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銅器上的銅鏽就能看出真假?神了

2020-12-03 搜狐網

原標題:從青銅器上的銅鏽就能看出真假?神了

銅是一種比較穩定的金屬,在常溫下不易生鏽。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生成氧化銅、鹼式碳酸銅等。銅器長埋地下,與土壌中的各種化學物質接觸,會生成各種銅鏽,鏽蝕很深,呈藍綠色,有的有裂痕、裂口,裡面也是鏽跡斑斑。傳世青銅器也會因收藏條件的不同而產生氧化的黴斑。這使得青銅器表面甚至胎質出現不同的銅鏽或地子,即相異的皮色。一般來說真器的地子和鏽是天然形成 的,硬度大、類型多樣、層次分明、附著力強。地子的顏色和層次變化大,層次多。氧化銅因形成的顆粒大小不同,呈現出黃、 橙紅、鮮紅、深棕等不同的顏色,俗稱「棗 皮紅」「慄子殼」等。出土的青銅器表面 鏽色深深潰入器物裡面,因為其分子結構 穩定、緊密,所以真鏽很不容易擦掉。

另外,鏽的顏色,反映出銅質地的好壞。古人有「黃銅不鎏金,鎏金是青銅」 的說法。青銅還有「泛金」或"返金」現 象,但只出現在剛剛鑄造完成、尚未使用過就入土的器物上。這種器物幾乎全部出土於商代安陽地層中,其他地區僅見個別。有一種"水坑」,鎊色斑斕,人們習慣稱之為"七彩",這是一種難以仿 造的鏽色。"發坑」或「半發坑」的銅鏽, 似發酵、發泡狀,有疏鬆、脹裂、鼓泡、紋起等狀態。還有一類鏽叫"水銀古」,又稱"黑漆古」,是戰國至漢代的一種高技術的冶鑄工藝,價值極高,在唐代末期已經失傳,到宋代幾乎絕跡,可分為表層、滲透層、坯體層。黑漆古又有紅、 綠、藍、白、黃等顏色。

如今市場上的青銅器都渾身布滿鏽色,因此識別鏽、研究鏽的問題就變得極為重要了。儘管做假鏽的方法五花八門,但不外乎分物理上鏽、化學上鏽兩 類方法。一種是短時間內用化學藥水浸造,然後再埋進土裡,讓鏽自然長出來。 有些經過浸泡的仿品,還需要同原墓中的墓土一起埋到地下,再在其上種些有根系的植物,這就叫"養」。經過3〜5年,植物的毛細管就長到了仿品上,這時再拿出來,很能亂真。另一種是塗抹黏附而成, 做出來的鏽大多鏽淺浮、色粉綠、無硬度、 易脫落。

