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擊打擊學術不端,能否出奇制勝?

2020-08-29 前沿普及

國家科技部對於學術不端重拳出擊!

8月21日《Nature》發表新聞:中國的不當研究規定針對的是炮製假研究報告的「造紙廠」

國內的學術不端行為常見程度讓人瞠目結舌,因此近來中國科學部將引入其迄今為止最全面的規則,以處理研究不端行為,這些措施將於下個月生效。

其中概述了構成違法行為和適當的懲罰,它們將適用於從事科學技術活動的任何人,包括研究人員,審閱者和機構負責人。

除此之外,該政策還首次包括獨立承包商的違規行為,例如那些出售學術論文,捏造數據並代表研究人員撰寫或提交文章的承包商。

對此,上海復旦那大學研究科學政策的李唐說:這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中國長期以來存在的學術不端行為引起全球關注,並且幾乎每個月都有撤稿,這種情況下對於中國科學研究公信是一個很大的打擊,這個新規則的出現能否有用?拭目以待。

大流行對於軍事預算的影響是否能否及時調整方針?

8月20日《Nature》發表新聞:調整軍事預算以應對氣候變化和流行病

儘管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以及毀滅性的經濟和癱瘓的社會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威脅,但各國仍在大肆花錢購買破壞性武器,以進行他們永遠不會打仗的戰爭。

但是這次新冠大流行之下就暴露出一個問題,對於安全經費的預算只是在軍事武器上,而不是健康方面,想問一句:到底是戰爭死亡的人多還是死於疾病大流行?

今年必須是國家安全預算的轉折點。各國政府必須承認,由軍工聯合體維持的國家安全概念是不合時宜且無關緊要的。

真正的敵人在我們身上,在過去的40年中,熱浪,乾旱,森林火災,洪水和颶風的頻率翻了兩番,並且還在上升。到2050年,將有近1億人被迫從沿海地區和其他地區遷徙,這些地區由於氣候變化而變得無人居住

大型軍隊沒有幫助各國抗擊COVID-19,恰恰相反。國防預算最大的五個國家沒有完全做好準備,受到了沉重打擊。

美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合計佔2019年全球軍事支出的近三分之二(62%),而美國,印度和俄羅斯的感染率是迄今為止最高的州名列前茅。

因此軍事實力能反映一個國家的對外安全程度,但是國內的安全程度誰來保證?

