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鼴鼠」歷時一年半宣告失敗,NASA洞察號遺憾放棄打洞 | 行星事務所

2021-02-10 風雲之聲

[1] NASA | NASA InSight's 『Mole' Ends Its Journey on Mars

https://www.nasa.gov/feature/jpl/nasa-insight-s-mole-ends-its-journey-on-mars

[2] Golombek, M., Warner, N. H., Grant, J. A., Hauber, E., Ansan, V., Weitz, C. M., ... & Banerdt, W. B. (2020). Geology of the InSight landing site on Ma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1), 1-11.

[3] DLR | The InSight mission logbook (February 2019 - July 2020)

https://www.dlr.de/blogs/en/all-blog-posts/The-InSight-mission-logbook.aspx

[4] Spohn, T., Grott, M., Smrekar, S. E., Knollenberg, J., Hudson, T. L., Krause, C., ... & Banerdt, W. B. (2018). The heat flow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package (HP3) for the InSight mission. Space Science Reviews, 214(5), 96.

[5] Marshall, J. P., Hudson, T. L., & Andrade, J. E. (2017).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InSight HP3 Mole Interaction with Martian Regolith Simulant. Space Science Reviews, 211(1-4), 239-258.

[6] https://twitter.com/kmcannon/status/1350213369765179400

[7] Wippermann, T., Hudson, T. L., Spohn, T., Witte, L., Scharringhausen, M., Tsakyridis, G., ... & Lichtenheldt, R. (2020). Penetration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of the HP³ Mole for the InSight Mars mission.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181,104780.

[8] TPS | Cost of Mars InSight

https://www.planetary.org/space-policy/cost-of-mars-insight

[9] NASA | NASA Extends Exploration for Two Planetary Science Missions

https://mars.nasa.gov/news/8829/nasa-extends-exploration-for-two-planetary-science-missions/

[10] NASA | InSight News

https://mars.nasa.gov/insight/news-and-events/news/?page=0&per_page=40&order=publish_date+desc%2Ccreated_at+desc&search=&category=183%3A19%2C165%2C184%2C204&blank_scope=Latest&url_suffix=%3Fsite%3Dinsight

