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大約有1000個恆星系統,如果外星人存在的話,可能會從遠處觀察我們。
這1004個恆星系統與我們的星球處於一條直線上,距離我們足夠近,它們不僅可以探測到行星地球,還可以探測到地球上生命的化學痕跡。
在過去的十年裡,天文學家發現了圍繞著遙遠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這個方法很簡單:盯住一顆恆星,等待它突然變暗。這種變暗是一顆行星從恆星和望遠鏡之間經過的跡象。分析恆星變暗時光線的變化可以揭示行星大氣中的化學成分。
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其軌道恰好位於其主星和地球之間的行星。
在一篇新的論文中,研究人員把這個方法顛倒過來,問:附近的哪些恆星被正確地排列起來,讓它們的居民看到地球在太陽面前的凌日運動?那些恆星系統中的任何生命形式都能探測到我們的跡象嗎,包括地球表面的生物?答案是肯定的,事實證明,對於許多附近的恆星來說都能夠用這種方法被探測到。
康奈爾大學的天文學家、論文的主要作者麗莎·卡爾滕內格爾在一份報告中說:「如果觀察者在那裡搜尋,他們將能夠在我們淡藍色圓點的大氣中看到生物圈的跡象。」。
事實證明,行星在太空中很常見。自1992年研究人員首次確認在其恆星前方發現一顆行星以來,天文學家已經在我們的太陽系之外發現了4292顆行星,圍繞3185顆恆星運行,這主要歸功於行星搜尋凌日系外行星調查衛星(TESS)。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計劃在近十年的某個時候發射,它應該有足夠的精度來更詳細地研究這些行星——可能探測到它們大氣中的甲烷或氧氣等氣體,這些氣體很可能是生命的跡象。
如果外星人有自己的JWST呢?研究人員發現,在326光年內,有1004個具有觀測地球的有利位置。其中,508號行星的視角可以讓它們在每次地球經過該位置和太陽之間至少有10小時的觀測數據,這是觀測咱們地球及其大氣層中生命跡象的理想條件。
研究人員推測,1004顆恆星中約有5%可能太年輕,不適合智能生命進化,即使有一顆適合居住的行星圍繞著它們運行。但剩下的95%屬於能夠維持數十億年生命的恆星類別,地球的經驗表明,如果條件合適,這些恆星的壽命足夠長,足以讓智慧生命進行進化。
名單上的大多數恆星都在326光年範圍的較遠的一端,因為當你離太陽系越來越近時,可以看到地球凌日的區域變得越來越小。但名單上最近的恆星距離我們只有28光年遠。另外還有幾顆附近的恆星正準備進入它們可能在幾個世紀內發現地球的區域。有些在天空中足夠明亮,可以從地球上看到。
名單上有兩顆恆星已被探測到存在系外行星。一顆距離地球只有12光年的紅矮星和已知的系外行星目前沒有正確的視角來觀測地球,但以其目前的運動速度,它最快將於2044年進入到地球可被觀測到的區域。
研究人員說,下一步是將智能生命搜尋行動集中在他們論文中確定的1004顆恆星上。不知在咱們這一代人的有生之年是否可以看到,我們發現系外行星的「恐龍」亦或「小灰人」般的行星主宰者呢,咱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