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希臘出生的英國人,為何成為日本近代妖怪文學鼻祖?

2020-12-06 交易大師高歌

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小泉八雲的《怪談》堪稱日本近代文學中最特異的存在,近代日本受歐美思潮的影響,寫實派、耽美派、自然主義……等文學流派盛行當中,《怪談》一書卻聚焦在逐漸喪失的日本固有感性,是小泉八雲竭力領悟日本文化精髓後的創作。

小泉八雲

日本近代怪談文學鼻祖— 小泉八雲

希臘出生的英國人竟成日本近代妖怪文學鼻祖?

小泉八雲(一八五零年六月二十七日~一九零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本名拉夫卡迪奧.赫恩(Lafcadio Hearn),一八五零年出生於希臘西岸群島中,一個名叫萊夫卡斯(Leukas)的小島。父親為奉派前往希臘的英國軍醫,母親為希臘人。赫恩一家後來舉家遷回父親的故鄉愛爾蘭都柏林,但由於母親不習慣當地的生活,日子過得相當抑鬱痛苦,最後在赫恩四歲時獨自返回希臘。數年後,父親也在海外服勤期間死亡。

赫恩轉由親戚撫養並進入教會學校就讀,但由於照顧他的親戚破產,赫恩不得已只好中輟學業,十九歲那年,前往美國求職謀生。他在美國輾轉從事過許多職業,後來發揮文筆長才成為報社記者,並開始發表翻譯及著作。

赫恩服務於紐奧良的報社時,碰巧在紀念紐奧良市一百周年慶的博覽會上,看見日本的展示品,因而受到日本的吸引;後來又透過《古事記》英譯本得知日本神話及傳說,逐漸對太平洋另一邊的國家產生了興趣。此時,正好獲得來自某家雜誌社的「日本旅行記」計畫邀稿,於是赫恩接下了這個邀約,動身前往日本。抵達日本後不久,赫恩發現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性情與對萬物的感受,都與自己完美一致,於是考慮在日本另謀新職永久居留。

碰巧當時島根縣松江中學正在徵求外國籍英語教師,於是赫恩前往應徵職務,並踏上從前閱讀《古事記》後朝思暮想的神話國度出雲。這片土地深得赫恩之心,他與舊松江藩士之女小泉節子結婚,並於明治二十六年歸化日本籍,歸化日本時,赫恩從《古事記》中描述古出雲國(今松江)傳說的歌謠「八雲立 出雲八重垣」 的歌詞,為自己命名「小泉八雲」。

西方人透視日本之眼,造就妖怪文學經典

深愛出雲的八雲由於抵抗不了冬季的嚴寒,於一年三個月後移居熊本,任教於熊本第五高等學校(今熊本大學)。之後獲聘移居東京,前後於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與早稻田大學教授英國文學。這段期間,他也從未停止過創作,幾乎每年都有著作在歐美發行。小泉八雲是近代有名的日本通,一生研究日本文化,寫過不少向西方介紹日本文化的書,在促進東西文化交流與相互瞭解上,可說是近百年來最有貢獻的人之一。

八雲一生都對古老傳說、鄉野奇談,尤其是怪談,懷抱著強烈的關心。自小便失去雙親,孤獨的幼年及少年時期,讓他養成了喜歡做白日夢和偏好超現實幻想的性格。

八雲深愛著日本充滿魅力的文化和風土人情,妻子節子為了不通日文的丈夫,蒐集了許多日本民間故事與傳說,除了從家人、僕役、鄰居那邊聽說的故事,還有旅行途中聽到的各種奇人異事。八雲將從妻子口中聽到的日本民間故事,以英文寫成短篇故事,集結成《怪談》一書。

雖說是轉述或改編,文中卻注入了八雲獨有的世界觀與人生觀,文章經過千錘百鍊,將材料提升為「藝術作品」;其結果就是,這些故事超越了單純的「妖怪故事」或「鬼故事」,成為卓越精湛的文學結晶,使他成為現代日本怪談文學的鼻祖,對日本乃至整個東方恐怖文學、美學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八雲取自日本或中國怪異奇譚創作而成的作品,除了一九零四年出版的《怪談》,《骨董》、《明暗》、《日本雜記》等書也收錄了不少。

一九零四年(明治三十七年)九月,八雲因狹心症驟逝了。

小泉八雲與妻子節子

《怪談》:日版《聊齋》,日本近代幽玄之心始祖

小泉八雲的《怪談》堪稱日本近代文學中最特異的存在,近代日本受歐美思潮的影響,寫實派、耽美派、自然主義……等文學流派盛行當中,《怪談》一書卻聚焦在逐漸喪失的日本固有感性,是小泉八雲竭力領悟日本文化精髓後的創作。

