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針對青光眼的療法,可通過每日滴注眼藥水、手術、或植入的方式進行緩解,但其療效仍難以得到保證。不過喬治亞理工學院的一項新研究,已經提出了可通過每半年注射一次水凝膠來防治青光眼的新方案。據悉,當眼球內的房水排出不暢時,就有可能引發青光眼病症。若積聚產生的壓力無法得到及時釋放,還可能導致視神經損壞、甚至失明等嚴重的後果。
研究配圖 - 1:脈絡膜上的水凝膠注射方案和研究設計概述
通常情況下,液體主要通過眼前的小梁網結構排出,但青光眼患者往往遭遇了阻塞或不暢。基於此,許多治療方案都瞄向了眼睛前後部較窄的脈絡膜上腔(CSC)結構。
而喬治亞理工學院的這支研究團隊,就在羅斯·埃希爾(Ross Ethier)和馬克·普拉森尼茨(Mark Prausnitz)教授的帶領下,開發出了可將一小滴天然聚合物注入 SCS 的實驗性技術。
通過將一次成型但無毒的水凝膠(透明質酸 / Hyaluronic Acid)留在眼部,即可長期保持 SCS 完全打開,以使房水能夠不斷地排出。
針頭特寫(圖自:Georgia Tech / Gary Meek)
如圖所示,皮下注射使用的針頭很是微小(不到 1 mm 長)。注射前可先對患者進行局麻,然後幾分鐘即可完成操作。
目前研究團隊已在兔子實驗中取得了長達四個月的持續療效,不過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後續有望將效果維持長達六個月。
Ross Ethier 教授稱,這項技術能夠有效降低青光眼患者的壓力,不需要複雜的手術或每天滴注藥水,副作用極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
原標題為《Drug‐Free, Nonsurgical Reduction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for Four Months after Suprachoroidal Injection of Hyaluronic Acid Hydro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