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男生暑假寫3部科幻小說 靈感來源於遊戲

2021-01-20 環球留學

《尋寶之旅》《末日時代》《天恆戰紀》,這些帶有網遊、科幻色彩的名字,不是時下的新款手遊,也不是熱門連載小說,而是即將讀小學五年級的何逸山,正在創作的3部科幻小說。

近日,在武昌區黃鶴樓街西廠口社區的暑期託管點,記者見到了何逸山,他有著一股與自己年齡不相符的淡定氣質。自從三年級開始學習寫作文後,他打算寫小說的念頭就沒停過。今年暑假,創作小說的宏偉計劃終於得以實施,而他的目標是,寫到300章後,開始連載發表。

小說和遊戲,是創作靈感

儘管只有10歲,但何逸山的淡定堪比成年人,完全沒有這個年齡段小朋友的咋咋呼呼,「我比較內向」,這是他對自己的評價,這一點從他的業餘愛好便能發現:看小說、練字。

何逸山喜歡科幻小說,這一點跟他老爸有些相似。《魔戒》上映的時候,老爸帶著他去看電影,看完後他的評價是「這個還不錯」。不過對他來說,最愛的還是《海底兩萬裡》,前前後後看了五六遍,還有《神秘島》《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些科幻小說有一些科學性在裡面。」說這話的時候,何逸山很嚴肅。

除了經典作品,真正刺激何逸山開始寫小說的,是他在手機上看完一部名為《扛著槍去修仙》的網絡連載小說,後來他又陸續看過多部連載小說。「收藏夾現在有大概三十多本等著我看呢」,但問到具體有哪些書目時,他一本正經地說:「這個涉及隱私,我不方便告訴你。」對何逸山來說,看完一部普通小說,三四個小時足夠。

何逸山積累創作素材的途徑,除了小說,就是遊戲。跟許多容易玩遊戲上癮的孩子相比,他的克制能力極強,父母規定周一至周五不能玩手機,他完全可以做到。到了周末,他才會打會兒遊戲,看些視頻。

當問到看視頻是不是主要看些動畫片時,何逸山思考了兩秒,響亮的說出兩個字:「幼稚」!看到記者很震驚的表情,他解釋說,「我看視頻,都是看別人怎麼打遊戲通關的,因為有些遊戲情節不錯,可以作為小說素材。」

處於放養狀態,但極有自制力

6月的期末考試結束後,趁著還沒拿成績單,時間充足,何逸山便開始寫小說。「我們的語文作業也是要求進行閱讀寫作,正好。」何逸山說,拿成績單的前兩天,突然覺得很有靈感,晚上就坐在電腦前一口氣寫了6章故事,一直到次日凌晨三四點。這些故事鎖在他自己的電腦裡,爸媽都看不到。

寫完的部分故事,何逸山只傳給過西廠口社區居委會的志願者看過,因此他的同學、老師都還不知道他在寫小說。「現在還不想給他們看,等我寫到300章,打算開始連載」。

何逸山目前創作的3部小說,只有一部用第一人稱進行敘述。他說大部分小說都用第三人稱,第一人稱確實較少,也正因如此,給主人公取名字成了何逸山的難題。「我最怕取名字,於是就在英語課本最後一頁的姓名表裡找名字」。因此在他的小說裡,主人公常常有個洋氣的英文名。

三年級開始學習寫作文後,何逸山的得分基本是「甲+」和「甲++」,得「乙」的次數一年也就一兩回,而且一般的作文題材,20分鐘完成400字對他來說完全沒問題,「難一點的題材,我可能就要多構思一下」。

當被問到自己的作文是不是班裡最好的時,他想了想說:「當然有比我寫得好的,這體現在他們的細節描寫上。」何逸山很清楚自己的弱項,他說寫小說時特別需要細節描寫,這樣才打動人,「我這方面還得加強。」

何逸山的媽媽李順娥說,自己一個月也就休息兩天,很少有時間陪兒子,買書的次數也不算多,都是兒子自己去書店看,「寫小說這事我知道,但他寫的什麼我就不知道了。」因為何逸山常說的一句口頭禪是:「這個涉及隱私,我不方便告訴你。」何逸山說,這是他在看完一本有關兒童權益的課外讀物後學到的,「兒童也是有權益的。」

