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身上長出猴子的器官:中國剛創造出第一隻豬猴嵌合體!

2020-12-08 騰訊網

最近在中國出生的兩隻小豬的外表看起來像是普通的豬,但是在裡面,它們是猴子(部分)。

根據《新科學家》的一篇文章,一組研究人員通過將猴子幹細胞注射到受精的豬胚胎中,然後將它們植入代孕母豬中來產生豬靈長類動物。由此產生的兩隻小豬發展成為種間動物,稱為嵌合體,這意味著它們包含來自兩個不同個體的DNA(在本例中為豬和猴)。

北京大學幹細胞與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唐海對《新科學家》說:「這是足月豬猴嵌合體的首次報導。」 最終,Hai和他的同事們的目標是在動物體內生長器官,以用於移植程序。作者在11月28日發表在《蛋白質與細胞》雜誌上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目前,該團隊計劃堅持使用猴細胞,因為人類動物嵌合體的發展會帶來一系列「倫理問題」 。

為了創建豬靈長類動物嵌合體,Hai及其合作者首先在實驗室培養皿中從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生長細胞。然後,研究小組通過插入指令以構建一種螢光蛋白來改變細胞的DNA,從而使細胞發出亮綠色。這些發光細胞產生了輻射相同的胚胎幹細胞,研究人員隨後將其注入準備好的豬胚胎中。當胚胎長成小豬時,這些發光的斑點使研究人員能夠追蹤猴子的細胞。

總共有4,000個胚胎注射了猴細胞,並植入了代孕母豬。由於該過程,這些豬生了10頭仔豬,但是只有兩個後代生長了豬和猴細胞。通過掃描螢光綠色斑點,研究小組發現猴子細胞散布在多個器官中,包括心臟,肝臟,脾臟,肺和皮膚。

在每個器官中,有1,000個細胞和10,000個細胞中的一個被證明是猴子細胞-換句話說,種間嵌合體佔99%以上的豬。

猴與豬細胞的比例雖然低,但仍超過人類-動物嵌合體中曾經生長的人類細胞的最大數量。2017年,科學家創造了人類豬嵌合體,每100,000個豬細胞中僅生長一個人類細胞。根據《新科學家》雜誌的報導,出於倫理原因,種間胚胎只能發育一個月,其中包括擔心人類細胞可能在嵌合體的大腦中生長並賦予動物類似人的意識。

根據西班牙報紙《埃爾·佩斯》(ElPaís) 7月的一份報告,儘管存在這些道德上的限制,但同一批研究人員還是於今年初繼續創造了人猴嵌合體。有爭議的實驗結果尚未得到報導,但科學家稱,人類靈長類動物的胚胎在超過幾周的時間內都無法發育。

Hai和他的合著者可能避免了與人類-動物嵌合體有關的倫理問題,但其中一位專家對他們的種間仔豬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幹細胞生物學家Paul Knoepfler告訴《新科學家》雜誌,猴與豬細胞的低比率似乎「相當令人沮喪」。他指出,另外兩個嵌合體和其他八隻仔豬出生後不久就死亡。

Hai告訴《新科學家》,仔豬死亡的確切原因仍然「不清楚」,但他說,他懷疑死亡與體外受精(IVF)程序有關,而不是與注射猴DNA有關。根據《Theriogenology》雜誌2019年的一份報告,其他科學家也發現IVF不能一直在豬中起作用。