我是 歡迎關注,更多有趣內容等待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科技部終於出重拳,打擊學術造假!「顏寧們」會回來嗎?
    從美國學有所成,做出科研成果後,毅然回國,在國內一待就是10多年,由於受不了國內科研界學風不正、按資排輩等學術不端現象,最終還是再次出走,離開了祖國,回到美國任教。在國內沒有評上院士,在美國卻評上了美國科學院院士,並於今年5月先後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兩篇影響力非常大的學術論文。顏寧的出走,對我們而言,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 張裕卿之後,打擊學術不端何時能走向必然
    同樣地,打擊學術不端也必須告別這種撞大運的偶然性,最終走向規範化的必然。 打擊學術不端 到底難在哪裡? 為什麼打擊學術造假始終不夠規範,這與學術生活的專業性是分不開的。即使是普通老百姓,通過口耳相傳的酒桌閒聊和豐富的典章故事,也能很清晰地分辨出官員腐敗的方式和行為。
  • 專訪王小凡:治理學術不端,應重點打擊學術造假
    但針對學術不端的打擊和治理力度,實際情況並不令人滿意。就此問題,《返樸》專訪了癌症生物學家、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曾參與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推進科學誠信教育相關工作的王小凡。他表示,現代科學在「五四運動」時期才開始進入中國,但長期動蕩的時局令中國的科學研究難以生根。直至1978年「改革開放」,現代科學研究體系才正式在中國發展起來,科學研究的法規和準則也才逐步形成。
  • 重拳出擊 打擊網絡黑惡勢力
    你以為是一場豔遇,卻不料是網絡惡勢力犯罪團夥精心布置的騙局…… 記者了解到,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決戰收官之年,為進一步加大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戰果,按照「有黑掃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的原則,龍華公安分局針對當前各類違法犯罪從線下轉移至線上態勢開展集中打擊行動。今年以來,龍華警方成功打掉多個以「裸聊」方式實施敲詐勒索的網絡惡勢力犯罪團夥,共破獲敲詐勒索案件7宗,抓獲犯罪嫌疑人31人。
  • 我市多點發力重拳出擊非法採砂
    我市多點發力重拳出擊非法採砂 2020-12-01 1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苗詐騙」要露頭就打 要重拳出擊
    「疫苗詐騙」要露頭就打 要重拳出擊 評論 來源:東方網      時間:2021-01-12 14:34:12 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有序開展的關鍵當口,卻有不法分子利用群眾的需求
  • 重拳出擊,不讓一粒毒種落地
    福鼎新聞網訊(金靈)為有效打擊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違法行為,實現毒品「零種植」,連日來,桐山街道組織開展禁種鏟毒宣傳及踏查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大禁毒宣傳、整治、教育力度,營造「種毒違法、種毒必鏟、種毒必究」的社會氛圍,確保實現毒品原植物「零種植」「零產量」目標。
  • 維權重拳出擊!郭敬明會被KO嗎?
    監管部門重拳出擊了,是要開啟電影市場的知識主權維權時代了嗎?《晴雅集》被下線之前,該片雖然口碑不佳,在豆瓣上評分僅為5.1分。但是,於2020年聖誕節正式上映,首日票房收入高達9500萬元,幾乎和《拆彈專家2》打了個平手。觀眾對《晴雅集》還是給臉的,票房表現並不差。截至2021年1月4日,上映11天,《晴雅集》的累計票房已經突破了4.5億元。
  • 學術抄襲只是學術不端的冰山一角
    其實,近年來關於「學術抄襲」的事件屢屢見諸報端,從曾經的博導王銘銘到今天的副院長李平,抄襲事件中不乏著名教授、學科帶頭人甚至院校領導,緣何如此?難道這僅僅是學術不端?或許不僅於此,正如某設計領域專家所言:「一位優秀的藝術設計師為何只能以專著、論文進行職稱的評聘,難道一件優秀的設計作品不行?」這其實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高校的職稱評定、職位晉升等制度方面的不完善、不健全問題。
  • 朱邦芬:遏制學術不端,從認真查處重大案例開始—新聞—科學網
    朱邦芬指出,這主要表現在,嚴重學術不端的重大典型案例調查很不徹底、懲處力度小;嚴重學術不端如黃禹錫之流在韓國刑滿釋放後在中國仍有市場;虛假同行評審業已危及學術期刊和學術評價的立身之本,然而至今尚未見到國內期刊對此的揭露;許多官員和學術界領袖存在學術誠信問題,國內一流高校炮製了大量真的「假學位」。
  • 清華大學回應博士論文造假: 撤銷學位、問責導師,對學術不端零容忍
    近日,媒體報導了兩年前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11篇材料科學領域論文因學術不端遭撤稿一事,引發熱議。  記者從最先公布這一學術不端事件的「Retraction Watch(撤稿觀察)」網站看到,這11篇材料科學領域的論文,由於圖片篡改、內容重複、虛假署名等學術不端行為而遭撤稿。這些論文的發表日期主要集中在2014年—2016年。  相關信息顯示,葉肖鑫在博士期間發表SCI論文18篇,其中第一作者16篇,他先後受邀擔任國內外多家知名學術期刊的編輯。