相關焦點

  • 想寫科幻小說,這些科幻經典一定要讀
    《辭海》上對「科幻小說」的定義是:「依據科學技術上的新發現、新成就以及在這些基礎上可能達到的預見,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類利用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蹟的新型小說。」所以,科幻創作和我們平時的作文寫起來是不同的,他需要有豐富、廣泛的閱讀量以及前沿科技知識來激發靈感。老師經常對我們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言外之意,創作的前提要有豐富閱讀量的積累。
  • 作為科幻小說的《三體3》,開頭為什麼要寫拜佔庭帝國的滅亡?
    作為科幻小說的《三體3》,開頭為什麼要寫拜佔庭帝國的滅亡?在三體小說的前兩部出版之後就獲得了無數讀者的喜愛,一時間成為了許多科幻愛好者口耳相傳的一部神作。《三體3:死神永生》在兩年後也和讀者朋友們見面了,然而相信很多讀者在剛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有著和小編同樣的疑惑,一部這樣的科幻巨著,為什麼在小說的第一篇寫的卻是歷史上拜佔庭帝國的滅亡呢?
  • 星際爭霸劇本創作的背後其靈感來自於這部經典科幻作品
    想必作為星際爭霸的粉絲玩家對於遊戲劇情都有一定的了解吧,過去大家喜歡拿戰錘系列和星際爭霸進行對比,因為這兩部作品當中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暴雪在星際爭霸誕生十周年的一次採訪中有過明確表示,星際爭霸和戰錘並沒有任何聯繫,當年的主創人員甚至不知道有戰錘這款遊戲,而為什麼兩部作品會有這麼多相似的地方呢?
  • 從科幻小說中了解下語言學吧
    特德·姜的這部科幻小說,靈感來源於一個朋友在生了女兒之後對他的講述。從構思到完成這篇只有6頁紙的短篇小說,特德·姜卻花了大約5年時間。他在西雅圖為微軟公司做科技寫手之餘,5年中閱讀了大量語言學的書籍。  49歲的特德·姜頭髮灰白,總是留著馬尾辮。他出生在美國長島,從高中時開始寫科幻,一直到在布朗大學學習計算機科學,都堅持不懈地向雜誌投稿,卻從未得以發表。
  • 布蘭登·費舍主演《地心歷險記》科幻小說世界成真
    他認為,凡爾納的小說並不是科幻,而是真實存在的。為了驗證自己的理論,特雷弗帶著侄子肖恩(喬什·哈切森 Josh Hutcherson 飾)和當地的嚮導漢娜(安妮塔·布瑞姆 Anita Briem 飾)開始了在冰島的旅行。在旅行時,三人意外發現一個奇特的洞穴,並在探尋時踏破薄冰跌入了無底深淵。
  • 要用AI寫科幻小說?這事兒有點意思
    若要讓AI創作科幻小說,它們的想像力比得上科幻小說作家嗎?AI寫科幻也有「神來之筆」人機如何共同創作科幻?在活動現場,身為科幻作家的陳楸帆親自演示了一下。幾次演示下來,你會發現,AI「寫」下的故事也許有點思路跳躍,邏輯不是那麼嚴密,但不乏讓人靈感乍現的「神來之筆」。對於AI自動生成的情節,並不需要全盤接納,用不用、怎麼用,都由科幻作家自己決定。
  • 暑假10部重磅新劇:朱一龍《盜墓筆記重啟》、鹿晗再戰科幻題材!
    高考剛結束,各大電視劇作品就開始收視率大亂鬥的爭奪,推介10部定檔暑假的電視劇,選你最愛的追起來吧!!(官方宣傳海報)【2020年暑假新劇】3.《燕雲臺》唐嫣回歸熒幕的首秀,作為《仙劍奇俠傳3》的紫萱,《錦繡未央》之後再無大作,而這部作品更是來勢洶洶,其中佘詩曼,竇驍,經超等等都加入其中。這幾位的演技都是非常不錯的,尤其是經超的《燃燒》剛結束不久,又開啟新的霸屏模式。
  • 諸暨高中生寫人工智慧全國科幻作文大賽折桂
    浙江在線10月31日訊 這個大男孩課餘熱衷在「貼吧」上寫東西,吸引了一批「粉絲」,發連載時還常有人催他更新。寫科幻似乎有些不務正業,但家裡的爸爸媽媽很支持他。雖然要忙著準備高考,但他表示會堅持寫下去。  近日,諸暨市牌頭中學誕生了一位「科幻小作家」。
  • 寫小說、寫書評、寫公文,其實是一回事,只要掌握三個關鍵詞
    記得前些天在網上看到一句話,說搞文學的寫不了公文,而寫公文的能寫一切文學體裁。最初看到這句話,第一印象感覺說反了,認為文學創作的難度,要在寫公文的難度之上。然而,後來認真思考,感覺還不對。自己寫東西有些年頭了,主業寫公文,業餘寫書評,夢想將來有了空閒,寫小說。
  • 劉慈欣科幻小說改編漫畫,三體動畫還有多遠?
    《流浪地球》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但是漫畫版的《流浪地球》已經來了,科幻巨匠劉慈欣的四部作品已經改編成了漫畫,你有沒有看呢?這部電影是改編於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科幻巨匠。
  • 這10部經典科幻小說值得假期在家品讀
    無數人在這個春節假期裡被《降臨》點燃了科幻魂,可是提起相關小說,好多人的腦海裡似乎只能只能浮現出《三體》。其實在浩瀚的科幻書海裡,有無數的絕佳作品值得細細品讀,這裡給大家推薦10部極為經典的長篇作品,讓那些奇思妙想填滿你的休憩時光吧。1.