Hai告訴《新科學家》,在不久的將來,Hai及其同事的目標是在未來的嵌合體中增加猴細胞與豬細胞的比例,並最終在其豬中生長整個猴器官。在他們的論文中,作者指出,他們在豬中的工作可以幫助「為大型動物的人體器官重建的最終目標」鋪平道路。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以基因工程培育出全球首例「豬猴嵌合體」
    中國科學院幹細胞與生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tem Cell and Reproductive)的研究團隊,日前成功以基因工程培育出兩隻體內含有部分猴子細胞的實驗豬,但兩隻實驗豬皆在一周內死亡。
  • 豬猴嵌合體在中國誕生,這代表什麼,為何要進行異種嵌合體研究?
    #百家探索#將大師兄和二師兄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豬猴合體動物,這一頗具科幻色彩的研究已經成真,世界上首例「豬猴嵌合體」在中國誕生了。來自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幹細胞與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三位科學家以通訊作者的身份在《蛋白質與細胞》上發表了相關論文。這代表了什麼?人類為什麼要進行異種嵌合體的研究呢?
  • 豬猴雜交混血兒在中國誕生,是好事還是壞事?
    近日,中國科學家做了一個突破性的實驗,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個「豬猴混合體」生物。這項研究主要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進行,最終目的是在動物體內培養人體器官進行移植。 植物雜交大家應該都已經見怪不怪,比如雜交水稻、葡萄柚、青檸、水果黃瓜、水果玉米等等。。
  • 中國研究員將細胞進行基因改造,首次培育出豬猴嵌合體
    據外媒報導,近日中國幹細胞與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將食蟹獼猴細胞進行了基因改造,首次培育出豬猴嵌合體 。報導中指出,中國幹細胞與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將食蟹獼猴細胞進行了基因改造,產生了一種名為GFP的螢光蛋白。
  • 西班牙科學家在中國創造首個人猴嵌合體
    近日,科學家首次製造出了含有人類細胞的猴子胚胎。圖:AP在希臘神話中,奇美拉獅首、羊身、蛇尾;而在遺傳學中,奇美拉則指代嵌合體,即一個機體身上同時帶有2種或以上的DNA,且彼此耐受,無排斥反應。而近年來,科學家則著眼於探究不同物種間存在奇美拉的可能性。
  • 西班牙科學家在中國創造首個人猴嵌合體,挽救生命器官移植獲進展
    西班牙《國家報》7月31報導,科學家們通過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胚胎剪接試驗,在中國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人猴嵌合體。他們希望這一突破最終能讓醫護人員獲得穩定的人體器官供應,用於挽救生命的器官移植。由西班牙科學家胡安·卡洛斯·伊茲皮蘇亞領導的研究小組表示,他們成功地將人類幹細胞與猴子胚胎結合。他們聲稱,人猴胚胎是可行的,如果實驗過程沒有中止的話,它是可以出生的。
  • 雜交技術再次升級,世界上第1個豬猴生物誕生
    對於這一問題,中國科學家給出了答案。最近《NewScientist》的一篇報導引發了不少網友的關注,網友紛紛表示沒想到在有生之年還能看見大師兄和二師兄的合體。根據報導顯示,中國科學家培育出了全球首例動物雜交「豬猴嵌合體」,這也為培育人體移植器官這一科學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 這不是科幻小說,科學家成功培育出了人鼠嵌合體
    恩,當我們告訴您羅斯威爾公園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成功培育出了人鼠嵌合體時,這不是科幻小說。 這種臨床繁殖的小鼠含有4%的人類幹細胞,迄今為止含人體幹細胞最高的嵌合體。 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科學進步》雜誌上發表。圖註:此圖顯示了17天大的小鼠胚胎(標記為藍色)中的大量人類細胞(標記為綠色)。大多數人細胞是紅細胞,在小鼠胎肝中積累。
