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菇?小心中毒!吃蘑菇也是一門學問……

2020-12-06 掌上農服

「最近流傳的一種菌類食物,生長在野外,據說營養超級豐富,還能改善人體新陳代謝,你知道是什麼嘛?」

「菌類食物?是野山菌嗎!?」

沒錯!」

但是......

這個季節最易發生因誤採食用有毒蘑菇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事故發生↓↓↓

在美味與生命面前,吃蘑菇也是一門學問啊!

尋找美味的同時,小心碰到毒蘑菇

神奇的菌類世界

菌類和人類的關係極為密切,許多種類可食用或醫用,例如,利用酵母制麵包和釀酒,從黴菌中提取藥物(如青黴素)等,食用菌是指子實體碩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稱為蘑菇。中國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種,其中多屬擔子菌亞門。常見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銀耳、猴頭、竹蓀、鬆口蘑(松茸)、口蘑、紅菇、靈芝、蟲草、松露、白靈菇和牛肝菌等;少數屬於子囊菌亞門,其中有:羊肚菌、馬鞍菌、塊菌等。上述真菌分別生長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生態環境中。

菌菇在很多人眼裡是一種非常普通的食物,在不少營養學家眼裡,菌菇是食物中非常特殊的存在,在我們日常飲食結構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菌菇不僅味道鮮美,而且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對人身體好,一直以來備受人們喜愛。

營養學家建議,最好保持一周吃菌菇3次,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降低血壓等等。菌菇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在處理或者烹飪菌菇的時候,如果用錯了方法,很有可能會引起中毒哦~

野山菌就是野生的蘑菇,富含多種維生素、優質蛋白及其它有益於人體的成分,營養豐獨特,一直以來都以營養n價值高備受好評。野山菌雖好,但食用時務必注意安全性,在野外也不要誤採有毒的野山菌,很多有毒的菌子和食用菌長相形似度極高,因此經常發生誤食致死事件。

據云南省疾控中心近年來的監測數據,有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由於誤食亞稀褶紅菇和劇毒鵝膏菌造成的,堪稱夏季雲南老百姓的兩大「致命殺手」。

菌菇的神奇成分:菌類多糖

菌類裡的成分:胺基酸

特殊成分:菌類多糖

菌類多糖為多聚糖,是由單糖聚合而成,廣泛存在於植物的細胞壁中,能夠抗輻射和提升動植物的免疫力。

菌類多糖的好處

1 抗腫瘤和免疫調節

多糖對多種腫瘤具有抑制、改善症狀的輔助效果,並能增強免疫功能,減輕化療的副作用,木耳多糖對肺癌引起的咯血、咳嗽有較好的抑制效果。

2 抗病毒和抗感染

香菇多糖、靈芝多糖、蟲草菌絲體多糖具有抗肝炎病毒的功效,並且能保護肝細胞明顯降低肝炎患者的轉氨酶,其中香菇多糖抗感染效果也很好,既能抵抗感冒病毒,又能用於結核桿菌感染的治療。

3 降血脂和降血壓

香菇多糖具有降低膽固醇和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有助於降低血脂、防止心腦血管疾病,其他也有類似的效果。

四大菌菇

牛肝菌,羊肚菌,黑松露,松茸

這些菌菇的價格普遍要高一些,而且不常見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菌菇

01 金針菇

金針菇是一種營養極為豐富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菌類食物,經常食用能降低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它的維生素B含量是所有菇類中最高的,不但具有消除疲勞的功效,還可以幫助糖質與脂肪的代謝。豐富的不溶性食物纖維成分,能腸胃的代謝功能。擁有的尼克氨元素,可促進維生素B的作用與糖質的代謝,對養顏也有利。

02 平菇

平菇也常常被人們稱為菌子,平菇的滑腸作用非常好,便秘或是經常腹脹的人們食用能得到有效改善。平菇性味甘、溫,具有追風散寒、舒筋活絡的功效,經常食用對改善新陳代謝、增強體質都有一定的好處。平菇它營養豐富,蛋白質和胺基酸很齊全,礦物質也比較高,平菇中所含的平菇素和酸性多糖體,對抗菌防治肝炎有一定的作用。

03 香菇

香菇起源於我國,是世界第二大菇,香菇也是我國著名的藥用菌,素有"山珍之王"之稱,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它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香菇能夠輔助抗癌,裡面還有維生素D,可以促進對鈣的吸收。同時還可以提高免疫力,對於延緩衰老有很大的作用。

吃蘑菇是一門學問

對於身體虛弱,免疫力低初愈的病人,菌菇可以幫助你提高免疫力,加速康復。對於血液粘稠的高血壓患者,菌菇可以降血壓。菌菇類的食物適合很多人群食用,多食用菌菇身體會變得更加健康。

但是,在處理或者烹飪菌菇的時候,最好選擇煮的烹飪方式。如果炒的話,可能會存在炒不熟的情況,中毒的風險較高,如果用煮的方式,可以多煮一段時間,確保完全熟透!