《怪談》取材於日本流傳已久的民間奇譚,題材豐富多變,其風格或詼諧,或溫馨,或諷刺,或發人省思,或悽美感人,如幻似真,迷離恍惚的氛圍,堪稱日本近代恐怖美學的源頭,對日本電影、電視劇、動漫、文學小說影響至深。

在《怪談》裡,可以看到男女的情愛糾葛凝聚的執念、雪女與柳樹精的深情不悔、附身在鏡子裡的少女幽魂、深夜在路旁惡作劇嚇人的貉子、願意為櫻花樹獻出生命的武士……

在深信「萬物皆有情」的小泉八雲眼中,這些古老的日本傳說無疑體現了人類與自然萬物的靈魂交流,更是日本自古以來「物哀之美」「幽玄之心」兩大美學之集大成。

英文版《怪談》與幕後推手—翻譯家平井呈一

《怪談》於一九零四年出版,當初八雲用英語書寫出版,書名也直接引用怪談的日文發音。

有趣的是,英文版的書名並非日本一般通行的讀音「KAIDAN」,而是「KWAIDAN」。

因為在八雲的妻子生長的出雲地區的方言中,「か」(KA)有時會念成「くゎ」( KWA)。

而真正讓小泉八雲的《怪談》聞名全日本的幕後功臣,就是知名翻譯家平井呈一。

平井呈一(一九零二~一九七六年)是日本大正、昭和時期的英國文學研究者及翻譯家,精通英國文學與江戶文學。他將小泉八雲所寫的英文版《怪談》翻譯成流暢自然且富情調的日文,讓《怪談》得以在日本廣為流傳,深深打動每個讀者的心。可以說,平井呈一是小泉八雲作品風靡日本最重要的幕後推手。一九六七年,平井呈一以《全譯小泉八雲作品集》獲得日本翻譯文化獎。

電影《怪談》的日本電影美學革命

改編自小泉八雲作品的電影《怪談》於一九六五年在日本上映,由知名導演小林正樹編導。小林正樹花了十年構思這部電影,拍攝期間長達九個月,耗費巨資,演員更是當時日本影壇的知名陣容,電影《怪談》在一月上映,也許是不符合賀歲片的氛圍,票房不甚理想,虧損嚴重,導演小林正樹甚至必須賣掉房子還債。票房雖然不如預期,卻廣受國內外好評,獲得第十八屆坎城國際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電影收錄了小泉八雲的四篇作品:

〈黑髮〉:貧窮武士拋棄賢淑美麗的妻子遠赴外地,另娶身分高貴的新妻後,卻難忘前妻的溫婉可人,數年後,他回到當初拋棄前妻的房子,驚喜發現妻子仍然守在屋裡等待著他……

〈雪女〉:雪女愛上年輕樵夫,饒他一條性命,沒想到多年之後,樵夫竟違背兩人當初的約定,背叛了她的一片真心……

〈無耳芳一〉:精通琵琶的盲眼和尚芳一,每晚在一名武士的帶領下,前去為貴人獻唱。住持發現芳一形跡可疑,派人跟蹤他,發現芳一每晚前去的地方竟是……

〈茶碗之中〉:武士關內在茶碗中頻頻發現可疑人影,大膽的他一口喝掉了人影。當晚,茶碗中的那個人竟前來拜訪他……

這部電影使用大量抽象寫意和超現實的廠景,呈現了空前的影像之美,音樂更是由日本現代音樂巨匠武滿徹負責,武滿徹融合了琵琶、尺八等古典樂器與特製的錄音效果,搭配奇詭悽美的畫面,呈現了遊移在幻想與現實間的氛圍,讓電影《怪談》成為最美的恐怖電影。

