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仙遊新增3人登記器官遺體捐獻
今年仙遊新增3人登記器官遺體捐獻 2020-11-27 1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上海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超3.8萬人 目前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昨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組成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仁濟醫院百餘位黨員醫務人員線上登記器官捐獻。截至昨日,上海市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已超38000人,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
中國已有超270萬人登記器官捐獻意願 9萬多患者重獲新生
2016年9月29日,在安徽省立醫院,工作人員向志願捐獻器官的41歲援藏醫生趙炬的遺體告別。 新華社資料圖經濟參考報12月21日消息,作為20世紀生命科學的重大進展,器官移植成為治療終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醫療手段,在中國獲得長足發展。而器官捐獻,則成為陽光下的生命接力,得到全社會廣泛認可。
-
人體器官捐獻:因愛而生,為愛而捐
想到兒子生前的理想是做一名醫生,葉沙的父母決定捐獻兒子的器官,以另一種方式幫兒子實現願望。於是,葉沙的心臟、肺、肝、兩腎和一對眼角膜讓7個等待移植的病人重獲新生。 「我們就是葉沙。」5位葉沙器官捐獻受者相聚籃球場上,延續少年對籃球的熱愛。 據了解,我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於2010年。
-
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為了人生更有意義
>>讓生命在大愛中延續 一人登記器官捐獻後 志願者團隊和朋友接龍表達意願 63歲的邱華是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隊長,這個志願者團隊成立有10年了,最初只有七八個人,後來就像滾雪球一樣,加入進來的人越來越多,現在有1000多人。
-
上海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超38000人,今天這些...
9月19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組成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仁濟醫院百餘位黨員醫務人員線上登記器官捐獻。截至2020年9月19日,上海市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已超38000人,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
支付寶器官捐獻在哪裡登記?怎樣申請及器官捐獻的意義
最近兩天,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手機完成身後捐獻器官登記的新聞引發關注,很多願意在身後捐獻器官,卻又不知到哪登記的人們發現,原來手機就可以完成器官志願捐獻登記。僅僅3月6日和3月7日兩天,我國就新增登記了兩千名器官捐獻志願者。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統計,我國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人數已達21萬餘人。
-
黑龍江省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進醫院活動
,傳播器官捐獻理念。>現場有醫護人員、保安、保潔等關注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並登記器官捐獻意願。>此次宣傳活動共發放宣傳冊和宣傳品近千餘份,很多人通過此次活動了解了人體器官、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的知識和這項造福全民的公益事業。
-
...圈引發愛心接力——湖南工程職院6名在校學生登記遺體器官捐獻
但他沒想到的是,此舉在微信朋友圈引發了「蝴蝶效應」——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又有6名學生進行人體遺體(角膜)、器官捐獻登記。一次分享,引發眾議陳皓欣是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一名大二學生。3月23日,陳皓欣在校團委老師的指導下,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上完成了人體遺體(角膜)、器官捐獻登記,並在線申請紙質登記卡。4月26日,他收到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寄來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卡和一封感謝信,並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真沒想到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陳皓欣說,有許多同學向他諮詢器官捐獻詳情。
