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東國大學ae-Joon Lee課題組--邊緣羧基化石墨烯納米片作為有效的電化學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2021-02-21 石墨烯雜誌

這裡,通過機械化學反應(或球磨法)在乾冰條件下製備了邊緣羧基化石墨烯納米片(ECG),將其用作有效的電極材料用於超級電容器。與傳統溶液剝離石墨製得的氮摻雜羧基石墨烯(NGOOH)相比,該ECG有較高含量的邊緣羧基官能團,結構缺陷較少。ECG結構缺陷水平約為16.2%,而NGOOH高達48.9%。邊緣羧基化增加了石墨烯本身的電活性表面積,親水性和可潤溼性,且其內在特性不會遭受嚴重破壞,例如化學,機械和電子特性。該ECG可以在石墨烯孔內實現更有效的離子吸附和快速的電解質擴散,在1 A/g電流密度下,電容達到365.72 F/g,還具有良好的充電放電性能和倍率特性。而NGOOH的儲能性質顯著降低,電容只有175.05 F/g,這可能是因為NGOOH本身的高結構缺陷性影響其電學性質。

Figure 1. NGOOH,ECG,和HECG的合成示意圖。

Figure 2. NGOOH,ECG,和HECG的(a)SEM圖和(b)AFM圖。

Figure 3.G,NGOOH,ECG,和HECG的(a)XRD圖和(b)FTIR圖。

Figure 4.不同電極材料在1 M H2SO4電解液中的CVs曲線,掃速為20 mV s-1,(b)恆電流充放電曲線,電流密度為1 A g-1,(c)比電容與電流密度的關係,以評估倍率特性,(d)ECG的穩定性測試,在三電極體系中2 A g-1電流密度下循環10000圈。

Figure 5. ECG中含氧羧基官能團在可逆贗電容反應中的工作機制。

該研究工作由韓國東國大學ae-Joon Lee課題組於2019年發表在Carbon期刊上。原文:Edge-carboxylated graphene nanoplatelets as efficient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supercapacitors(Carbon 142 (2019) 89e98)。

