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互相撕咬誤傷容易影響其鮮活度,為此,雙方工作人員抓緊時間打撈裝船。半島晨報、海力網攝影記者樸峰
直擊河豚收捕全過程
每年9月~10月間,位於金州大李家的河豚養殖場都會格外忙碌,來自河豚主要消費國家日本的活魚運輸船將頻繁來到這裡,購買在大連繁育、養殖的紅鰭東方魨。河豚從打撈到運抵目的地國家,要求每條都鮮活且魚皮無損傷,而河豚卻有著遇到環境變化就互相撕咬的敏感天性,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在裝卸河豚時眼疾手快「搶時間」。近日,記者來到養殖場,直擊活河豚採捕裝船全過程。
篩選 每條河豚體重900克才能出口
每到秋季,大連天正實業有限公司各大河豚養殖場都會分外忙碌,一年一度的河豚出口季開始了。該公司貿易經理劉先生介紹,之所以秋季為河豚的集中銷售季節,一方面,河豚的主要消費國家日本有秋、冬季進補河豚的生活習慣,秋季從中國購進河豚後,在日本當地養殖場暫養,再陸續銷往日本各地;另一方面,河豚怕冷水,喜歡20℃的暖水,9月末到11月初,大連地區的海水溫度和日本相差最小,適宜兩地間運輸及暫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秋季出口的都是2齡以上的河豚,這些河豚在上一年育苗,經過海上網箱、室內養殖、再到海上生長全過程,養殖成本和魚的品質的「性價比」都是最好的。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2齡的河豚都能被賣出去,在日本「越大的河豚越受歡迎」,所以買方對河豚有著嚴格的體重標準,每條河豚的重量必須在900克以上。 2齡河豚每條900克,在日本相對溫暖的海水環境下較容易達到,但在四季分明的大連,2齡的河豚長到900克卻沒那麼容易。
在河豚裝船之前,養殖場的工作人員必須對海上網箱內所有河豚逐一排查,挑揀其中個頭最大的。海上網箱是一個通過浮筏圍成口字形養殖框,框內由網兜圍住,河豚就在養殖框內的海水中生活。如何挑揀大個的又不打擾其他河豚?「河豚特別敏感,不可能把每一條都撈出來稱,挑河豚全憑經驗和眼力。 」工作人員說。
裝運 10分鐘裝好1000尾活河豚
河豚從大連打撈,通過大型活魚運輸船裝運,3天半的時間抵達目的地國家日本,在此期間,每一條河豚必須保證鮮活且體態完整。採訪當天,一艘來自日本的活魚運輸船駛進大李家河豚養殖區。運輸船剛在網箱邊停穩,站在網箱四周的8位工作人員立刻行動,合力將網箱內的網向上抬,此時,在水底的河豚全部出現在肉眼可見的水下,之後8位工作人員提著網的邊緣,向運輸船靠近,把所有河豚集中在一個長方形區域。此時,原本平靜的水面出現波動,河豚不安、躁動起來。與此同時,船上的日本船員也是分秒必爭,打開活水艙的蓋子,塔吊操作員啟動吊臂,一個大型塑膠漁網移向網箱,一名船員在船上、另一名在網箱邊,齊力掌握漁網方向,漁網落入水中,快速撈起河豚。再通過吊臂的力量將網兜中的河豚投入活水艙。
由於網箱內河豚都是提前挑揀過的大魚,數量在1000尾左右,每條河豚都在1000克左右。記者計時發現,從網箱起網到全部裝船,雙方漁民通力合作,裝完一噸的活魚僅用時10分鐘。
當天,大李家養殖場共完成4個網箱的打撈,每一個網箱在船上都有相應的活水艙。而從網箱撈起的第一網魚被放入單獨的水槽,將作為「樣魚」稱重。工作人員先用網兜兜出5條河豚,再放入籃筐內,兩次濾水之後將籃筐稱重。經過10次5條一組的稱重,算出平均重量。記者注意到,當天稱重環節全部由中方人員完成,「正常日本買家應該隨運輸船來到捕撈現場,但我們的客戶都是常年的合作夥伴,我們靠信譽獲得日方的信任。 」劉經理說。
