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西藏有多美?順著青藏線進藏看盡青藏高原世界級美景

2020-12-06 騰訊網

你知道崑崙山脈綿延千裡在青藏高原上像一條脊背一樣挺立在高原上嗎?那千年萬年億年的守候,永遠的承諾。

你知道唐古拉山脈橫臥青藏高原中部,蜿蜒千裡而守護藏地高原的群山和湖泊嗎?

你知道岡底斯山脈西起阿里獅泉河南界印度河上源噶爾藏布及雅魯藏布江上遊谷地的雄偉嗎?

看著祖國的群山在大西北巍峨聳立,像戰士一樣守護著我們的疆土和人民,有一種民族自豪感。

冬天的西藏很美,日光之城拉薩有著全年3000小時的日照時間,每天有大概8小時太陽日照,是你想像中的蜷縮寒冷嗎?

藍色天空下的冰美人納木錯,冰清玉潔的倒映出天空的湛藍,遠處的念青唐古拉山脈環繞著她,一汪深情的獨白千年萬年億年......

你清晰的看到過珠峰的全貌嗎?夏天是雨季總是雲霧繚繞很難見珠峰的全貌,而冬天去珠峰腳下有陽光的溫暖,有更好的條件和時間去看全世界最高峰,湛藍的天空和潔白的雪峰純潔的聳立你眼前,那種震撼心靈的力量,給人以敬畏。每個人都應該去一次看看,值得你一生回味,也是你人生版圖上最亮眼的旅途。

你知道天上下凡的羊卓雍措的故事嗎?如美女下到凡間般獨秀於藏區。

西藏的寺廟有著佛教獨有的神秘色彩,他的色彩豔麗而高大宏偉,有著西藏各個教派的發展歷史,藏人的智慧結晶濃縮在了那些顏料裡,佛經裡,聲聲梵唱透徹人類的靈魂。布達拉宮象徵著西藏曾經最高的輝煌歷史,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宮殿,是建築史上的傑出代表;大昭寺小昭寺、扎基寺、孜珠寺等等。

你知道在那曲地區有一個骷髏牆嗎?那曲圖庫鎮向東南走約300公裡的比如縣達摩寺,達摩寺多多卡天葬臺在藏人經年的誦經聲中讓藏人的靈魂在這裡升華,去向天堂。人類從出生就向大自然索取,傷害了大自然,我們最後用我們的肉身反哺大自然,回歸自然。留下了最堅硬的頭骨,而將頭骨整齊的排列在長長的土牆木架上,和這天地同在。

我想告訴你的是,如果你順著青藏線進藏,穿行在青藏高原上,那是在世界屋脊上狂奔,我們為地球而挺直脊梁,那一路的美景都將屬於你,屬於人類不斷探索的求知。

如果你飛機進藏也方便,機票是全年最低折扣,如果你預定往返機票,或許一趟西藏來回不到一千元。全域西藏,開啟冬遊西藏,政府給出了最優惠的各項措施,5A以下的景點門票免費,5A景點門票半價,酒店打到骨折,飯店同樣有優惠活動。

或許你看過燦爛的西藏,你看過靜態中安靜修行的西藏嗎?在巍峨雪山環抱中安靜的思考,冬遊西藏是不錯的選擇,它是另一種高原神秘的美,能夠給心靈帶來收穫,在喧囂的都市裡找尋不到的安靜,去審視自己,俯瞰眾生。下一集我將全面的講述青藏線進藏的幾大極致景點,一個也不要錯過,只因太美了,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禮物,信手拈來,攝於靈魂裡。

