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互反律初步:帶你走進二次互反律的數學世界

2021-01-15 電子通信和數學

上一篇我們得到Z/7平方數的餘數是0,1.4.2,2,4,1,這裡的Z是方陣中任何一個數字,你會發現平方數的餘數是不斷循環的,其實這種規律在任何奇素數對應的方陣中都成立,它的個數被分成除0外的相等的兩部分如:1,4,2,1,4,2,

對於方陣中非平方數的餘數的個數也恰好等於平方數的餘數的個數,如下圖所示

為了方便我們在這裡將方陣中平方數的餘數稱為平方數:如0,1,4,2,非平方數的餘數稱為非平方數:如5.3.6

在Z/7中,平方數(0,1,4,2)乘以平方數(0,1,4,2)還是一個平方數,非平方數(5.3.6)乘以非平方數(5.3.6)還是一個平方數(0,1,4,2),而平方數(0,1,4,2)乘以非平方數(5.3.6)是一個非平方數(5.3.6),在Z/7中,1的相反數是6,因為1+6=0.而1是一個平方數(平方數的餘數),它的相反數6是一個非平方數(非平方數的餘數),這句話的意思就是1≡-6(mod7),這對於任何奇素數都成立

我們由此進入二次互反律的視野,要想知道二次互反律就必須要了解勒讓德符號是什麼,它是等式左邊看起來像分數一樣奇怪的正式名稱,

這裡的A可以是任何整數,然而底部的P必須是質數,那麼勒讓德符號將等於0,1或-1,

按照現在的解釋,如果整數A除以P後的餘數為0,則勒讓德符號等於0,即P整數A,那麼對於+1和-1,它們對應於方陣中的平方數和非平方數,換句話說勒讓德符號總結了整數A相對於質數P的二次性

這裡舉個例子:這裡A=70,P=7時,因為70能被7整除導致餘數是0,因此勒讓德符號等於0

對於不是7的整數倍,Z/7中的平方數和非平方數,1,4,2,6,3,5,我們用75代替70,看會發生什麼,我們將得到餘數是5,因為5不是Z/7中的平方數,所以勒讓德符號等於-1,

再來一個例子用72代替75,我們就得到餘數2,這是一個平方數,因此勒讓德符號等於1,你懂了嗎?你真棒

我們再來看看二次互反律,看看我們是否可以理解它,在二次互反律中,P和Q代表了不同的奇質數

然後這條定律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知道P關於Q的二次性,我們就可以立即知道相反的實物,也就是Q關於P的二次性。