但這種年輕的新鏽與古銅鎊存在根本 的區別,如果用顯微鏡或其他儀器來分析, 區別會更明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青銅器作假手段及真假鑑定方法
    雖然此種方法下青銅器偽造得很逼真,但其材質、紋路、鏽色等無法比擬真品,特別是偽鑄的青銅器沒經過地下長期的氧化或腐蝕,因而器體普遍過重,通過分析其重量可辨真偽。拼接法:青銅器深埋地下,常年腐蝕破壞難免造成某些部位的破損,偽造者經常是「移花接木」,將不同的幾件銅器拆分,然後通過粘湊的方法,重新打造一件「完整」的青銅器,再附之泥土、假鏽,亂人耳目。
  • 國內頂尖青銅器鑑定專家:遊走於真假青銅器之間
    遊走於真假青銅器之間 考的就是功力許多人提起青銅器總覺得高深莫測、無從談起,印象中是個遠古而來的「大傢伙」。而事實上,不管從文化內涵還是生活應用上,青銅器在我國歷史中都曾有深遠的影響。扎在文物堆裡幾十年,李米佳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成為目前國內頂尖的青銅器鑑定專家。他可以通過極微小的花紋、裝飾和工藝判斷文物的年代以及真假,這才是真正的「絕活兒」。
  • 土辦法辨別真假青銅器
    土辦法辨別真假青銅器 關鍵詞:青銅器
  • 商代青銅器應該如何識別
    與其他的投資項目不同,商代青銅器有著其他投資品種所沒有的歷史背景,同時它自身所獨有的政治色彩也更加成為了今天商代青銅器收藏投資的升值點所在。鑑別銅器,是一件繁瑣而艱難的事,但只要掌握了要點,多看、多記、多思、還是能鑑別出真假的。 3,青銅是紅銅和錫或鉛按一定比例熔鑄而成的合金,以銅為主,顏色呈青,因而將青銅鑄成的器物稱為青銅器。中國青銅時代最初起源於黃河流域,從公元21世紀開始到公元5世紀止。經歷1500年,大體與中國古代奴隸社會相始終。
  • 怎麼辨別真假青銅器(一)
    鑑別青銅器的真偽是個複雜的問題,最常用的是從鑄造方法上辨別真假。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大部分採用的是「陶範法」。僅在河南安陽殷墟遺留的一個商代青銅器作坊遺址,就發現鑄造青銅器的陶範1萬多塊。而偽造的青銅器大部分採用「蠟模」,也叫失蠟法。到了後代的偽造者為了偽造的更逼真,也開始使用類似「範鑄法」的鑄造方法,但是和古代的「陶範法」完全不同。所以判斷真假青銅器用這個方法非常有效。
  • 商代青銅器鑑定技巧
    , 如果銅鏽是透明的結晶鏽,可以取下一塊放在熱水裡,如果遇到水後能溶化,就有可能是這幾種偽鏽。有人也提倡用舌頭嘗商代青銅器鏽的味道,白礬的味道非常澀,其 他結晶狀的偽鏽有時是苦的或鹹的,而真 正的古銅鏽幾乎沒有味道。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偽鏽有毒,最 好不用這種嘗味道的方法。將水噴灑到銅鏽上,觀察銅鏽的親水程度,古銅鏽是親水的,那些油漆、 膠水的親水性則較差。用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銅鏽的結晶形態及生長狀態,可以發現新銅鏽和老銅鏽有很大差別。
  • 硬核歷史:為什麼沒有兩件一模一樣的青銅器?青銅器是怎麼製作的
    但是我們國家的青銅器製作精美,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所以,用青銅器來代表我國4000多年的青銅器文明是再合適不過的。我們東西方國家都有青銅時代,只不過不盡相同。西方國家的青銅時代,以丹麥為主,它是以紅銅或者青銅製造成武器和切割器的時代。而我們國家的青銅時代呢,指的是以大量的使用青銅生產的工具,兵器和大量使用青銅禮器為特徵的時代。
  • 極具歷史價值的西周青銅器
    不同時段的西周青銅器設計是不一樣的,如夏代西周青銅器以花紋簡單為主,而商代西周青銅器則是主張繁華美,所以在西周青銅器身上會有很多花紋,西周青銅則是趨於平凡樸實,春秋戰國時期的西周青銅器則是百花爭豔般,非常清新脫俗。
  • 文物知識:青銅器中的「鼎」,該如何辨別真偽?
    這兩種方法鑄造出來的青銅鼎有一個很明顯的區別,那就是青銅器是否有塊範對合的痕跡,即器物上有無「範線」。  範線是由於商周古人使用「陶範法」鑄造器物時,塊範的拼接很難做到天衣無縫,多多少少都會留下痕跡,而後人使用失蠟法偽造的青銅器則基本不會留下痕跡,更加難以留下」範線「。範線自然成為了辨別青銅鼎真偽的關鍵之一。
  • 商代青銅器真假如何鑑別?
    商代青銅器真假如何鑑別? 1,銘文也稱金文,吉金文字的簡稱。是指鑄造或鑿刻在商代青銅器上的文字。以禮器上的文字最為常見。其少者僅見單字,多者達數百字。內容豐富,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2,青銅器歷代都被稱為國之重寶。它的製作對象是皇帝或者王公大臣,地位非常高。國家有大事的時候都要用青銅器作為禮器,所以青銅器以禮器為主。最主要的器形包括鼎、鬲、簋、簠、豆、敦、爵、斝、觚、觶、觥、尊、卣、彝、壺、盤等。