「想要吃得美味又不想死,吃蘑菇還真的是一門學問」

菌類品種又多又雜,稍微一不留神,就可能吃到和可食用菌類類似的毒菇。誤食毒蘑菇後,大多數人初期會有噁心、嘔吐、腹瀉、頭暈、乏力等症狀,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器官損壞。

「野外的蘑菇不要採」

人們常說:「漂亮的蘑菇是有毒的」,世界上有許許多多漂亮的菌類,這些美麗的蘑菇並不都是有毒的,但在野外遇到,無法確定是否安全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忍住不要吃!!!

相關焦點

  • 9年近萬人中毒入院,雲南吃蘑菇有多野?
    每年6、7、8月,雲南各地還會集中開展「野生菌中毒防控培訓班」、「野生菌中毒防控講座」、「珍愛生命、遠離野生菌的知識宣傳活動」,講真,我頭一次聽說政府專門為吃蘑菇開設培訓班,real 雲南特色了。不過這也是因為,6-8月既是「吃菌子的黃金時段」,也是「菌子中毒高峰期」。
  • 食用蘑菇後 市民出現中毒症狀(一)
    株洲傳媒網6月18日訊(公共頻道記者張長江 龍羽)隨著氣溫升高、雨水增多,蘑菇進入到了生長旺季,誤採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進入高發季節。根據市疾控中心食安科的統計,今年3月至今,我市已接到兩起因食用野生蘑菇而中毒的事件。6月15號,市民羅女士的媽媽從菜市場買了一種表皮為灰色,個頭較大的蘑菇。
  • 肝損傷型毒蘑菇中毒「九死一生」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中毒與職業病科主任張興國表示,雖然山東是報告蘑菇中毒事件相對西南、東北等地區少一些,但毒蘑菇傷人害命的事還是每年都有。  「野蘑菇是否有毒無法通過人的感官加以辨別,預防中毒的正確做法就是不採、不吃!」他強調,路邊的野蘑菇,真的不能採!
  • 致幻蘑菇刷屏!專家: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率高達20%
    每逢夏季,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屢屢發生,甚至有人為尋求刺激專門購買特定種類蘑菇,以求達到致幻目的。中毒防治專家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劑,購買食用蘑菇時要做到「不確定的不吃、不認識的不吃」。「以身試毒」容易傷人傷己日前,「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
  • 會說話是一門學問,也是門藝術
    」的確,會說話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由於某單位要精減人員,所以必須裁掉給領導開車的兩位司機中的其中一個。於是,對於這個崗位,兩個人進行了一番競爭。第一個司機說了很多,雖然面面俱到,但是不免累贅。他說:「我遵守3條原則,第一,聽得,說不得;第二,吃得,喝不得;第三,開得,使不得。我過去遵守著這3條原則,現在依然遵守著這3條原則,將來我也會毫不動搖地遵守這3條原則!」經過這樣1一 番比較,顯然的,第二個司機是理想人選。為什麼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第二個司機說的這3條原則都是什麼。
  • 讀書學習也是一門學問
    如何學習也是一門學問。首先得了解你自己,包括興趣、內驅力,並且學習如何學習的方法。第一,興趣。人在做喜歡事情的時候很容易產生心流,也就是進入忘我的狀態,只沉浸於自己做的事情當中。當然興趣也是可以培養的,讓自己專注,屏蔽外界的幹擾,儘量投入學習這件事,讓他進入心流的狀態。
  • 四川敘永一家人出現毒蘑菇誤食悲劇,不要亂吃野生蘑菇了!
    因「吃了十幾年沒事」,敘永老人摘回有毒野生菌,一家6人中毒、17歲女孩和89歲老人不幸去世。,醫院急診科每年都會接診因吃野生蘑菇中毒的患者。蘑菇中毒表現多樣,但無論哪一類型的蘑菇中毒一旦發生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類似中毒症狀,患者應儘快到醫院救治,最好保留或重新採集毒菌的樣本或留存毒菌圖片,送到就診醫院,有助於確定毒素的種類及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但毒蘑菇所含毒素較複雜,或因地區、季節、品種和生長條件的不同而各異。毒蘑菇中毒潛伏期為2小時至24小時,有的僅為10分鐘左右。
  • 蘑菇中毒高發季,認識3種常見毒蘑菇。美食雖然好,避免中毒!
    就是因為樅菇不能種植,且運輸不便,在城市裡要想吃到那是很少有機會,所以很多人千裡迢迢跑到農村去採摘。但是你可不知道,在鄉村山野,並不是每種蘑菇都可以吃的哦,稍微出錯,採摘錯了蘑菇,那可是要中毒的,輕則嘔吐、腹瀉,重則有生命危險。許多品種的野生蘑菇都含有足以致人死亡的劇毒!毒蘑菇傷人甚至致死事件屢見不鮮敲響人們舌尖上的警鐘,特別是4-6月是蘑菇中毒高發季節!
  • 吃了毒蘑菇六旬夫婦搶救一夜仍未脫險,醫生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
    長江網9月16日訊(記者張劍 通訊員李晗)9月15日,湖北黃梅一對六旬夫婦因食用毒蘑菇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礙。雖經當地醫院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全力搶救,截至記者發稿,二人仍未脫離生命危險。胡先生今年67歲。
  • 【提示】請周知,多人因吃這種蘑菇中毒身亡,千萬別亂吃了!
    今年截至7月22日,中國疾控中心已參與處理蘑菇中毒事件264起,涉及16省市,中毒人數超過 「吃野生菌中毒致幻」頻上熱搜 1 雲南曲靖一男子吃菌中毒失憶,他在路上轉圈圈見車就攔、見人就問:「我是誰,家在哪......」
