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發布研究報告稱全球海洋垃圾防治形勢日趨嚴峻
,12月5日,在墨西哥坎昆市召開的聯合國第13次生物多樣性會議上,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發布了全球海洋垃圾汙染研究報告。該報告顯示,全球海洋垃圾防治形勢日趨嚴峻,呼籲各國加大力度制定措施加緊治理。受到垃圾威脅的海洋生物與日俱增這份名為「海洋垃圾:理解、預防和減輕對海洋和海岸帶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的報告稱,自2012年以來,全球受到海洋垃圾影響的海洋生物種群數量已從663種增加到817種。
-
聯合國報告稱汙水排放對海洋汙染日益嚴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05日 08:27 來源: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消息 (記者 隋豔霞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4日發表報告稱,汙水排放對海洋的汙染日益嚴重。
-
聯合國報告:預計2021年全球需人道主義援助和保護的人數激增至2.35億
中新社聯合國12月1日電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1日發布報告稱,2021年全球需要人道主義援助和保護的人數預計將達到創紀錄的2.35億。這意味著全世界約每33個人中就有一人需要救助。這份名為《2021年全球人道主義狀況概覽》的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需要人道主義援助和保護的人數預計比今年增加約40%。聯合國負責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洛科克當天發表聲明指出,這一激增「幾乎完全」源自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根據報告提出的援助方案,為了救助其中情況最為窘迫的1.6億人,聯合國需要350億美元資金。
-
聯合國最新報告給全球近十年生物多樣性保護打了「不及格」
據《科學》報導,近日,一份生物多樣性報告給了世界各國一個不及格的分數。聯合國新發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認為,世界尚未達到10年前設定的保護自然的目標。「警燈在閃爍。我們必須認識到,地球正處於緊急狀態。」
-
聯合國報告稱地球臭氧層停止變薄[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聯合國近期出臺了一份評估報告,報告指出,全球臭氧以及南北極臭氧已經停止損耗。以下是相關報導摘編: 【法新社日內瓦9月17日電】聯合國科學家說,地球上層大氣的保護性臭氧層已經停止變薄,到本世紀中期能有很大程度的恢復。而這要歸功於不準使用有害化學物質的禁令。
-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海洋在持續升溫 全球平均海平面正在上升
據聯合國官方微信消息,近日,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題為《2020團結在科學之中》的報告強調了氣候變化日益增加和不可逆轉的影響,以及對冰川、海洋、自然界、經濟和人類生活條件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往往通過乾旱或洪水等與水相關的災害來體現。
-
聯合國警告:海洋塑料微粒汙染危害全球
聯合國即將公開發布報告,就海洋塑料汙染潛在的危害警告全世界。(圖片來源:《獨立報》中國日報網5月22日電(信蓮) 據英國《衛報》5月21日報導,聯合國近日發布報告稱,塑膠袋、瓶子、衣服等塑料汙染滯留在海裡,不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還會殃及海洋的生態環境。
-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海洋在持續升溫 全球平均海平面正在上升
據聯合國官方微信消息,近日,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題為《2020團結在科學之中》的報告強調了氣候變化日益增加和不可逆轉的影響,以及對冰川、海洋、自然界、經濟和人類生活條件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往往通過乾旱或洪水等與水相關的災害來體現。
-
聯合國報告稱40年後海洋魚資源因過度捕撈劇減
據新華社消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1日發表報告指出,由於海洋汙染、氣候變化以及過度捕撈,到2050年左右,全球幾乎所有海域的捕魚量都將隨魚資源的減少而下降。 報告說,如果地球繼續變暖,珊瑚礁等海洋生態系統將受到巨大影響。
-
周晉峰獲邀參加聯合國會議 |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 1 #減塑撿塑 13#海洋垃圾 111月4日,周晉峰博士收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理事機構秘書處秘書Jorge Laguna-Celis先生致信,獲邀參加將於2020年11月9日至13日線上舉行的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問題不限成員名額特設專家組
-
全球層次治理海洋問題:關於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論與實踐
關鍵詞:全球海洋治理;公域悲劇;聯合國導論最近幾年,國際上出現了一些關於海洋問題的重要報告。這些報告幾乎都讓人聲淚俱下。最喚起人們危機感的是英國《經濟學人》的一篇評論,「人類正在摧毀大洋」、「海洋滋養人類,人類卻以怨報德」。
-
聯合國發布最新報告解讀2020全球:以螞蟻為代表的數字金融抗「疫...