相關焦點

  • 二次互反律的應用以及它的巧妙變換
    二次互反律是一個非常強大,非常令人驚訝的素數對之間的關係,這是數學家對非常神秘的素數產生深刻了解的基本方法之一那麼讓我們看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一些小的素數,23和7,計算等式的右邊可以得到-1的奇數次方,所以等於-1,那麼左邊呢,當進入Z/7域時,第一個勒讓德符號很容易計算
  • 《哲學的故事》(III) – 二律背反和十四無記
    在介紹《純理性批判》之前,我們先談一下康德提出的二律背反。所謂二律背反,就是一些特殊的命題,這些命題正反兩方面都是正確的。當然如果我們證明它們正反兩方面都正確,也就意味著我們可以證明它們正反兩方面都是錯誤的。到底什麼樣的命題會如此呢?
  • 數學考不好?是不是拜錯了大神——你對高斯一無所知
    如果一個人比你聰明百倍,又比你努力百倍,這一刻,有沒有感到很絕望。絕望就對了,在天才約翰·卡爾·弗裡德裡希·高斯面前,我們是自愧不如的。我們可能會抱怨道,老天爺呀,你為啥要這麼對我,我也想是個天才啊!據說,他是根據歐幾裡得的方法和理論得出的,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用代數解決幾何難題的人。以十九歲的年紀,就解決了兩千多年前的難題,高斯自己也很得意,還說,以後死了要在墓碑上刻一個正十七邊形,紀念這件事。這也是他致力於一生研究數學的轉折點。高斯後期對數學做出的貢獻更多。
  • 互相關(cross-correlation)中的一些概念及其實現
    二是末端效應。由圖1可以發現,一頭一尾的個互相關數據並沒有完全「嵌入」兩個原始數組的全部信息,它們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人為補零的影響。因此一般認為這些數據是不可用的。三是計算模式的選擇。循環互相關的計算過程示意注意,循環互相關也不滿足交換律。這裡給出了一個關於循環相關的算例。兩路原始數據分別由如下函數生成:
  • 考拉茲猜想獲得完全證明:冪尾數周期律與質函數迭代律
    沒有一勞永逸的交集和全集可描述對象世界,因此用「同構通項式」封閉視角理解世界的集合論已顯示出內捲化弊端,尤其是公理閉合情形下的集合論,哥德爾、康託爾和羅素已經宣告了它的局限性,但公理又不能率性添加,否則公理機制的初心就喪失了,數學之所以設置公理體系,就是為了用簡單來理解複雜世界的,如果公理可無限添加,此目的就會灰飛煙滅。因此公理仍然要極少,不能脫離它,但理解公理須無限開放。
  • 二次根式知識梳理與運算技巧大全~
    二次根式的相關知識可以說是初中數學中學生最容易出現錯誤的一部分知識,而二次根式的考察又是每年中考的高頻考點,在考試中常考題型大致上我們可以分為四類:①根據字母的取值範圍化簡二次根式;②根據二次根式的化簡結果確定字母的取值範圍;③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質求字母(或代數式)的最小
  • 數學中的大統一理論
    準確說來,質數就像一個密碼,當你找到正確的閱讀密鑰時,它就變成了令人愉悅的信息。   質數看起來非常隨機,但通過朗蘭茲綱領,就會發現它們有著一個非常複雜的結構,能夠與各種其他事物聯繫起來。有一個與質數結構相關的問題是——哪些質數能用兩個質數的平方和表示,例如:   質數5 = 2?+1?
  • 「數論」為何被譽為數學中的皇冠?原來是這樣
    1801年,高斯以前人的研成果為基礎,發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數學著作《算術研究》,這部巨著被認為開啟了「現代數論」的新紀元。在《算術研究》中,高斯創立了「同餘理論」,並發現了被譽為「數論之酵母」的「二次互反律」。在此基礎上,黎曼創立了「黎曼ζ函數」,於是,令無數數學家為之著迷的「黎曼猜想」誕生。
  • 韓國的權律二,中國的劉楚恬,長大後的她們平分秋色
    都說小孩子是最卡愛的,春天可以帶自己家的寶貝出來逛公園,抓住春天的小辮子!今天咱們就來聊一下可愛的小寶貝們吧!大家應該都知道權律二,她是一個韓國的小寶貝,當時真的火遍中國了,身為一個韓國的小萌娃,幾乎所有人的微信上都有她的表情包。有網友說:用歐陽娜娜的頭像會脫單,用權律二頭像的都是可愛的小仙女!小時候的權律二真的很可愛,律二擁有著韓國人都有的白皮膚。
  • 德國偉大的數學家,近代數學的奠基者之一——高斯
    高斯,德國偉大的數學家,近代數學的寞基者之一,人們往往把高斯和阿基米德、歐拉、牛頓一起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家。在數論方面,高斯做出了特殊的貢獻。所謂數論,就是研究數的規律的學科。他說:數學是科學的女王,而數論是數學中的女王。高斯首先證明了以前幾位大數學家都未能證明的「二次互反律」,就是今天的「黃金規律」,開闢了數論中完全嶄新的「代數數論」領域。在1801年出版的《算術研究》一書中不僅證明了「二次互反律」,還包含著大量新成果。