相關焦點

  • 新型碗狀碳膠囊-二硫化鉬納米片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材料
    超級電容器主要有兩種能量存儲機制,電化學雙層電容(Electrical Double Layer Capacitance,簡稱EDLC)以及贗電容(Pseudocapacitance Capacitance,簡稱PC)。多孔碳材料(活性碳、介孔碳)和納米碳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等)主要表現出雙電層電容特性。
  • 上海交大新型碗狀碳膠囊-二硫化鉬納米片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材料
    多孔碳材料(活性碳、介孔碳)和納米碳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等)主要表現出雙電層電容特性。過渡金屬氧化物(如二氧化釕RuO2、二氧化錳MnO2),過渡金屬氮化物和導電高分子等表現出贗電容特性。然而,贗電容材料循環性能差,工作壽命較低。在保持出色循環穩定性的前期下,如何同時獲得高質量比電容和高體積比電容,是超級電容器領域的一大挑戰,也是限制超級電容器發展和廣泛應用的瓶頸。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
    目前商品化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首選仍然是活性炭,不過隨著其它新型碳材料(如碳納米管、石墨烯等)的不斷發展,將來有可能替代活性炭材料。  石墨烯  英國科學家Geim等人於2004年發現了一種由碳原子組成的單層石墨片,即石墨烯(graphene。石墨烯不僅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種,而且還異常牢固堅硬。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在高性能雜原子摻雜石墨烯基納米結構的規模化製備及其在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要想實現這一目的,關鍵在於設計開發出兼具優異儲能和機械性質的電極材料。雜原子摻雜石墨烯以及2D層狀金屬硫化物(LMCs)納米結構的出現,為高性能電極材料的設計帶來了新的契機,但其儲能性能(能量密度、循環穩定性等)尚需進一步提高。能否將上述兩類材料有效「聯姻」或耦合,從而發展出高性能的電極材料,至今仍是材料科學和化學領域極具挑戰性的課題。
  • 寧波材料所:石墨烯納米卷可實現堅固耐用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
    本文要點:通過凍幹獲得具有不同長寬比的石墨烯納米卷。由石墨烯納米卷組成的薄膜電極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具有石墨烯納米卷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出色的耐用性。成果簡介 小型,靈活和自供電的電子系統的興起極大地刺激了對微型電化學儲能裝置的迫切需求。
  • 寧波材料所劉兆平教授團隊:石墨烯助力超穩定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因此,為了保持高性能水凝膠基可伸縮超級電容器的導電性和電化學性能,必須對共軛聚合物進行有效的固化,提高其結構穩定性。 基於以上考慮,來自於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劉兆平教授團隊通過引入了高導電性石墨烯作為一種更有效的導電促進劑和基底,將聚苯胺(PANI)錨定在基於水凝膠的可拉伸電極中。
  • 超級電容器電化學分析解決方案
    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的核心部件(電極材料主要包括碳材料、金屬氧化物以及有機聚合物,其中金屬氧化物和有機聚合物材料循環穩定性差),它對超級電容器的性能起著關鍵性作用,研發具有優異電化學性能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究中最核心的課題。碳材料由於其高的比表面積(1000~2000 m2.g-1)、高導電率、電化學穩定性和開放的孔結構等滿足了高電化學雙電層電容的要求。
  • 美石墨烯紙造超級電容器及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研究進展
    Yongqin Han等人[14]以(NH4)S2O8(過二硫酸銨)通過原位聚合GO/polypyrrole(聚吡咯),再通過NaBH4將GO還原成石墨烯,合成了石墨烯 /polypyrrole複合物,通過壓片法製備了電化學測試電極。
  • 石墨烯納米卷可實現堅固耐用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
    由石墨烯納米卷組成的薄膜電極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具有石墨烯納米卷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出色的耐用性。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平面離子超級電容器(MSC)由於快速的離子傳輸,超長的使用壽命以及易於與微電子設備集成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遺憾的是,MSC中薄膜電極的堅固性通常不能滿足薄膜電極的結構穩定性和裝置的耐用性。
  • 技術解析:我國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進展
    超級電容器是最具應用前景的電化學儲能技術之一。目前,超級電容器的研究重點是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發展具有高比表面積、電導率和結構穩定性的電極材料是關鍵。石墨烯因具有比表面積大、電子導電性高、力學性能好的特點而成為理想的電容材料,但石墨烯的理論容量不高,在石墨烯基電極製備過程中容易發生堆疊現象,導致材料比表面積和離子電導率下降。
  • 美國用新材料制更堅固的超級電容器電極
    蓋世汽車訊 移動電子設備、電動汽車、無人機和其他技術的爆炸式增長,推動了人們對需要能夠為此類設備提供動力的新型輕量化材料的需求。據外媒報導,美國休斯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和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利用由還原氧化石墨烯和芳綸納米纖維製成了結構型超級電容器電極,而且此種電極比傳統的碳基電極更堅固、更靈活。
  • 韓國延世大學Jungwoo Oh課題組--波浪形PEDOT的三維多孔可拉伸超級電容器:PSS/石墨烯電極
    高伸縮性超級電容器是下一代儲能系統,在苛刻的條件下具有出色的電化學性能和出色的機械性能。
  • AEnM:基於MnHCF-MnOx電極材料的全印刷柔性超級電容器
    當前對該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1)通過合理選擇HCF模板的組分和控制化學轉化過程,合理控制最終產物的組成;(2)在製備過程中可以生成多功能或多層次的納米結構。HCF具有成本低、製備方便、穩定性好、框架結構、成分可設計等優點,在電化學儲能相關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 基於石墨烯和共價有機骨架的高性能電容材料
    研究背景超級電容器因其功率密度高、充放電時間短、循環壽命長的優點廣泛應用於儲能領域。大多數商用超級電容器使用多孔活性炭作為儲能材料,重量電容密度在100-200 F g−1左右。為了提高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近年來對石墨烯電容材料展開了大量的研究。
  • 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作為二維過渡金屬硫化物的經典材料,層狀二硫化鉬納米片(MoS2)在場效應電晶體、光電探測器、光伏、鋰電池、太陽能熱能收集等領域得到廣泛的關注。那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是如何製備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另外, MoS2納米片之間易堆棧,是目前大多數二硫化鉬基超級電容器質量比電容或體積比電容都較低的原因。1T和2H MoS2在負極化下分別表現出14.9µF/cm2和1.39µF/cm2的固有電容值。
  • 石墨烯複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作為碳材料中最新的一員—石墨烯是擁有sp2雜化軌道的二維碳原子晶體,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Geim等於2004年發現,並能穩定存在,這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單原子厚度的材料。在石墨烯諸多性質中,其中比表面積高和導電性好,最重要的是石墨烯本身的電容為21μF/cm2,達到了所有碳基雙電層電容器的上限,這比其他碳材料都要高,是製造超級電容器的理想材料。
  • 三維石墨烯框架/Co3O4複合電極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和無酶葡萄糖檢測
    三維石墨烯框架/Co3O4複合電極是通過熱爆炸法製得,在此過程中,有Co3O4納米顆粒生成,氧化石墨烯得以還原,且三維框架也隨之構造。
  • 基於新型石墨烯/聚噻吩超級電容器研究
    特別是在電動汽車上,超級電容器與電池聯合能分別提供高功率和高能量,既減小了電源的體積又延長了電池的壽命。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最為關鍵的部分,也是決定其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開發具有優異性能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究中最核心的課題。導電聚合物是一類重要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其電容主要來自於法拉第準電容。
  • 中科大朱彥武課題組JACS重磅!石墨烯電化學能量儲存取得新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朱彥武課題組聯合法國土魯斯第三大學Patrice Simon課題組報導了石墨烯在離子液體電解液中的離子動力學響應行為,為理解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電化學能量儲存提供了理論指導。研究背景作為重要的儲能器件之一,電化學雙層電容器(EDLCs,又稱超級電容器)通過離子在高表面積碳電極表面的可逆吸脫附來儲能。離子響應過程不涉及電池類電荷轉移動力學的限制,使得超級電容器可以極高的充放電速率下運行,並具有甚至達百萬次的良好循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