相關焦點

  • 青藏高原上的一座「大城市」,面積比江蘇省大,值得你今生來一次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不到青藏高原你不知道山有多高,水有多美。在青藏高原腹地,有一個「大城市」,它的面積比江蘇省還大,不過人口就太少了,只有區區30來萬人,這樣的地方值得你今生來一次。
  • 走進「西藏江南」丨尋找青藏高原的昆蟲丨青藏科考
    編者按:這次中科院動物所的科研人員去野外科學考察,主要目的是對青藏高原農牧區昆蟲資源進行調查,全程15600多公裡,歷時75天。在此,我們邀請科考隊員將親身經歷分四期,給大家講述科考的內容和所見所聞。
  • 西藏情懷,青藏高原情懷
    扎什倫布寺前的藏民說起旅遊聖地,青藏高原無疑讓很多人心中的首選。只是大多數人是被藍天白雲,高原雪山,宗教朝拜,有點難以理解的天葬等照片,視頻,傳說吸引著,而其中大部分人更會因為高原反應,需要比較長時間的計劃而將青藏高原之行束之高閣,寄存心裡。當然其中不乏只是人云亦云,嘴巴說說而已。還在很早的時候,心裡就一直嚮往西藏,嚮往的是那自由與奔放吧。
  • 貝加爾湖區有海豹和鯊魚,青藏高原卻沒有北極熊,究竟是什麼原因?
    加上縱橫交織在一起的冰面裂紋,貝加爾湖區真的是一幅天堂美景。貝加爾湖雖說是一個淡水湖,但是這個湖裡面卻生存著海豹和鯊魚等海洋生物。而且在全世界所有的淡水湖中,只有貝加爾湖湖底長著濃密的「叢林」般的海綿,海綿中還生長著奇特的龍蝦。讓科學家感到困惑的是,根據地質調查報告,貝加爾湖所在的西伯利亞高原南部,5億多年內從未被海水淹沒過,那麼這些海洋生物是哪裡來的呢?
  • 川青藏公路通車60周年:一個甲子 兩路變遷
    這只是整治高原滑坡病害的方法之一。多年來,關於病害治理工程,科研工作者已經總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對泥石流、水毀、崩塌、翻漿等常見病害也都有了相應的治理方案。2008年,「多年凍土青藏公路建設和養護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地球第三極」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包括中國西藏全部和青海、新疆、甘肅、四川、雲南的部分,以及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正是有了青藏高原的存在,北緯30°附近的中國才得以擺脫副熱帶荒漠的「命運」
  • 青藏高原對中國究竟有多重要?
    青藏高原帶來的影響青藏高原的存在,給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古人將青藏高原混稱為「崑崙山」。魏源《海國圖志》稱崑崙山為「眾山太祖」,是居歐亞大陸之中的「萬山之祖」和「萬國孔道」。但青藏高原對中國更多的在於它擁有獨特且巨大的地緣政治意義:1、青藏高原夏季阻擋了暖溼氣流北上,冬季阻擋了穩定而厚度不大的冷空氣。2、青藏高原誘使熱帶西南季風向印度、緬甸侵襲,造成高原雨季,同時讓一部分西南季風進入我國東部形成江南雨區。所以如果沒有青藏高原,我國西部的乾旱會更嚴重,東部也會歸屬於乾燥氣候。
  • 「身體素質越好,進藏越容易高原反應」這話靠譜嗎?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不僅僅是藏傳佛教信徒的心靈家園和朝拜之地,更是許多旅行者的一生的夢想之地。但因其「低含氧」、「高海拔」的特殊性,讓許多從未去過西藏的人心生疑惑——我的身體條件,到底能不能進藏旅遊呢?
  • 青海龍羊峽--青藏高原上的科羅拉多
    龍羊峽以上雖已屬青藏高原的地理範疇,但因為黃河的侵蝕,在共和盆地東部形成海拔僅二千五六百米的黃河開闊谷地,自然條件較優越。黃河流至龍羊峽,山勢突然收窄,峭壁陡立,危峰對峙,兩岸相距僅有30多米,岸高卻達150多米,是修建電站大壩不可多得的好地方。龍羊峽大壩高178米,全長1140米,其中主壩長度396米,總庫容為240億立方米。
  • 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狀況
    青藏高原是中國溼地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區域。1990年,青藏高原溼地面積約為13.45萬平方公裡。1990-2006年,青藏高原溼地呈現出持續退化狀態,以每年0.13%的速率減少,總面積減少了約3000平方公裡。2006年以來,在溼地保護與自然因素綜合作用下,溼地面積明顯回升。至2011年,僅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溼地面積已達14.67萬平方公裡,溼地退化態勢總體上得到遏制。
  • 青藏公路多年凍土科研團隊
    60多年前的那個冬天,「一面進軍、一面修路」的解放軍戰士用鮮血和生命打通了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兩條進藏天路。從此,如何讓這兩條等外公路更加安全、通暢,滿足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對交通運輸的需求,成為公路人矢志不渝的使命。然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是人跡罕至的世界屋脊,桀驁難馴的高原凍土頑固地阻擋著公路人將等級路修到雪域高原的步伐。