https://www.nasa.gov/mission_pages/insight/main/index.html

相關焦點

  • 美宣布「鼴鼠」鑽火星徹底失敗
    參考消息網1月17日報導據美聯社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1月14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4日宣布,在試圖鑽入紅色星球深處勘測溫度的任務失敗後,NASA將徹底放棄火星鑽探裝置。德國科學家花了兩年時間,試圖讓這臺暱稱為「鼴鼠」的熱探測器鑽入火星地殼。
  • NASA無奈宣布放棄……
    ,NASA將徹底放棄火星鑽探裝置。德國科學家花了兩年時間,試圖讓這臺暱稱為「鼴鼠」的熱探測器鑽入火星地殼。但探測器無法在紅色泥土中獲得足夠的摩擦力。報導稱,這個長約40釐米的裝置是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一部分,它原計劃鑽至火星表面以下約5米的深度,但實際只鑽進了約半米。據報導,在上周末最後一次嘗試敲打500次以向下鑽探失敗後,研究小組宣布放棄這項任務。
  • 火星洞察號放出的「鼴鼠」已卡在地下數月,還在全力解救中
    比如在木星軌道上飛行的朱諾號探測器,已飛到200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太空船,正在火星執行任務的核動力火星車好奇號,還有一個在貝努小行星上準備採礦的OSIRIS-REx飛船。正當世界多個國家正在搶著登陸38萬公裡外月球時,科技高超的美國宇航局把探索重點轉移到距離地球上億公裡外的火星上,希望有一天能夠實現人類火星移民夢。
  • 火星像個夾心蛋糕「洞察」號獲得行星內部結構數據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本報訊兩年前,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希望從那些遙遠的地震和土壤洩露的深層熱量中收集火星內部結構的線索。事實證明,火星有它自己的「想法」。
  • 鼴鼠裝置成功鑽入地下!
    然而,遺憾的是,洞察號的鑽探裝置「鼴鼠」在鑽探過程中遇到阻礙,卡了數月之久,導致任務一直停滯不前。不過,近日,在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著陸器的推動下,火星上的「鼴鼠」終於進入了地下!鼴鼠的專業名詞叫做熱流和物理特性包的儀器。
  • 「鼴鼠」挖洞成功,順利進入火星地底,NASA將獲得極為寶貴的數據
    《參考消息》6月8日的報導,一隻「鼴鼠」鑽入了火星地下,正在打洞。 說起來,早在2018年11月,這隻「鼴鼠」就已經跟著「洞察」號抵達火星了,不過在過去的1年多時間裡,它的工作開展卻並不順利,因為想要成功鑽入火星地下還是困難重重的,所以一直到近期,它才成功開始履行自己的任務。
  • 最近200天都在拯救「鼴鼠」!
    5米左右,於中測量火星內核釋放的熱量,遺憾的是就目前來看,這臺儀器的工作顯得不太順利。,隨後他們通過實驗發現,洞察號所在地區的土壤結構比較鬆軟,每向下打一下,鼴鼠支架的四個腳就會將土壤壓下去一些,所以當地面被壓實後,令它的摩擦力大幅降低,繼續打樁時反衝力會將支架彈起,這樣一來就抵消了鼴鼠探針下行的動力,從而造成打洞困難。
  • 人類放養到火星的「鼴鼠」,現狀如何了?它曾被卡在地下1年多
    而在去年的5月5日凌晨4時05分,洞察號升空,並於11月26日成功登錄了火星地表,洞察號繼承鳳凰號的機身設計,它的主要任務是安裝一個火震儀,並使用鑽頭在火星上鑽出迄今最深的孔洞,對火星內部的熱狀態進行考察。在成功著陸之後,洞察號大部分儀器都正常運行,唯有一個名為「Mole(鼴鼠)」的探測針一直未能順利運作。
  • NASA宣布著陸器洞察號的「鼴鼠」已經結束其火星之旅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周四宣布,火星著陸器洞察號(InSight)的「鼴鼠」已經結束了其在火星上的旅程。「鼴鼠」是著陸器熱流和物理特性包(HP3)的鑽探部分,該儀器旨在深入挖掘並測量火星內部溫度。
  • 「鼴鼠」被無情彈出,NASA科學家再陷困境
    在人類登陸月球以後,火星就成為下一個目標,並且火星是類地行星,人類將來有望登陸火星,將火星打造成適宜人類居住地。近年來美國、日本、歐盟、印度、俄羅斯等國相繼發生火星探測器,但成果最大的還是美國。最近火星表面傳來不幸消息,洞察號試圖在火星地表深處挖開洞穴,以插入一個測溫裝置,該裝置配有一個長約40釐米、代號鼴鼠的自錘式長釘,能像機器人一樣從火星表面下探至5米左右深度展開測量。然而原本很輕鬆的事情,卻發生意外,在挖掘過程中,鼴鼠忽然往地面退了約一半距離。
