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新一代靶向HER2大分子藥物中的潛力藥物

2020-12-05 健康一線視頻網

作者:1°C

2019年09月10日,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揭曉,2019 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研究獎 (2019 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授予了赫賽汀團隊 (Axel Ullrich, Dennis Slamon, and Michael Shepard)。

2019 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HER2是一個經典靶點,毫無疑問,羅氏深耕HER2多年,開發出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恩美曲妥珠單抗重磅炸彈級別藥物,2018年3款產品銷售額達到驚人的107.3億瑞士法郎,藥物給乳腺癌患者帶來巨大的臨床獲益!

HER/EGFR/ERBB family [1]

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恩美曲妥珠單抗作用機制[1]

該領域內除了羅氏的多款單抗和抗體偶聯藥物外,新一代靶向HER2大分子藥物的開發從未停歇,同時仍有著極大的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目前值得關注的產品包括Trastuzumab Deruxtecan,margetuximab,BAT8001,ZW25,KN026,RC48-ADC等。新一代的HER2大分子藥物中,ADC、雙抗產品湧現出多個潛力品種,這其中,最為令人關注的便是剛剛遞交上市申請的第一三共/阿斯利康HER2-ADC藥物Trastuzumab Deruxtecan!藉此機會,文章重點介紹了Trastuzumab Deruxtecan,並簡單梳理了新一代靶向HER2大分子藥物中的潛力藥物。

一.Trastuzumab Deruxtecan給HER2+腫瘤帶來突破

2019年09月09日,第一三共和阿斯利康聯合開發的HER2-ADC藥物Trastuzumab Deruxtecan (DS-8201) 率先在日本遞交上市申請,適應症Kadcyla經治的HER2+轉移性乳腺癌,註冊臨床試驗DESTINY-Breast01。這是該藥物一個裡程碑進展,阿斯利康69億美元重金購入的腫瘤資產正式開始商業化。

Trastuzumab Deruxtecan (DS-8201)

Trastuzumab Deruxtecan (DS-8201) 是一款靶向HER2的抗體偶聯藥物,相比Kadcyla (首個獲批的HER2-ADC),DS-8201創新了偶聯的小分子,具有更強的穿透性、更高的DAR。

DS-8201 阿斯利康官網

Trastuzumab Deruxtecan (DS-8201):給經治的HER2+乳腺癌患者帶來明顯臨床獲益

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預計2019年公布註冊臨床試驗DESTINY-Breast01關鍵臨床數據,這是需要關注的一個點。

二、DS-8201的市場潛力巨大

DS-8201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具有革新目前標準療法的強大實力。

2019年,DS-8201預計向FDA,NMPA遞交上市申請,另外,預計將會公布DESTINY-Breast01,DESTINY-Gastric01關鍵數據。

三.HER2靶點仍值得繼續深耕

阿斯利康官網

HER2是經典靶點,市場上有著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T-DM1等多款單抗和抗體偶聯藥物,但是仍有著巨大的仍未滿足的臨床需求,除了已上市產品外,臨床開發中的多款產品值得特別關注,開發中的藥物均有著潛在的更優臨床療法,尤其是Trastuzumab Deruxtecan。

