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企業距世界級水平還有多遠?需同時具備5個特性

2020-11-30 騰訊網

文|於 帥

農業機械雜誌社社長、知谷APP創始人

在農機領域,我們一提到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和愛科,都明顯地認為,這3家企業是農機領域的世界級企業,是具有國際化屬性的跨國巨頭。

要是提到久保田和克拉斯,雖然認為比上述3家稍微遜色,但也算得上世界級農機企業了。

再比如賽邁道依茨法爾、洋馬、馬斯奇奧和庫恩,我們也會認為還應當屬於世界級範圍,即便是雷肯、馬恆達這樣的農機企業,我們也能說他們是世界知名。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農機企業可稱為世界級呢?筆者認為,應該至少有如下5個特性。

1. 在屬地以外的地區有工廠

屬地以外有工廠,也就是建立海外工廠進行屬地化生產,是世界級農機企業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之一。

比如凱斯紐荷蘭集團,當前業務分布在180個國家和地區,有64個生產工廠和49個研發中心。我們熟知的世界先進性工廠,就有凱斯在美國的威斯康辛瑞先工廠、紐荷蘭在義大利的總部工廠以及凱斯紐荷蘭在中國哈爾濱投資的國際化工廠。

德國克拉斯雖然海外步伐比較謹慎,但其除了德國哈斯文克的工廠及零部件物流中心外,在中國濰坊的高密,通過先控股後全部收購的方式,拿下了春雨,並投資了新的廠房。其早前也在印度和俄羅斯布局,並在美國有過一段合資歷史。

即便是馬斯奇奧,除了大家熟知的在義大利總部有工廠,在中國的青島設立了工廠,其在羅馬尼亞和印度也早就建立了生產基地。馬斯奇奧總共有8個工廠,其中海外3個,且其業務80%的營業額在海外。

約翰迪爾和愛科這樣的公司,就更不用說了。約翰迪爾在幾乎所有重要的農機市場都有自己的工廠,愛科更是通過收購將業務撒播到全球各地。

總結一下,要想稱之為世界級農機企業,在屬地之外,至少有1個以上的具有自主生產能力的工廠,且這個工廠需在重要的農機市場,而不是所謂的未來具有潛力的農機市場。

2. 在全球重要農機市場有份額

按照筆者比較主觀的認知,目前世界農機市場格局分為3個等級,北美、歐洲和非洲部分地區為第一級,南美和亞太一些地區為第二等級,第三級為亞太和非洲一些地區。

第一等級為發達市場,處於技術競爭的頂端,即將達到顛覆性技術創新領地;第二等級為次發達市場,處於成熟的技術競爭時期;第三等級為發展中市場,處於技術升級階段,正在從產品質量向技術競爭過度。

筆者所說在全球重要農機市場有份額,這裡的重要市場是指北美、歐洲、南美、非洲部分地區以及亞太地區的中國、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比如北美的拖拉機市場,在73.5kW(100hp)以上的競爭格局中,主要是約翰迪爾和凱斯;73.5kW(100hp)以下競爭格局,主要是久保田、約翰迪爾和馬恆達。

再比如歐洲市場上,大型拖拉機的競爭主要在愛科旗下的麥賽福格森、芬特、維美德以及凱斯紐荷蘭旗下的紐荷蘭、斯太爾等之間展開。還有一些如麥克米克、道依茨法爾等參與競爭。

在中東和西亞、印度和南美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無論是拖拉機還是收割機,基本上都是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和愛科旗下眾多品牌之間的競爭。同時,在中小型拖拉機及農具領域,則出現了久保田、馬恆達、馬斯奇奧等大量的市場份額。

也就是說,要想被承認為世界級農機企業,在世界主要農機市場上,要成為有力的競爭者,或者佔有不菲的市場空間。

3. 高管具備掌控國際化大公司的經驗和才能

前段時間,筆者參加了一場國際化活動,遇到了一位老面孔,之前在愛科公司的胡博塔斯(Hubertus M. Mühlh user),他從2018年9月起,就開始擔任凱斯紐荷蘭工業集團的執行長。