來源:金融界網站「在這場危機中,數字金融已成為全球無數民眾的『生命線』。」 聯合國數字金融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工作小組的聯合主席瑪麗亞·拉莫斯如是說。 北京時間昨晚10點,聯合國發布了2020的最新報告:《每個人的金融:數字金融打造可持續未來》。
-
三機構發布《海草——海洋之肺:海草對環境和對人類的價值》報告|...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中國綠髮會「走出去」辦公室注意到6月8日發布的一份關於海草床的權威報告。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2020年6月8日發布的新聞,海草床作為「海洋之肺」,對環境與人類具有重大的價值。
-
聯合國重磅全球變暖報告:海平面上升比之前預估的還快
當地時間9月25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 (IPCC) 發布特別報告稱,人類活動已經對海洋和冰凍圈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持久變化。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之前預估的還要快,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勢在必行。《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稱,海洋和冰凍圈(地球的冰凍部分)佔地球表面的80%,對地球生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過去和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升高了1攝氏度。大量證據表明,這對生態系統和人類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海洋變得更溫暖,酸性更強,生產力更低。
-
聯合國《2019年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給...
當地時間2019年9月11日中午,聯合國在紐約總部發布了一份《2019年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簡稱GSDR)。自從1990年以來,世界上有數百萬人擺脫了貧困。但是隨著全球不平等的加劇、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正在逼近臨界點,這一進展正在遭受到威脅。
-
聯合國報告:全球90%野生魚類面臨過度捕撈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10日報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一份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捕魚數量已逼近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極限值,約90%的野生魚類正面臨過度捕撈。據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每半年發布一次的全球漁業狀況報告指出,自1970年以來,全球野生魚過度捕撈狀況惡化了至少3倍;40%的鮪魚等暢銷產品正遭受不可持續捕撈。聯合國糧農組織漁業部門負責人巴朗熱說,地中海、黑海等海域的過度捕撈率約為60%,「尤其令人擔憂」。
-
研究:全球僅13%的海洋未遭人類破壞,海洋荒域保護被忽視
研究:全球僅13%的海洋未遭人類破壞,海洋荒域保護被忽視 海洋覆蓋了地球大約70%的面積。但據國外媒體報導,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目前世界上僅有13.2%的海洋仍保持「野生狀態」,未遭受人類活動影響。研究報告合著作者、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博士生肯德爾·瓊斯強調稱,在人類活動最活躍的沿海地區,幾乎不存在人類未涉足的區域。同時,幾乎所有海洋野生動物都未受到保護,隨著人類捕魚技術和航海技術的進步,更多的海洋生物隨時可能喪生。
-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聯合國糧農組織北京時間27日發布最新旗艦報告《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農業用水佔全球水資源消耗的70%數據顯示,全球許多人生活在嚴重缺水甚至是水資源匱乏的農業地區。更嚴峻的是,過去二十年間,全球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下降了20%以上。因此,提高用水效率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消耗水資源最多的農業領域。報告指出,更好的水資源管理對於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十分關鍵,同時也將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發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
報告指出,雖然在2010年啟動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行動,提出了在2020年底應實現的20個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以促進生態系統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然而這些目標均未全部實現,只有其中的6個目標(目標9、目標11、目標16、目標17、目標19和目標20)被評估為「部分實現」。
-
聯合國稱百萬物種瀕臨滅絕,紐西蘭也發布可怕報告,但...
人類正在面對一個無比灰暗的未來 去年,《科學進展》和《時代》雜誌 都先後發過報告, 稱地球正在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人類要負主要責任 近日,聯合國的專家調研組 IPBES又砸來實錘 稱在全世界800萬個物種中 有100萬個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