  • 連手機都是從科幻小說裡來的!
    靈感:西蒙·萊克曾在其自傳的第一句話就是:「儒勒 ·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這位發明家,在1870年閱讀了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海底二萬裡》後,從此迷上了海底旅行和探險。他的公司於1898年製造了第一艘在公海成功航行的潛艇「Argonaut」號,並收到凡爾納的賀信。
  • 這些名著,竟然都是科幻小說
    他們的努力,不僅將科幻小說帶向更深邃的嚴肅文學領地,更是在嚴肅文學內部豐富了文學本身。做出這樣努力的西方著名作家,名字不在少數,撇開艾薩克·阿西莫夫、菲利普·迪克、海因萊因這樣的科幻「專職」大咖,我們發現那些大名鼎鼎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布克獎得主們,那些嚴肅文學領域的「大咖」,寫起科幻來也是饒有興味。細讀他們的代表作,我們竟發現——這些書,原來都是科幻小說啊。
  • 英特爾向科幻小說作家要靈感
    為了打破思維的固有模式,英特爾去年聘請了4名科幻小說作家加入團隊。    在過去幾十年時間內,衡量半導體行業進步的標準很簡單——變快就是進步。然而現在,速度已不再是王道了。為了打破思維的固有模式,英特爾的產品設計團隊竟從科幻小說中找靈感。他們在去年聘請了4名科幻小說作家加入團隊,並出版了一本名為《明日計劃》的文集。這些作家在書中對尖端處理器在不久的將來會派上什麼用場盡情想像了一番,該書已於今年2月在網上面世,其中包括英特爾公司未來學家布賴恩·戴維·詹森新近創作的一組有關人工智慧的短篇小說。
  • 31歲生物學副教授出版4部情感小說 有萬名粉絲(圖)
    「我的座右銘就是八個字:寫書喻世,教書育人。」昨日,這位31歲的年輕教師笑著對記者說。  科研迷茫中開始寫作  2004年,薛璐開始在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博連讀。無數個「寢室-實驗室」兩點一線的日子裡,她偶爾也會感受到科研帶來的迷茫和孤寂。於是,她開始在網絡上寫一個女博士的故事。沒想到,故事受到不少網友的支持與喜愛。
  • 世界公認的第一部科幻小說是《科學怪人》 那麼它的作者是誰呢?
    世界公認的第一部科幻小說是《法蘭肯斯坦》(中譯《科學怪人》),又名《當代的普羅米修斯》。這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長篇小說出自一位年輕的女作家之手,她就是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葛德文·雪萊。於是思念兒子的夢想和科學造人的夢交織在一起,賦予瑪麗創作的靈感。1817年,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法蘭肯斯坦》問世(中文譯名《科學怪人》)開科學幻想之先河,引起文壇的轟動。作品以獨特的構思幻想人類能以科學的方法創造新的生命,充滿科學探索的冒險精神和進取精神。
  • 成都10歲男孩在家上學:做德語主播 寫萬字英文小說
    原標題:10歲男孩開個人音樂會,寫英文小說,更逆天的是他爸媽的教育方法  10歲的成都男孩瑞瑞,在家裡上學,每天練琴4個小時,德語和英語流利。  他還是一個在線音頻平臺上的主播,用德語講述兒童繪本故事,創作了一萬多字的英文冒險小說,正在洽談出版。
  •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居然是出自一個作家的妻子之手
    科幻小說,是現代文學的一大分支,但是與古典文學相比,科幻小說可以說是一個"年輕人"。誰是第一個寫作科幻小說的人呢?在文藝界中人看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是由一位女性寫下的。這位女性叫做:瑪麗·雪萊。沒錯,她就是《西風頌》作者雪萊的妻子。
  • 梁建章直播之餘還寫了本科幻小說 網友:這是在布局火星旅行?
    直播之餘,梁建章還寫了首部人口科幻寓言《永生之後》。「這是一部理工男腦洞大開寫的科幻小說。」直播間內,梁建章這樣評價自己的新書。梁建章首部人口科幻寓言《永生之後》在線發售宇宙有11維 而梁建章有「第4人格」本月的熱詞是「奔向火星」,於是就有網友在直播間發問:「梁建章這是在布局火星旅行?」7月29日,近百萬人在線圍觀梁建章新書發布會。直播間內,梁建章首次披露科幻小說創作心路。
  • 這次AI要和人類聯手寫科幻小說了
    原標題:11位作家攜手AI寫科幻 人機共同創作的「腦洞」來了若要讓AI創作科幻小說,它們的想像力比得上科幻小說作家嗎?10月27日,首次華語科幻AI人機共創寫作實驗項目正式啟動,並將持續至12月份。這個項目有個耐人尋味的名字——《共生紀》。 我們已進入人類與人工智慧(AI)共生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