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9 19:55 羽毛球技術圈TB
打羽毛球揮拍時,手腕小臂大致可分為四個動作:屈、伸、內旋、外旋!
屈和伸都是擊球時閃腕發力的重要環節,內旋和外旋則是調整拍面角度並輔助爆發力產生的重要環節,知道了各種動作的基本作用,就可以有針對性的練習,例如擊球到位,就是要求準,就是小臂在內旋或外旋當中旋到某一角度後,急停產生對某一方向的爆發力,最後靠屈或伸腕並通過手指的配合完成對一個球的方向、弧線和力度的控制。
正手擊高球,許多朋友都不自覺的過多依賴大臂(或者說背闊肌收縮)發力,表現為擊球動作瞬間肘關節的下拉,這樣對擊球的力量是有幫助,但缺點是擊球點低了,一致性差了,落點控制範圍小了(球不夠尖),變化小了,正規的正手高點擊球,在擊球瞬間,肘關節應該是略向上揚起的,這在通過觀看運動員完成正手擊球後的動作照片是可以察覺到的,特別是在殺球完成後。
如何做到這點?其實很簡單,這個動作的發力原理和動作要點跟我們平常比賽扳手腕的動作是基本相同的,只不過我們要求是舉起手臂並握著球拍來完成罷了。
練習揮拍是最有效的方法,這裡指的揮拍練習不是教學錄象當中從引拍到揮拍的整個動作練習,而是光指發力的那個動作練習,要連續的做,直線、斜線、右上方、頭頂方兩個線路兩個方位都要練,最好用壁球拍代替羽球拍來練,30---40次一組,每天5組。
這種練習主要是針對小臂手腕發力的,正手方向的練習時大臂無須夾緊頭部,肘關節也無須特別伸直,大臂軸線跟軀幹軸線的夾角約九十度,小臂和大臂夾角約九十度,連續快速揮拍,肩關節要放鬆,可用腰勁輔助發力,揮拍的方向可分為直線和斜線,頭頂方向的練習大臂要靠近頭部,把球拍舉過頭頂一側,也要向直線和斜線兩個方向揮拍,餘要求同正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