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形成是進化生物學研究中的核心議題,曾被達爾文稱為「謎中之謎」。目前,自然選擇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認,但對自然選擇在物種形成中如何發生作用仍缺乏足夠的研究。「平行物種形成」是指決定新種形成的生殖隔離機制在相似的生境中多次獨立產生,是一種特殊的物種形成模式,也是自然選擇導致物種形成最強有力的證據。然而迄今為止,植物界中確鑿的平行物種形成案例還鮮有報導。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葛頌研究組一直致力於野生稻的物種形成研究。近期該團隊藉助於重測序和核基因序列數據,結合傳統的同質園和雜交試驗,對野生稻Oryza nivara的起源及其進化機制進行了較為全面的進化生物學和群體基因組學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不同地區的一年生O. nivara是獨立起源於當地的另一種多年生野生稻O. rufipogon群體;在祖先種O. rufipogon和新種O. nivara之間因花期不同而出現幾乎完全的合子前生殖隔離,而二者之間不存在任何合子後生殖隔離機制。進一步分析表明,不同地區的O. nivara群體在表型上出現了一致性的適應性分化,說明自然選擇在新種形成中具有決定性作用;開花時間改變是種間出現生殖隔離的關鍵,同時也是新種O. nivara對乾旱環境的一種適應。
該成果表明,O. nivara的多次起源是迄今植物中證據最為充分的平行物種形成案例,將成為深入探討物種形成機制的一個理想系統。
該成果於5月15日正式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葛頌研究組博士研究生蔡喆、周廉、任寧寧和徐迅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葛頌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CAS/SAFEA國際合作項目創新研究團隊以及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的支持。
群體重測序(上圖)和中性基因數據(下圖)均表明新種O. nivara(紅色)多次起源於祖先種O. rufipogon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近期熱文
直接點擊文字即可瀏覽!
1、補牙或將成為歷史?
2、科學你慢慢學,中醫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學告訴你應該多久洗一次澡
4、新證據:喝咖啡能延長壽命!
5、據說,這是生物醫學碩士博士生的真實的生活寫照
6、一頓早餐到底有多重要?
7、情商也是把雙刃劍!高情商或讓你更脆弱
8、施一公: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鼓勵科學家創業!
9、「科學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風險
10、睡眠科學家揭示出8種睡好覺的秘訣
11、有志者事竟成!2型糖尿病成功被逆轉
12、每周兩半小時,任何形式的鍛鍊都可以使你更長壽
13、喝醉以後,你以為睡一覺就沒事兒了?!
14、仰臥起坐等或將成為延壽運動?
15、冥想、瑜伽、太極等不僅能夠改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