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宇宙最高法則,只有8個字,悟到的人,遲早會出人頭地

2020-12-04 易說蓮花

《道德經》雖然篇幅簡短,只有五千文,但每一句話都是精華的濃縮,值得一讀再讀,反覆參悟。

老子在《道德經》說到宇宙最高法則,提煉出來只有8個字: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悟到這條8個字規律,並且實踐運用的人,遲早會出人頭地。

規律1 損益相對:有一方盈益,必有另一方虧損。

幾乎所有人,都渴望成功和盈利,厭惡失敗和虧損。事實上,成功的人是少數,失敗的大有人在。

追求成功的人,往往得到失敗;追求盈利的人,經常得到虧損。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老子在《道德經》告訴我們:損益相對。也就是說,有一方盈益,必有另一方虧損。

有人賺到(流入)1個億的財富,這個世界的其它地方,必然從其他人的錢包,流出1個億的財富。

世界遵守能量守恆,財富也是一種流動的能量。

舉個例子:

某個網紅,直播一晚上賺到1個億,與之相對應的,是有無數的粉絲觀眾掏錢買單。別看你只買了幾十、一百塊,並不多,無數個人的幾十、一百塊,就會匯聚成1個億。

一個人賺錢的基礎,是有其他人願意為他花錢,一邊進,另一邊出,財富就是這樣流動的。

我們要明白這條規律:

成功和失敗,收益和虧損,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只有辯證地看待它們,找到它們轉化的時機(節點),才能讓規律為自己服務。

規律2 損則盈:虧損到極限,窮則變通,迎來盈益。

有的人失敗、虧損以後,就會有恐懼心理,不敢再嘗試,甚至自暴自棄。這種人,是沒看到規律的走勢。

沒有人會永遠成功,同時,也沒有人會永遠失敗。

按照老子說的規律,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損到一定的極限,觸底了,不能再損了,就會開始反彈,走向盈益。規律就是這樣運行的。

已故的澳門賭王就會用這條規律。他最困頓的時候,身上只剩下10塊港幣。普通人這個時候,肯定會陷入恐懼,感到自己很失敗。賭王之所以能成為賭王,在於他的思路和別人不一樣。

他始終認為,沒有絕對的失敗,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順。後來他又尋找機會,慢慢翻身,過程雖然很艱難,很不容易,但是他最終成為財富首屈一指的賭王。

通過這條規律,我們可以得到啟發:

在人生困境的時候,要改變自己的慣性思維,不抱怨,不放棄,要保持冷靜,學會思變。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之前的做法行不通,那就換一種方式,或者再探索其他出路。總之,天無絕人之路,最關鍵是自己要有信心和鬥志。

規律3 盈則虧:盈益到極點,物極必反,則走向虧損。

盈和虧的變化走勢,像一個太極,互相轉化,物極必反,如此反覆。

日中則昃,月盈則虧。盈益到極點,物極必反,則走向虧損。

理解這條規律,你就能讀懂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的這段話: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為什麼古人總是要謙虛戒滿,虛懷若谷?

