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空氣品質汙染還將持續5~6天,各區域PM2.5值看這裡!

2020-12-04 上遊新聞

12月8日~11日,我市遭遇入冬以來連續4天空氣品質輕度汙染,預計汙染還將持續5~6天。

根據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和重慶市氣象臺聯合會商預報,受全國大範圍、長時間持續不利氣象條件和區域傳輸影響,特別是四川盆地遭遇靜風、逆溫、多霧、少雨不利氣象條件。

為此,重慶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發出冬季空氣汙染應對倡議:

為應對近期我市持續空氣汙染,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倡議各行業和市民朋友積極行動、節能減排;綠色出行、綠色生活;為改善空氣品質貢獻一份力量。

一、相關工業企業主動承擔減排責任,確保環保設施低排放運行;積極開展錯峰生產,主動壓減生產負荷,優先調配使用優質煤炭,選用國五排放標準及以上的運輸車輛,降低汙染物排放。

二、施工工地、堆(渣)場、預拌混凝土攪拌站、砂石碼頭等嚴格落實控塵措施,加大灑水、噴淋、覆蓋、密閉等降塵措施力度,儘量減少或者停止產塵環節作業;加快坡坎崖等裸露地面綠化或覆蓋。

三、加大城區次幹道和城鄉結合部清掃、吸塵、灑水等防塵降塵力度,易產生揚塵的運輸車輛停運或者減少進入城區道路通行。

四、用車單位和個人停駛高排放車輛(主要為2013年12月31日前註冊登記的柴油車及2005年12月31日前註冊登記的汽油車)或者不進入繞城高速以內區域,儘量使用國五排放標準及以上的運輸車。

五、單位和公眾減少塗料、油漆、溶劑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原材料及產品使用。

六、市民儘量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或電動汽車等方式出行,減少機動車上路行駛;駐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時間;隨手關燈、電腦,適當調低空調溫度;拒絕露天燒烤、制止露天焚燒。

提醒廣大市民積極做好健康防護措施。建議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儘量避免戶外活動,外出建議採取防護措施;一般人群減少戶外活動,室外作業人員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或減少室外作業;學生減少戶外活動;減少露天比賽等戶外大型活動。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鄭三波