當時這一消息出來後,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監事長、此前和Hubertus共事過的李有吉向記者感慨:「國際農機巨頭之間的高管,交流比較頻繁。」

Hubertus從2006年到2013年在愛科任職,先後擔任戰略及整合業務高級副總裁、全球發動機業務高級副總裁。2009年,出任愛科東歐和亞洲區高級副總裁;2012年任職愛科歐洲、中東和非洲區總裁。

除此之外,Hubertus還運營著一個自己的家族企業。他可以熟練地應用4種語言,擁有德國和瑞士雙重國籍。

舉例Hubertus是為了說明兩個事:一是國際化大公司的高管需要在履歷和實際操作經驗上,具有豐富的內涵;二是跨國農機巨頭對職業經理人運用已經十分成熟。

實際這樣的例子並非鮮見,約翰迪爾、克拉斯、愛科和凱斯紐荷蘭之間的高層,時常有職位上的互動,而很多高管都具備博士或者名校MBA的出身,以及親自運作大公司、大項目的經驗。

就連在中國的跨國農機巨頭,也經常會引進有世界500強工作經驗的高管。儘管農機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但引進或培養管理能力和學習能力都很強,而且深度理解公司運作本質的職業經理人,已經是大勢所趨。

4. 在某一領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大型綜合跨國巨頭就不說了,他們在管理、資本運作以及研發方面的投入及成果,幾乎不可替代,所以才有如今的地位。而且,大部分跨國農機巨頭對標的都是跨領域企業,對標他們的管理模式、創新研究等。

拿規模並沒有那麼大的農具企業雷肯來說,其經過多年市場的洗禮,如今在某些領域已經是不可替代,這也是雷肯能夠在當年混亂的農具競爭市場中脫穎而出的根本所在。

比如其在產品設計上的用心,被稱為「在田間地頭的研發」;在用材的選擇上,更是根據工作環境進行數據分析而來;在熱處理工藝上,也是具有獨到之處。也因此,雷肯的產品在歐洲數千家農具企業中,獲得了獨一無二的「耕整地專家」稱號。

再比如德國科羅尼公司,儘管只生產牧草機械,但其青貯機被稱為「世界最先進」,新產品功率超過735kW(1000hp),獨到的自動磨刀和籽粒破碎裝置,使其能夠和另一青貯界高手克拉斯競爭。而克拉斯的優勢除了籽粒破碎,還有獨到的揉絲技術。

上述所說,基本都是企業的競爭根本。如果很容易被替代,或者被革命掉,那這樣的企業早晚會死掉,更不用談國際化了。

5. 有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力

要和世界級農機企業這樣的詞語產生關係,規模和影響力是不可缺少的。

很簡單的道理,即便你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但全球只有十來個人、幾千萬元的規模,或許未來能夠成長為世界級農機企業,可至少當前還遠遠不夠。

到底需要多大的規模,又需要怎樣的影響力呢?

很難量化。但至少總體規模不能少於幾億歐元,或者幾十億元人民幣;影響力的話,至少在各區域專業媒體上是常客,無論是硬廣還是撰寫分析文章,都能提的上名號。

比如筆者這篇文章,如果在撰寫過程中需要案例,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那些,恐怕就談不上所謂的影響力了,更不用說國際化的世界級企業了。

當然,銷售區域和利潤等,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以上5個特性並不是或者的關係,而是需要同時具備。儘管沒有對上述5個特性進行特別準確的量化,如具體海外工廠數量、年銷售收入等,但對於目前我國許多農機企業幾乎還都是空白對標的情況下,仍然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END—