  • 湖北經濟學院回應「抄襲」事件:不屬於「學術不端」
    8月3日,《中國青年報》刊發《湖北經濟學院一院長被指「學術不端」》,指出對蔡紅英學術不端的舉報在2016年10月就已出現,但未有公開信息表明該校進行過相關調查。8月4日晚,湖北經濟學院官網發布《湖北經濟學院學術委員會關於蔡紅英被指「學術不端」問題的認定意見》稱,蔡紅英被指抄襲的兩篇論文屬於歷史性、國際性比較研究,引用他人相關研究成果並提煉自己的研究結論與觀點是必要的;專著部分的引用為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管理制度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文件;「一稿兩發」非蔡紅英主觀行為。「存在學術不夠規範,但不構成『學術不端』」。
  • 院士呼籲立法管制嚴重學術不端
    科研不端不遏制,各類『一流』建設就是空中樓閣」。11月10日,中國科學院學部2020科技倫理研討會在武漢召開,凝聚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呼籲,國家和相關部門應立法管制嚴重學術不端。區分科研不端和科研不當行為,對於科研不端的個人,真正做到「零容忍」,對於科研不端行為泛濫的單位或期刊,要給以「黃牌」警告以至「紅牌」罰出場。「從根本上遏制科研不端,需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回歸科研的本原。」「近幾十年來,尤其是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在科學研究方面的投入迅速增加,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呈現出一派日漸繁榮的景象,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科研論文的數量呈指數式的增長。
  • 科學網—國外防治學術不端行為的措施與借鑑
    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在防治學術不端問題上已經有比較豐富的經驗,本課題希望通過對國外防治學術不端行為的措施進行研究,能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鑑。但本課題不討論涉及科學本身的倫理價值問題,只從科學研究的基本準則和管理入手探討如何防治學術不端行為。
  • 武漢重拳出擊「塵土飛揚」,源頭預防末端把控
    12月26日獲悉,該市將重拳出擊,「抓源頭」「控末端」,加速推進揚塵治理。嚴格渣土運輸執法管控,開展車輛整治,對3600餘臺渣土運輸車進行規範整治,實現密閉運輸、淨車上路、智慧監管等要求。實行專線運輸,規定必須在指定線路內運輸渣土,對不按線路行駛的車輛和企業加大執法力度。強化源頭管理,配合建管部門加強文明施工管理,針對違規運輸車輛倒查出土工地,壓實施工單位管理責任。
  • 學術不端、學術造假的事件也越來越多
    學術不端、學術造假的事件也越來越多,他淪為國人所感到的恥辱,學術不端、學術造假的事件也越來越多,但是在完成畢業論文的時候。那麼知網檢測系統會不會識別發現圖片或者截圖上的文字呢?
  • 渝中警方重拳打擊非法捕撈 兩男子長江捕獲野生胭脂魚獲刑
    據了解,自重慶市公安局部署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專項行動以來,渝中警方以零容忍的態度,重拳出擊、以打促禁,並採取舉報獎勵機制,開通多個渠道廣泛徵集非法捕撈行為線索。此案,是截止目前全區打擊非法捕撈專項行動中,處理結果最為嚴重的一起。
  • 外國如何打擊學術造假?引進偵測軟體 教師承擔責任
    (原標題:第一調查丨嚴打學術造假,其他國家有這些妙招……)2019年春節後的第一個「大瓜」,莫過於演員翟天臨「學霸人設」事件。因為直播中一句「知網是什麼東西」,他被曝出論文涉嫌抄襲,一時間輿論譁然。近年來,國內外學術不端事件時有發生。針對這一現象,其他國家是如何應對的呢?
  • 為青少年保駕護航,《我的世界》對涉黃違規玩家「重拳出擊」
    為青少年保駕護航,《我的世界》對涉黃違規玩家「重拳出擊」 未成年人所處的遊戲環境是否健康,一直都是國家高度重視的要點,沙盒類遊戲《我的世界》響應國家政策,同樣重視遊戲內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
  • 學術不端or學術不當?都是紗布惹的禍
    過去的2019,學術界的造假事件頻頻被曝光,很多心理脆弱的科研小白紛紛表示信仰崩潰,學術氛圍空前緊張,紅外都不敢讓師弟代做了…..學術不端的新聞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畢竟假的真不了,造假的數據是不可能被重複出來的,而對於一篇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論文來說,實驗結果可重複,是衡量其學術價值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否則無論擁有多麼漂亮的實驗數據,也難逃被撤稿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