相關焦點

  • 新一代抗體藥物大盤點
    抗體藥物已成為整個製藥行業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目前,基於新一代技術平臺,有70隻產品正在進行臨床開發。本文盤點了新一代抗體藥物,包括ADC、工程抗體、多特異性抗體、非免疫球蛋白配體等。新一代抗體藥物盤點目前,基於新一代技術平臺,有70隻產品正在進行臨床開發,絕大多數都處於Ⅰ期研究中。腫瘤無疑是最主要的領域,其中50%的腫瘤單克隆抗體新藥屬於新一代抗體。這些改變將增加新產品療效,並提供產品差異化和生命周期管理的機遇。
  • 新一代腫瘤藥物革命的出現——納米藥物
    ,指通過一定的微細加工方式直接操縱原子、分子或原子團、分子團,使其重新排列組合,形成新的具有納米尺度的物質或結構,一種具有同生物膜性質類似的磷脂雙分子層結構載體的藥物。納米藥物作為具有巨大發展前景的新型藥物,其在醫藥領域的發展必將引起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革命。目前,納米醫藥技術的基礎理論及納米藥物的製備工藝等還很不完善,納米技術應用於中藥的研究和開發還僅是出現了一些苗頭。因此,納米技術在醫藥領域中的研究還需做大量的工作,但納米醫藥所具有的優越特性預示著它在臨床疾病治療中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   重磅!
  • 乳腺癌HER2陽性的靶向藥物有哪些?
    乳腺癌可以說是所有惡性腫瘤中惡性程度較低的一種腫瘤,它不像肺癌、胃癌、肝癌這些腫瘤的惡性程度和死亡率那麼高。只要發現早期乳腺癌,通過積極的治療,治癒率還是比較高的。對於乳腺癌治療,過去的幾十年,無非也就是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方式,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乳腺癌靶向藥物因比化療副作用小等優勢,已經逐漸出現在了很多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方案中。
  • Science:揭示ABL激酶的動態構象變化,為開發新一代癌症靶向藥物...
    2020年10月9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的研究人員可視化觀察了之前未知的ABL激酶的結構,從而為設計針對成年和兒童癌症患者的靶向療法提供新的見解。這項研究將推進對癌症靶向藥物產生的耐藥性的理解。
  • 重要研究成果聚焦多肽藥物分子研究領域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多肽藥物分子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這項新的研究描述了這種藥物及其遞送機制,並指出它在動物模型中也是治療心臟病的有效方法。Du說,「不幸的是,目前的抗血小板藥物可以防止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的血凝塊形成,但如果血管發生破裂,它們也會破壞血小板的止血能力。在某些情況下,嚴重的出血會危及生命。這種新藥物的神奇之處在於,它能防止血凝塊,但不會讓人容易出血,而其他藥物卻做不到這一點。」
  • 《柳葉刀》:靶向治療20年,43種小分子藥物大起底
    例如BRAF抑制劑療法在具有BRAF Val 600 Glu突變的黑色素瘤中非常有效,但對於具有相同突變的結直腸癌,其單一療法的療效非常差。但是,腫瘤標誌物和小分子藥物的相互作用正引起全球研究者的關注。例如「籃子試驗」就是一種確立藥物療效的研究方法。現有小分子抑制劑如何改進?
  • 腫瘤靶向藥物治療,你真的了解麼?化療藥物和靶向藥物的區別,你知道...
    為了減少腫瘤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腫瘤靶向藥物治療在腫瘤的臨床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腫瘤靶向藥物治療,是除外科手術、放療、化療外,治療腫瘤的一種新方法。它是一種以腫瘤為目標,採用有選擇性、有針對性、患者易於接受、副作用小的全身藥物治療。 究竟什麼是靶向藥物?靶向藥物和化療藥物有什麼區別?所有腫瘤患者都適用靶向藥物麼?
  • HER2陽性胃癌首個ADC藥物!美國FDA授予阿斯利康Enhertu突破性藥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BTD是美國FDA第二次授予Enhertu BTD,突顯了該藥在治療多種HER2驅動癌症方面的潛力。2017年,FDA授予了Enhertu治療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BTD。在日本,Enhertu已被MHLW授予了治療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的SAKIGAKE(創新藥物)資格認定。
  • 抗腫瘤新藥主流——靶向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預測
    1997年FDA批准了第一個靶向腫瘤藥物:利妥昔單抗,開啟了腫瘤治療的新時代;1997年至2005年間有少數靶向小分子和大分子單抗上市,靶向藥物正在快速發展中;2005至2017年間FDA批准的抗腫瘤藥物中,靶向藥物所佔比例逐年升高,2015年批准的14個抗腫瘤藥物中,靶向藥物達到12個,2016、2017年批准的全部都是靶向藥物。
  • 新靶點,新藥物,新策略!2020肺癌靶向治療最新進展盤點
