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推動的居家辦公,使得人們每天工作時間平均延長48.5分鐘
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疫情而得以普遍推廣的遠程辦公,給人們帶來了更長的工作時間和更頻繁的會議。這是哈佛商學院和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公布的最新結果。這項研究涵蓋了北美、歐洲和中東共計16個城市超過2.1萬家企業的310萬員工,是該領域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研究之一。研究人員比較了新冠疫情導致的居家工作前後,超過8周的員工行為。
-
國外研究:疫情期間居家辦公,每天都比之前多工作近1個小時
國外研究:疫情期間居家辦公,每天都比之前多工作近1個小時新冠肺炎的流行迫使我們大家留在室內,在家的同時進行我們的日常工作。人們一開始真的很高興在家工作,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在一起,減少了錢和時間花在通勤上。
-
研究警告稱封鎖和隔離導致一些人過度飲酒,使其面臨健康風險
一項新研究警告說,封鎖和隔離導致過度飲酒,使這些人面臨健康問題的風險,並出現酒精使用障礙。研究人員稱,大量飲酒在已經有暴飲傾向的人以及患有抑鬱症的人中更為常見,在「居家令」期間,他們的飲酒量會增加。新冠大流行導致了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這種改變毫無預警地到來,讓許多人陷入混亂,因為他們需要學會如何應對居家辦公、在家教孩子和保持安全。
-
《歷史評論》付成雙:白人種族主義幽靈並未遠去
近代以前,基督教文明雖然對其他文明和族群存在偏見,但由於各個主要文明區域之間聯繫較少,且基督教文化在與其他文化交往過程中並未獲得明顯優勢,因此,白人種族優越論還無法發展成系統的種族主義。 不過,隨著歐洲在全世界的殖民擴張,白人種族主義逐漸滋生蔓延,成為近代以來全球最主要的種族主義形式。
-
千瘡百孔的政治正確背後:從古典種族主義到文化種族主義的世界
但這樣的矛盾並不會影響它的傳播和接受,更不會妨礙它成為某個國家政權的指導思想。人性中非理性的因素和出於利益的考慮是很多人接受自身破綻百出的極端主義意識形態的原因。本尼迪克特師承美國人類學家、文化多元論的創始人佛蘭茨·波阿斯,學生是以對太平洋土著民族的研究而知名的瑪格麗特·米德。本尼迪克特在中國以《菊花與刀》知名,但她關於種族主義的研究和普及工作要更早,影響也更久。
-
研究表明肥胖與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有關
根據肥胖學會旗艦期刊《肥胖》上的一項新研究,地球上人口平均體型增大及全球人口增加可能對減少人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挑戰。 地球上所有的氧依賴性生物都會因為維持生命必需的新陳代謝過程而產生二氧化碳。任何物種產生的全部二氧化碳都與平均代謝率、平均體型和物種個體全部數量相關。 肥胖人群比起正常體重人群產生更多二氧化碳。
-
偏見是自身價值體系的反射——讀《偏見的本質》
這部作品以其非凡的預見性,挖掘前因後果的洞察力,以及步步深入的縝密推斷和分析,成為推動社會改造的強大力量,促使有關偏見的研究迅速發展為熱門的學科課題,並且成為美國行政部門和社會公共服務等部門做出決策時的一個經常參照。 先來回顧一段歷史。
-
研究再次證明空汙導致Covid-19死亡數增加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蘭瓷編譯研究發現,人們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中的比例略有增加,導致Covid-19死亡人數增加了11%。最近的另一項研究表明,全世界Covid-19死亡中有15%歸咎於骯髒的空氣。雖然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研究人員表示現在已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各國政府必須將空汙狀況視為處理新冠肺炎的關鍵因素。
-
呂文浩:潘光旦剝離優生學與種族主義的努力
對於這個議題,英國漢學家馮客已經有了一些較為概括的論述,本文只是藉助於中國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優生學家潘光旦的思想歷程,對中國學者與種族主義的關係作一些分析。 種族自大的心理,和人類文明史同樣久遠,但其程度遠不能與西方19世紀以來的種族主義相提並論。種族問題之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社會問題,完全是近代以來獨有的現象。
