上與熊大縝發生口角,一怒之下,擅自決定要將熊大縝處死。面對死亡,面對這天大的奇冤和屈辱,年僅26歲的熊大縝都想到了些什麼,我們已經無從推測,但當槍口指向自己時,他卻像在運動場上一樣叫了「暫停」。作為供給部部長,作為技研社和兵工廠的創業人,他深知每一顆子彈的來之不易。他誠懇地建議省下一粒子彈去打日本鬼子,自己則寧願被石頭砸死。
於是,本來可以跟他的同學們、跟兩彈一星的功臣們一同站在領獎臺上接受勳章、鮮花、掌聲和被國人永遠景仰的巨星,就這樣過早地隕落,年僅26歲。
「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為了批判呂正操將軍,又舊案重提,到處串聯,大搞株連,批鬥、抓捕、關押了包括葉企孫等在內的當年的所有涉案人員。葉先生以古稀之年而蒙受牢獄之災。
(作者黃景鈞為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法制委員會原主任,本文系《新華月報》2015年9月上「人物|記憶|閱讀」欄目文章)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