  • 野生蘑菇切莫亂吃 豐城6人中毒就醫(圖)
    6月11日,省兒童醫院就收治了3名誤食毒蘑菇的孩子。    6月10日上午,豐城市民舒先生的母親在菜市場購買了一些散裝蘑菇。當天中午,舒先生的母親就將蘑菇做成菜,給3個剛放學回家的孩子吃。當晚12時許,3個孩子陸續出現鬧肚子現象。    意識到情況不對勁,11日凌晨3時許,舒先生連夜驅車將3個孩子帶到省兒童醫院治療。
  • 小心!這些蘑菇有毒 常見毒蘑菇圖鑑出爐
    這種蘑菇極毒,含鵝膏毒肽。中毒後,發病初期為胃腸炎症狀,然後肝、腎受害、煩躁、抽搐、昏迷,死亡率高。 根據媒體公開報導,近年來,山東、湖南、寧夏、雲南等全國多地曝出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其中,山東省2018年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死亡的有2人,2019年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死亡的有5人。 毒蘑菇到底有多少種?長什麼樣?
  • 青島一老人採食毒蘑菇中毒身亡!青島常見白毒傘菌等10餘種毒蘑菇...
    在青島,常見的毒蘑菇有10餘種,市民一定要注意不採不食不賣。上山採摘野蘑菇吃後中毒4月7日中午13時,海慈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名疑為蘑菇中毒患者。患者是一名老年男性,來到醫院時神志還清晰,但是煩躁不安,不能自己控制。這位患者告訴醫生,他在食用野外採摘的野蘑菇之後,幾乎立即出現了喘憋、全身麻木、腹痛、噁心、嘔吐的症狀。
  • 【食品安全】警惕野生毒蘑菇中毒
    夏秋季節正值蘑菇生長季節,由於蘑菇肉質細嫩,味美可口並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深受人們喜愛,但有毒蘑菇和可食蘑菇往往混生,形態相似,辨別困難,從而誤食造成中毒的屢見不鮮,甚至有死亡病例,給社會和群眾造成了嚴重危害和損失。
  • 野生蘑菇不能想吃就吃
    當前,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湖南省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頻發。   今年1月1日至7月7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收到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報告88起,死亡10人,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0%。   7月8日,省食安辦邀請專家舉辦「毒蘑菇」專題科普活動,教授大家採食野生蘑菇的基本常識,提醒大家野生蘑菇不能亂吃。
  • 女子吃一小塊河豚魚乾中毒 做2小時血液淨化才救回
    吃一小塊河豚魚乾中毒做兩小時血液淨化才救回來何大姐是麗水人,幾年前一家人來到奉化打工。事情發生在前天晚上6點多,「鄰居大嫂很客氣,上周送我一包自己加工晾曬的河豚魚乾,還都是挑魚肚這些最肥美的位置,她跟我說這個可鮮可好吃了。」何大姐很心動,但又有些擔心,不是說河豚劇毒嗎?
  • 韶關人千萬別吃這種白蘑菇,已有多人中毒
    蘑菇是許多家庭飯桌上的家常菜,2月24日惠州市惠陽區有5人在野外採食了一種白色野生蘑菇導致中毒,目前正在醫院搶救。該毒蘑菇經初步鑑定為致命白毒傘。2月28日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廣州白雲山調查毒蘑菇生長情況,也發現了致命白毒傘。別看這種蘑菇白白嫩嫩的,但是它劇毒無比!這就是它的檔案!
  • 吃番茄的禁忌 亂吃小心引起中毒
    不過因為番茄做成菜之後味道非常好,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吃。那麼在吃番茄的時候是不是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我們知道的呢?吃番茄的禁忌未成熟不宜食用青西紅柿含有生物鹼甙(龍葵鹼)其形狀為針狀結晶體,對鹼性非常穩定,但能夠被酸水解。所以,未熟的青西紅柿吃了常感到不適,輕則口腔感到苦澀,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中毒現象。
  • 女孩吃野蘑菇中毒身亡,怎麼看都像香菇!
    因為大多數毒蘑菇含有可以引起嘔吐和腹瀉的胃腸道刺激物,通常對身體不會造成長期損害。但是,有許多公認的蘑菇毒素具有非常強的毒性,甚至微少的劑量就可以致命。吃野蘑菇中毒身亡7月13日,西安市鄠邑區母女3人因誤食野蘑菇中毒。9歲小女兒已離開人世,另母女還在ICU搶救。
  •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來認識一下湖南常見的毒蘑菇
    野生毒蘑菇有很多品種,消費者很難辨認,主要因誤採誤食引起。據評估中心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今年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據了解,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且毒蘑菇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應以預防為主。那麼,如何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萬一誤食了毒蘑菇該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