  •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020年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大學生夏令營招募令 你是否對美麗的青藏高原神往已久?你是否期待一睹西藏冰川真容?你是否想了解科學家的真實工作與生活?這個夏天與我們一起來一場藏東南冰川森林生態科考之旅吧!
  • 青藏鐵路給藏地人民帶來什麼
    一直想寫青藏鐵路來著,個人覺得如果評價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件事,其中絕對包含青藏鐵路。之前就有人說,「有崑崙山在,鐵路永遠到不了拉薩」。也正是因為環境極其惡劣,我國工程兵在高原上前赴後繼戰鬥了50年,硬是修出來了這條真正的「天路」,所以每次想起這事,總是非常感慨。
  • 我國四大進藏鐵路,每一條都是超級工程,輻射藏南與阿克賽欽地區
    要談進藏鐵路,三弟就要先聊聊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有個頗為震撼的外號——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腹地年平均溫度在0℃以下,最暖月平均溫度也不足10℃。大面積凍土和頻頻爆發的地質災害,讓這片區域成為了工程禁區,但中國卻通過一個個超級工程讓內地與南亞通過西藏連通,交流 由此有了更為便捷的通道。
  • 藏在青藏高原獨有的亞熱帶氣候,被譽為蓮花秘境,世外桃源!
    那是2018年的3月底,原來就職的那家公司組織了一場「跟我去私奔」的桃花之旅,其實就是從青海西寧出發到西藏林芝波密看桃花的一趟長途旅行,而像仙境般的墨脫是這趟旅途中的其中一個行程,可去了墨脫才知道原來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不是那麼容易得到或者到達,因為一路上的艱辛只有去過的人才明白。
  • 【新華網】全球氣候變暖加劇青藏高原「暖溼化」
    青藏高原作為全球中緯度地區海拔最高的地域,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明顯。  西藏自治區氣候中心此前發布《西藏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監測公報》顯示,過去半個世紀裡,西藏地表年平均氣溫平均每10年升高0.31℃,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中科院監測表明,青藏高原絕大部分地區極端低溫事件頻次顯著下降,而極端高溫事件頻次顯著上升。  在氣溫不斷上升的同時,西藏近幾十年間降水量也呈增長趨勢。
  • 岡底斯山脈,誰才是青藏高原真正的「王」?
    岡底斯山脈,就是一位一直活在喜馬拉雅的「陰影」下、被岡仁波齊的大名耽誤了的高原巨人。01 世界的中心作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最不缺的就是山。岡底斯山脈,西側在薩色爾山脊相望於喀喇崑崙山脈,向東一路延伸至納木錯西南,與念青唐古拉山脈隔著一個拉薩。
  • 揭秘青藏高原的變遷!40年後,科考隊再探地球第三極
    大約5500萬年前,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發生碰撞,導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對亞洲乃至全球的環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進而也成為了古生物分類、演化的重要影響因素。 1973年,中科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成立,拉開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的序幕。來自中科院多家研究所的隊員從全國各地集結,乘坐人貨混裝的「解放」牌卡車沿川藏線進藏。
  • 揭秘青藏高原的變遷!40年後,科考隊再探地球第三極
    大約5500萬年前,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發生碰撞,導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對亞洲乃至全球的環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進而也成為了古生物分類、演化的重要影響因素。1973年,中科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成立,拉開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的序幕。來自中科院多家研究所的隊員從全國各地集結,乘坐人貨混裝的「解放」牌卡車沿川藏線進藏。
  • 滕吉文 九次爆炸推翻青藏高原地殼「疊加說」
    時間回到1975年,41歲的滕吉文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地球物理分隊首席科學家的身份帶隊進藏,首次對青藏高原地球物理進行系統觀測和深部過程研究。他形容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輕、最高的高原,也是構造最複雜的高原。對地球物理學來講,當時是塊尚未被開墾的處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