相關焦點

  • 13日PM2.5濃度及排名出爐!本輪空氣汙染預計還將持續5-6天
    12月8日、9日,重慶市遭遇入冬以來第一輪空氣品質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根據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和重慶市氣象臺聯合會商預報,受全國大範圍、長時間持續不利氣象條件和區域傳輸影響,特別是四川盆地遭遇靜風、逆溫、多霧、少雨不利氣象條件,本輪汙染預計汙染還將持續5-6天。
  • 空氣品質「良」就放飛自我?了解低濃度PM2.5之害
    這裡就帶你重新審視「良」作為空氣品質標準的意義。首先要記住的是,不要一見到「良」就放飛自我。陳松蹊教授領銜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和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研究團隊,曾連續發布5份從北京城區到京津冀及周邊共33個城市逐年空氣品質的報告,從單一的PM2.5數據到涵蓋包括二氧化硫、臭氧等6種常規空氣汙染物。
  •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3日訊 今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對外發布,2019年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
  • 2018年北京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連續195天無PM2.5重汙染
    2018年北京的空氣品質正式出爐!1月4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全市空氣品質狀況和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的完成情況。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劉保獻介紹,2018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同比下降12.1%。重汙染天數15天,比2017年減少9天。
  • 我國公眾普遍支持PM2.5納入空氣品質標準
    ,環保部表示將儘快正式發布新標準 公眾支持PM2.5納入空氣品質標準 本報訊(記者馬力)備受關注的PM2.5標準徵求意見前日結束。記者昨天從環保部了解到,徵求意見期間收到了1500多條反饋意見,普遍贊成將PM2.5作為一般評價項目納入空氣品質標準,有的還建議有條件的地區應提前實施。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環境保護部將結合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吸取和採納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完善標準草案,爭取儘快正式發布。
  • 中國首發6年空氣品質改善報告:北京PM2.5濃度大幅下降
    華北、黃淮、華東、華南北部等地出現持續20多天的霧霾。社會輿論高度關注,一時間,「PM2.5汙染」「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成為熱點話題。嚴峻的大氣環境形勢給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來了巨大挑戰。頻繁發生的霧霾天氣,表面上看是空氣汙染問題,從深層次看卻是中國多年來粗放式發展導致環境問題不斷累積的結果。
  • 各地環保頭條丨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空氣品質...
    2019年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2019年空氣品質各級別分布情況從月度變化上看,2019年四項主要汙染物仍呈現「秋冬高、春夏低」的特徵。其中,2019年5-9月PM2.5平均濃度基本與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相當,8月月均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是PM2.5開展監測以來的歷史最低值。
  • 重慶空氣品質連續8天超標 逆溫靜風是主因
    央廣網重慶12月26日消息(記者劉湛)來自重慶市環保部門的消息稱,截至今天,全市主城區空氣品質連續8天超標,逆溫、靜風、多霧、少雨的天氣條件是主要原因。  重慶市生態環境檢測中心大氣室主任蔣昌潭稱,重慶地處四川盆地,在冬季容易形成逆溫、靜風、多霧、少雨的天氣條件。
  • 上半年昌吉州空氣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上半年我州空氣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六項汙染參數「五降一升」中國昌吉網訊(記者 劉茜、通訊員 楊茗茹)7月14日,在奇臺縣金域名門三期項目施工現場,建築工地嚴格落實施工區域圍擋、渣土物料覆蓋等管理標準,抑制揚塵、減少汙染。
  • 新疆2017年環境空氣品質好轉 首要汙染物為PM10和PM2.5
    中新社烏魯木齊6月4日電 (耿丹丹)記者4日從新疆環境狀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新疆2017年城市環境空氣品質較上年有所好轉,19個主要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69%,首要汙染物為PM10(可吸入顆粒物)和PM2.5(細顆粒物)。
  • 京津冀地區灰霾將持續至月底 空氣重汙染過程與原因
    重汙染天氣走了又來,10月來襲3次  灰霾天為何頻繁襲擊京津冀  環境保護部今天發布的信息說,華北地區、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從10月22日起持續至今日的灰霾汙染或將延續至月底。這已是10月以來京津冀等地區遭遇的第3次大面積空氣汙染。
  • 上海PM2.5濃度下降趨勢明顯 臭氧取而代之成為大氣汙染的首要汙染物
    所以從歷史的軌跡看,這個趨勢已經很明顯了,這也得益於全社會各方面的努力,也得益於長三角的聯防聯控,同時得益於全國範圍的空氣品質提升工作。  柏國強說,從現階段的空氣品質狀況來看,可以說還沒有擺脫「人努力天幫忙」的階段,稍有鬆懈空氣品質可能會有一些反覆,秋冬季還有汙染天氣甚至重汙染天氣發生,夏季高溫時段臭氧超標時有發生,複合汙染問題進一步凸顯,臭氧已經取代PM2.5成為大氣汙染的首要汙染物。2020年PM2.5超標17天,臭氧超標27天,重汙染出現1天。
  • 「空氣最好房間」PM2.5值不到5
    5的「上海空氣最好的房間」被搬到科博會的現場。PM2.5能降到5的「房間」PM2.5值只有5是什麼感覺,「上海空氣最好的房間」也被搬到科博會的現場,吸引了眾多上海市民進屋「呼吸」屋內空氣。在這裡,除恆溫、恆溼等外,在設備精確控制下,室內PM2.5值一直被定格在5以內,該技術在國內處於領先。PM2.5有一定的量化標準,在霧霾天時其數值快速飆升。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今年以來,我省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打贏藍天保衛戰,緊盯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任務,持續強化科學治汙、精準治汙、依法治汙,全省空氣品質持續好轉。今年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31,同比下降14.5%;優良天數為119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濃度4、5、6月連續三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成都平原本輪區域汙染「元兇」?何時好轉?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擴散條件極差,全省區域連片汙染加重  「12月以來,上中旬冷空氣影響較為頻繁,成都市空氣品質維持優良。自11月18日至12月20日成都市均未出現汙染,創下了新標準實施以來,在冬季連續43天無汙染的記錄。」
  • 受區域汙染傳輸影響 3日武漢市部分小時空氣品質將達輕度及以上汙染
    一、空氣品質基本狀況2日夜間我市為陰天,地面為偏北風2-3級,2日20時-3日2時小時空氣品質為良,3日3時起疊加區域汙染傳輸影響,小時空氣品質轉為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目前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南等地部分城市為輕度到中度汙染,個別城市為重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省內襄陽和荊門為中度汙染,其他城市空氣品質為良到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
  • 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看不見。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8月下半月四川空氣品質如何?或出現兩次臭氧汙染!
    川報觀察記者 殷鵬  8月15日,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發布8月下半月(8月15日-31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根據會商結果,8月21-24日以及28-29日,成都平原、川南和川東北局部城市可能出現臭氧輕度汙染過程。  會商結果顯示,8月下半月,全國大部地區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主要為臭氧。
  • 未來7天,甘肅空氣品質如何?看這裡
    10月19日上午,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未來一周甘肅省區域環境空氣品質預報。根據預報,10月19日至21日,受高空槽和地面冷空氣活動影響,河西、中部、隴東地區有短時沙塵天氣;10月22日至25日,整體汙染擴散條件有利,環境空氣品質以優良為主。
  • 北京迎入秋來首個重汙染天 受降水和冷空氣影響明日或消散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14日,北京空氣品質狀況達重度汙染,也成為入秋來(9月16日)首個重汙染天。今晨6時,北京空氣品質指數達214,主要汙染物為pm2.5,仍屬重度汙染級別。 同時,華北多地在上周末陷入「霾」伏,空氣品質不佳。不過,預計10月15日夜起擴散條件好轉,京津冀等地霾有望逐漸減弱或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