細節 防止河豚自殘必須留出大空間
河豚是一種應激反應敏感的水生物,光線一旦發生變化就會發起自衛反擊——張開嘴用鋒利的牙齒攻擊對方,而河豚又喜歡群遊,所以亂咬的結果多是自相殘殺。更叫人憂心的是,被咬河豚身上如果出現破損就非常容易感染致病。然而,在對河豚打撈、裝運過程中,免不了強烈刺激到河豚,每年河豚運輸時,如何將河豚自傷降到最低,成了所有工作人員的第一要務。
記者了解到,為防止河豚互相傷害,在河豚半歲時,就要給每一條河豚剪牙。不過河豚生性猛烈,沒牙時的威力同樣不能小覷,這就需要工作人員搶時間,迅速完成裝船,儘可能縮短河豚互相撕咬的時間;記者了解到,吊臂漁網在撈魚的時候同樣講求技巧,和普通漁民一網撒出去儘可能多的撈魚不同,捕撈河豚必須給河豚留出足夠的空間,本可以裝幾百條河豚的漁網,一次只需要撈起幾十條,剩餘的空間都是海水;在網箱由底部起網也是有技巧的,這就是網兜不能起太高,河豚在水下遇到環境變化敏感度較弱,如果離開水面會變得極度不安。
在整個捕撈過程中,可以發現河豚是一種有趣的生物,它不僅會通過咬對方自衛,還會鼓起肚囊變成一個球體,還有的會主動翻肚作假死狀態。
收入 日元貶值河豚出口憑空損失超兩成
本市有著20年紅鰭東方魨養殖歷史,2002年紅鰭東方魨繼鮑魚、海參後,成為本市第三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據中國漁業協會河豚分會以及日本市場份額統計,天正實業是本市最大的河豚養殖企業,佔據超七成出口日本河豚市場的份額。這意味,日本每進口10隻河豚中,就有7隻來自大連企業。
日本是最大的河豚消費國。受日本經濟環境變化及匯率波動影響,河豚企業損失不小。同樣是100萬日元/噸河豚,去年能兌換8萬元人民幣,而今年僅能兌換到6萬元,企業因匯率損失達到25%。「出口企業因匯率造成損失是在所難免的,我們正極力擴大國內市場及韓國市場,同時加大產品研發和革新,企業總產值未受影響。 」天正實業負責人說。 4步完成河豚裝運 1 挑選。按照買方要求,挑選每條重 900克以上大體河豚。 2 提網。將水底河豚推到水面,併集中在活魚船船體一側。 3 吊運。活魚船吊臂操控塑料網兜完成魚的吊運。 4 裝船。打開收貨運輸船的活魚艙,網兜內的魚卸入活魚艙。採捕過程如何防止河豚自殘提前量半歲時就給河豚剪牙搶時間漁民通力合作,10分鐘裝完1噸河豚留空間避免河豚互相撕咬,每條河豚留出足夠遊動空間 大連成為第一批食用河豚試點城市
提起河豚,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有毒。大連企業在河豚養殖中採取「無毒級」養殖,從餌料環節控制河豚攝食,並選用自身毒性較小的紅鰭東方魨。經過多次權威檢測顯示,大連河豚養殖已經達到「無毒級」。上述公司相關負責人強調,儘管養殖河豚已經實現「無毒級」,但在河豚烹調過程中,一定要按照有毒標準,由專業工作人員處理。在日本河豚市場開放條件也是河豚料理師傅必須持證上崗;野生河豚需要限制品種上市等。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國家正在嘗試放開河豚的食用限制,大連是嘗試食用河豚的第一批試點城市。目前,從紅鰭東方魨繁育、加工到餐飲,已經形成完整的方法和管理方案,自試食試點以來,從未發生過一起食用河豚中毒事件。目前,大連企業正參與國家級河豚質量標準和質量可追溯體系。本版稿件由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孫曉明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