  • 青銅器以銅質判真假對嗎?
    以銅質判真假 青銅時代鑄造的青銅器,絕大多數採用了銅錫或銅鉛錫三元合金,從夏文化晚期至商周,貫穿始終。但是,其合金中各元素的比例,則是按所鑄器物的性質與用途有所增減。所以,各種器物的合金比例是不相同的。即使同一種器物,也會因非一次澆鑄等具體情況而出現合金不盡相同的情況。
  • 古董 青銅器 年份與真假 炮火連天的古董界 如何辨別與收藏
    青銅器、何為青銅器,首先得有銅、無論古代還是如今高仿銅器、統一分為兩種材料、 銅加錫、鎳、鉛、磷等材料合成,這種材料做出的青銅器 顏色漂亮,成品顏色深黃加微紅。還有一種就是純銅,成品顏色淺黃加微白。 製作工藝有三種工藝,翻沙鑄造、雕刻工藝、和焊接工藝。
  • 不建議大家「玩」青銅器!—做舊的「秘密」
    要說古玩「做舊」東西的一本萬利那得數得上「青銅器」。為什麼?因為材料低廉,做舊方法簡單,工藝大多不複雜,當然除非你非要做什麼三羊銅樽這類我也攔不住你……一般我們在市場上見到的做舊青銅類很少見「大件」,一般以古幣或者殘片比較多,最近藏傳佛教流行,大家又打起了「密宗」的主意,以「託甲」和「九宮」為首的藏族配飾異軍突起!託甲和九宮這一時半會說不完,下次單開個帖子,咱們先講講這青銅器怎麼做舊!
  • 學會看紅斑、綠鏽,青銅器辨真假,一招就夠用
    古代青銅器是祖先的汗水和智慧的結晶,最晚的青銅器距今也有2000來年了,雖然我們知道,這些國寶重器大多數是用失蠟法製作的,但一些工藝仍然很難模仿,而那些真品則早已失去了鑄造時那種金屬光澤,被綠鏽和紅斑所覆蓋,這也是造假者專攻的方向,也是識別真假主要的方法,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 青銅器與青銅文化
    一、青銅的概念:是紅銅(純銅)與錫或鉛的合金,因其銅鏽呈青綠色,故名青銅。青銅器就是以青銅為基本原料加工製成的器皿、用器等。二、青銅器發展史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天熱紅銅製成的銅器是在土耳其南部恰約尼遺址發現的公元前七八千年的銅針和銅錐。中國最早的銅器出在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文化中。1973年,從姜寨遺址發現的黃銅片、黃銅管,充分說明了在 6500 年至 7000 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掌握了對銅的冶練、鑄造技術。
  • 人類的物質文明,中國古代青銅器,如何真偽鑑別
    用蠟模法偽造的青銅器,表面製作較精細,是沒有任何範痕的。為了掩人耳目,造假者就在模上貼蠟片,所貼蠟片不合縫,鑄成後的青銅器上會留有痕跡,容易使人誤以為是範線。但這種做法在青銅器上形成的範痕是凹陷的,與範鑄法不同。西周晚期杜伯盨2.重量的辨別:新鑄之器一般重於原器,這是偽品或仿製品的通常特點。
  • 青銅器為何大多是青色?這些你不知道的顏色,看到總能大吃一驚!
    青銅器為何大多是青色?這些你不知道的顏色,看到總能大吃一驚!2、黑鏽除了常見的綠色銅鏽以外,另一種比較常見的就是黑色,黑漆古其主要成分為氧化亞錫等。這種青銅器的表面漆黑髮亮,表面具有一種光滑晶瑩的玉質觸感,且有著極佳的耐腐蝕性能,在青銅器表面形成密緻的保護層,起到對青銅器很好的保護作用。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黑漆古青銅器備受收藏家歡迎,在利益的驅使下就有很多不法商人偽造黑漆古青銅器,迎合市場需求,當然其中也有不少假貨。
  • 聞氣味就能知道青銅器的真假?專家都這樣做
    古青銅器是出土的還是出水的或傳世的,只要是真的或者幾百年以上的,它就沒有任何氣味了。新出土的古青銅器會帶有土的氣味,時間久了土氣也會消失。造假的人無論假造什麼樣的青銅器、裝飾什麼顏色,只要用手或毛皮擦拭後,聞起來肯定有一種刺鼻的銅腥味。真青銅器無論怎麼抹擦,也不會有任何氣味。
  • 青銅器經典館藏鑑賞
    中國青銅器開始於馬家窯至秦漢時期,以商周時期的器物最為精美。在中國仰韶文化早期和馬家窯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青銅器在古時被稱為『金」或「吉金」,是紅銅與其他化學元素錫、鉛等的合金,其銅鏽呈青綠色。
  • 提起青銅器,您想到的是什麼?
    作者 | 一隻蟲蟲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提起青銅器,您想到的是什麼?恕我才疏學淺,此前,對於青銅的概念就是歷史書中的四羊方尊、司母戊大方鼎,青綠色的銅鏽,代表冶煉鑄造技術的發展。昨天參觀山西青銅博物館的經歷,再一次震撼了我,那些精巧絕倫的器物,不僅是一件物品,還是等級制度、環保理念、美好嚮往、實用技術的綜合,只有看過的人才能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震撼,並且驚嘆古人的智慧和實現想像的能力。