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埃米(<1nm)世代半導體發展計劃》曝光!附下載

2021-01-14 EETOP

目前臺積電5納米已成功大批量出貨,3納米2022年即可量產,現在正努力研發2納米以及後續更高端的製程。(參閱:5nm-3nm-2nm-1nm,臺積電先進工藝路線圖曝光)特別是近期有市場消息傳出,臺積電正尋覓2 納米以後的先進位程用地,且臺灣地區高雄市正積極洽談,希望能落腳橋頭科等地。可見其發展之迅速。

日前臺灣地區」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針對臺積電前進高雄投資議題,「經濟部」將協同臺灣地區地方政府與臺積電密切配合,協助在先進位程投資上,盡力去解決土地、水、電等基礎設施需求,以維持其全球領先地位。

發展到1納米就會遇到瓶頸,但是探索是無止境的,我們知道比納米更小的單位是埃米(1納米=10埃米),小於1納米就將進入埃米世代!

臺灣地區「行政院」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埃米時代」,制定了相應的計劃。計劃在2021~2025 年間,投入近43.72 億元(新臺幣)來探尋產業方向,包括設備、儀器、材料與製程技術等瓶頸都預先了解,才能更好的投石問路,全稱為「 世代半導體-先端技術與產業鏈自主發展計劃」,已由「經濟部」核定。

新計劃中甚至還包含量子技術等範疇,臺灣地區的官員表示,目前預期半導體技術在1 納米以下就會出現障壁,但臺灣產業界尚無餘力能處理,所以在諮詢業者意見後,希望臺灣地區政府能先篩選出一些方向,來進行前瞻技術研究,並建立基礎技術能量。