  • 快兩年了,洞察號放出「鼴鼠」沒鑽進火星地下3米,多套方案失敗
    現在,在與地球相隔數千萬公裡外的火星上,除了根據規劃好路線向前移動的好奇號火星車外,還有一個安家在火星極樂平原的洞察號探測器,雖說它無法像好奇號火星車那樣自由移動,但是功能足夠強大,等於一個火星氣象專家。
  • 快兩年了,洞察號放出「鼴鼠」沒鑽進火星地下3米,多套方案失敗
    現在,在與地球相隔數千萬公裡外的火星上,除了根據規劃好路線向前移動的好奇號火星車外,還有一個安家在火星極樂平原的洞察號探測器,雖說它無法像好奇號火星車那樣自由移動,但是功能足夠強大,等於一個火星氣象專家。
  • 美國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遇大麻煩 鼴鼠打樁機無法工作 4個月未修復
    根據NASA的報告顯示,洞察號攜帶的「鼴鼠」打樁機自2019年2月28日因故停止打洞以來,已經超過了4個月的時間,直到今天也不能恢復工作。但NASA已經開始了營救工作,示圖搞清楚「鼴鼠」到底出了什麼狀況。
  • 美「洞察」號探測器測溫裝置又恢復運行
    這是美國航天局2018年發布的「洞察」號無人探測器在火星進行鑽探實驗的示意圖。(新華社/美聯)新華社洛杉磯11月23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團隊日前表示,因故障暫停工作的火星溫度測量裝置近日又恢復了運行,繼續下探作業以測量火星「體溫」。任務團隊在官方推特帳號上表示,在「洞察」號機械臂的幫助下,測溫裝置上裝載的代號「鼴鼠」的自錘式長釘從此前所處的位置下探了32毫米。
  • 鑽頭「鼴鼠」被無情彈出,原因還在分析
    此後 ,"洞察號"探測器成功登陸後,就沒有了它的消息。那麼,它在火星表面執行任務的目的是什麼?現在有什麼發現嗎?探測器已經在那裡已經一年多了?今天我們就任務回顧,開始解讀"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和火星的新發現11月26日14時54分許,"洞察"號無人探測器在火星成功著陸,執行人類首次探究火星"內部深處"和火星氣象環境奧秘的任務。
  • 美媒:一隻「鼴鼠」終於進入火星地下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月6日報導,當然不是一隻毛茸茸的「鼴鼠」;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洞察」號著陸器上一臺裝置的暱稱,它的正式名稱是「熱流和物理特性套件」。2018年11月在火星著陸的「洞察」號旨在讓科學家一窺紅色星球的內部情況,收集數據以幫助他們了解火星的地質和內部結構。
  • 全球熱點:「洞察」號登陸火星 首次「交心」意義深
    業內人士說,「洞察」號對人類火星研究有重要意義,把重點放在對火星內部的探索上,有助於人類更好了解地球本身乃至太陽系,甚至藉助這些信息來尋找系外類地行星。  【新聞事實】  「洞察」號有「三條腿、一根手臂」,展開後著陸器寬約6米。著陸器是「洞察」號的核心部分,在火星上的所有探測活動都將由它來完成。
  • 小鼴鼠打洞鑽進了市民家 怕見人直往土裡鑽(圖)
    鼴鼠。武峻平 攝影    水母網8月21日訊(YMG記者 武峻平 攝影報導)「我昨晚上抓了一個小動物,樣子像老鼠,可是尾巴短,嘴巴長長像小豬,眼睛很小、爪子很大。」    看到小傢伙在土裡打洞的樣子,記者的一位同事說:「它怎麼看起來跟動畫片裡的鼴鼠一樣啊?」記者這時才反應過來,這小傢伙是一隻小鼴鼠,小時候看過動畫片《鼴鼠的故事》的人,對它應該都不陌生。「可是這鼴鼠能不能養在家裡呢?」盧先生又犯起了嘀咕。    記者隨後聯繫了南山公園,工作人員馬師傅告訴記者,鼴鼠主要生活在東北和中部地區,生存環境主要是在土中,以昆蟲和蚯蚓等為食物。
  • 鼴鼠探針曾被彈出!NASA:洞察號探測器準備將其「錘」進火星地下
    「洞察號」探測器在2018年5月發射升空,在2018年11月26登陸到火星表面,洞察號探測器已經在火星表面運行了一年多時間。雖然和好奇號探測器一樣,都是在火星表面運行,但是洞察號探測器的任務卻是希望能夠探索火星的內部情況,所以,和好奇號探測器任務的側重點還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