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哲思享|張亮:馬克思的理論創新道路及其當代效應
一方面,這是因為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以及「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776頁)使我們對整個人類歷史特別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科學理解成為可能;另一方面,這是因為在20世紀西方,許多理論家———既有馬克思主義者也有非馬克思主義者———以不同的方式「拜」馬克思為「師」,像馬克思那樣進行理論創新,在各自領域內取得了巨大成功,
-
馬克思歷史決定論及其歷史命運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商逾同志承擔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克思的歷史決定論及其在當代西方哲學中的歷史命運》,於1999年立項,2003年10結項。其最終成果為專著《馬克思歷史決定論及其歷史命運》,2003年8月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課題組成員有:汪健、陳錫林。
-
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的理論意涵
人類社會面臨諸多具有高度關聯性的重大問題,需要站在世界歷史高度加以審視才能得出更加確切的解答。馬克思關於「歷史成為世界歷史」的科學預言正在被日益生成的人類普遍交往所證實,這充分顯示出馬克思思想的前瞻性與洞見性。
-
王東勝: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啟示
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馬克思關於「社會有機體」的理論 馬克思從人的勞動實踐出發,解剖了社會結構,認為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是由多種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構成的活的有機體。
-
黑格爾與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意義
今年是黑格爾誕辰250周年,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歷史感特別強的民族,有著「慎終追遠」的深厚傳統,而黑格爾由於其在西方哲學史上的崇高地位,尤其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淵源關係,自然成為我們以各種形式回望的對象。回望黑格爾之時,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嚴肅的學術問題: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意義,以及與此密不可分的黑格爾哲學之於馬克思哲學當代意義的相關性。
-
展現馬克思思想中的理論邏輯
在過去的研究中,已經形成了幾種思路:或者將《資本論》看作歷史唯物主義在資本主義社會推廣應用的結果,《資本論》是對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的證明;或者將《資本論》理解為人本主義的哲學表現,強調資本對人的異化統治,以及人獲得解放的可能性;或者將《資本論》看作無主體的、多元決定的歷史理論的頂點。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創造性發展
【關鍵詞】世界歷史理論 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產主義【中圖分類號】D820 【文獻標識碼】A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揭示了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趨勢和一般規律,包括世界歷史發展的根源、動力與方向等內容。而世界歷史的形成和發展,已經證實了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發展歷史規律認識的前瞻性。
-
論馬克思的現代性批判思想
摘要:與前現代社會相比,現代社會具有某種複雜性。在現代性批判的視野下,馬克思力圖實現對現代社會的總體性把握,注重考察物質生產因素和精神文化因素在現代性生成過程和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歷史唯物主義的一般性原則是揭示現代性存在論基礎之前提,這種存在論基礎的澄清通過政治經濟學批判來實現。
-
馬克思的意義世界理論探析
馬克思的意義世界以人的「生命本體」為理論前提,將生命理解為具有自然屬性的具體的人、具有精神屬性的主體的人、具有社會屬性的對象的人;「內聖外王」是馬克思意義世界的生成方式,具體包括:在自我批判中修煉德性的向內求索、在變革現實中實現本質豐盈的向外開拓、改造自我與世界統一的內外和合;馬克思的意義世界指向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使人成為「大寫的人」。
-
晚年馬克思交往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事實上,交往乃是馬克思終其一生一直關注的重要問題。晚年馬克思在其早期交往理論的基礎上,在「人類學筆記」(即《古代社會史筆記》)《歷史學筆記》等文獻中,發展了其交往理論,拓寬了其研究範圍,深化了唯物史觀理論。本文立足於晚年馬克思的筆記群,嘗試梳理和概括出交往的類型、交往的形式等問題,並就其當代意義進行初步探討。
-
社會現實的發現:黑格爾與馬克思
編者按 今年是黑格爾誕辰250周年,馬克思誕辰202周年。保馬今日推送吳曉明老師《社會現實的發現:黑格爾與馬克思》一文,通過恢復與重建黑格爾和馬克思思想之間的內在聯繫,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馬克思的理論遺產。
-
「五種社會形態」是馬克思親述的理論嗎?|讀嘉
每當我們面對細碎的歷史知識,而煩惱於無法將它們串聯起來時,歷史老師揪著我們的耳朵提醒說:記住啦!先要判斷它們的社會性質。歷史事件的背後有一條歷史的發展線,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到最後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每種社會形態都有獨特的性質,而那些瑣碎的歷史知識都可以一一歸類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下,這樣也就大大方便了我們的記憶。
-
同樣反思現代社會,韋伯與馬克思之間有什麼不同?