-
疫情對土地市場及三四線城市的影響,對居家辦公的倡議
所以去年大量低價成交和流拍的情況,至少今年上半年還會延續。其次商辦用地項目會更加冷遇,商業辦公項目過去幾年都已經比較冷清,去年更是空置率上升+租金下滑。當前疫情影響之下,不但商家叫苦連天,甚至行業協會也呼籲免租、減租。就目前勢頭,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有散戶投資者,都不太敢再碰商業辦公類項目了。所以如果當前出讓商辦土地,實難有「錢途」。
-
多項新研究表明:暴露在外太空會加速衰老,還會導致DNA損傷
近日,多篇新研究成果表明,長期暴露在外太空存在多種健康風險,包括與老化和輻射誘發的DNA損傷。先前NASA對同卵雙胞胎太空人斯科特和馬克·凱利的研究(斯科特在太空呆了將近一年,而他的哥哥待在地面上)表明,長期太空生活使端粒變長,但一旦回到正常的重力條件下,長度就恢復了正常。
-
或許該從排除「隱性偏見」開始
第二,現實群體衝突理論認為一旦大家為稀缺資源競爭,就會出現偏見。第三,出於社會地位、自我關注和歸屬的需要,人們也會表現出偏見。人類會很自然地將他人分成內群體和外群體,一旦認定我們屬於某個群體,偏見另外一個群體會讓營造自己高人一等的感覺。
-
科學家研究表明抽菸可導致男性Y染色體消失
如果你認為你目前的身體沒有不良表現,體檢單也並沒有亮紅燈,這就能表明吸菸沒有影響你的健康。 勸你還是不要太任性了。 一項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的論文表明:與非吸菸人群相比,長期吸菸的男人,Y染色體變短,甚至消失了。
-
研究稱氣候變化可能導致魷魚種群增加
然而新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可能還會導致魷魚種群增加。這一調查結果與科學家此前預期的情況相反。隨著全球變暖導致海水變暖,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會使海水酸性變強。魷魚的血液對酸性的變化非常敏感,因此人們認為海洋酸化會對它們的有氧運動產生負面影響。事實上,動物的遊泳技術非常耗能,它們的心血管系統吸收需要大量的氧氣。
-
不運動導致癌症?研究表明肥胖不但導致心腦血管疾病,還可能致癌
最終研究顯示,不運動對身體的危害更甚於抽菸喝酒的危害。2020年7月劍橋大學研究團隊在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全球範圍內,適度運動每年讓390萬人免於過早死亡,運動預防了15%的過早死亡。而在中國,適度運動每年讓超過100萬人過早死亡,預防了18.3%的過早死亡。導致過早死亡的原因中,飲酒佔5.3%,不運動佔6.4%。
-
綜合研究表明:玩電子遊戲不會導致暴力或攻擊行為
據外媒報導,不管有多少研究表明兩者之間沒有聯繫,有些人還是很快將暴力行為歸咎於電子遊戲。但一份新的報告將有望讓這場爭論得到平息。它重新審視了之前的28項研究,這些研究包括了超過21000名參與者,並得出結論:電子遊戲不會導致暴力或攻擊行為。
-
價值10萬元的居家辦公設備「加上6K顯示器」是什麼樣的體驗?
價值10萬元的居家辦公設備「加上6K顯示器」是什麼樣的體驗?49 來源:廣州科與赫家具 原標題:價值10萬元的居家辦公設備
-
@涿州人 冬季居家、辦公、購物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居家篇 1、勤通風。 7、居家消毒注意事項。預防新冠、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應適度消毒,避免過度消毒。 辦公場所篇 1、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特別是近期與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員工,應及時就醫,不要帶病上班。
-
科學家紛紛修改術語,迫切與種族主義劃清界限
7月2日,Science發文稱,在反對種族主義的抗議活動中,瑟瑟發抖的科學家們,近日已經開始查找、修改動植物、期刊,競賽等中可能存在種族主義的名稱。「Noosing」 是一種用來捕捉蜥蜴的方法,也是科學家長期使用的一個術語。但對於黑人科學家Earyn McGee來說,這個詞容易讓人想起19世紀和20世紀美國白人對黑人施行的可怕私刑。
-
美國一新研究引發聯合抵制
這樣的研究成果,讓人想到經典科幻電影《少數派報告》。在電影中,具有超能力的先知可以預測犯罪,從而讓警方在犯罪發生前就將嫌疑人抓獲。然而,哈裡斯堡大學和研究人員或許沒想到,消息一出,就有許多科學家站出來實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