相關焦點

  • 陳志:農機企業任重道遠,農機行業大有可為
    農機行業有很多做的比較好的企業,特別是一些骨幹企業,包括中國一拖、雷沃重工、山東五徵、沃得農機等主機企業,還有一些零部件企業等。記者:目前我國農機工業運行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勢?特別是接下來幾個月和全年會是一個怎樣的走勢?
  •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農機企業復工率超85%,後期仍面臨多重困難
    農機君從中國農機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工業協會)獲悉,工業協會通過電話、微信、調查問卷等方式對273家農機製造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連續跟蹤問卷調查,截止到2月26日,已有233家企業復工,復工率達85.35%,較2月15日提高33.1個百分點;農機企業職工復工率達68.91%,較2月15日提高11.3個百分點。
  • 請給中國農機企業時間
    請給中國農機企業時間 連日來,中國武漢國際農機展和義大利國際農業及園林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EIMA展)的相繼舉辦,東西方兩大展會在展示當前農機發展形勢同時,也讓很多業內人士對比出了中外農機發展的差距。在此基礎上,有的媒體本著「愛之深責之切」的態度對中國的農機企業給予批評。
  • 小型企業買進口農機可以享受補貼嗎?
    小型企業買進口農機有沒有補貼,要看是什麼樣的企業和什麼樣的農機產品。 2018年3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和財政部辦公廳印發了《2018—2020年全國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範圍》,其中規定的補貼機具種類和補貼對象等具體內容。
  • 上半年農機企業虧損面劇增
    「上半年我國農機企業經營壓力增大,企業收入大幅減少。」8月15日,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寧學貴在2019中國農業機械與零部件行業峰會上作主旨發言時如上表示。  寧學貴表示,農業機械是機械行業中利潤率最低的。尤其是拖拉機體量最大,利潤最差。124家規模企業收入202億,虧損額3.22億,利潤率-0.12%。
  • 中國半導體行業水平離世界先進還有多遠?
    5nm,和世界發展同步;我們也缺乏一家的堪比臺積電的晶圓代工廠……種種跡象都表明中國半導體目前的現狀是重點正逐步被攻克,但還未實現以點帶面的全面突破。一臺先進的光刻機,其內部有著超過10萬個零件,4萬個螺栓,3000根電線,2公裡短軟管以及其他一系列的電子零件。要設計和生產一臺這麼複雜的機器,已經不易,更何況裡面的每一步都要求是最先進的工藝和零件,製造和維護都需要高度的光學和電子工業基礎,世界上只有少數廠家掌握。因此,光刻機的價格也十分昂貴,通常在 3 千萬至 5 億美元。
  • 違規經營 5家農機產銷企業被處理
    農機購置補貼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政策,但是有人卻打起了歪主意。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獲悉,近日,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對重慶市富農農機銷售有限公司等5家農機產銷企業違規經營行為處理進行了通報,其中3家企業和法人代表列入黑名單,永久取消在我市銷售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的資格。
  • 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距登陸火星還有多遠?
    圖為飛行控制團隊近日,據媒體報導,3千萬公裡外傳喜訊,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順利完成深空機動關鍵一步,對此網友紛紛祝賀,看來航天科研人員攀巖高峰的雄心不再掩飾,那麼距登陸火星還有多遠?據專家介紹,天問一號探測器預計將在2021年初抵達火星,屆時會再次實施深空機動,待完成正確的軌道飛行後,尋找合適的著陸點並分離登陸器,把漫遊車送往火星表面,進行為期數個月的探測任務,要知道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是中國首次進入地月系外星球的探測活動,它的成功,表明了中國在航天領域迎來質的突破
  • 人民幣入籃至今,距國際貨幣還有多遠?
    第二個階段始於2018年中,由於中美經貿摩擦、國內疫情、全球疫情擴散等衝擊,人民幣權重波動加大,基本處於初始權重之下。  入籃以來,人民幣權重略有下降,平均權重為10.79%,相對初始權重下降0.13個百分點(見表1)。同期,歐元權重上升0.62個百分點,日元權重下降0.56個百分點,英鎊權重下降0.1個百分點,美元權重上升0.17個百分點。
  • 農機零部件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中國農機化導報記者孫紅梅文/圖  零部件強,則主機強,這是機械製造行業的共識。在國外農機產品不斷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當下,我國農機行業能否借力「中國製造2025」,實現彎道超車,需要主機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共同努力。
  • 我國農機行業如何走出困境
