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揮拍時,手腕小臂大致可分為四個動作:屈、伸、內旋、外旋

2020-11-25 東方體育

羽毛球揮拍時,手腕小臂大致可分為四個動作:屈、伸、內旋、外旋

2020-04-19 19:55  羽毛球技術圈TB

打羽毛球揮拍時,手腕小臂大致可分為四個動作:屈、伸、內旋、外旋!

屈和伸都是擊球時閃腕發力的重要環節,內旋和外旋則是調整拍面角度並輔助爆發力產生的重要環節,知道了各種動作的基本作用,就可以有針對性的練習,例如擊球到位,就是要求準,就是小臂在內旋或外旋當中旋到某一角度後,急停產生對某一方向的爆發力,最後靠屈或伸腕並通過手指的配合完成對一個球的方向、弧線和力度的控制。

正手擊高球,許多朋友都不自覺的過多依賴大臂(或者說背闊肌收縮)發力,表現為擊球動作瞬間肘關節的下拉,這樣對擊球的力量是有幫助,但缺點是擊球點低了,一致性差了,落點控制範圍小了(球不夠尖),變化小了,正規的正手高點擊球,在擊球瞬間,肘關節應該是略向上揚起的,這在通過觀看運動員完成正手擊球後的動作照片是可以察覺到的,特別是在殺球完成後。

如何做到這點?其實很簡單,這個動作的發力原理和動作要點跟我們平常比賽扳手腕的動作是基本相同的,只不過我們要求是舉起手臂並握著球拍來完成罷了。

練習揮拍是最有效的方法,這裡指的揮拍練習不是教學錄象當中從引拍到揮拍的整個動作練習,而是光指發力的那個動作練習,要連續的做,直線、斜線、右上方、頭頂方兩個線路兩個方位都要練,最好用壁球拍代替羽球拍來練,30---40次一組,每天5組。

這種練習主要是針對小臂手腕發力的,正手方向的練習時大臂無須夾緊頭部,肘關節也無須特別伸直,大臂軸線跟軀幹軸線的夾角約九十度,小臂和大臂夾角約九十度,連續快速揮拍,肩關節要放鬆,可用腰勁輔助發力,揮拍的方向可分為直線和斜線,頭頂方向的練習大臂要靠近頭部,把球拍舉過頭頂一側,也要向直線和斜線兩個方向揮拍,餘要求同正手方向。

