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身體是要堅持的,不管你的年齡大小,只要每天都在鍛鍊,定會受益。」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淳生雖過耄耋之年,但依然步履穩健,目聰目明,他是全國先進工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同時他還有另一個身份:癌症倖存者。
圖:趙淳生院士
趙淳生院士是中國超聲電機的奠基人,獲獎無數,在67歲的年紀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淳生院士忘我地拼命工作,而且成果多多,常被人稱為「超人」。但是,正當他在超聲電機領域大展身手的時候,在2000年11月,他的身體出現了「紅燈」。由於長期超負荷工作,身體免疫力快速下降,加上妻子和女兒均在國外生活,他的生活質量也下降了,在單位組織的體檢中,他被查出患了肺癌。
趙淳生院士對於檢查結果表現得很冷靜,也沒有將病情告訴別人,要求醫生做好治療方案。趙淳生院士躺在手術臺上,右肺一葉被切除了,接下來還要進行痛苦的化療。趙淳生院士一次又一次咬牙堅持,他是醫生眼中最聽話的患者,也是病友眼中的硬漢。
然而,禍不單行,在肺癌手術3個月後,在複查時又發現胃外有一個鴨蛋大小的腫瘤,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醫生要求立即切除。於是,第二次手術將他三分之二的胃切除了。兩次手術後,趙淳生院士的體重減了26斤,身體虛弱到幾乎崩潰。
肺癌和胃癌輪番轟炸,經過2次手術,6次化療,一般人早就被打垮了,但是趙淳生院士挺了過來。
趙淳生院士坦言他戰勝兩次病魔的絕招就是樂觀和堅強。面對他的堅強,奇蹟發生了,病魔退卻了。如今18年過去了,81歲的趙淳生院士臉色紅潤,步履穩健,聲音洪亮,我們完全想不到他曾經得過兩次癌症。
趙淳生院士在接連遇到兩次癌症的打擊後,最終戰勝了病魔,讓很多癌症患者都看到了希望,同時也更希望知道趙淳生院士究竟有哪些好習慣幫助他戰勝癌症。
好習慣一:每頓都吃好
人在生病時很容易沒有胃口,什麼也吃不下,尤其是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化療藥物對神經造成刺激,導致嗅覺和味覺都變弱,很難對食物提起興趣。但是趙淳生院士知道生病時食物對人體有多重要,即使沒有胃口,他也依然堅持吃飯,硬是吃進去。從食物中獲得的能量也是幫助趙淳生院士戰勝病魔的重要因素。
好習慣二:堅持三樂(工作為樂、助人為樂、有原則)
工作為樂:每天趙淳生院士都以積極興奮的狀態開始一天的工作,工作使他充實,遇到困難自然就不會膽怯害怕。目前趙淳生院士還經營著一家公司,助力國家科學事業的發展,期間遇到無數困難,但他都保持以工作為樂的初心。
助人為樂:趙淳生院士還喜歡幫助人,盡他所能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不管是他的學生還是團隊成員,不管是什麼困難,只要趙淳生院士了解到,就會盡力幫助他們。
堅持原則為樂:趙淳生院士一直大力支持國家的人才培養項目和創新科研項目,但是對學術不端等問題是堅決批判的。他從事科研工作很多年也會遇到一些違背事實的情況,這時他會堅持原則。
好習慣三:堅持鍛鍊
趙淳生院士非常注意鍛鍊身體,堅持每天早上和妻子打30分鐘羽毛球,晚上散步30分鐘。除此之外,每天去上班都儘量選擇騎自行車出行。趙淳生院士認為鍛鍊身體需要長期堅持,不管年齡大小,如果能每天堅持鍛鍊,一定會受益。
癌症跟很多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希望的抗癌經歷能夠幫助更多的癌症患者戰勝病魔。
參考資料:
[1]《七成癌症患者需要康復指導!腫瘤大咖共談科學抗癌》.健康時報.2019-09-21
[2]陳江昊,陳銀銀,戴忠民,吳蕊,張馨元.人生貴在堅持--訪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淳生教授[J].初中生世界(八年級),2014:5-7.
[3]《18年前查出癌,2次開刀6次化療,如今80歲老院士因它受益》. 慢病管理.2019-09-2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