    2019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已超過80%,農機裝備的快速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農機化和農機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存在產品有效供給不足、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質量水平有待提升等「短板」,薄弱環節、薄弱區域、薄弱作物農機化水平較低,信息化引領的農機和農藝融合不夠。
  • 我國農機行業如何走出困境?
    2019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已超過80%,農機裝備的快速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農機化和農機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存在產品有效供給不足、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質量水平有待提升等「短板」,薄弱環節、薄弱區域、薄弱作物農機化水平較低,信息化引領的農機和農藝融合不夠。
  • 六個維度構建世界級企業經管模式
    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明確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那麼,什麼是世界級企業?世界級企業有哪些典型特徵?世界級企業的基本經營管理要素和典型模式有哪些?世界級企業未來要面臨什麼樣的管理趨勢?探討和理清這些問題,對我國企業抓住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機遇,培育全球持續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漫談|農民有哪些農機購買的福利政策?
    根據《2018年-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2019年最終確定農機的補貼範圍為15大類42個小類137個品目,最高補貼可達60萬。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徐春暉就和您來說一說農機購買的相關福利政策。
  • 東方紅柴油機和車橋獲中國農機零部件產品金獎
    近期,2014中國農機零部件產品金獎、創新獎評選結果在山東濰坊正式揭曉。中國一拖柴油機公司的東方紅農用柴油機和中國一拖車橋公司的80~130馬力驅動橋獲得「2014中國農機零部件產品金獎」,中國一拖柴油機公司的4V5p柴油機和車橋公司的KCH0303收割機後驅動橋獲得「2014中國農機零部件產品創新獎」。
  • 鄉村振興,東風浩蕩——傳統農機企業市場化創新模式新實踐!
    此次活動以「鄉村振興 東風浩蕩」為主題,採取線上線下聯動發布的形式,聚焦農機產業,旨在積極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的「鄉村振興」戰略、「助力三農」、提升中國農業機械現代化,搭建對接平臺與資本對話的橋梁,幫助中國農業機械健康發展,同時能夠緩解融資難的問題。「十四五」時期是中國農業加快追趕步伐、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施的重要時期。
  • 農機工業發展政策發布 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拓寬
    為促進農機工業健康有序協調發展,更好地為農業生產和農業現代化服務,工信部網站昨(8月23日)日發布《農機工業發展政策》。《政策》提出,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機企業採取上市和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鼓勵農機製造企業向集團化方向發展,在市場競爭和宏觀調控相結合的基礎上,通過兼併、收購、重組等方式,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
  • 山東省農機工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
    經過多年發展,我省農機工業培育出時風、福田雷沃、五徵、常林、華盛中天、科樂收金億、巨明等一批國內知名品牌企業。2013年中國農機工業100強中,山東企業佔據22家,前5強中山東佔據3席,分別是時風集團第一位,福田雷沃第二位,五徵集團第四位,這三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均超過100億元。  山東時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產值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獲省長質量獎。
  • 「業界標杆」企業牽扯出山西農機腐敗窩案
    時任某縣原農機局局長的張某就接到了聯新集團片區營銷主管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交代,審計署正在查農機系統人員的經濟問題,和審計人員接觸時要注意點。張某心領神會,馬上派人到太原把3個月前收受的5萬元賄款退還給了聯新集團。半年後,張某因受賄罪被判刑。
  • 端牢「中國飯碗」的農機擔當
    一場全程無人化、智能化、可視化的農業管理模式變革,展示了中國現代農業在質量、效率和競爭力上的快速提升。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千百年來,農業的最高使命就是讓百姓倉廩充實。解決好14億人口的吃飯問題,牢牢端穩「中國飯碗」,是我們最基本的國情、最根本的民生,也是國內農業裝備龍頭骨幹企業的責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