相關焦點

  • 《中國妖怪故事》:從日本怪談文化,追溯妖怪們的「前世今生」
    其中上古神話零星分散於各種典籍之中,比如《左傳》、《國語》、《尚書·周書》等;原始宗教則認為世間萬物皆有靈性,一旦人的行為不符合天意,就會出現妖災,這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妖怪文化的另外一個發源;地理博物傳說則是由於科學的局限,人們在記載山川地理時摻雜了自己的想像,這其中就包括不少虛幻怪誕的東西。
  • 近代日本最感謝的三個人:二個美國人,一個印度人!
    如果談及日本人最佩服最感謝的古代外國人,那麼肯定來自中國,比如王陽明、鑑真、朱舜水等。但如果說日本人最佩服最感謝的近代外國人,那就和中國無緣了。近代日本最感謝的外國人是二個美國人、一個印度人。簡而言之,日本人最佩服的是:二個「強盜」,一個法官。這三位為何備受日本人感謝呢?接下來,就擺出這三位的歷史功績,大家看看日本人該不該感謝他們。
  • 這本書,被許多人視為「日本文學的巔峰之作」
    它是日本第二古老的詩歌選集,共二十卷,收詩1100首。其中多數詩歌圍繞自然風物流轉的四季以及變動不居的戀愛展開,這些詩歌影響甚遠,「至今許多評論者仍視此書為日本文學的巔峰之作」。此外,本周書單從社科、歷史、政治等類別選擇了4本好書為大家推薦。來看看書評君都選了哪些新書,或許值得你關注和借鑑。
  • 揭秘近代日本為什麼沒有成為列強的殖民地?
    在世界近代史上,亞洲、非洲、美洲幾乎大部分國家都成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依靠工業革命的成果和強大的航海能力,西方的戰艦與滿載貨物的商船幾乎遍及世界每一個角落。文明較低的地區成為原料生產地,文明較高的國家成為商品傾銷地,這其中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我們的鄰國日本。
  • 20世紀歐洲時期,中世紀對歐洲的第三大貢獻「東西交流」走向近代
    西歐的文化在歐洲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實際上是近代歐洲文明(自文藝復興之後)。歐洲文明的形成過程中,東方文明功不可沒,具體來說,是阿拉伯人的功勞。十二三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將希臘哲學的原本從兩河流域經過敘利亞,一直傳到西班牙,使得西班牙成為第一個轉運希臘哲學的基地。
  • 皇家學會和近代英國科學精神
    在當時西歐各國,民族優越感都是首先通過語言和文學來表現的,各國都強調自己的文學比其他國家更具優點,英國也不例外。喬叟、莎士比亞的作品都注重表現英格蘭的民族性。而到了17世紀,詩人約翰·德萊頓則成為這種文學愛國主義的代表。
  • 《鎌倉物語》——日本妖怪大圖鑑!
    而日本也有今世子的《百鬼夜行抄》、京極夏彥的《巷說百物語》和《魍魎之匣》、漆原友紀的《蟲師》、波津彬子的《雨柳堂夢語》、夢枕貘的《陰陽師》等等一系列描繪妖怪的文學作品。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動畫裡大多都有妖怪存在,《千與千尋》裡的無臉男、《龍貓》裡的龍貓……可以這樣說,日本的動畫、文學作品沒了妖怪將會遜色很多!
  • Daniel Arsham虛擬考古的 Pokémon,為何從遊戲成為全球文化現象
    《口袋妖怪劍盾》宣傳片段GIF:Giphy隨著日本不少老牌動漫都紛紛畫上了「句號」,對於完結和序章的爭議在近幾年來也是網友們的熱議話題,比如《火影忍者》的序章《博人傳》。然而,就在眾人紛說的時代裡,《Pokémon》依舊以全新的面貌嶄露頭角,每年一部的劇場版,每周一更的動漫以及每年一版的全新遊戲,都是全球粉絲們最為關注的焦點。
  • 日本動漫中都有哪些傳統的妖怪,為何日本的妖怪感覺都很幸福?
    說到妖怪,我相信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張牙舞爪的妖怪,但是在日本的動漫中卻有《夏目友人帳》裡面二級中級這樣的逗比妖怪,也有《犬夜叉》中害人的妖怪,也有《勿忘蛛》裡面這樣的蘿莉蒙太妖怪。那麼在日本的動漫中都有哪些傳統的妖怪呢?
  • 本土妖怪學的知識轉型:《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
    大天狗、鳳凰火、青燈行,一群造型華麗的日本妖怪躍上狹窄的手機螢幕,看他們聚精會神的捉妖、御魂、鬥祭,隨著晴明大人的冒險解謎育成專屬式神;沒想到一個由中國製造,文本源自日本《百鬼夜行》的「陰陽師」手遊,竟有那麼大的魅力,讓看似文青的他們馬上入坑,相較於只會拿手機走路遛寵的我,不好意思自承仍在抓皮卡丘。
  • 媒·問題|為什麼網文界認為黃易是網絡小說的鼻祖?