  • 簡述數學王子高斯偉大的一生
    歷史上有幾個版本,去評論世界三大或者是四大數學家,但是版本中都有高斯的出現。就是那個小時候就會巧妙計算從1加到100的小孩。高斯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並享有"數學王子"之稱。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頓、歐拉並列為世界四大數學家。高斯一生的成就非常之多,單純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就多達110個,當屬數學家中之最。高斯對數論、代數、統計、分析、微分幾何、大地測量學、地球物理學、力學、靜電學、天文學、矩陣理論和光學皆有貢獻。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位數學王子。
  • 丘成桐是「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高斯是「數學王子」,誰更牛?
    同年就發表並證明了二次互反律,並用8種方法證明。他所做的數學研究幾乎遍及所有的數學領域,發表155篇論文,其中110個以他命名的成果,他與阿基裡德、牛頓被稱為世界上重要三大數學家。丘成桐其人及成就可能大學數學專業的同學對他更加熟悉。
  • 費馬猜想真有簡潔證明: 本原解化約律和冪尾數周期律
    編者按:這是一篇關於費馬猜想的簡潔證明,作者證明了兩個引理,一個是洛書定理,即冪尾數周期律,同時還證明了本原解化約律,這是一種回歸本質範疇的優化運算規則,就是把解集歸屬到更大範疇中去,找到解集成立的必要條件是冪尾數周期律。由兩個引理可直接推出費馬猜想成立。
  • 朗蘭茲綱領:關於數學大一統的偉大構想
    費馬大定理是數論中最著名的世界難題之一費馬大定理1801年,高斯以前人的研成果為基礎,發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數學著作算術研究英文版而在《算術研究》中,高斯創立了「同餘理論」,並發現了被譽為「數論之酵母」的「二次互反律」。
  • 物理數學領軍人物的成功之道
    克卜勒是牛頓物理學的一部分,歐幾裡德是數學原理的基礎。拉馬努金一本三角的書寫就了三千多個公式。公式利用價值巨大。愛因斯坦只因科技專利檔案構建了他的相對論思想空間宇宙物理學。霍金深入研究了愛因斯坦空間物理成就了他的時間物理歷史。希爾伯特將時間的節奏化為了數學物理周期。
  • 伽羅瓦,高斯,阿貝爾,這三人誰的數學天賦最高?
    而實際上數學是一門非常吃天賦的科學,有些人年紀輕輕就已經完成了很多人一生都達不到的學術成就。所以說如若我們拋開成就不談,都有哪些數學天賦極高的天才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伽羅瓦16歲才開始系統學習數學,18歲就創立了群論。這是當代代數與數論的基本支柱之一。它直接推論的結果十分豐富:他系統化地闡釋了為何五次以上之方程式沒有公式解,而四次以下有公式解。然後他漂亮地證明高斯的論斷:若用尺規作圖能作出正 p 邊形,p 為質數的充要條件為 。(所以正十七邊形可做圖)。另外 他解決了古代三大作圖問題中的兩個:「不能任意三等分角」,「倍立方不可能」。
  • 八年級下冊數學第6課時,二次根式的綜合化簡,延遲開學更該自學
    最近,不少八年級小夥伴宅在家,為了幫助大家更好自學,下面分享八年級下冊數學第六課時內容。二次根式的化簡求值,是中考以及各級各類競賽中的常見題目,其常用的方法有約分法,裂項法,取倒法等。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是本章所學內容的綜合運用,運算過程中用到乘法分配律,還需用多項式的乘法法則和整式的乘法公式,於以上分析,可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運用乘法分配律、多項式乘法法則及乘法公式進行二次根式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
  • 數學王子——高斯 1777年4月30 日
    卡爾·弗裡德裡希·高斯與阿基米德、歐拉並稱為世界三大數學家,被譽為數學王子 據說,高斯 3 歲能心算帳目;9 歲能迅速計算自然級數之和;11 歲發現二項式定理;12歲能做出幾何學證明;16 歲已經能預料非歐幾何學的存在;18 歲發現質數分布定理和最小二乘法;19 歲能用沒有刻度的直尺和圓規構造出正十七邊形,解決了 2000 多年來曾難倒阿基米德和牛頓的數學難題;21歲完成代表性著作《數論》,成為數論奠基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