  • 嵌合體的神話:科學家試圖動物體內培育人體器官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實驗室的一隻豬。科學家希望在這類動物的體內培育出人體器官。在農場動物身上培育器官的研究引發了許多倫理爭議,因為其中所涉及的將人體細胞注入到動物胚胎中的方法,可能會模糊物種之間的界限。通過將人類幹細胞注入已經生長數日的動物胚胎中,可以創造出人-動物嵌合體,然後在雌性農場動物的體內進行孕育。根據對三個研究團隊(兩個在加州,一個在明尼蘇達州)進行的採訪,《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估計在過去12個月中,美國已經有大約20例成功懷孕的「豬-人」嵌合體或「羊-人」嵌合體,儘管目前還未見到任何有關的科學文獻,也沒有一隻這樣的動物達到足月分娩。
  • 羊身上"長出"人器官?器官移植研究取得新突破
    在美國,超過11.4萬名男性、女性和兒童正在等待器官移植。每天都有22個人在等待中死去。為了解決器官短缺問題,研究人員正努力利用病人自身的細胞按需培養器官,以消除尋找完美匹配供體的需求。但是,在實驗室中培育出符合人體尺寸的替代器官仍然需要幾十年時間。
  • 科學揭秘羊臉人身 或可能在動物身上培育人體器官
    人羊嵌合體培育過程圖繼去年科學家首次成功研發出了人與豬的嵌合體後,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又首次將人類幹細胞導入綿羊胚胎,獲得了人羊嵌合體,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將胰腺移植到了小鼠體內。此前,儘管科學家已經成功培育了人豬嵌合體,使醫學界對利用它們培育人體器官感到振奮,但並沒有研究團隊將這一成果進一步推進。雖然科學家還無法直接從豬或羊身上獲取器官並移植到人體中,但他們相信,人體幹細胞可能是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之一。
  • 中國首次克隆出「哥廷根小型豬」 用於器官移植
    這是我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克隆出「哥廷根小型豬」。  「克隆」的概念我們並不陌生。動物克隆,是指通過無性繁殖由一個細胞產生一個和親代遺傳性狀一致,形態非常相像的動物。如用未分化的胚胎細胞進行核移植稱為胚胎細胞克隆;用胎兒或出生以後動物的細胞進行核移植稱為體細胞克隆。  進行該項研究的中國農業大學李寧教授帶領的科研小組曾在2005年成功培育出我國第一頭克隆豬。
  • 雜交水稻拯救了地球,豬猴雜交的結果是什麼?研究員為此親自實驗
    前段時間,世界第一次豬猴雜交公布了。在植物學領域,雜交是一項很常用的技術。因為在植物進化的過程中,會存在許多的性狀。就拿水稻為例子,如果我們前往一片野生的稻田進行觀察的話,我們會發現那裡的水稻並不像我們在電視裡看到普通農名伯伯種植的水稻一樣,整整齊齊的。而是東倒西歪,各有各的特性。
  • 「二師兄」身上長出人類器官?異種器官移植技術正在路上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記者28日從雲南農業大學獲悉,該校魏紅江教授團隊與啟函生物楊璐菡博士合作,培育出了一種具有13個獨立基因修飾的豬,改變了豬與人之間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性,還消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
  • 幹細胞再造人體器官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輛汽車,那麼體內的各種器官就相當於車裡的零件。汽車出現故障,更換零件後還能上路,要是人的器官能像汽車零件一樣,壞了就做個器官移植,這輛「人體汽車」一定會跑得更久。  為了解決人類移植器官的來源問題,人們紛紛把目光聚焦在動物身上。
  • 科學家首制人豬嵌合體 邁出培育人類器官重要一步
    參考消息網1月28日報導 英國《衛報》網站1月26日發表了題為《裡程碑式研究造出首個人豬「嵌合體」》的報導稱,科學家們在一項裡程碑式的研究中造出了一個人豬「嵌合體」。這提高了人們能夠在動物體內培育人類器官用於移植的可能性。這是人類第一次創造出結合兩個大型遠親物種的胚胎。
  • 一隻豬對器官移植的貢獻,人類最早將在2021年底接受豬心移植
    2010年2010年,趙子建、戴一凡領銜的6人專家團懷揣國際頂尖的「基因敲除豬器官移植」技術回國。眾所周知,人類屬於靈長類動物,與靈長類其他動物在生理解剖和新陳代謝等方面相似,為什麼不選擇移植猴子或狒狒的器官呢?
  • 把豬的器官移植給人類是否能成為未來
    有些器官、臟器有嚴重損傷、功能衰竭的患者,只能期待通過器官移植來獲得新生。然而,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眾多,光靠自願者捐贈的器官是遠遠不夠的。有數據表明,我國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但每年能成功進行的器官移植手術僅約2萬例,器官移植供需間的巨大鴻溝,不僅僅是中國的問題,是全世界國家都正在面臨的嚴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