因為滿則虧,虛則得。

老子說:「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這是長存之道。

做任何事,都不要做到極點,因為到了極點(飽和的臨界點),事態就會往相反的方向運行。

老子的道,說不清,道不明,只能點到為止,要靠自己覺悟。

有悟性的人,覺悟了,要趕緊去實踐。知而行,才是真知。

相關焦點

  • 老子和釋迦牟尼了悟宇宙人生所運用的兩個主要方法!
    老子和釋迦牟尼了悟宇宙人生所運用的兩個主要方法!怎麼樣認知宇宙人生,怎樣了悟宇宙人生,釋迦牟尼和老子都運用了哪些方法呢?透過現象看本質,由現象再向前追溯其本質,就由有形有相有生有滅的現象進入到現象未生之前的宇宙狀態,這時的宇宙沒有一切物質現象,沒有一切生命形態,這個時期的宇宙處於混沌狀態,一切無形無相的能量遍布在宇宙之中,混雜在一起。釋迦牟尼和老子再從這無形無相的能量中了悟其特性,用辨證法用對比法就得出了,本質能量具有不生不滅清淨無染的特點。
  • 莫嘆英雄無用武之地,牢記這四字箴言,遲早飛黃騰達,出人頭地
    如果,你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但卻屢屢不得志,沒錢沒人脈,想要成功,那麼莫嘆英雄無用武之地,牢記這四字箴言,遲早飛黃騰達,出人頭地。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有野心的「窮人」,想要出人頭地,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到隨遇而安。03徐「徐」的意思便是緩慢、穩重、認真,也就是古人常說的「穩中求勝」,做到厚積薄發。老話說「圖大者,當謹於微」,這意思便是說:圖謀發展的人,應當嚴謹地對待每一件事。
  • 老子道德經的一個秘密,宇宙法則是道德經的本義
    《道德經》裡老子講的道有很多層面,如果搞混了,你就搞不懂什麼是道了,為什麼?比如說很多人一說「道」,就是玄妙,虛無飄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道是一種什麼神奇力量好像一說到「道」就非常神奇,其實老子並沒有把道講的那麼神秘,為什麼?
  • 論宇宙法則——道
    有的文明掌握了宇宙本質理論,理解了宇宙能量統一原理,他們可以利用宇宙最高能——強能,而可以任意的翱翔於宇宙之中;有的文明掌握了少量的宇宙原理,還分不清宇宙能量的層次與利用方法,故只能在各自的星球慢慢求索。整個宇宙的運行就一個「道」字就可以完美詮釋,這讓我不得不佩服我們的古人,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居然能夠參透宇宙的真諦。
  • 南懷瑾的勸世良方:人在低谷時,牢記這4句話,遲早出人頭地
    人生最難熬的事情之一就是低谷的日子,低谷時候的自己吃的差、住的差,不止物質方面不如意,精神上要忍受自己的人微言輕,被人忽略的悲哀。生活中大多數人都避免不了人生的起起伏伏,都會有低谷的時候。古人說:「天不渡人,人自渡。」這句話是說老天爺不幫自己脫離苦難的時候,就要靠自己努力奮鬥來走出去了。有人會問了,那具體如何去做呢?南懷瑾先生是中國當代國學大師,佛學研究者。
  • 人生的六大定律,能悟懂四條以上,就能出人頭地
    一生當中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能夠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一個個小事,瑣事,組成了一個人的人生,在人生這條時間軸上,決定事情結果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我們不難發現,萬事都有定律,其實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當你要做出選擇的時候,其實是有標準答案的,如果一個人面臨抉擇的時候能夠好好考慮一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 老子解釋日環蝕
    周禮作為人類生活的法則,在一個時期內或許有其用途,但隨著星鬥的推移,日月的轉換,它終將失去效用。因為人類會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所謂活著的樂趣在於無拘無束,隨其自然,任性而為。周禮卻束縛人的本性,令人無所措手足,有如籠中之鳥。遲早人們會從生息不滅的自然變化中逐漸悟出,既然生存於天地之間,就應該以天地宇宙為生存的法則。為什麼還要人為的制定那些逆乎自然、扼殺人性的多餘禮制呢?
  • 45帛書《老子》第一章 老子不玩「捉迷藏」
    第一句上來,老子就用了三個「道」字,或許可以分兩個或三個意思來理解,分別是:①老子哲學概念的「道」②可遵循的途徑③說第二個解釋是我個人的「貢獻」。至於第三個解釋「說」的解釋,我是基本不採用的,但是很多人已經習慣了這種解釋。
  • 參悟老子的3大人生法則,做生活的智者
    在喧囂浮躁的社會裡,拜讀老子的傳世之作——《道德經》,如久旱逢甘霖,滋潤心靈,啟迪智慧,發人深思。 掩卷沉思,老子的智慧望其項背。對於三十而已的我們,囿於尚淺的人生閱歷,很難將老子的大智大慧參透悟透。 在此,羅列觸動我心的3大法則,以君共勉!見賢思齊焉。
