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首個白血病病毒血液篩查方法 血液更安全

2020-12-02 搜狐網

  新華網廈門4月26日電(餘瑛瑞、王瑛慧)我國第一個白血病病毒血液篩查方法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重組抗原及抗體診斷試劑盒的研製項目26日在廈門大學通過鑑定。

  鑑定委員會由我國病毒學、免疫學、流行病學等方面的專家組成,我國著名病毒學家、中科院院士曾毅擔任主任委員。鑑定結論認為,該項目的研究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項目的完成,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白血病病毒血液篩查方法,使我國能夠在獻血者中進行HTLV感染篩查,為我國的血液安全又加上了一道保險網。

  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HTLV)已被證實與成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多種神經系統疾病密切相關。在日本南部、加勒比海地區和我國福建省部分地區等均存在地方性流行區。約有2%-10%的HTLV感染者經一段潛伏期後會發生致死性白血病或癱瘓。輸血是HTLV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由於一直沒有成型的商業診斷試劑盒,阻礙了我國HTLV研究的全面開展,也阻礙了我國獻血人員中HTLV感染篩查的施行。

  據了解,該項目目前已取得多項成果: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研製出我國第一個HTLV商業試劑盒,於2001年1月獲得了國家二類新藥證書,並成為國際上最早採用先進的第三代技術的商業試劑盒,它對現有能獲得的全部HTLV血清的靈敏度達100%,其特異度達99.94%,明顯優於現有國外同類試劑。該項目建立了我國第一套HTLV診斷試劑盒參比血清,並作為國家標準血清,成為我國HTLV診斷試劑盒的重要質量保障。項目研究人員在福建莆田地區發現了我國第一個HTLV高流行村,確定我國HTLV感染者的分布有點狀集中的特點。(完)(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滬建首個兒童血液腫瘤資料庫
    □記者 許沁晚報訊 今天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童血液腫瘤中心大樓奠基。與此同時,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還將建立國內首個兒童血液腫瘤診治信息資料庫,將收集血液腫瘤患兒在發病症狀、醫療過程、預後情況,以及生活情況長期追蹤等方面的信息,用於幫助分析來自不同區域的病兒在疾病發展上的各種情況、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 聯手維生素,紫外線讓血液更安全
    原標題:聯手維生素,紫外線讓血液更安全 利用紫外線消毒殺菌是一種古老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早在1877年就有對太陽光輻射可以殺滅培養基中細菌特性的報導,日常生活中,在太陽下曬被子就是利用紫外線除蟎殺菌的典型應用。 作為一種廣譜類殺菌消毒方式,紫外線在血液製品消毒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 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重組抗原及抗體診斷試劑盒通過鑑定
    新華網廈門4月26日電(餘瑛瑞、王瑛慧)我國第一個白血病病毒血液篩查方法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重組抗原及抗體診斷試劑盒的研製項目26日在廈門大學通過鑑定。  鑑定委員會由我國病毒學、免疫學、流行病學等方面的專家組成,我國著名病毒學家、中科院院士曾毅擔任主任委員。鑑定結論認為,該項目的研究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澳發明20分鐘新冠病毒血液檢測方法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7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簡單的新冠病毒檢測新方法,可在約20分鐘內,使用血液樣本檢測出某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 我國研製成功B肝、C肝、愛滋病病毒高靈敏血液檢測用納米材料
    B肝病毒(HBV)、C肝病毒(HCV)、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引致輸血傳播性疾病中的主要病毒,傳統的免疫檢測方法因「血清轉換窗口期」在30天以上,而存在感染病毒漏檢的危險(漏檢率高達十萬分之二十)。
  • 研究人員開發新型「血液淨化」系統 用磁鐵捕獲癌細胞治療白血病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種惡性腫瘤性疾病,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三左右,即每年我國大約有15,000名兒童發生急性白血病,其中75%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白血病不像其他癌症一樣可以直接對腫瘤進行切除,它攜帶的癌細胞游離在血液中。因此,白血病的治療一般包括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以及幹細胞移植等。
  • 廈門大學開發出我國第一個HTLV篩查試劑 -中國高校網
    據介紹,這是我國第一個HTLV篩查試劑,該試劑能對HTLV血液進行有效篩查。  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HTLV,俗稱白血病病毒)是迄今發現的第一個致人類白血病的逆轉錄病毒。HTLV感染後在人體內長期存在,潛伏期長達20年以上,並在多年後引起白血病或者下肢癱瘓等致死性或者致殘性疾病,迄今有效的治療藥物和預防性疫苗仍未研製成功。