相關焦點

  • 「漲知識」打羽毛球手腕痛?那是你不會內旋和外旋
    那是你不會內旋和外旋 最近遇到很多球友都在談,打完羽毛球之後手腕疼,而且殺球越厲害,手腕痛的越厲害,這是為什麼呢?一個最主要的原因為就是發力不對,用手腕的力量去把球壓下來,手腕過於彎曲,導致扭傷而疼痛。
  • 小臂內旋——羽毛球爆發力的來源
    小臂內旋——羽毛球爆發力的來源 小臂內旋,不是一個技術,而是正確動作的一個必然環節
  • 打羽毛球幾年,內旋外旋還是分不清?一篇文章幫你搞定所有疑惑
    打羽毛球幾年,內旋外旋還是分不清?一篇文章幫你搞定所有疑惑 初學羽毛球時,很多球友不會注意手臂的旋轉,擊球就擊球,對著球一頓猛抽就是了。等到步法也上來了,擊球也熟練了,發現自己的水平一直處於「瓶頸」期,很難再提升。
  • 技術貼丨關於內旋和外旋的想法
    在發球和正手拉球時,教練很強調擊球時的內旋發力,羽毛球教練更是如此。但是加入內旋發力後,很多人拉球出現容易下網的情況。這裡可能是2.5和3.0的分割區域,由於內旋加入產生威脅同時,大大提升了下網概率,尤其是對方的無力量球,反而2.5以下比賽名次好的很多是放高球的。
  • 一分鐘教你用好內旋與外旋
    內旋揮拍指前臂向內轉動帶動球拍旋轉擊球。在正手範圍內,內旋揮拍擊球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在反手擊球時外旋前也都會先向內旋,以增大加速過程。   外旋   外旋揮拍指前臂向外轉動帶動球拍旋轉擊球。反手範圍內外旋擊球很具殺傷力。在大力擊球時,內外旋手臂混合使用是很重要的。
  • 羽球內旋和外旋:用儘可能小的損失,將身體力量通過球拍傳遞出去
    羽球內旋和外旋:用儘可能小的損失,將身體力量通過球拍傳遞出去 想要打好羽毛球,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原理:用儘可能小的損失
  • 羽毛球高遠球的四個必要步驟:抬、落、擺、打,記住這四個字!
    羽毛球高遠球的四個必要步驟:抬、落、擺、打,記住這四個字!抬:就是抬起大臂,抬大臂時,小臂和大臂與準備時的距離保持不變,不要抬大臂時小臂跟著向外跑,那樣動作就散了,抬大臂時手腕不要動,如果亂動擊球時就用不上手腕的力了,抬大臂的目的就是把肩打開。
  • 羽毛球四種發力方式:向心內旋,向心外旋,離心內旋,離心外旋!
    我在今年不知道是哪期的《羽毛球》雜誌上看到這樣一段話:德國的一項運動研究表明,羽毛球運動員持拍手的肩關節囊的肌腱套要比非持拍手強壯,且肩部向心運動中,內旋的力量要比外旋的力量大;離心運動中外旋的力量要比向心運動中外旋的力量大。
  • 技術|發球力量的最大秘訣:手臂的外旋和內旋
    作為發球動力鏈的最後一個動作,手臂(包括手腕)的內旋直接決定了發球質量的好壞。為了保證最後手臂內旋得到最大能量釋放,你必須在球拍在身後完全下落後進行充分的手臂外旋。這是職業選手發球中最大的秘密之一。包括手腕充分向後翹起)外旋造成的結果。
  • 羽毛球內旋,外旋很高深,聽聽樂動體育資深教練如何點破
    (原標題:羽毛球內旋,外旋很高深,聽聽樂動體育資深教練如何點破)
  • 啞鈴頸後臂屈伸VS啞鈴俯身臂屈伸,這2項運動,鍛鍊效果如何?
    這兩項力量訓練都是藉助啞鈴所進行的臂屈伸,一項是啞鈴頸部臂屈伸,一項是啞鈴俯身臂屈伸。這兩項運動的共同點在於都是用啞鈴進行的臂屈伸運動,可是它們有沒有什麼不同之處呢?今天就讓我們看看這兩項運動的鍛鍊效果到底如何吧,哪一項的鍛鍊效果更好呢?
  • 自由式肩膀的使用方法:帶你了解外旋和內旋各自的優缺點
    肩膀內旋的運動這是一個普遍的技術,就是我們自由式手臂前伸抓水的時候是從大拇指開始(手掌外向),這個動作就伴隨著肩關節也向內側扭的運動(內旋)。對初學者來說手臂入水抓水的教學方法也都是這個內旋動作入水,我相信很多地方的教練員依舊採用這個大拇指入水的技術來教學,非常普遍。同時我覺得蝶泳技術也是一樣的,移臂動作從手掌外向開始。
  • 羽毛球發力過程,像一個三節棍,大臂、小臂、球拍,一節一節展開
    羽毛球發力過程,像一個三節棍,大臂、小臂、球拍,一節一節展開 簡單地說,發力的過程像一個三級火箭
  • 羽毛球假動作實戰技術【偉士#羽課】
    甚至包括在發球中(一般發球要求最嚴,最容易被判BALK和違規),都也有在規則允許範圍內的假動作。而在正手發球方面,由於引拍動作可大可小,較容易使用假動作去迷惑對手。 正手發球假動作之一、站位在發球區靠中一些,丁字步,上身朝向邊線。球拍放到離身體最遠的地方,以便最大距離的引拍。這樣一來,對手以為你要發高遠球,其心裡判斷和準備你要發高球,所以注意力在後場,重心就靠後了。
  • 學羽毛球假動作的四個基本原則【偉士#羽課】
    在羽毛球比賽中,有很多精妙的假動作。
  • 想要提升手臂力量,練出麒麟臂,你應該這樣做,全面訓練手臂肌肉
    小臂肌肉指的是從胳膊肘到手腕之間的肌肉。小臂由三個小肌肉群組成,分別是:肱橈肌,屈肌和伸肌。小臂肌肉決定了我們手臂的握力以及手指支撐的力量,是經常被我們忽略鍛鍊的一個肌肉群,但是對於我們完成硬拉、臥推等動作都有很強的輔助作用。
  • 每天拉伸可軟化血管 揮拍類運動最護血管
    參試者被隨機分入耐力訓練(連續跑步)、高強度間歇式訓練(熱身後將快跑與慢跑交替進行4次,最後通過慢跑冷卻肢體)和力量訓練(在器械上做循環運動,動作包括體後屈、卷腹、坐姿下拉、坐姿划船、坐姿小腿屈伸、前腿肌伸展、推胸和仰臥腿舉等)三組,以及一個不運動的對照組。前三組每周鍛鍊3次,每次45分鐘,總共有124人堅持下來。
  • 底線技術丨正手上旋球
    虛假的上旋球(無力的上旋球):這種「上旋球」可以說完全是靠「擦」出來的。當對手來球非常緩慢時,將正手動作分解開來,到達擊球位置時,幾乎完全的向上提拉,這種球,可以說跟「月亮球」非常接近,無力,不穩定,容易被對方一板拍死或是自己打框,將球打出場外。而上旋球的由來,確實是來自摩擦。
  • 瑜伽體式細節詳解:下犬式中,大腿到底是外旋還是內旋?
    內旋和外旋:在站立狀態下,關節在水平面,向身體內側轉動畫圈就叫內旋,向身體外側轉動畫圈就叫外旋。肩關節的內旋和外旋:在標準山式站立的基礎上,大手指向身體外側轉動叫外旋;大手指向身體內側轉動叫內旋。髖關節的內旋和外旋:在標準山式站立的基礎上,腳尖向外轉動成外八字時,髖關節外旋;腳尖向內轉動,成內八字時髖關節內旋。前屈和後伸:在站立狀態下,人體關節在矢狀面發生向前的運動叫前屈;人體關節在矢狀面發生向後的運動叫後伸,或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