  • 咒術回戰官方翻譯迷惑,夏油傑罵「奶奶的」,五條悟自稱「老子」
    最近《咒術回戰》的人氣特別高,很多觀眾在看了動畫後也都迫不及待地去追了漫畫,然後就有一些懂日語的大神發現了官方的一些翻譯問題,其中受迫害最大的是五條悟、夏油傑和宿儺大爺。(警告:下文含漫畫劇情,對動畫黨會有劇透)1.五條悟被迫說"老子"在漫畫五條悟傳的部分,五條悟常常自稱"老子",所以很多人都以為五條悟那時候很臭屁很拽。
  • 老子的上善若水,讓人體會出了多少人性之惡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那麼什麼是上善若水之道?上善若水之道是自然界中的最高境界,寬容大度,善良真誠,不與人爭,不屈不撓,豪情壯美。其實姜子牙早已悟透上善若水之道,所以當周朝功業建立以後,選擇了一個「眾人所惡」之地,可利萬物但不與人爭,最後「幾於道」。
  • 最新發現,宇宙邊緣是一堵牆?老子2000年前參透真相
    自宇宙大爆炸起,人們普遍認為宇宙處於不斷膨脹中,至今也尚未發現宇宙的邊界,又何來「牆」這一說呢?在我們固有的認識中,一提起宇宙就聯想到浩瀚無垠的萬象。在我們看來,宇宙應當是沒有邊界的,並一直不斷向外無限擴展延伸,但是,今年義大利的一家研究所的發現,對信奉「宇宙無窮論」的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
  • 老子《道德經》這2個字,讓你徹底擺脫人性的束縛
    無為這2個字,是理解老子《道德經》的關鍵,而如果你能真正讀懂老子的無為,並且融入到生活裡面,你幾乎就可以得到老子最大的智慧。到底如何正確理解老子無為這2個字?王東嶽對老子「無為」這兩個字的解釋是:「老子反對人類的一切文明化作為」。
  • 《老子》書中「玄」字共出現12次,「玄」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個署名「心智玩家」寫了一篇《老子寫〈道德經〉的時候,「妙」字不是女字旁,而是「玄」字旁》的文章,載於「百度百家」,說:「請看後世寫的篆書『妙』字」(圖二),「左邊字符中的小點消失了,這兩個小點是有大內涵了,後世書家已經不知其中的深意,就抹去了。但是,老子寫《道德經》的時候,之所以會用到這個『妙』字,看中的就是這兩個小點。」
  • 「道德經」的「道」字理論與宇宙多維空間理論不謀而合
    歷史文化,有時候十分微妙,微妙得令人窒息,微妙得讓人不敢相信。一、「道」字詳解《道德經》裡的「道」字隨處可見,從其所表達的意義大致分為四種:第一種:名詞,宇宙多維空間的意思,即陰性世界。如天道。第二種:名詞,道德之意,指人的思想行為(素養、品性、品質)。如人道。
  • 《老子》原文:「名可名,非恆名」這個世界就沒有永恆的存在嗎?
    每每只有通過書面解釋才知道。真正自己悟出來的人極少。大多數人之所以熟悉這句話,是因為這句話是全書的開篇,而許多不認真讀書,沒有興趣讀書的人,在看書的時候,常常也就是僅僅讀了開篇的那麼幾句 。因為這句話讀起來非常的順暢又很簡潔就像順口溜一樣,所以容易為人們所記住。
  • 《老子》的生態智慧及其現代意義
    《老子》一書中提出的「道生萬物」、「道法自然」,「自然無為」等思想,強調以主客交融和人性的方式來認識和對待自然,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蘊藏著豐富的生態智慧。  「道」是《老子》哲學體系的起點、是宇宙的本原和實質,也是生態法則和自然規律,是其生態智慧的根本。
  • 真·老子天下第一,兩千年前就道出宇宙真相,孔子都服他
    現在有很多人會有一句口頭禪,叫「老子天下第一」。聽起來十分的狂傲自滿,好像自己的才能無人能出其右。那麼這句話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中華上下有五千年的歷史,古代超凡卓越的人才數不勝數,英國曾有一位研究人種智商的學者理察·林恩,在收集研究了130個國家的智商測試之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中國人、日本人、朝鮮人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擁有全世界最高的智商,平均值為105,明顯高於歐洲人和其他人種。並認為中國開始引入市場經濟後便取得了驚人的成績是因為中國人聰明,高智商對國家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 老子:世界不是「無主之城」,《道德經》告訴你誰才是宇宙的主宰
    老子的《道德經》中,將宇宙稱為天地,將宇宙萬物稱為天地萬物。道就是萬物之母,它優先在天地存在,並且還生出了天地萬物。因此,老子會在道德經的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 12條狼道生存法則!真正悟透的人,不愁混不出頭,你悟透了幾條?
    如果你注意觀察,就不難發現,社會上那些混得好的人,多少都掌握一些狼道生存法則,而那些混得不如意的人,並不一定是能力上差多少,恰恰是因為不懂狼道。以下分享行走社會,你不可不知的12條狼道生存法則,勝讀10年書!真正悟透的人,不愁混不出頭,你悟透了幾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