  • 院士論壇 | 黃曉軍院士:精準打擊白血病!血液惡性腫瘤進入慢病管理...
    2020年11月12-15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協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廣州召開。
  • 血液能挽救生命,但輸血不當也能奪人性命?
    但倘若受血者本身的免疫系統存在異常(如服用了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或患有白血病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以致這些異體淋巴細胞難以被消滅時,它們便會在人體內「興風作浪」,攻擊受血者的自身細胞(因為這些自身細胞在異體淋巴細胞面前,無疑是「需要清除」的「異物」),引發嚴重的炎症反應,即為TA-GVHD。
  • ...醫學室開展新項目:用轉錄組測序全面解析血液腫瘤致病融合基因
    報告周期較長,約 10-15 個工作日;費用較高,3900 元/項檢測。推薦用於:常見融合基因篩查陰性的患者,進一步分析可能存在的融合基因。也適用於:初診和復發白血病患者直接進行全面的融合基因篩查。靶向檢測相對常見的融合基因和常見的基因型。報告速度快,1 個工作日;費用較低,1560 元/項檢測。
  • 陸道培醫院分子醫學室開展新項目:用轉錄組測序全面解析血液腫瘤...
    報告周期較長,約 10-15 個工作日;費用較高,3900 元/項檢測。推薦用於:常見融合基因篩查陰性的患者,進一步分析可能存在的融合基因。也適用於:初診和復發白血病患者直接進行全面的融合基因篩查。靶向檢測相對常見的融合基因和常見的基因型。報告速度快,1 個工作日;費用較低,1560 元/項檢測。
  • 42%健康人血液中含DNA病毒
    最近發表的研究(見文後),採集8,240名健康個體血液樣品,測定基因組序列,從中鑑定出病毒DNA序列,結果發現,42%的受試者中可能含有19種不同的DNA病毒。根據該研究採用的方法,只能檢測DNA病毒,而不包括RNA病毒,所以實際上,受檢對象血液中病毒很可能比檢測到的更多,健康人攜帶病毒比例更高!另外,在受檢者中除檢測出19種人類病毒外,還檢測出75種非人類病毒DNA序列。這75種病毒可能來自實驗室試劑或環境汙染。該項研究對保證血液安全(包括但不限於輸血)很有意義。
  • 童春容主任:血液腫瘤的治療將越來越個性化
    隨著研究技術的發展,腫瘤治療的方法增加,人們對治療的要求增加,腫瘤治療越來越個性化,也越來越可以實現個性化治療。我們可以根據患者及其腫瘤細胞的很多個體特徵,在循證醫療方案的基礎上平衡利弊,調整找到更合適的治療組合和劑量,提高療效,減少毒副作用,以最小的代價使整體患者的總生存率提高。 如何指導個性化治療呢?
  • 流式技術助力中國血液疾病診療迎來「全程管理」時代
    同時,BD(中國)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還共同啟動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進修醫生繼續教育項目,旨在通過建設規範化的血液疾病診療培訓基地,支持血液科醫生的學習和深造,將頂級血液病專家的經驗以及流式細胞技術帶到更多醫院,輻射全國更廣泛的地域尤其是基層醫療服務機構,惠及更多的血液病患者。
  • 白血病的起因及白血病對身體的危害
    白血病,更準確的稱呼是血癌。目前為止青少年和老人是白血病的高發人群,即14歲以下的兒童和60歲上的老人。之所以把血癌稱之為白血病,是因為人體的骨髓每天產生千萬個紅血球和白血球,而血癌患者的血液中不成熟的白細胞大量產生,影響了骨髓的其他工作,讓血液看起來白色成分更多。
  • 復旦大學科研團隊證實ctDNA甲基化篩查技術可實現血液中的腫瘤...
    利用由復旦校友企業鵾遠基因原創研發的ctDNA甲基化多癌篩查技術PanSeer方法,陳興棟團隊在泰州隊列的血樣中實現了比臨床診斷提前4年發現血液中的微量腫瘤甲基化信號。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研與健康意義,證實了通過提高檢測技術的靈敏度能夠更早的發現腫瘤標誌物,從而實現有效的對癌症早期篩查。
  • 血液腫瘤治療藥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血液腫瘤 / 血癌是個籠統的稱呼,同其他癌症一樣血液腫瘤也是由於異常細胞的生長增殖不受控制引起的,在多數情況下這些不正常的細胞的源起部位是骨髓,這也正是血液細胞產生的地方,血液腫瘤的種類多種多樣,分類的標準通常是它們影響哪一種血細胞 (紅細胞、白細胞或者血小板),現在已知道血液腫瘤包括有 40 多種白血病、50 多種淋巴瘤以及多種骨髓瘤
  • 「人工血液」入選年度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人工血液」入選年度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 科學家闡述血液中細胞特異性的DNA甲基化改變
    大量已有的表觀基因組關聯研究(EWAS)通過繪製血液中DNAm改變的圖譜,探究吸菸如何影響正常細胞DNA甲基化。然而,血液由多種不同類型的細胞組成,因此,學界尚不清楚哪些特定的細胞類型更可能受到吸菸的影響。研究團隊首次通過細胞特異性的方式對血液EWAS進行Meta分析以解決該問題。
  • ...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揭曉 軍事醫學科學院「人工血液...
    中國網北京1月6日訊  日前,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和《中國醫藥生物技術》雜誌共同主辦,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2016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揭曉活動在杭州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世鎮、陳志南,杭州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出席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