附:報告下載

在EETOP微信公眾號後臺輸入關鍵詞「埃米」可下載

相關焦點

  • 臺積電開始為1nm做準備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為朝半導體製造的1納米甚至埃米(0.1納米)世代超前部署,據高雄市府知情官員透露,臺積電正為2納米之後的先進位程持續覓地,包含橋頭科、路竹科,均在臺積電評估中長期投資設廠的考量之列。關於是否前進高雄,臺積電昨(27)日維持董事長劉德音日前的論調,「以後有機會,短期沒規劃」。
  • 1nm光刻機要來了!
    截至目前,ASML 已經布局了 3m、2nm、1.5nm、1nm 甚至 Sub 1nm 的未來發展路線規劃。根據先前晶圓大工大廠臺積電和三星電子介紹,從 7nm製程技術開始,部分製程技術已經推出了 NA=0.33 的 EUV 曝光設備,5nm製程技術也達成了頻率的提升,但對於2nm以下的超精細製程技術,則還是需要能夠達成更高的解析度和更高
  • 揭秘晶片製造關鍵一環,百億美元市場的光刻膠產業【附下載】| 智...
    為了滿足集成電路對密度和集成度水平的更高要求,半導體光刻膠通過不斷縮短曝光波長的方式,不斷提高極限解析度。目前,世界晶片工藝水平已跨入微納米級別,光刻膠的波長由紫外寬譜逐步至 g 線(436nm)、 i 線(365nm)、 KrF(248nm)、 ArF(193nm)、 F2(157nm),以及最先進的 EUV(<13.5nm)線水平。其中, g 線和 i 線光刻膠的市場份額最大。
  • ...製造關鍵一環,百億美元市場的光刻膠產業【附下載】| 智東西內參
    為了滿足集成電路對密度和集成度水平的更高要求,半導體光刻膠通過不斷縮短曝光波長的方式,不斷提高極限解析度。目前,世界晶片工藝水平已跨入微納米級別,光刻膠的波長由紫外寬譜逐步至 g 線(436nm)、 i 線(365nm)、 KrF(248nm)、 ArF(193nm)、 F2(157nm),以及最先進的 EUV(<13.5nm)線水平。其中, g 線和 i 線光刻膠的市場份額最大。
  • 臺積電:2nm晶片研發重大突破,1nm也沒問題
    一、臺積電:第一家官宣2nm工藝,研發進度超前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2nm工藝取得重大突破,研發進度超前,業界看好其2023年下半年風險試產良率就可以達到90%。
  • 晶片破壁者(十三):臺灣地區半導體的古史新證
    在前面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日本半導體在消費領域大勢已去,韓國半導體除了財閥巨頭應者寥寥,而起步最晚的中國臺灣地區,在產業上中下遊都有企業盤踞,甚至相對韓日廠商更具影響力,如今更成功反超英特爾,這也成為半導體產業由西向東遷移時,獨特的觀察樣本。那麼說到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產業,當下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一定離不開以下三個特徵:1.代工模式。
  • 【臺股看過來】臺灣半導體再佔領先優勢!臺積電傳推進1奈米製程...
    【臺股看過來】臺灣半導體再佔領先優勢!臺積電今年開始量產5奈米製程,2022年開始布局3奈米,該年下半年預計就能展望2奈米製程,而由於都會在臺灣南部設置廠房,因此多達60%至70%的產能將集中在該地區。劉德音指出,未來可能會考慮往臺灣北部偏移。臺灣經濟部門能源局公告,2022年至2023年應備總供電容量增加近100萬瓦,2024年至2025年則增加至257.6萬瓦。
  • 半導體製造行業深度報告:從um級製造到nm級製造
    半導體製造行業三大核心問題半導體製造行業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三點上,這三個問題是半導體製造行業技術發展的強勁推動力,也是馬太效應形成的根本原因:半導體製程的發展晶圓的尺寸晶圓廠的產能我們將分別針對這三個問題進行深度剖析。2.1. 半導體製程發展之路:摩爾定律還能走多遠?半導體製程工藝的發展,離不開摩爾定律。
  • 關鍵「芯」材料光刻膠曾為半導體技術發展做過哪些貢獻?
    例如,曝光光源從早期的436 nm汞燈光源發展到現在的13.5 nm雷射誘導等離子體極紫外光源,與之配合的光刻膠也從酚醛樹脂化合物發展到化學放大光刻膠及分子玻璃。先進光刻膠一直是國外對中國禁運的半導體關鍵技術之一。本文通過回顧光刻膠技術對半導體技術發展的歷史貢獻,強調光刻膠對於先進半導體技術的重要性,希望能夠喚起國內研發人員的重視,打破外國的技術壟斷與技術壁壘。
  • 邁向5nm、3nm或甚至2nm半導體製程技術之路
    邁向5nm、3nm或甚至2nm半導體製程技術之路 李倩 發表於 2018-03-30 15:05:22 即使是5nm製程,已經令人難以確定能否從中找到任何優勢了,3nm
  • 臺灣半導體產業再進入一個新的裡程碑
    臺灣半導體產業再進入一個新的裡程碑 technews 發表於 2020-11-26 16:06:24 臺灣叱吒全球的半導體產業再進入一個新的裡程碑!
  • 製造1nm晶片的EUV光刻機:ASML已完成設計
    論壇上,與ASML(阿斯麥)合作研發光刻機的比利時半導體研究機構IMEC公布了3nm及以下製程的在微縮層面技術細節。至少就目前而言,ASML對於3m、2nm、1.5nm、1nm甚至Sub 1nm都做了清晰的路線規劃,且1nm時代的光刻機體積將增大不少。
  • 日本牽頭:2nm hCFET電晶體浮出水面
    2020年12月,由日本工業技術研究院(AIST)和中國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TSRI)代表的聯合研究小組宣布了用於2nm世代的Si(矽)/ Ge(矽)/ Ge層壓材料。他們同時宣布,已開發出一種異質互補場效應電晶體(hCFET)。
  • -半導體,光刻膠,CPU...
    (1)半導體用光刻膠在半導體用光刻膠領域,光刻技術經歷了紫外全譜(300~450nm)、G 線(436nm)、I 線 (365nm相對應於各曝光波長的光刻膠也應運而生,光刻膠中的關鍵配方成份,如成膜樹脂、光引發劑、添加劑也隨之發生變化,使光刻膠的綜合性能更好地滿足工藝要求。g 線光刻膠對應曝光波長為 436nm 的 g 線,製作 0.5 µm 以上的集成電路。i 線光刻膠對應曝光波長為 365nm 的 i 線,製作 0.5-0.35 µ m 的集成電路。
  • 張忠謀與臺積電 半導體製造強者是怎麼成功的
    而我們當時也曾經緊緊抓住中美關係"蜜月期",於1973年計劃耗資1億美元,從歐美國家引進七條當時世界最先進的3英寸晶圓生產線,這比臺灣工研院要早2年,比韓國早4年。但是由於國際關係發生變化,以及歐美出於自身考量不願意我們擁有先進的半導體製程,建成第一條三英寸線的時間反而比臺灣地區晚了很多年。
  • ASML(阿斯麥)已基本完成 1nm 光刻機設計
    IMEC公司強調,將繼續把工藝規模縮小到1nm及以下。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半導體公司相繼退出了工藝小型化,聲稱摩爾定律已經走到了盡頭,或者說成本太高,無利可圖。IT之家獲悉,在日本眾多光刻工具廠商紛紛退出EUV光刻開發階段的同時,半導體研究機構IMEC和ASML一直在合作開發EUV光刻技術,而EUV光刻技術對於超細鱗片來說至關重要。
  • 網曝ASML(阿斯麥)已基本完成 1nm 光刻機設計
    IMEC公司強調,將繼續把工藝規模縮小到1nm及以下。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半導體公司相繼退出了工藝小型化,聲稱摩爾定律已經走到了盡頭,或者說成本太高,無利可圖。在日本眾多光刻工具廠商紛紛退出EUV光刻開發階段的同時,半導體研究機構IMEC和ASML一直在合作開發EUV光刻技術,而EUV光刻技術對於超細鱗片來說至關重要。
  • ASML新動態: 1nm光刻機都已經來了嗎?
    ASML已完成1nm晶片EUV光刻機設計,並加強與臺積電和三星的合作ASML對中國大陸市場出口持開放態度,EUV等出口許可證半導體光刻與刻蝕論壇2020將於2020年12月30-31日上海召開,光刻產業鏈國際動態與國產化發展機遇將是重要內容。
  • 荷蘭巨頭1nm光刻機迎新突破!中國訂購的EUV光刻機呢?
    據TechWeb網站11月30日最新報導,近日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又送來一則好消息,該司已經與比利時半導體研究機構IMEC共同完成了1nm光刻機的設計工作。據了解,先進位程的光刻機對於曝光設備的解析度要求更高。與此同時,ASML已經完成了0.55NA曝光設備的基本設計工作。按照阿斯麥的計劃,預計相應的曝光設備全線準備好之後,會在2022年實現商業化。
  • ASML已完成可製造1nm晶片的光刻機設計、研究人員打造「電子皮膚」
    如今最新的量產晶片製程工藝已經來到了5nm,更加先進的3nm、2nm等也在馬不停蹄地研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