馬克思和韋伯的研究動機是以這樣一種認識為前提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動機必須本來就是對他們本人而言的引導性的傾向,毋寧說,這是他們的提問方式的一貫的現實的背景。因此,比方說《共產黨宣言》的明顯的傾向是一種實踐—政治的東西,而韋伯的宗教社會學研究則具有一種理論—歷史的傾向。但這並不排除,這種歷史的「研究」之背景性的和原初的動機就像《宣言》一樣,都是對我們今天的人類存在方式的同一種基本追問。
-
論馬克思與弗洛姆異化思想的價值
【關鍵詞】 弗洛姆、馬克思、異化思想、價值 異化思想是西方歷史哲學家分析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思想。馬克思和弗洛姆的異化思想的具體內容既有基於歷史繼承和人性問題的一致性,又有基於主體理解的差異性。對此進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
鮑德裡亞對馬克思拜物教理論的誤識及其方法論根源(2)
三鮑德裡亞對馬克思拜物教理論的誤識有其深層的方法論根源。此時,真正支撐鮑德裡亞對馬克思拜物教理論及其政治經濟學進行顛覆性批判的方法論基礎,不僅包括索緒爾和巴特的符號學方法,更根本的是莫斯和巴塔耶的象徵交換與非生產性耗費理論。
-
馬克思恩格斯人與自然關係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有機統一,最終完成人本身的自我生成(從猿到人的轉變)和自然界對人的生成。因此馬克思說:「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6頁。〗 3.科學技術是人與自然之間關係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 人能否認識自然?人何以認識自然?
-
青年馬克思如何走近「三大理論來源」
長期以來,針對「三大理論來源」的討論主要集中於對馬克思理論來源的邏輯維度考察,相對忽視了青年馬克思如何走近「三大理論來源」這一重要的歷史線索。這是導致我們對馬克思學說理論來源及其理論組成的「邊界」認識過分硬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從「三大理論來源」進入青年馬克思研究視野的時間順序看,聖西門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最早,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黑格爾哲學略晚,而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則要更晚。
-
馬克思物化理論研究範式簡評
馬克思物化理論研究範式簡評 2016年04月25日 08:1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孫樂強 字號 內容摘要:物化批判理論是馬克思後期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界主要有三種物化批判範式
-
從政治經濟學批判哲學方法到當代空間化社會批判哲學
面對日益空間化的社會現實,歷史唯物主義如何可能生成出自己的社會空間哲學理論至關重要。但歷史唯物主義不可能直接轉化成為社會空間哲學,更不能淪為實證的非批判的社會空間理論。歷史唯物主義所開啟的社會空間哲學是社會批判理論,但它首先並不是對社會現實的直接批判,而是在反思批判西方主流社會科學方法或其中的意識形態基礎上才成為可能。
-
馬克思哲學的性質與德國古典哲學的遺產
黑格爾的學生們對著老師的偉大創作不知所措,正是馬克思史無前例地把社會歷史之現實的思想注入到哲學理論中,並且構成了馬克思宏大理論敘事的直接前提。我們在思想史中談論馬克思哲學時,交織在一起的不同性質的批判與繼承的關係,在思想史梳理過程中引發一些爭議和分歧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