    曾經,「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網文自然也在金庸小說的影響範圍之內,但為何他們覺得是黃易而非金庸才是「網絡小說的鼻祖」?黃易的作品與武俠小說之間有怎樣的關係?在中國網絡文學史上,黃易的價值究竟如何?黃易原名黃祖強,從小愛讀武俠小說,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曾研習過相術、星象,因喜歡玄學,便以《易經》中的「日月為易」改名為黃易。
  • 韓國為何沒有知名作家?廢除漢字的後遺症,如今仍被日本嘲笑
    在古代,韓國和朝鮮還沒有分裂的時候,就叫做朝鮮,只不過那時的朝鮮是一個封建主義國家,它屬於中國的一個附屬國其中,他們文字就是用的漢字,這也是為何現在我們把韓國人的名字和中國人的名字混在一起時,沒人會分辨的出的原因。 可是,到了近代後,西方一些國家迅速崛起,而中國卻由於封閉、不開放逐漸落後,曾經的「學生」朝鮮開始轉向西方國家靠攏。
  • 以日本鬼怪小說為範本,談類型小說的創作
    最能夠表現日本文化的就是妖怪。我一直覺得,容不下妖怪的地方,人的存在也會受到威脅---京極夏彥日本鬼怪小說「鼻祖」:小泉八雲讓自己的肚子裡裝滿各種鬼怪故事在日本,無論是文學還是藝術作品,都非常熱衷於鬼怪系列的創作,鬼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這些故事來源於民間日常生活以及經過藝術加工的作品中,逐漸地被演化與創作
  • 西方哲學鼻祖泰勒斯,都取得了哪些思想成就?
    西方近代著名思想家伯特蘭·羅素(Bertrend·Russell)曾對哲學的研究對象下過一個定義:哲學是那種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學科。神學、哲學和科學都對宇宙萬物的知識感興趣,也都有一套各自的研究方法和適用範圍。神學訴諸權威,哲學和科學則訴諸理性。從這個角度來說,哲學和科學要比神學更具有科學性。
  • 扒一扒日本河童文化,河童是否真實存在,為何它的模樣一變再變?
    一直到現在,在日本的動畫和動漫裡,河童還會是其裡面角色的經典人物,已經成為日本妖怪文化的重要一部分,究其原因,日本河童的變遷都經歷的什麼呢? 最後,為何河童的形象總是和河流分不開,因為日本的地理環境,日本四周環海,是一個島國,周圍也會有喝酒,所以在日本河童總是和河流相關的。
  • 從鳥山石燕到水木茂:日本妖怪文化發展報告
    鳥山石燕筆下的百鬼夜行網易匠心巨製,自研國民級手遊《陰陽師》靠一己之力,在中國市場打開了日本妖怪文化的大門。先前我有專門介紹百鬼夜行的文章,但思慮再三,總覺得缺少一個源頭。今天就來給朋友們講一講日本妖怪文化的根,以及整個妖怪文化的發展歷程。
  • 《英國文學通史》出版 展英文學全貌
    6月15日,由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常耀信教授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英國文學通史》正式面市。該書編寫耗時5年,共分3卷,260餘萬字,以英國歷史為主線,從亞瑟王到哈利波特,全面梳理和介紹了英國文學發展歷程及代表作品,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 那些日本的妖怪傳說,你知道多少
    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這與日本人身處島國,內心深處有一種神秘主義傾向有關。日本人還把妖怪分門別類,著成《日本妖怪物語》和《日本妖怪大全》等書,還配有精美插圖。《妖怪大全》中收錄妖怪 764 種、神明 112 種,乃日本妖怪文化集大成之作。其創作者水木茂,是日本現代著名的妖怪畫師,是日本二戰後讓妖怪文化復興的靈魂人物。大多數日本人對妖怪的啟蒙,都是從水木茂的漫畫開始的。他查閱了大量的古籍資料,到各地走訪搜集各種各樣的民間傳說,基於此創造出來近八百種妖怪,極具日本色彩。
  • 我讀︱《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民族切腹」之路
    《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日]加藤陽子著,章霖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2016年的初秋,曾去了一次長崎,自然也去了長崎原爆紀念館。紀念館不遠處就是所謂「原爆點遺址」,北面則是紀念公園。在公園時,被不遠處棒球場傳來的歡呼聲所吸引,走近才發現原來是在舉行高中棒球賽。
  • 數學界的李約瑟難題:宋元數學高度發達,為何未能產生近代數學?
    前言 1976年,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出一個問題:「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這個問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引發了後人無數解答和爭論。李約瑟難題有很多子問題,在數學界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