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實驗人員正在檢測零食樣品中的糖精鈉含量。
開學之際,新京報記者探訪北京一些中小學校、幼兒園周邊食品店發現,不少孩子們愛吃的小零食,尤其是一些麻辣調味麵製品,包裝簡陋、滲油,有的生產日期模糊不清,價格也都極為低廉(見新京報9月2日報導)。
此前多次報導顯示,調味麵製品曾查出的主要問題是糖精鈉、甜蜜素超標。記者對購買的4種小零食樣品進行快速測試,結果發現,參照國家標準,4種小零食中添加的糖精鈉含量全部超標,最高的「衛龍」親嘴燒(調味麵製品),含量達到0.68g/kg,超過標準限值約3.5倍。
據智雲達檢測技術工程師於勇介紹,對於調味麵製品,目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業名稱和標準,有的地方叫調味麵製品,有的地方又叫麻辣熟食,大多參照國家對麵包、糕點等一類的食品標準來執行。
據介紹,長期食用含糖精鈉、尤其是糖精鈉超標的食品,會導致青少年營養不良,幹擾從正常膳食中攝取營養。
中消協此前調查發現,很多小零食、飲料都添加有糖精鈉。消費者購買食品和飲料時,應閱讀商品標籤,儘量選擇不含糖精鈉的食品。
實驗樣品:從學校周邊收集到的4種小零食
實驗地點:北京智雲達食品安全檢測消費者體驗中心
實驗時間:9月3日
本實驗僅對樣品負責
■ 實驗
4種樣品糖精鈉超標嚴重
實驗目的:測試小零食中是否有過量的糖精鈉。
實驗過程:技術工程師把小零食鉸碎,稱取適量樣品,加入蒸餾水,過濾後加檢測溶液等,靜置後讀取數據。
實驗結果:4種小零食的糖精鈉,都屬於超標。而且,「傳林」和「志發」這兩種食品添加了糖精鈉,還沒有標註。
於勇說,糖精鈉是廣泛用作食品和藥物製劑中的人工非營養甜味添加劑,它的加入混淆了食品和藥劑中的真假含糖量,為了避免過量使用,許多國家先後設置了容許限量。
暫未發現樣品甜蜜素過量
實驗目的:查驗小零食中的甜蜜素含量。
實驗過程:取適量樣品,加入蒸餾水攪拌,浸泡10分鐘後過濾。然後依次加入甜蜜素試劑,讀取數據。
實驗結果:此次實驗暫未發現4種小零食的甜蜜素過量問題,都在標準範圍內。不過,記者注意到,像「志發」調味麵製品其實已經添加了阿巴斯甜,還加了含量並不小的甜蜜素,再加上過量的糖精鈉,多重的甜味劑,很容易造成調味麵製品「甜過頭」。
甜蜜素甜度是蔗糖的30~80倍,是一種高倍甜味劑,作為糖的代用品,甜蜜素往往被生產企業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廣泛使用以製造出「甜蜜」口感。攝入過多甜蜜素會對人體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代謝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兒童危害更明顯。
■ 問題
2種零食添加甜蜜素沒標註
調味麵製品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調製而成的食品,多以仿肉製品面目出現,如牛肉、雞肉等,味道油、辣,很能吸引孩子。
此次4種食品都檢測出了含有糖精鈉和甜蜜素,但在外包裝上對外明示標註的食品添加劑中,有的小零食並沒有如實明示。
我國早在2011年發布的《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就要求,預包裝食品中所有的食品添加劑,都必須在食品標籤上真實標註。
不過記者查看4種食品的外包裝食品添加劑一欄,其中「志發」辣到你活該食品,食品添加劑只標註出了2種:脫氮醋酸鈉、阿巴斯甜;「傳林」辣到你活該食品,標註含有4種食品添加劑,有阿巴斯甜、單硬脂酸甘油酯、食用香精、D-異抗壞血酸鈉。
但實際檢測發現,上述2種食品,都測出了糖精鈉、甜蜜素這兩種添加劑。(稿件採寫/攝影 新京報記者 廖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