    因此肺癌的靶向藥研發及上市一直是所有癌症裡最多的,靠著一代一代的靶向藥活過五年十年的肺癌患者已經數不勝數。對於肺癌患者來說,這是一個充滿奇蹟的時代!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為大家整理了目前肺癌治療的最新進展及已獲批的藥物治療,供大家參考。
  • 多篇突破性研究直擊抗癌藥物新發現
    日前,一項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格拉斯哥大學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就開發出了一種名為mito-priming的新技術,該技術能夠幫助研究者們識別新型有效的抗癌藥物。
  • 金斯瑞解讀|藥物發現新維度:靶向GPCR複合物
    前言G蛋白偶聯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ptor, GPCR)是人類最大的膜蛋白家族,因為它們能夠調控多種生理過程,GPCR一直是藥物研發的關鍵靶點之一。據統計靶向GPCR藥物銷量佔全球市場的27%。然而,隨著對新型和改良藥物的不斷探索,開闢了靶向受體複合物的新策略。
  • 新一代抗體-藥物偶聯物有望治療KRAS突變型胰腺癌
    抗體-藥物偶聯物(Antibody-drugconjugate,ADC)通常是指將具有細胞毒性的小分子偶聯至完整的IgG分子上,是增長最快的一類生物治療藥物之一,目前被認為具有改善PaCa治療策略的潛力。由於抗體能夠選擇性靶向表達抗原的細胞,而這種靶向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偶聯分子的治療效果,特別是一些毒性大、無法進行單一藥物治療的小分子。
  • 全面解析肺癌靶向治療藥物群像
    肺癌的發病率無論是海外還是中國,肺癌都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肺癌治療藥物也是各大藥企的研發重點。根據WHO統計,2018年全球預計有1810萬腫瘤新發患者,其中肺癌約209.4萬,佔比11.6%。分子就是基因分型,肺癌根據基因突變類型主要分為EGFR突變、ALK突變和ROS1突變等,不同基因突變類型適用的靶向藥物也不同。肺癌治療藥物的分類目前靶向藥物主要針對NSCLC中的突變類型,因此這裡只考慮NSCLC的靶向治療藥物。
  • 闢謠特工隊 | 納米載體靶向藥物取代傳統化療?
    的文章稱,澳大利亞的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新的藥物靶向治療方法:納米細胞上載有腫瘤藥物,精準定位癌細胞,已治癒了多位癌症患者。真的這麼神奇嗎?醫學已經有了如此大的突破了嗎?納米技術知多少?首先,我們先來說一說納米載體靶向運輸藥物這項在學術界很火的研究。
  • FDA共批准45個小分子靶向藥物,僅有13個在國內上市
    實體腫瘤的信號通路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一般同時擁有多個通道,單靶點的阻斷可促使腫瘤細胞啟用替代信號途徑以獲得拮抗能力,因此,多靶點治療研究也成為了抗腫瘤藥研發的新方向。比如索拉非尼,可以用於治療肝癌、腎癌和甲狀腺癌。自從2001年諾華開發的第一個替尼類藥物伊馬替尼上市以來,抗腫瘤分子靶向藥物就一直成為研究熱點。本文一共統計了45個小分子靶向藥物。
  • 全球腫瘤十大熱門靶向藥物和療法
    上一期我們盤點了腫瘤市場十大熱門靶向藥物和療法點中的(PD-1抑制劑、HER2抑制劑、CDK4/6抑制劑、BTK抑制劑、VEGF/VEGFR抑制劑),這一期我們著重介紹(CAR-T療法、EGFR抑制劑、ALK抑制劑、PARP抑制劑與ADC抗體偶聯藥物),了解它們的作用機制、臨床療效、市場走向……一、CAR-T療法CAR-T,全稱chimeric antigen
  • 自然子刊探討新冠治療方案:老藥新用潛力如何?附藥物清單
    該評論文章作者為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生物醫學博士李廣迪與比利時雷加醫學研究所的抗病毒藥物專家Erik De Clercq。他們認為,有望用於控制或預防2019-nCoV感染的幾種方法包括疫苗、單克隆抗體、基於寡核苷酸的療法、多肽、幹擾素療法和小分子藥物。由於開發新療法可能需要數月至數年,因此,從「老藥」中尋找潛力藥物是重要策略。
  • 優於赫賽汀的HER2陽性乳腺癌的靶向藥物:TDM1
    2019年5月3日,美國FDA批准TDM1用於接受紫杉烷和曲妥珠單抗新輔助治療後有殘留的侵襲性疾病的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輔助治療。TDM1是一種HER2靶向的抗體-藥物結合物,抗體是曲妥珠單抗,小分子細胞毒素DM1是一種微管抑制劑。TDM1結合到HER2受體的第IV亞區,經歷受體介導的內化和隨後的溶酶體降解,導致細胞內釋放含有DM1的細胞毒性分解代謝產物。DM1與微管蛋白的結合破壞細胞內的微管網絡,導致細胞周期阻滯和凋亡細胞死亡。
  • 這12家公司正在推進靶向RNA的小分子藥物
    一度,發明可以靶向RNA的小分子藥物被認為是違反藥物研發教條的事情。但在今年9月,紐約科學院(NYAS)召開了首屆靶向RNA的小分子專題會議,《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也對這一趨勢做了報導(詳細閱讀:深度長文:靶向RNA,新領域已準備迎接爆發)。靶向RNA的小分子藥物研發正在進入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