-
雲南醫學家老夫妻,生前承諾將身體做骨骼標本,無償捐獻讓人感動
幾年前,一對醫學家老夫妻,生前承諾將身體做成「骨骼標本」,無償捐獻給醫學界使用,2019年,在昆明醫科大學生命科學館內,為兩位醫學家的「骨骼標本」,舉行了莊嚴的捐獻儀式。先生叫李秉權,雲南省神經外科奠基人。
-
醫院兩醫生捐獻骨髓 挽救生命義不容辭
近日,梅州市人民醫院有2名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的醫生分別與2名患者配型成功,當捐贈骨髓的通知送到了他們手裡時,他們信念只有一個,「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 ■能救人一命 捐獻有痛苦也值得 8月上旬,市人民醫院特需醫療科的病房裡,曾慶往剛剛上完一個通宵夜班,下班後與梅州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一起趕赴廣州,為與他配型成功的患者捐贈骨髓。
-
2018年中國器官捐獻有望突破6000例
2018年中國器官捐獻有望突破6000例 從第九屆全國器官捐獻與移植論壇上了解到,2018年前5個月,我國已完成器官捐獻2459例,實施器官移植手術7559例,預計年底器官捐獻數將突破6000例。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介紹,2017年,中國人體器官捐獻數與移植數均位居世界第二。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器官移植大國。
-
器官移植大問題仍然是來源 志願捐獻應大力倡導
據悉,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從2010年啟動試點,全國先後有16個省市成為試點省份,浙江是其中之一。截至2012年3月,全國各試點省(市、區),共完成捐獻207例,捐獻大器官546個,挽救了500餘個垂危的生命。
-
上海首批兩家醫院對接「施予受」平臺,器官捐獻登記更加可及
器官捐獻和移植是生命的傳遞。近年來,中國器官捐獻移植事業發展快速,許多人像老徐一樣,已開始享受器官移植醫療衛生服務。本文圖片均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提供12月14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對接上線正式啟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現場獲悉,這是上海首批兩家大型三甲公立醫院對接「施予受」平臺。未來,在這兩家醫院登記器官捐獻的志願者,將直接進入「施予受」平臺資料庫。
-
中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拓展社會民辦醫院新渠道
日前,「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對接儀式在樹蘭(杭州)醫院平臺上線,樹蘭(杭州)醫院成為國內首家接入「施予受」系統的社會民辦醫院,中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開啟拓展社會民辦醫院新渠道。
-
泉州一對醫生夫妻自願捐獻遺體 女兒幫諮詢手續
小李的父母都是醫生,希望將來離世後,捐獻出身上可用的器官,幫助有需要的病人,並將遺體捐獻給醫學院,做醫學研究。 女兒小李支持父母的想法,幫忙詢問。器官和遺體捐贈,該怎樣申請?泉州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詳細介紹捐獻流程,答疑解惑。
-
煙臺一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表示自己很幸運(圖)
ICU醫生赴濟捐獻造血幹細胞 昨天上午,市紅十字會在市中醫院舉行簡短而隆重的歡送儀式,歡送劉興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我很幸運,能有機會救助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而且是完全不相識的人,我的一生也因此更有意義。」劉興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劉興是中醫院ICU病房的一名臨床大夫,大學期間曾3次無償獻血。
-
小夥做千餘件動物標本 想建武義動植物標本館
在陳旭看來,製作標本就像醫生做手術一樣,不光要動手實踐,更需用心去呵護。陳旭經常去野外觀察、拍攝、記錄,並閱讀大量的書籍。「造型藝術應傳神而不是寫實,動物形態要賦予其思想,這樣動物的靈性才能表現出來,標本才能鮮活、傳神。每做一個動物標本,他都要給這個動物造型編一個符合它生活習性的小故事,還原其場景、生活習慣。」
-
支付寶上線「器官捐獻登記」功能 10秒速成可自願取消
央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15年,我國公民逝世後捐獻器官2776例,完成10057例器官移植手術,這已經是歷史最高紀錄。2016年,我國器官捐獻和移植數量又增長了50%。但另一方面,受制於人們對於捐獻器官的心懷恐懼和程序上的不了解,目前我國器官捐獻者和醫療領域的實際需求之間仍然存在鴻溝。
-
長沙縣學子一條朋友圈引發愛心接力 7校友登記遺體器官捐獻
近日,長沙縣大二學生陳皓欣在微信上發了一條朋友圈,分享自己完成人體器官捐獻的信息。很快,這條朋友圈就引發連鎖反應,短短兩天內,該校6名學子和校友接連進行了人體遺體(角膜)、器官捐獻登記。    陳皓欣就讀於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